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

第202部分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第202部分

小说: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爱卿,你年事已高,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了。”朱棣说完后,向左右一挥手,左右御前侍卫立刻一人一胳膊,将房大臣拖曳而走。

    “陛下,忠言逆耳,忠言逆耳啊!”方老爷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铮铮文骨精神,不断高呼。

    “大明需要仁义道德,但那是对于自己的国内百姓子民;大明更需要铁与血,去开疆扩土,去向整个世界,为自己的子民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生存资源,犯我大明国威者,虽远必诛!”

    第二天,经过朱棣一晚上的深思,一道道命令接连从御书房发出。

    “诏令天下,正式宣布和天外神朝结盟之事;命令三宝大太监郑和,到指定港口,接受第一批铁甲舰和巡洋舰;令防守北方的大将袁忠彻,派出主力游骑部队,搜猎梳有长辫子的女真族人,无论男女老幼,杀杀杀杀杀;成立军校,朱棣亲任校长,大量招收寒门子弟,培养适合新武器的大明军人;海运开禁,允许民船通航,逐步鼓励海运贸易,并开始收集各地区军事、民生等情报;命令内阁,着手起草大明第一份关税总纲;”

    第三天,看到一切变化开始发生的王凡,在朱棣等人的注目礼下,驾驶“秦始皇”号等空天堡垒,向着皇宫高空飞去。

    “你还是对有些历史放不下。”飞到高空后,雅迪在脑海中说道。

    “算是吧,郑和下西洋是炎黄历史上距离大航海时代最近的一次,只差那么一点,就可以早于欧洲几百年实现全球海权,真是有些不甘心。所以正好人工智能还有一年完成的缓冲期,让我们看看,朱棣究竟能够走到多远吧。”

    ps:探索新位面还有一章就结束,然后进入建国环节~~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二章 生物能源的23世纪

    第四目标位面,帝国历1429年。

    按照主位面的公元时间计算,这里此时是公元2289年,正是23世纪的末期,距离24世纪也只差一步之遥。之所以叫帝国历,是因为统治地球的是一个超级强国——大宋帝国。其疆域版图包括主位面的整个亚洲、大洋洲、美洲。辽阔的太平洋是它的内湖,欧洲各地有它的驻军,非洲是它的殖民地和藩属国。

    由于位面差异,这里的大陆名字分别叫宋洲(亚洲)、唐州(美洲)、燕州(大洋洲)、黑洲(非洲)、白洲(欧洲)、雪洲(南极洲)。与主位面类似,宋朝在赵匡胤建国后,一直到宋哲宗没有太大变化:先有宋神宗赵顼变法在前,可惜cāo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黯然收场,其兵伐西夏,宋军在庆州(主位面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因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功亏一篑;后有赵顼之子赵煦,九岁登基,太后执政,坚持变法,逆中求胜,屡败西夏,迫其求和。

    但是到了宋徽宗却开始和主位面发生重大差异。这个世界的宋徽宗不喜书画,却独好火药枪械。由于其特殊的爱好,使得整个民间价值取向逐渐发生重大变化,晋升的捷径不再是诗词绘画功底,而是机械发明创造、奇yin技巧。

    因此,这个世界没有了瘦金体的“宋体”书法,失去了《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的历史文物;而拥有了后装弹药简易步枪、硬牛皮纸制式子弹、中远程可移动钢铸火炮、40枝式飞龙火箭马车(大炮竹版的简易火箭炮)等一系列发明创造。由于这些早于主位面几百年的先进武器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原来强大无比的金兵骑军消失没落了,变成了一群群活动的待宰羔羊和shè击靶子。

    随着大宋帝国,在国家层面和执政政权对于工科人才和“匠师”团体的ri益重视,宋朝的国防力量与科技水平呈现出越级跳似的跨越发展态势。秉承皇家意志成立的“天工院”和“天机坊”,不断为了迎合皇上喜好口味推陈出新,因而步枪shè程越来越远,子弹威力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量变产生质变,一个工匠统领在溪边洗手触发灵感,在宋徽宗主政的第12年,提出了“流水法”的新式枪支制造工艺,“天机坊”单位时间的枪械产量一下子提升了近10倍,自此一直困恼大宋朝的军火产能和弹药补给问题彻底解决。使得宋军对阵金兵,产生了因装备革命带来的战争方式根本xing改变,骑兵自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经过了4年的时间,宋朝军队不但彻底收复幽云十六州,还乘胜追击,并鼓励民间拓荒团,发放枪支弹药,以万亩土地、十年免税为宣传口号政策,进行版图的“扩张运动”。在此期间,大宋船舶行业受惠于工艺技术的ri益发展,载重量和武器越发先进,航线ri渐密集,航程ri渐遥远,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海上“绿洲”。

