灭明-第6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让南家捐助钱粮,也是想看看南家的心思……”
南居益沉声道:“南家以前和大都督不熟!”
“现在在下已经来到陕西,我们不是熟悉了?”李自成淡淡轻笑,“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帮助南家!”
南居益打量着李自成,心中在揣摩着什么。
“原罪,也就是最初得到这些钱粮、土地时,所采取的不法手段和方式,
”李自成淡淡地道:“南家捐出部分钱粮,在下知道南家对天命军的态度,就会免去南家的原罪,这一页就算永远翻过去了!”
“大都督这番心思,大伯恐怕不会感激,”南居益道:“南家的钱粮,都是来自合法的手段,并没有大都督所谓的‘原罪’!”
“有没有‘原罪’并不重要,关键是别人怎么看待南家的钱粮和土地,”李自成冷声道:“按照天命都督府的律法,南家不可能没有‘原罪’,比如大量的土地,难道没有仗势欺人、乘人之危、巧夺豪取?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谁会心甘情愿将留传子孙的土地卖掉?”
南居益立时就明白了,天命军占据渭南,一切得按照天命军的规矩来,天命军的人一旦盯上了南家,无中生有、借刀杀人、顺手牵羊等等,以流寇的性子,不让南家家破人亡,恐怕不会干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直视着李自成,冷笑道:“大伯已经说过,南家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我知道南家都是忠义之辈,”李自成悠悠地道:“可是活着总是美好的,一旦死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天命军想要的银钱,还不是顺手取来?”
南居益冷冷地看着李自成,嘴唇翕动两下,终于没有开言。
“南家要坚持的是什么,对朝廷的忠义吗?”李自成淡笑道:“可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半数的百姓随时可能饿死,”顿了一顿,道:“自从崇祯继位,渭南饿死了多少百姓,南尚书不知道吗?这样的朝廷,已经日薄西山,南家值得在这棵树上吊死?”
“南家世受皇恩……”
“朝廷对南家的确不薄,”李自成摆摆手,阻止了南居益可能的长篇大论,腐儒文士,说起来可能没完没了,“大势,天下间最重要的不是皇上,而是大势,天命军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真正抵抗的不过是极少数的官员,便是官员,大部分都能看清大势,早早开城纳降!”
“……”
“南家熟读圣贤之书,自然明白盛极而衰的道理,朝代更替是历史的规律,谁也逃避不了,”李自成朗声道:“世上没有永久的朝代,却有永久的家族,识时务者为俊杰,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家族,就看南尚书的睿智了!”
“这……”
李自成看出南居益有些松动,遂笑道:“天命军可以选择更为血腥的方式,也免了这些口舌,不过,天命军的目标,不是杀戮,不是破坏,而是要建立一个崭新的朝代,让属地上的百姓更加富裕,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南家有人去过近在咫尺的陇右,便知道陇右边陲之地,百姓却是比京师、江南的百姓都要富足,”看了南居益一眼,继续道:“百官遵纪守法,商人日进斗金,百姓也是随着丰衣足食,在下不敢说,这就是多少士族追求的‘大同’,但在下自认,天命军绝对不是朝廷口中的流寇,专门劫掠官宦、士绅、大户……”
南居益的瞳孔快速变换着,他未必同意李自成
的说法,却也没有出言反对,开始的对立情绪,也是缓解了不少。
“天命军不希望采用流血的方式,但更不希望自己的土地上,还有人心向朝廷,”李自成沉声道:“天命军的土地上,没有盗贼,没有血腥,没有饿殍遍地,不用担心朝不保夕,不用担心随时而来的抄家灭族,人人都能享受着安宁、祥和、富足、平等的生活,但享受这些生活的人,也必须以自己的方式,为这样的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南居益思索良久,向李自成拱了拱手,道:“大都督,南家捐助钱粮的事,需要和大伯商量……”
“此事不急,”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抿了一小口,道:“在下来找南尚书,是为了另外一件事情!”
“找我?”
