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主席!”
“我让你联系的飞虎队,有眉目了吗?”盛世才关心的问道自己的后路问题。
“已经通过chongqing我们布置的线人联系上了,只是他们星条旗军官开价很高,每架运输机运送一次物资的费用高达5000美金(当时老蒋请飞虎队,也只是500美金一天)。”刘平小心的回话道。
“5000美金一次?麻痹的,当我是冤大头啊~~~”想到自己多年来搜刮的大量民脂民膏,“xinjiāng王”不由的开始计算自己需要多少次飞机,才能运完。
“主席?”刘平看到盛世才半天没有说话,询问道。
“啊?”被手下唤回心思的“xinjiāng王”,下定决心道:“你告诉我们在chongqing的人,答应他们,问他们什么时候飞抵xinjiāng,我们需要早作准备,还有,刘平!”
“在!”
“你是我最信的过的人,好好干,把运输机的事情打理好,记着,别让其他人知道,尤其是军中那些军官,事成之后,一旦xinjiāng出现异变,我带你一起离开!”知道此时需要收买人心,好让刘平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盛世才给出了“承诺”。
“是!主席,您放心,我刘平一定把事情安排的圆圆满满。”听到老大的“保证”,狗腿子刘平心花怒放道。
“好了,快去。”
“是!”
苏联莫斯科。斯大林在地下防空洞里得知了炎黄红党反攻东北、华北成功,从而坐拥炎黄大陆“半壁江山”的现状。
“情报准确吗?”斯大林盯着电报,不相信的问道。
“总书记,已经再次确认过了。”站在屋里斯大林办公桌后面的朱可夫将军答话道。
“至少我们不用再担心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安全了,不是吗?”出乎意料,斯大林嘴上虽然说着情报对己方的益处,但是脸上和语气并不是太高兴的样子。
“是的,总书记,我们计算过,红党反攻东北,消灭全部关dong军后,我们可以再从远东调回30~40万部队。”朱可夫建议道。
“30~40万?调走后,那里还剩多少军队?”
“大约40万左右,外加新征召的大约25万军队,总兵力维持在65万左右。”
“65万嘛。。。。。。,新征召的部队数量有些少,速度太慢了。”斯大林指示道。
“总书记。。。。。。”朱可夫有些yu言又止。
“怎么了?”
“我们的兵源有枯竭的迹象了。”熟知国内后备兵力状况的朱可夫,顶着压力回话道。
“兵源枯竭?我们不是有一亿多人口吗?”斯大林难以相信朱可夫的判断。
“到现在为止,德寇已经攻入我国连续两个冬天了,在这近2年的战事中,我们陆续损失了超过900万军队,又因为2次寒冬降临,缺少足够衣物和燃料补给的我军,有超过200~300万军队是非战斗减员或失踪,现在各条战线、后方阵地共维持着近1000万军队的规模,各类兵工厂、钢铁厂、炼油厂虽然大量招用女工,但都需要配置最低限度的男xing工人,这一切使得国内符合标准的青壮年几乎被征召一空,现在我们已经把征兵年龄放宽到14岁至60岁,才堪堪维持住整个卫国战争。”朱可夫耐心地详细解释道。
“这样嘛~~如果,我说如果,让红党派兵直接加入我们的卫国战争呢?”斯大林不太肯定的建议道。
“需要说服他们,暂缓放弃,或局部放缓针对长江以南的攻势,恐怕很难。”
“恩,让华西列夫斯基代表我去炎黄试试看,如果可以争取100~200万红党主力野战部队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没有收获也没什么实际损失,至少可以近距离观察炎黄红党的实际后方和战区情况。另外把在莫斯科学习的朝鲜金ri成派回去,我们需要在朝鲜钉入一颗钉子。”
“遵命,总书记。”朱可夫虽然认为此行成功xing很低,但是也抱着万一可行的想法答应道。
星条旗共和国,华盛顿特区白宫。
“总统阁下,炎黄民国的总统蒋介shi已经于昨ri抵达华盛顿,他通过外交官途径询问,什么时候可以与您见面。”罗斯福的主要助手之一马歇尔问道。
听到属下的问话,罗斯福没有立刻答复,而是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然后问道:“现在炎黄大陆,红党已经占领长江以北所有地区,包括外蒙?”
