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蚁贼 >

第223部分

蚁贼-第223部分

小说: 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基因改造后的十三代虫族是否能够摆脱对有机食物的依赖,离开,势在必行。

    ……

    何漪负责氢金生产。

    童锋率领一支舰队,从太空中捕捉矿石行星,冶炼成品金属。

    张立强负责飞船的建造,唐羽和望天蚁帝亲自参与监督进度。

    雷宗离开的二十年后,苍炎帝国规划的500艘种植飞船全部建造完成,全部停驻太空,投入生产。

    养殖飞船也在陆续建造中,规划数量50艘,预计在5年后就能完成。

    规划建造运输核燃料和物资的辎重飞船200艘。

    飞船在远航途中可以一边航行,一边采集燃料、淡水、氢气、金属等等资源,制造更多的飞船,扩大舰队规模。长时间运转,飞船肯定会出现零件老化,需要维修甚至更替。综合考虑,所以还规划建造50艘体型超大的工业飞船,航行途中生产不能落下。

    规划建造先锋舰20艘,护航舰30艘,安装超频电磁波探测仪、能量护罩、高能极光炮台。作用是探测飞行途中的障碍,小的障碍能量护罩就能摧毁,高温分解成原子,撞击船体不会造成损伤;大的障碍,发射激光炮进行清除。先锋舰的作用就是开路,尽可能维持整个舰队的匀速航行。

    最重要的还是运载飞船,规划数量500艘,一部分虫类将在舰内生存,一部分则将封冻沉睡,进入休眠状态,轮番进行,保障种族不灭又尽量减少食物消耗。

    至于路途中可能遭遇别的文明,爆发冲突,首要选择逃路,实在逃不掉,那就只能王虫上前战斗,若是王虫都打不过,那就只能认命。

    苍炎帝国目前生产力有限,地球整体科技实力也有限,制造出来的战斗舰战力有限,还要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完全没必要。

    最后,还需要制造6艘特别的大型飞船,搭载苍炎帝国、茶革城、山林帝国和舞月帝国的六株树王。

    ……

    虫族繁衍至第十三代,完全脱离对氧气的依赖。

    改造后的普通附庸种族和苍炎四大帝族都没能达到预计的要求,没能彻底摆脱对有机食物的依赖,但已经差不远。

    数量最多的苍炎龙蚁和望天蚁部族由于嫁接行星级生命的基因片段,突变最明显,只有蚁后和幼虫需要进食营养丰富的有机食物。羽化后的工蚁的能量模式类似行星级生命的“能量结晶”,对食物要求极低,单纯的摄入能量,直接吞食无机物就能自动转换补充营养,维持生存。人工合成食物就是最佳的选择。

    近70年时间,唐羽的元素之种缓慢但稳步成长,同样达到了十五阶…初级的层次。无意间尝试,唐羽发现,能量烙印可以加持在苍炎龙蚁和望天蚁部族的身上。

    能量烙印就如同电力系统当中的电网,王虫、工蚁之间互相联通,互相传输能量。

    最妙的是,掌握全部种类元素,诞生核聚变能力的唐羽、小石、冰霜蜈皇可以作为整个系统的能量源泉,就如同电力系统中的发电站。普通王虫则可以储藏能量,就如同电力系统当中的蓄电池。

    苍炎火蚁和望天火蚁两个部族的工蚁的膜翅还衍生出火焰加速飞翔的异能,这种能力放在太空可以作为驱动系统,实现真空环境提速航行。

    将一批工蚁带上太空,几番尝试,确认最大加速度可达到150米/秒。持续的能量供应,苍炎龙蚁和望天蚁部族就不需要飞船搭载,可自主航行。

    如此,两大帝族即可减少食物压力,还能减少飞船的占用,腾出空间,让更多虫类免于休眠,在遥远旅途中,维持正常的生存和繁衍。

    当初在火星,各大势力约定解决食物问题后100年,一同离开。食物问题没能彻底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约定的100年时间也不断拖延。