李自成放下茶水杯,淡笑道:“南居益,字思受,万历年间进士,累升至山西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启三年,擢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平息海患后,擢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因不肯曲身迎奉魏忠贤,被削职,崇祯元年,复起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最后代张风翔为工部尚书……”
南居益双目瞪得滚圆,显得十分惊讶,“大都督,你……”
“天命军中,并不缺乏尚书之才,在下感兴趣的,倒是南尚书巡抚福建的事,”李自成笑道:“听说当时的福建,不仅有海患,更有红毛夷人从中作梗?”
南居益起初以为李自成看中了他的尚书身份,逼着他出来做官,李自成只对红毛夷人感兴趣,遂暗暗松了一口气,“大都督听说过这些红毛夷人?”
李自成向南居益拱手,道:“希望南尚书不吝赐教!”
“大都督言重了,在下当知无不言,”南居益拱手还了礼,道:“红毛夷者,海外杂种,绀眼,赤须发,所谓和兰国也……”
和兰?应该是荷兰的音译吧?可能这个时代没有专门的翻译,李自成微微颔首,道:“据说这些红毛夷人,已经进犯大明的福建沿海,还和大明进行了海战?”
“红毛夷人并不可惧,”南居益道:“他们进犯了澎湖诸岛,被福建水师驱逐,遂去东番岛(台湾岛)立足……”
李自成凝眉道:“南尚书认为,红毛夷人并不可惧?”
“大都督,红毛夷人船只比大明的小,也少得多,连人数也不过区区数百人,要聚集上千人,那可是难上加难……”
这都是哪年的事了?不知道今日之荷兰,海军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李自成微微摇头,道:“南尚书是认为,荷兰比之大明,还要落后不少?”
“大都督说的是,无论多船只,还是人数……”
“红毛夷人已经来到大明的海域,还侵占大明的土地、财物,”李自成幽幽地道:“可大明的人,知道红毛夷人的国家在哪儿吗?大明的船队,能够到达荷兰吗?”
“这……”南居益沉思片刻,道:“大明也曾有郑和的船队,远达西洋……”
(本章完)
第930章 暗中献城
“当年之事,就不要再提了,今日之大明,还有这样的船队吗?”李自成轻叹着摇头,“便是当日的郑和,也没有抵达荷兰,在郑和带回的各样典籍记载中,提到过红毛夷人吗?提到过荷兰吗?”
“这……似乎……”
“在下并非长他人志气,”李自成道:“今日之荷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荷兰人就在大明海域之东番岛,窥探大明的一切,随时可能……”
“可是荷兰人只是要与大明商贸,并没有入侵的意图……”
“此一时彼一时,彼时大明还是足够强大,荷兰人远道而来,自然以商贸为借口,”李自成也不知道荷兰人的真正目的,似乎以商贸为先导吧?“等到大明衰弱下去,荷兰人仅仅是商贸吗?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大明了解这个荷兰吗?”
南居益见李自成凝眉思索,一时不敢打断,过了好一会,直到李自成抬眼看着他,方道:“大都督不是说,和兰远隔重洋吗?当年郑和都没有找到……谁能知道和兰在什么地方?”
“是远隔重洋,”李自成点点头,道:“南尚书认为,荷兰人来到大明,乃是为了商贸?”
“应该是为了商贸,”南居益不明白何意,但李自成一脸凝重的样子,又道:“可是,他们的船上有武器,有士兵,甚至还有火炮……”
“是呀,为了商贸,可是荷兰人挣够了银钱,自然会组建强大的武装,”李自成若有所思,道:“这绝对不是他们最先进的船队,荷兰人最大的敌人,还是在他们本土!”
“大都督知道这个和兰……”
李自成轻轻摇头,不置可否,过了片刻,脸上忽地轻松起来,微微笑道:“南尚书与荷兰人打过交道,一定有些了解荷兰人吧?”
“大都督的意思……”
“外交部长!”
“外交部长?”
“就像大明的鸿胪寺、礼部,”李自成淡淡一笑,道:“专门搜集外邦讯息,在了解外邦的基础上,再与外邦打交道!”
“这……”
“如果天命军有幸推翻大明朝廷,建立新朝,”李自成的脸上,一直挂着笑,丝毫没有逼迫的意思,“那时,南尚书愿不愿出任新朝的外交部长?”
“这……在下从来没想过……”
“没关系,你从现在开始,可以慢慢想,”李自成道:“这个不急,总要拿下京师之后,才会建立完备的新朝,那时才需要外交部长!”
