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国度-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样的小仓库对陈留的用处还非常有限。
可架不住小白的潜力非凡啊,它还只是一星凶兽,要是进化到一星蛮兽,得有多大的空间?
想想都让人激动。
因此,陈留干脆在它的小仓库存了五百颗绿晶,可劲的吃。
绝对管够。
这一下,小白是彻底幸福了,安安心心当起米虫来,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也不玩耍,也不闹,过起末世前的小日子。
别提有多美了!
…………
接下来的日子,陈留上午在军营跟着战士们一起训练,下午处理临管会的事情,晚上则跟学员一起上课。
作息非常规律。
在江川军浴火重生的关键时期,陈留必须跟军队呆在一起,打上他的个人印记,为此,他宁愿少插手一些临管会事务。
如果放任不管,那这支军队姓谁还不一定呢。
陈留也想过,趁着基地渐渐稳定下来,当个甩手掌柜,去外面走一遭,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异化兽,抓来当坐骑,拉风一下。
可每每想到军队,他都忍了下来。
有时候,陈留也会到城中各处走走看看,跟大家聊聊天,在工地上帮帮忙,一点都不摆架子,也不觉得高人一等。
渐渐的,聊天过程中,大家会将对基地的一些看法、建议,跟陈留唠叨,陈留一一记下,回去之后就列入工作议程。
大部分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如此一来,陈留在普通人中间的威信更高了,大家有什么难题都愿意跟他讲,很是揪出了一批蛀虫,比如残暴的工头,假公济私的小区管理员。
时间,就这么快速流逝着。。。。。。。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像陈留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将影响力渗透到基地各个角落,得到大家的真正认可。
这种天赋让包公都赞叹不已,有时也会点拨陈留一下,传授他的官场哲学,让陈留受益匪浅,处理事情来更加的游刃有余。
此正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时间悄然进入十一月。
陈留站在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眉头紧锁。
研究院的专家已经断定,空中飘来的粉尘颗粒正是核爆炸的产物,从颗粒浓度判断,爆炸次数还不少。
核冬天的话题,第一次出现在洪城。
据专家讲,所谓的核冬天理论只是一个模型假设,就算是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结论,有是说几个月就会消失,有的断定在一年之内。
最长的,则是十年之久。
不管哪一种,对基地都是坏消息。
百废待兴的洪城正在开足马力,大搞建设,城墙工程已经完成爆破拆除以及地基工程,正在进行地上的主体施工,前景一片光明。
此时如果核冬天降临,那么一切都将蒙上一层阴影。
可越来越冷的天气,正在佐证着核冬天理论。这才农历十月初,身处南方的江川竟然已经是寒风萧瑟,一副提前入冬的迹象,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一时间,厚衣服竟然成了紧俏物资。
这几天,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
先是位于梅山镇的新城电厂因为维护不当,以及缺少发电用的煤,停止运转,基地提前进入无电时代。
办公用的电脑,医疗器械,以及研究院的设备,通通变成废品。
没奈何,只能用柴油发电机紧急供电。
针对这一停电事故,陈留指示临管会各机构以身作则,逐步转入有纸化办公,减少对电脑的依赖。
在电脑诞生之前,大家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
同时,陈留传令城卫兵团,在天黑之前进行宵禁,严禁闲杂人等在外面游荡,以期最大限度地维护基地治安。
情况明摆着,基地现在既无力重启新城电厂,更无力建设新电厂,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基地一名核专家觉醒了脑域异能。
陈留期望着这位专家能有所突破,在基地建一座微型核电站。
这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了。
除了电,瓶装液化气也即将枯竭,身处南方的江川不像北方,还能在农村找到煤球,整个基地都只能用柴火做饭了。
