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

第13部分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第13部分

小说: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当第一笔资金打入东方造船的账户后,整个船厂又开始了以往的忙碌。同一天,当贷款银行及供应商得知东方造船卖掉了库存6条油船,并获得新的6条订单后,纷纷或放松对东方造船的贷款限制或回款时间等,一时间,东方造船的整体经济环境迅速好转,整个船厂又活了过来。这年头订单为王呀

    不过,这些对于伪装成购买油船的中年人王凡已经不知道了,此时他已经在伪装成米国人,依靠经济危机狠狠划价,从米国农场主手里分批收购了五百多万吨的非转基因优质小麦等粮食和大量的饲料干草后,携带着从千度文库上花高价购买,高分辨率的极其详尽的全球矿场、石油分布图前往了目标位面。cc290720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二章 挖中东的墙角 剪南美的羊毛

    更新时间:20130705

    王凡所在世界到21世纪初,已发现并开发油田共41000个,气田约26000个,总石油储量亿吨,主要分布在160个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储量超过6。85亿吨的超巨型油田有42个,巨型油田大于0。685亿吨则有328个。而世界十大油田中,有五个都集中在中东,其中沙特两个:加瓦尔油田和萨法尼亚油田,伊拉克两个:鲁迈拉油田和基尔库克油田,阿联酋一个:扎库姆油田。

    王凡回到目标位面后,第一个前往的地点不是保卢斯的司令部,而是中东地区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首都利雅得以东约500k,探明储量达107。4亿吨,年产量高达2。8亿吨,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30,为世界第一大油田。油井为自喷井,原油含腊量少,多为轻质油,凝固点低于20c,便于运输。有输油管通腊斯塔努拉油港世界最大油港外运。沙特阿拉伯于1948年在波斯湾盆地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并于1951年开始投产。产层为侏罗系碳酸盐岩,深度2200米,油田面积为3264平方千米。2005年剩余可采储量700亿桶95。5亿吨

    为什么要去那里呢因为王凡同志想,德国进攻高加索的目的是什么石油炎黄共和国开发塔里木的目的是什么石油所以好人王凡呀,急他人之所急,补他人之所需1943年1月15日,王凡的身影出现在加瓦尔地区,这里因为5年后才发现石油,所以现在除了沙漠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从网上买来的地球磁场定位设施,在茫茫沙漠和戈壁滩上,王凡早就迷路了。

    这里先要说一下王凡同志的位面戒指储物空间,它究竟有多大,前文提到,他是一个直径3万米30公里的球体,也就是半径15公里的球体,按照公式球体体积v4πr33,所以王凡位面戒指最多可以存放141300亿立方米的物资,按照一般计算,一吨原油的重量为1000千克,原油密度为800千克立方米,所以体积10008001。25立方米,也就是说一立方米原油等于0。8吨。

    所以如果戒指什么都不装,只装石油,它极限可以装载113040亿吨你没有看错,没有小数点哦,而21世纪初已发现并开发油田总储量才亿吨,这样大家就能理解王凡同志的装载能力了,所以对于跨越界面倒腾物资,除了宇宙战舰那种极为不靠谱的东西,一般根本不用考虑没地方放的问题。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望着无边的沙漠,王凡不禁感慨到:如果没有黑色的“金子”,这里根本就是一个无人搭理的不毛之地。说道采油,加瓦尔油田深度2200米的侏罗系碳酸盐岩产层对于王凡的戒指根本没有难度,到是究竟带走多少,让王凡比较犹豫,毕竟后世炎黄共和国和沙特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思前想后,王凡定下了沙特5,伊拉克10反正后世大头都便宜了星条旗合众国,阿联酋6的比例,最后王凡一共从中东带有了10到12亿吨的原油现货。

    金属钨呈银白色,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高达3400c,居所有金属之首,沸点5555c,比重单晶钨19。3,并具有高硬度、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导电、传热性能,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不与盐酸或硫酸起作用。

    钨在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中属高熔点稀有金属或称难熔稀有金属。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含钨高温合金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火箭、导弹及核反应堆的部件,高比重钨基合金则用于反坦克和反潜艇的穿甲弹头。

    世界上钨矿最丰富的国家是炎黄共和国当然目标位面的1943年还叫炎黄民国,约占世界钨矿的90以上,是世界公认的钨矿大国。王凡考虑还是给自己人留着吧,钨矿储量后三位的分别是加拿大、苏联和星条旗合众国,考虑苏联和星条旗合众国正在打仗,钨矿生产比较紧缺抢手,王凡跑了趟加拿大,拿走了其钨矿49万吨矿藏储备中的10万吨左右。