“恩,是的,按照我们收集来的情报,长江以北除了xinjiāng地区,其余均被红党攻克,长江以南暂时还在倭寇派遣军手里,并且他们正在抓紧时间,构筑大量防御工事,至于西南则在蒋介shi的控制中。”马歇尔答复道。
“我们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原有政策,变为两头下注?”出乎马歇尔意料,罗斯福突然说道。
“总统阁下,红党可是苏联的铁杆盟友,他们具有共同的红sè价值观。”马歇尔提醒道。
“盟友吗?我看了你们总结的最近一段时间亚洲战报,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罗斯福微笑着说道:“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苏联给予了炎黄红党大批物资和装备援助,后者才有了一次次的反攻成功。”
“总统阁下,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在苏联有军事观察员和联络员,很了解苏联最近一年整个前线的战况,现在他们各方面装备物资非常短缺,西伯利亚大铁路中断的那段时间,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前线濒临崩溃,所以哪怕他们愿意支援炎黄红党,也绝不会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整编师部队的规模,所以。。。。。。”罗斯福说道。
“所以要么红党有其他的军备来源,要么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工体系。”马歇尔顺着罗斯福的思路说下来。
“没错,考虑到红党早先偏居陕西一省,周围不具备大规模铁路和海运的能力,中亚和苏联也不具备大批量援助的可能,虽然很难让人相信,但是最大可能是,自1937年,也许更早,红党一直在秘密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这其中很有可能苏联前期,即德国攻击它之前派出了大批专家和给予设备援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底子,终于在1943年彻底爆发出来,并且随着山西军工体系和现在东北军工体系纷纷落入红党之手,现在炎黄红党已经有了争夺炎黄政权的物资基础和军工底气。再加上他们的人口基数和征兵能力,单以秃头党一方已经很难抵挡,除非他和倭寇联合,倭寇出装备,秃头党出人,不过分析炎黄国内舆社会论,这是根本行不通的计策。”
“但是终归炎黄红党和我们之间存在很大分歧。”马歇尔虽然赞同罗斯福的分析,但还是恪尽职守的提醒道。
“这就是我发现的第二个有意思现象,炎黄红党与苏联并不齐心,甚至可以说有着自己的算盘。倭寇关dong军进攻外蒙,奇袭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时候,虽然炎黄红党最后派兵攻击了关dong军后部,但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占领外蒙,同时对于侵入苏联贝加尔湖附近的关dong军残部并没有继续进攻,反而静看苏联人自己调兵围剿,当然他们是以兵力不足作为借口拒绝的,但是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红党对于外蒙的收复和苏联一直希望的外**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同一个大陆,相互接壤的两个辽阔大国,哪怕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治国纲领,但是能一直相安无事吗?丘吉尔曾经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我相信这句话,放在炎黄和苏联之间也适用。”
“那总统您的意思是?”
“派几名观察员和一名总统特使,组成观察访问团,飞抵延安与炎黄红党做一次近距离接触,最好能够去他们的占领区看看,我想得到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我们的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遵命,总统阁下,我这就安排。不过炎黄秃头党蒋介shi那里。。。。。。”
“我不见他,你让副总统代我接见,至于他提出的援助,适当的增加一些就可,但要控制增幅,就告诉他,我们现在既要援助欧洲,又要准备反攻夏威夷,已经没有更多的产能了,明白吗?”