柴火,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内政部物资司已经组织了一支上万人的砍柴队伍,上山砍柴去了,反正现在树木疯长,砍伐树木当柴火,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就是将整座山都砍光了,也没人去管。
砍柴不仅是为了做饭,也是为了烧炭,以应对越来越寒冷的气候。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小太阳,普通人那只能靠炭火取暖了。
不提前备着,是要死人的。
与之配套的,则是在基地建设一座座公共食堂。
让每家每户在家里用柴火做饭是不现实的,光是厨房改造就是一个超级工程,根本就不现实。
公共食堂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方便了大家,又节约资源。
而要让公共食堂运作起来,又涉及到货币交换问题,总不能让大家免费吃吧,那不仅不公平,还容易造成食物浪费。
人的劣根性,是必须要考虑的。
内政部经济专家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印制粮票跟菜票,大家凭票吃饭。这也不是什么创新之举,很多老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
办法虽然老,效果却是好的。
这就行了。
电,燃气,跟着就是水了。
没了电,自来水厂也就无法运作,就算有水源,那也没办法将水送进千家万户,等于是报废了。
这个到简单,在城里打井就行。
唯一不好的是,经过这么些年的工业建设,城市周边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打出来的井水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只能将就了。
好在现在工厂全都关闭了,以地球的净化能力,不出几年,大家就又能喝到干净的地下水了。
也不知该不该庆幸。
由自来水消失,还带来一个略显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冲马桶。
住在五层及以下的住户还好,因为不存在加压的问题,可以从提井水人工冲马桶,住在高层的就麻烦了。
臭气熏天啊有没有。
没奈何,基地只能在每个小区建公共厕所了。
哦,还有公共澡堂,那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否则洗澡都是问题。
水、电、燃气、通信是构成现代化社会的基石,现在全没了,整个社会体系一下就崩塌,幸存者势必要经历社会转型的阵痛。
好在这些本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现代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占比其实很小,大家还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不至于像无头苍蝇。
…………
除了水电燃气等基础问题,粮食搜集也传来坏消息。
经过一个月的疯狂扫荡,洪城周边的粮食已经被基地一扫而空,再往外走,就要跟各个幸存者营地交锋了。
荒野,从来就不是无主之地。
洪城周边是因为之前尸潮的存在,逼着幸存者逃离,可现在负责扫荡的蛮牛兵团已经打到边界了。
能停下来吗?
如果没有核冬天,那么陈留并不想跟幸存者起冲突。
连番灾难之下,人类幸存者数量已经降低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了,陈留不愿徒增杀戮,断了人类的薪火。
可一旦核冬天真的到来,基地现在这点粮食根本就不够。
洪城周围的粮食,被潦城基地搜刮了一遍,跟着又被洪城幸存者搜刮了一道,各地幸存者离开前又刮了一遍,本就剩下不多。
不搜粮,就要死。
在生存面前,谁还能顾及人类命运呢?
先管好自个儿再说吧。
因此,陈留没怎么考虑,就给蛮牛兵团下令,在尽可能不跟幸存者起冲突的情况下,继续往外搜集粮食。
搜粮行动要一直进行下去。
“那,如果幸存者不让怎么办?”蛮牛兵团兵团长梁威问。
陈留给出八字方针:“以势压之,以力镇之。”
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花齐放
在生存面前,谁也高尚不起来。
而在蛮牛兵团面前,江川行省境内任何一支冒险者团队或者幸存者营地,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既然陈留下了命令,那么搜粮行动就要继续。