    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化带,截至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几个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铜矿,在世界上已探明的28个大铜矿中,有6个在智利。智利现在80的铜产量来自“铜斑岩”型矿床,大部分分布在最北部地区南纬20至26度。此种矿床还伴生有作为铜副产品的钼、黄金及白银。

    esndida埃斯贡地达矿:世界上产量最大露天铜矿,智利主产铜矿。位于第二大区。距安市东南160公里,海拔3100米。,宽2。5k深度超过600该矿山包括埃斯康迪达和埃斯康迪达北两个矿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两个矿床估算的储量资源量分别为:

    埃斯康迪达矿床:概略的probable铜矿石储量13。53亿吨,平均cu品位1。17;可淋滤的概略的铜矿石储量12亿吨,平均cu品位0。55;推测的inferred铜矿石资源量20。65亿吨,平均cu品位1。08;可淋滤的推测的铜矿石资源量50。57亿吨,平均cu品位0。49。

    埃斯康迪达北矿床:概略的铜矿石储量5。8亿吨,平均cu品位1。73;可淋滤的概略的铜矿石储量5。04亿吨,平均cu品位0。57;推测的铜矿石资源量7。88亿吨,平均cu品位1。26;可淋滤的推测的铜矿石资源量18。3亿吨,平均cu品位0。50。

    1990年此矿山开始生产,当年产铜17。8万吨,金37公斤,银2115公斤。此后,因生产能力扩大,产量不断增加。2003年产铜99。47万吨,金5。7吨,银144。22吨;2004年产铜120。7万吨,金6。74吨,银178。74吨;2005年产铜109。34万吨,金5。39吨,银193。88吨。

    根据以上数据,王凡同志很不好意思的从两个矿床共取走了1。5亿吨矿石。让我们欢呼:伟大的国际友谊万岁万岁万万岁cc290720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三章 不算圆满的高加索战役

    更新时间:20130705

    高加索西揽黑海和地中海,气通南欧、中欧、北非;东接里海和咸海,横贯中亚腹心;它北托乌拉尔山,深入俄罗斯大地;南镇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雄视中东。周边民族历来重视高加索,为争夺高加索长年鏖兵不断,就战争的密度和烈度而言,高加索地区一定是世界之最。其地形由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

    两山脉之间有一山峡,两条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入里海和黑海。北山脉及其北坡通常称北高加索,居住着印古什、车臣、奥塞蒂等民族;南山脉及其南坡又称外高加索,所居民族众多: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土耳其、库尔德人等。格鲁吉亚则纵跨南北高加索。

    高加索降水冲沛,山青水秀。其最高峰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乃欧洲第一高峰。高加索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四千年前就广泛开采金、铜、铁矿,冶金业十分发达。18世纪中期以后,里海巴库和高加索的石油突然喷涌,震惊了全世界。

    高加索对苏联来说是个宝库,每年为苏联提够了大量的粮食、矿藏和石油等。北高加索和库班是苏联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的富饶产区之一。外高加索各共和国盛产棉花、甜菜、烟草、茶叶、柑桔和香料等作物。

    高加索肥沃的土地生长着丰美的牧草,极大地促进了其畜牧业的发展。1940年,恰图拉锰矿给苏联提供了1448700余吨矿砂,约占全苏锰矿砂开采量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到1940年,高加索地区共有1726眼新油井投产,这约占全苏当时投产油井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五。

    战前,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仅在阿塞拜疆是最高的,而且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它占全苏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其工业化也迅速发展,经过苏联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高加索已经建起了数百座重工业和轻工业新型企业。

    德军在王凡走后,进攻高加索的战斗并不顺利,进攻德军损失很大,除了苏联冬季寒冷透骨的天气外,高加索独特的地理结构和交通条件也是限制德国a集团军群进攻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加索地区地形多种多样大部是山地地形。高加索山脉,东起阿普歇伦半岛,西止库斑河口,长12001300公里,南北宽16180公里,构成高加索地区山系的基础。高加索山胀按其结构区分,分为三段:高加索山脉东段从阿普歇伦到卡兹别克峰,长约100一500公里;高加索山脉中段在卡兹别克峰到厄尔布鲁士峰之间,长约150200公里,再次往西,就是高加索山脉西段。