李自成离开尚书府的时候,已经快要午时了,南居益不知道大伯南企仲的心思,不敢留饭。全本小说网;HTTPS://。m;
此时民事副使李琬、梁炳已经从华阴县、华州回来了,李自成便让他们各带着一个团的士兵,去攻打前面的蓝田、临潼二县,李自成特别交代李琬,拿下蓝田县之后,再跑一趟商南县。
在渭南等了一日,南居益主动求见。
李自成心中一动,南家办事的速度不慢,无论
是否支持天命军,总不会太过耽误时间!他在渭南的县衙接见了南居益。
“大都督!”南居益早已没有了上次怨怒之气,恭恭敬敬地给李自成行了礼。
“哈哈,南尚书请坐!”李自成拱手还礼,又让何小米奉上茶水。
南居益在李自成的对面落了座,拱手道:“大都督昨日所说捐赠钱粮的事,在下事后与大伯、家兄商量着,南家实在没有足够的银子……大伯说,十万石粮食,三十万银子……这已是极限了!”
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淡然地看了南居益一眼,道:“这么说,南企仲老爷子的话,不得更改,比圣旨还要金贵?”
“这……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南居益心中一惊,双手微微发抖,“在下的意思,南家两府,差不多奉献了全部的现银……再要增加,只能变卖田产、商铺,可是这兵荒马乱的,田产、商铺怕卖不出现银……”
李自成摆摆手,笑道:“天命军来到渭南,不是要抄没南家,南家捐出钱粮,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能支持天命军就成,”顿了一顿,道:“南家家大业大,人口也是不少,如果捐出全部的现银,自家如何度日?这样吧,粮食就十万石,银子嘛,二十万吧!”
“大都督,这……”
“不用多说了,”李自成淡淡笑道:“今后,南家不得随意扩张土地,遵循天命军的各项律法,至于商铺赚多少银子,他人都不会眼红,”顿了一会,又道:“只要南家合法经营,他人不会干涉,否则,南家只要拿出今日捐赠钱粮的字据……在下特别强调的是,南家的经营,必须合乎天命军的律法!”
“在下谨记于心,也会让南家弟子铭记大都督的教诲!”南居益起身,向李自成深深一揖,道:“大都督,这捐赠的钱粮……”
“如果南尚书已经准备好了,在下会着人签收,开出捐赠的收条!”
李自成见南居益一直没提“外交部长”的事,知道他的心思,天命军进入陕西,虽然拿下了渭南县城,但能不能攻破京师,谁也说不准,南居益应该是在观望吧?
没关系,暂时也用不上外交部长,南居益没说,也就是没有拒绝,等到拿下京师的时候再说吧!
不知道南居益这段时间,会不会在家补缺补差,毕竟新朝的外交部,与大明的鸿胪寺、礼部有很多的差别。
李自成将十万石粮食安置在县库,知县杨暄可以动用部分粮食赈灾,也可以发放给百姓做为种子,大但必须接受监督,这可是自己费尽心思从南家弄出来的。
至于二十万两银子,基本上都是带在身边,先运回西安再说。
从渭南至西安,不过百余里,经过临潼县到时候,天命军已经入了城,李自成便没有停留,直接赶往西安。
十月九日,李自成赶到西安,汇合第一营、顺天营,包抄了西安城的各座城门,城内的守军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天命军,还有大量迎风飘扬的九州军旗,顿时
惊恐不安。
李自成绕着城墙行了一圈,回到西城门,王绍禹迎至顺天营的大帐内。
虽然王绍禹信心满满,李自成却暗暗心惊,西安的城墙实在太过厚实,看上去十分巍峨,到处基本上都一样,根本没有缺口。
对照行军地图,结合汉清局从城内传出的讯息,李自成对西安有了更深的认识。
西安城墙高三丈六尺,顶宽三丈九,底宽四丈八,周长二十八里,城墙四周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城河,谓之壕城,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
城墙每隔百步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九十八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五千九百四十八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
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座城门,谓之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每座城门都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
在李自成的眼里,西安城不仅是一座坚城,更是气势磅礴的恢弘之城,比西宁、兰州大多了,便是成都、开封也是不及,不愧是汉唐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