    以猎人公会为主的剑虎联盟势力太多,此时仍在拼命制造飞船。

    苍炎帝国提前准备妥当,但剑虎联盟不走,于是就不着急离开,耐着性子,尽量多的制造运载飞船和辎重飞船。

    增加运载飞船数量,虫类在航行途中活动空间更大,生存更舒适。增加辎重飞船,可以运载更多燃料和物资,以免航行途中出现资源短缺问题。

    又是五十年的漫长等待,猎人公会终于下达通知,各个势力所有联合起来,对地球进行最后的清缴,确保不留任何生灵。

    起航,出发。

    目标49光年外,帝王蝎座,大概5亿年前诞生的崭新恒星系,拥有一颗类地行星,且仅一颗大型行星。

 第四百二十四章 庞司星云

    20艘先锋舰率先出发,接受三颗选定的脉冲星电波信号定位,开路的同时也负责指引舰队的航行方向。

    运载飞船紧随其后。

    辎重飞船居中。

    后方,工业、养殖、种植飞船依次排列。

    护航舰分布四周。

    整支舰队分布形式核潜艇,互相之间保持3000公里的前后间距,总长度超过40万公里,以相对太阳300公里/秒的速度缓慢航行。

    后方还远远地吊着一颗直径30公里的圆球,球体赤红光芒以3秒/次的固定频率喷吐,以恒定的加速度追赶舰队。

    圆球外层是由拥有火焰加速异能的苍炎火蚁和望天火蚁组成,作为驱动系统;中层是由金属元素强化甲壳的菩提龙蚁和望天金蚁组成,作为加固系统兼具能量储藏;内层是由拥有青木元素异能的紫桑龙蚁组成,它们负责进食和喂食,为整个虫群补充营养。

    数目多达20亿,它们还是整支舰队最核心的战斗力。

    圆球内部中空,包括唐羽在内的苍炎帝国50%王虫都居住其中,还有蚁后和卵幼,一边航行,一边继续繁衍。

    长达50分钟的疯狂能量输出,圆球的速度终于与前方舰队持平。

    唐羽、小石、冰霜蜈皇同时松了口气,继续吞食核燃料,补充自身能量,接着通过能量印记传输,为其它王虫补充能量,最后是构成圆球的普通工蚁补充能量。

    完成之后,只需要每一小时钟输送一次能量即可。

    圆球表层的苍炎龙蚁和菩提龙蚁喷发赤红火焰的频率也降低至每分钟一次,维持恒定的航行速度。

    七个月后,舰队来到冥王星轨道,这里距离太阳59亿公里,回首观望,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光点。

    冰冷和黑暗才是璀璨星空的本质面目。

    唐羽每隔半个小时就需要向虫群送一次能量。苍炎火蚁和望天火蚁持续释放火焰异能组成屏障,圆球内部始终保持60摄氏度以上温度,这是最适合幼虫发育成长的温度。幼虫仍旧脆弱,低于零下20度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发育,低于零下50度或高于80摄氏度就会死亡,所以必须小心呵护。

    ……

    进入柯伊伯带,遍布无数石块,最难走的一段路程,舰队的航速降低至20公里/秒。

    先锋舰时不时地发射激光束,将前方挡路的星体摧毁。

    辎重飞船上,数千艘长度仅30米左右的飞船出发,分散,采集冰块,填充物质。搜索各种稀有金属矿石,运往工业飞船,加工冶炼后储藏起来。

    漫长的两年航行,终于穿过柯伊伯带星体最密集区域,舰队开始加速,以100公里/秒的速度航行。

    又是两年后,舰队继续加速开始以500公里/秒的速度航行。

    终于抵达太阳系与星际介质边境。星际介质主要是由氢和氦构成,分布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1颗原子,对飞船的阻碍很小很小。

    舰队继续提速,保险起见,暂时以3000公里/秒,也就是0。01倍光速航行。主要是因为辎重飞船运载了太多东西,万一遭遇意外,以目前驱动系统,可能来不及减速或者转向。星际交通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一艘飞船被撞毁,残片可能破坏到其它飞船,形成连锁反应,造成巨大损失。

    继续向外航行大约0。3光年距离,再离太阳系远一些,舰队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提速,以极限的4500公里/秒,也就是0。015倍光速航行。

    大约100年后,舰队将抵达星航第一座补给站——庞司星云。

    ……

    庞大的舰队中还夹杂了两艘科研飞船,分别由张立强和柯德曼负责,一艘安装了射电望远镜,一艘安装了光学望远镜,一边走,一边补充完善星图。

    进入星空航行的第30年,飞船内的植食种族土元部族和黑蠊部族就陆续开始诞生第十五代幼卵;第62年,嫁接了王虫基因,出发族群进化的普通附庸部族才开始诞生第十四代幼卵。

    基因技术改造部族,有些揠苗助长的味道。

    舰队靠近庞司星云时候,嫁接了雷西蜂皇基因片段的龙蜂部族和嫁接了冰霜蜈皇基因片段的红头蜈蚣部族才诞生第十四代幼卵。

    雷西蜂皇和冰霜蜈皇的行星级生命层次不完整,尚且已经如此。唐羽和望天蚁帝都是完整的行星级生命层次,他们麾下的龙蚁和望天蚁部族幼虫生长周期更加漫长,成虫寿命更长,同样的,代数更替就更慢,漫长得超过一百年都看不到繁衍下一代的迹象。