    高加索山脉中段是高加索山主脉的高山区。这里群山山峰的平均高度为35005000米。卡兹别克峰、阿戴霍赫峰、阿依拉玛峰、什哈拉蜂、厄尔布鲁士峰及其他一些山峰峰项终年积雪。高加索山脉西段从浮士特峰到阿纳伯市群山高度逐渐降低,最高为1838米塞西峰,平均高度不超过l000米。就高加索山脉西段诸山结构而言,在这些山区里,军队行动较容易,不象东段中段山区那样困难。

    高加索山主脉从山前地带的山脚到1500一1800米的高度的地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阔叶林。这些阔叶林在战争年代是军队配置的良好遮障,但是却也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因难。再高的山峰上就没有植物覆盖了,全都是光秃秃的岩峭壁。

    前高加索是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到高加索山脉北坡为止的峰峦绵的山区。整个前高加索遍布库班河和捷列克河水系众多的山间河流、深谷、洼地和隘涧。在北高加索大部草原上,各兵种都能够行动。在前高加索的山谷中和河滩上,可以使用大部队作战。这些山谷和河滩,都通向高加索山主脉山口。

    连接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铁路只有两条:西线,有一条铁路沿黑海海岸从土阿朴谢到巴统;东线,有一条铁路沿里海海岸从马哈奇卡拉到巴库。除了铁路以外,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然而战前,高加索的土路无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很稀少。在草原地区,几乎没有公路,那里主要是筑路机开出的路和汽车行驶轧出的路。一到冬季、春天泛浆和秋季泥泞季节,这些路都不能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高加索的交通状况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德军进攻的主要战役力向只能为:东高加索方向和西高加索方向,由西北而东南横高加索。从普罗赫拉德内依经过古迭尔美斯、马哈奇卡拉、捷尔宾特到巴库的铁路和公路是东高加索方向的轴线,沿黑海海岸上土阿朴谢、苏呼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两高加索方向的轴线。这两个方向具有很大的战役容量,集团军和方面军均可行动。

    1942年,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是德国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下辖:备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坦克第1集团军辖步兵第44军和第52军、坦克第3军、第40军和第57军,鲁奥夫上将指挥的第17集团军辖步兵第5军和山地步兵第49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1军和1个骑兵军。共计18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6个山地步兵师、3个轻步兵师、4个骑兵师和2个警卫师,后来坦克第4集团军的部分兵力也转隶给“a”集团军群指挥。

    原本的历史轨迹,为了救援陷入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的第6集团军,a集团军群不断“失血”:坦克第23师和党卫军“维金”摩托化师撤出战斗,到科捷耳尼科沃地域编入曼施坦因将军的集群,去增援斯大林格勒集团。为此,a集团军群不但不能维持进攻,还需要缩短自己的防线,1942年12月23日将阿尔当、阿拉吉尔和迪果腊地域的部队撤至厄耳霍托沃、奇科拉一线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

    在王凡这个蝴蝶翅膀的影响下,a集团军群前期虽然仍然像历史上“失血”,但是第6集团军的顺利突围并反败为胜,不但保证了a集团军群的侧翼及后方安全,同时坦克第23师和党卫军“维金”摩托化师及其他增援部队,携带500辆狮式坦克,2000辆满载后勤物资的回归,不但极大地鼓舞了德军士气,也及时的补充了急需的物资装备。

    在德国援军到达“a”集团军群前,苏联最高领导层为了减轻“岌岌可危”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线,命令苏联南方战场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外高加索方面军发动牵制攻势,防止德国向斯大林格勒地区集结更多部队,突破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防线,造成整个南方防线的崩溃。

    结果,发动牵制进攻的苏联两个方面军遭到德国守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在防御阵地上构筑的堑壕和交通壕四通八达,机枪和火炮的土木质发射点、迫击炮和设伏坦克星罗棋布,另外还有大量地窖式掩体。在各个防御枢纽部之间的间隙地上布设了大量地雷,以及挖掘了冲锋枪手的散兵坑等。

    哪怕在撤退时也在每一条道路、散兵坑、山间小路、桥梁和通道上都布设了地雷。一旦苏军向德军防彻纵深前进越深,其实施反冲击的次数就越多通常是用坦克分队实施反冲击,步兵分队则用来防守和构筑后面各道防御地区上的阵地。并且德军常常当苏军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