“是,我明白了,总统阁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拾六章 河北、唐山与防震
ps:感谢读者大大“火药枪王”打赏天堂100纵横币,感谢读者大大“风雨无阻a”投给天堂2张月票,读者大大“__哀殇”、“用户91179690”分别投给天堂1张月票,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o。。此外天堂也留了口,必要的时候内核也可以回来,看到时情节的发展和需要。
第一目标位面,1943年11月12ri,炎黄大陆河北省。因为前段时间倭寇派遣军,按照其大本营指示,主动放弃河北、河南等华北地区腹地,并把主力部队撤到山东省青岛、威海、烟台各港口城市及渤海湾的津海市一线,所以到1943年11月12ri,河北、河南已经被炎黄红党光复将近一个半月时间了。
这段时间内,红党的第二纵队,即刘伯cheng所部,主要任务除了监视撤到山东之倭寇军队外,还集中兵力围剿河北、河南境内,因倭寇势力撤出而造成的土匪恶霸横行问题。在中原各地方原先地下红党组织和情报组织的帮助下,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纵队总计歼灭逮捕各类土匪恶霸等武装份子共计4000多股,总人数达23万之多,现场枪毙土匪大小头目7000余人,有力的震慑了还在犹豫是否“投诚”的其他山头响马强盗,再又经过近半个月的巩固和王凡利用深夜时间,修建完成的大量公路陆续完工,各县乡之间沟通顺畅后,土匪们的活动空间ri益萎缩,不得不纷纷下山招安从良。至此整个河北、河南的风气和治安为之一变,大有夜不闭户之感。
河北省顺平县郭湘子村,这是靠近保定方向的一处村落(远离河北唐山市)。郭湘子村原是两百来户的大村落,但是因为1942年的河南饥荒蔓延和倭寇占领后的无情压迫盘剥,现在只剩下大约五六十户人家了,并且每一家都可谓家徒四壁,贫穷至极。
“突突突~~”七八辆农用摩托三轮车,排成一列,伴随着其发出特有的噪音从远方驶近郭湘子村,吵闹的声音很容易吸引整个村子的居民迈出各自家门,走到村口向外面张望。不一会儿,等农用摩托三轮车队抵达村口时。这里已经自发聚集了三十余人,多是女人、孩子和干不动农活的老人,男人们此时去附近山上砍柴。虽然因为冬天到了,整个村子处于农闲中,并且因为红党军队已经挨村派发了粮食、盐巴等生活必需品,但是此时男人们仍需要趁着天亮,上山砍柴以保证家里的炉灶和热水供应。
“咦?郭六?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传你死在逃荒的路上了吗?”村子里一位年长老者,看到熟悉的原来住在自家对门的邻居家长子,诧异地问道。
“二大爷,我还活着,当初在山西河北交界处差点熬不过去的时候,红党军队攻了过来,救了我,还有喜妮!来,妮儿,快叫二太爷!”名叫郭六的中年男子,拉着自己女儿的手,示意道。
“二太爷,您好!”一身暗红sè碎花布衣服的喜妮,躲在父亲身后不好意思的说道。
“好,好!你们没事就好!”老者听到小辈的敬语,高兴的答道。同时仔细打量包括郭六在内的“归乡团”,发现每个人都衣服整洁,面带油光,开来的不知道是什么的“铁家伙”上,貌似还携有不少行李和家当。
“我说,六子,你们这是咋的,在外头发洋财了?”忍不住心中疑惑,二太爷继续问道。
“这半年我在陕北打工,听说红党军队光复河北全境了,我就和同乡一起赶回来了。”
“不走了?”其他村民插嘴问道。
“恩!不走了!”坐在三轮车上的其他“归乡团”成员接话道。
“那啥,你们这是啥东西?”不少居民看到一整三轮车、一整三轮车的行李物资,有些眼热的问道。
“这个,说来话可长了,我们先进村!”
“对,对!先进村,先进村。”
中午,在全村民吃了一碗热乎乎的用“归乡团”带来的食材制作的油拌面后,郭湘子村的全体居民,包括砍柴回来的各家男人们,围坐在地方最大的村口平地上,仔细聆听郭六几人关于这半年来,在红党解放区生活、打工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各种故事。
“六子,这么说,红党以后不但会给咱们分田,还帮咱们盖房子?”二太爷不敢相信的问道。
“对,我们回村前,在县城碰到红党干事了,现在因为光复的村子数量太多,工程施工队数量有限,得一批批轮着来。以咱们村的地理位置,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轮到了。这是我在陕西打工时,照的照片,你看,这就是那里居民分到的房子。”郭六一边递过去几张黑白照片,一边根据自己得到的信息,分析说道。
“哎呦,我的妈呀,真有这好事,不但白给咱盖房子,还给咱分地,分家具?”其他村民一边传看照片,一边不相信的问道。
“是真的。不过也不是白得的,需要我们出劳力参与其中,并且等自己村子房子、村舍、学校盖完了,还要跟着施工队前往其他村子,帮助其他村子接着盖!”郭六解释道。
“中!这才对,我们出力气,而且得出大力气,否则以后这房子住进去也不踏实。六子,要是能住上你说的那种通电、通水、有玻璃、有家具的房子几天,让我死了都成!”二太爷激动地说道。
“哪的话,二太爷,用不着的!大家都可以住,我在陕西打工的时候,亲眼看到那里的老百姓都逐渐换成了这种房子,并且村里还会盖小学和派驻老师教村里娃娃们认字,喜妮就是在那边学的字,现在已经可以认识500多个字了~~”
“真的吗,姐?”不少郭湘子村的娃娃,双眼放光的看向喜妮。
“恩,不骗你们,骗人是小狗!”
“妮儿,别光说话,去,把咱们带回来的糖果拿出来,给弟弟们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