    唐羽和望天蚁帝在途中已经商议好,暂时在庞司星云停驻修养,在麾下两部族繁衍至第十四代后,舰队才起航,向下一站出发。

    ……

    星际介质平均浓度提升至2颗原子/立方厘米。

    舰队靠近星云的边缘。

    驱动系统关闭,单纯依靠动能航行。

    半年后,舰队航行速度降低至500公里/秒。

    周围原子平均浓度达到10颗/立方厘米,正式进入庞司星云。

    组成庞司星云的物质,以氢为主,占总质量的80%,氦次之,占总质量的10%,另外还有二氧化碳、水等等分子,甚至还有氧化铁为主的尘埃存在。

    庞司星云的形状很不规整,硬要形容,那么,它与地球华国的版图倒是有一点神似。它的长跨度约0。7光年,短跨度0。4光年,平均厚度约0。35光年。纵观整个银河系,规模过于娇小,估计这辈子都没有希望凝聚形成恒星。

    舰队重新开启驱动系统,以500公里/秒的速率,径直向星云内部闯去。

    二十年后,周围的原子浓度达到100颗/立方厘米,偶尔还能会遇上拳头大小的石块。这么大的家伙,高速对撞,足以对飞船外壳造成伤害。

    安全起见,舰队将航速降低至300公里/秒。

    继续向前,星云浓度持续递增。

    护航舰上,一颗颗直径3米的金属圆球经过电磁炮加速,以100公里/秒的相对速度发射出来,超越舰队,钻进星云深处。

    这些金属球被命名“伪星核”,遥控启动后,向外释放相当于地球100倍的超强引力,吸引聚拢游离的物质,形成一颗颗气体“小行星”。

    伪星核没有动力系统,速度会不断衰减,最终静止。

    舰队再派出飞船,将它们依次回收,收集氢气和氦气,提炼核燃料,补充长途跋涉的能源消耗。

    原计划是花费10年时间,补充远航消耗燃料后,舰队倾斜穿出星云,继续航行。

    离开橙子和进化基因环境,各个虫族繁衍依旧顺利,再加上龙蚁和望天蚁两个大帝族发育周期太短,临时变更计划,决定前往星云深处,获取更多物质,扩大舰队规模,待到两大帝族完成第十四代与第十三代的更替之后,继续上路。

    龙蜂部族第十四代职蜂和红头蜈蚣部族的第十四代幼虫成长起来,经历第三次基因改造,嫁接行星级生命的基因片段,也初步摆脱了对有机食物的依赖。幼虫需要有机食物喂养,成虫只需要提供能量和一些基础的营养物质便能生存。

    现如今,占据迁徙大队总数目50%的四大帝族都不怎么需求食物,舰队食物压力减缓。于是乎,一个不错的选择摆在了面前,那就是在星云内多停留一两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干脆繁衍至更高的十五代,甚至十六代。

    目前来看,虫类的代数越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人类也差不多,超进化人类诞生的后代,大都嫁接了柯德曼的基因,体质明显在一代一代的增强。

    当然,这么选择存也存在弊端,首先便是6株珍贵的图腾树王常年呆在特制的飞船内,只有菩提树王能够吸收电流继续成长,其它的都处于停滞状态。另外,没有进化基因环境,部族不会诞生王虫,现有的王虫也没有进化基因提升阶级实力。

    到底是早点上路,还是停下来发展,唐羽和望天蚁帝一时间都拿不定主意,也不用着急决定,慢慢向物质浓度更高的星云深处航行。

 第四百二十五章 诡异星云

    舰队不断向星云深处航行,50年后,舰队周围原子浓度达到100万颗/立方厘米,相当于地球大气层的亿分之一。

    光学望远镜和超频电磁波探测仪数百次捕捉到大型星体,最大一颗长度超过3000公里,体积约月球的0。5倍,明明没有足够引力牵扯,它们却在缓慢移动。还探查到疑似气态星体的存在,总共探查到21颗,猜测是初具雏形,分别命名庞司1星,庞司2星……庞司21星。

    非常奇怪的是,在星云深处,来自宇宙各个恒星系的光线都莫名消失。宇宙微波大部分时间处于被无限削弱状态,尤其是靠近星云的位置,宇宙微波疑似被主动吸收,但时而又能探查到超常强烈的微波爆发。

    怎么都解释不通的诡异现象。

    浩瀚宇宙充满太多的未知,没有接触之前,人类只能靠有限且模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猜测。

    如今既然展开了星航,那就应该好好探索一番。

    唐羽和望天蚁帝最终决定在庞司星云停留300年左右时间。

    舰队调转航向,以100公里每秒的速度,向距离最近的庞司1星靠拢,打算一探究竟。

    ……

    “金羽蚁帝,柯德曼先生请您过去一趟。”

    “他没说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

    没说事,那就应该是有重大发现。

    远远吊在舰队尾部的蚁类连接形成圆球还分布着一条进出的通道,可容纳小型运输飞船进出。

    唐羽顺着通道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