    宋徽宗死后,其子宋钦宗即位。由于自小受父亲影响,宋钦宗极其迷恋机械工匠,鼓励新式发明创造,罢免了多位保守派官员。此外,相对于其父亲的收复失地、稍加扩土、安于守业、小富即安的治国模式。宋钦宗更崇尚进攻,在其主政的51年里,宋朝版图,北上占有了西伯利亚,往南攻占了宋州(亚洲)沿海诸国。不但要求他们纳岁称臣,还搜刮了大量金银珠宝,运回国内。

    为了成为千古一帝,海纳版图,宋钦宗颁布了《拓海侯令》:民间新发现的岛屿陆地,只要是大宋朝尚没有登记在案的,都可以自行开拓占领,并将测量后的土地上交国家一半,即可永久拥有另外一半,且按上交面积和岛屿每年上交税赋,享受不同等级的王侯公伯等级待遇。等返祖归乡时,地方官需按级别施礼迎接,当是人前显贵、傲里夺尊!受此刺激,民间探险船队ri渐增多。在宋钦宗晚期,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唐州(美洲)大陆,自此大航海时代彻底来临。

    也许是上苍厚爱,自宋徽宗起五任皇didu素有抱负,打破了历史“富不过三代”的大数定律。当第五任皇帝去世后,整个大宋朝已经经历了173年的盛世篇章,民风大开,疆域辽阔,军力强盛。成为以后几百年间的地球唯一霸主。不过由于没有敌手,缺少战争,大宋朝科技水平在机械制造上ri益jing致,但是作为近代工业的催化剂蒸汽机却迟迟没有出现。

    帝国历833年(公元1693年)。

    随着一直不被大宋朝重视的罗刹人(白洲白种人),率先发明了蒸汽机,并暗地里偷偷地将其应用到了木质战舰上。而后经过一二十年的积蓄力量,终于在大西洋东部海域,打败了大宋海军,仍然陶醉在无敌风帆战船时代的悠哉ri子。

    经历了几支分舰队覆灭的惨重教训,大宋朝终于了解到了敌人实力强大的根源,摸清了快速战舰的动力本质,然后立刻依靠自身在机械领域的数百年知识、技术积累迅速赶超。仅仅三个月,第一艘蒸汽机推动的木制风帆战船被仿制出来,然后一年后是第一艘包铁皮战舰,再然后是第一艘铁甲舰

    战争是最残酷的人类活动,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最佳推动力。经过前后长达6年的西半球海战,大宋帝国终于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击败了英国和法国的联军(此时德国还远未统一),然后首先肢解了英国,将其一分为四,带走了绝大部分工科人才和技师,设立永久驻军割地,彻底摧毁英国的战争潜力。对于法国,同样也一分为三,鼓励白洲(欧洲)各个领主国王duli,使得白洲版图上的国家越分越碎,领土越来越小,再也产生不了强有力的军事强国。

    帝国历860年(公元1720年)。

    第一条远距离实用铁路在大宋帝国出现,然后第四目标位面蒸汽时代彻底到来。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主位面,历史发展的轨迹终会不同。也许是恐龙时代的差异,这里地球的地下化石类能量资源如煤炭储量非常少,大约只有主位面的5%,石油更是可怜,连1%都不到。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蒸汽时代持续时间的极大延长和内燃机时代出现的极大落后。由于绝大部分石油都深埋地下,开采成本高的令人绝望,所以大宋帝国的统治阶级和商业联盟,充分发挥资本主义榨干商品最后剩余价值的**裸本xing,在蒸汽的能源基石(煤炭)上面大做文章,煤化油、煤化气被陆续发明使用,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统治了亿万百姓的家庭生活。

    大约300年后,煤炭资源基本枯竭,大宋帝国不得不开始使用地下深处的石油资源,不过由于开采技术实在困难,大油藏、自喷井太少,一般人根本用不起汽油。所以骨子里继承几百年发明创造基因的大宋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方向。

    前文说了,由于没有对手、没有战争、没有威胁,军事上缺乏足够的研究动力,电力直到1990年才被发明。然后紧接着面临煤炭能源全球xing短缺,所以推广的十分缓慢,因而更不用说电子计算机、质能方程式、核物理等相关学科了。

    进入21世纪的大宋王朝,帝国科学院的研究者考虑世界能源短缺的现状、石油不可再生的特xing和人少地多的有利条件(受限医疗条件,领土遍布三块大陆的整个大宋帝国只有5亿人),尝试通过人为杂交、嫁接、培养新品种的“能源作物”——芒高粱。

    “芒高粱”作为ri常主粮,吃起来口感稍差。但是作为“能源作物”则优点多多:它生长迅速且泼辣,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阔地区到处都能生长,且在生长期间,可以不施化肥和农药;燃烧完全,收割时作物比较干燥,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燃烧时就释放多少二氧化碳,不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本极低,其所产生的能源相当于用油菜籽制作的生物柴油的6倍,成本还不及种植油菜的1/4;产量高,每公顷产量高达82吨,相当于每公顷平均年收获50吨石油。

    当然,除了芒高粱,第四目标位面还培育出了十几种其他“能源作物”,并逐渐在宋洲(亚洲)、唐州(美洲)、燕州(大洋洲)和黑洲(非洲)部分地区种植。不过虽然“能源作物”很不错,比如燃烧不会产生硫化物,不会产生酸雨污染。但是受单位碳含量限制,其在军事装备上的xing能收到限制,较依托石油配置的燃油(特别是航空燃油)还有较大差距。

    大约120年以后(23世纪初),石油资源被开采的差不多的时候,掌握世界90%以上“能源作物”的大宋帝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强制各国接受了“生物能源”产业链,自己则保留了全球最后的少量石油、煤炭资源,以确保军事武器的“代差”优势和xing能优势。

    23世纪末期,第四目标位面已经使用生物能源近70年了,并且逐渐完善了电力设备,但是像洗衣机、微波炉、电脑、电视等还没有被发明,娱乐还主要集中在电影、报刊等方式。

    所以王凡稍微花了点时间,了解到这一切后,立刻驾驶“秦始皇”号降临大宋首都,然后进行了长时间会见谈判,签订了一揽子货品销售合同和石油换芒高粱等“能源作物”计划(解决主位面、第一目标位面牲畜饲料问题),才心满意足地下达了再次穿越位面的命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国琐事1…山头主义和官邸

    第一目标位面。

    此时时间是1944年3月中旬左右。二战欧洲战场,经过冬季的相对漫长的休息和积累,德军与苏军终于又恢复了一些力量,准备进行新的“互掐”,继续着看不到时间终点的国力消耗战。

    前者由于早于主位面历史大半年,进入全国战争总动员状态,也可以说是全欧洲总动员状态。这样德国民众生活水平虽然开始有些下降,但是德军的总实力却明显增长。再加上喷气式“六爷”的优异表现,使得星条旗共和国联合大英帝国,发动的德国腹地战略轰炸计划效果越来越差,且飞机和飞行员折损越来越大,因而整个德国虽然没有了战争刚开始的那种摧枯拉朽,但他们仍然对取得最终胜利怀有坚定信心。希特勒自己也继续保持激情四射的民众演讲,只有戈胖子一个人心疼地看着三百架“六爷”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战损清单,嘴里碎碎念的重复着“该死的俾斯麦、可恶的俾斯麦、狗屎还不出现的俾斯麦”等德文骂人词汇。

    另一方苏军,虽然1944初统计的总损失已经超过主位面历史同期的1。8倍,但是靠着斯大林的铁腕政策和生产督促组暴力“消灭”问题的方式,总算是熬了过来。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炎黄的大力帮助。由于文物换补给顺利实施,使得苏联西部欧洲战场,还有中部军火生产基地的民怨和民愤骤然缓和许多。凭借着一车皮又一车皮从炎黄大陆运来的粮食,贝加尔湖的大小军工厂的工人们,总算是可以吃上饭喝上粥了。当然由于军队统筹,总会有一部分补给以支援前线的理由消失掉。而前线士兵,则在中基层军官和部分高官的默许下,凭借着倒卖庄园文物家具,极大地改善了自身部队的医疗和补给水平,士兵们第一次可以抽着过滤嘴卷烟、嚼着午餐肉,喝着少量伏特加,在挂着煤油灯的屋子里或封闭式战壕里,悠闲地讨论着该死德寇、没信用的星条佬、大胸女人等共鸣话题,以排遣持续数年战争带来的寂寞和恐惧。

    至于剩下的欧洲西北部大英帝国,此时正卖力地向星条旗共和国,陈述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和英属印度事关全球战局安危的高关联性。罗斯福本人也犹豫不绝,是先在欧洲开展一次把握不大的登陆战役,还是依托印度,在印度洋和印度次大陆上与倭寇进行捉对厮杀(此时非洲战役基本结束,上百万地面战斗部队也休整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炎黄大陆,北京市。

    这时候的北京较半年前已经完全大变样。由于王凡考虑到“黑科技”最好再能隐瞒一段时间,再加上考虑到整体保护北京这一“活”文物,所以主位面消失的北京城墙、牌楼和大屋顶,第一目标位面都尽可能的保留下来,并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山西那边派过来的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