好在兵团长梁威懂得把握分寸,冒险者出身的他,没有将那些幸存者逼上绝路,只是让他们交出多余的粮食。
有的团队,人数不足百人,不仅将一个村十几二十万斤稻谷归为己用,还贪心地将周边村落的粮食也搜刮到一起。
他们就是吃到粮食发霉也吃不完啊。
还有的团队侥幸占领了县城粮仓,企图占山为王,对粮食肆意挥霍。
江川省是水稻种植大省,有天下粮仓之称,人口锐减之后,散布在各地粮仓以及农民家里的粮食,足以支撑幸存者消耗十年,甚至更久。
当然,储存五年以上,粮食就会陈化,影响口感。可这是末世,有的吃就不错了,谁还会计较口感啊。
总比啃草根吃树皮强吧。
基地搜刮粮食,也是要将散落各地的粮食,尤其是农民家随意堆放的粮食,悉数存进洪城大小粮仓,由专人管理,提高储存年限。
末世前,那些粮仓到有一小半是空的,或是被转作其他用途。
如果核冬天真的长达十年,那么粮食安全就是最大的战略安全。
…………
面对蛮牛兵团这样的过江龙,冒险者团队只能忍了。
也正是通过蛮牛兵团战士之口,他们这才知道潦城之战始末,知道洪城正在建设新的基地。
有的团队干脆加入洪城基地,寻求庇护。
对此,基地自然是欢迎的,可处理方式已经跟在潦城时截然不同。
基地既不允许战队存在,也不允许出现什么冒险者团队,城中的唯一暴力武装,只能是江川军。
无论是清理城内尸群,还是对外作战,都无需冒险者协助。
陈留好不容易打掉冒险者势力,又岂会让他们死灰复燃,想要加入基地,首先一点,就是要解散团队,服从基地安排。
不能接受这条的,一律不收。
团队解散之后,普通人跟普通战士悉数划入普通人序列。基地正在大搞基建,工地到处缺人,正好补充一批劳动力。
团队中的异能者,则被安置到新设立的新兵营,跟其他兵团一样,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然后根据训练期间的表现,分配至三大兵团。
陈留的目标,是让江川军未来除辅助兵种之外,全部由异能者组成。
面对洪城基地的强势,不是所有团队都会就范的。
有的团队全盘接收,解体之后融入基地;有的团队出现分裂,一些人愿意加入,一些人受不了这样的拘束,不愿加入。
还有的团队干脆往外迁移,离得基地远远的,江川省这么大,没必要跟基地做邻居,整天担惊受怕。
更有的团队搞小聪明,就在洪城基地外围设立驻地,打的主意是,平时不受基地约束,遇到危险又可以逃进基地。
一举两得。
那些分裂的团队,不愿加入的人有时有会聚合到一起,组建新的团队。有的不忿,加入其它大型团队,免得再次受气。
总之,因为蛮牛兵团的出现,洪城周边的冒险者势力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大洗牌,引发一轮大震荡。
震荡余波还将一直传导下去,直至波及整个行省。
江川省下辖11个市,80个县,1300余个乡镇,自然村落更是数不胜数,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广袤土地上。
洪城周边,仅仅是江川的一个缩影而已。
乱世出英雄。
除了陈留强势崛起,在其他市县,在基地影响力辐射范围之外,因为没有军队威慑,势必会崛起一股又一股新势力,诞生一个又一个枭雄。
冒险者团队,幸存者营地,数不胜数。
洪城基地,或者说江川军的强势崛起,加之核冬天的阴影渐渐袭来,只会加速幸存者团队之间的融合,继而出现更大的团体。
甚至是超级团体。
就是现在,已经有团队打下了县城,建立基地了。他们无需仰仗洪城基地,又无人管束,完全可以“自立为王”,建立各自的独立王国。
又因为首领性格不同,理念不一,各种基地也是百花齐放。
有崇尚暴力的铁血基地,有喜欢种田的基地,有专注科研的基地,也有喜欢奴役的基地,简直是千奇百怪,突破所有人的想象。
而这,还只是江川省。
如果把视野再拉大一点,在南方大地,在整个华夏,在亚洲,在全球,又有多少英雄豪杰趁势崛起,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呢?
比如,从一开始就惊艳华夏的火焰女王。
随着通讯中断,火焰女王渐渐消失在舆论视野之外,可凭她的与能力,势必不会泯然众人。
其个人实力,估计还在陈留之上呢。
正是因为这样的百花齐放,英雄辈出,才有人感叹,“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新旧势力,新旧时代,因为天骄的出现,正在悄然更替着。
等到大浪袭来,谁才是勇立潮头的那一人,谁又会被浪头打落,跌落凡尘呢?谁也无法断定。
…………
临管会大楼。
顶层办公室内,陈留正在飞快地批阅一份份文件。
堆积如山的文件,有吏部报上来的最新官吏考核办法以及人事变动请示,有兵部报上来的新编训练操典以及每日训练总结。
还有工部报上来的工程建设最新进展以及报表,顺带还有各种需要协调解决的难题以及处理意见。
大部分文件陈留看过之后,都会批阅同意。
虽然最终只批了两个字,可通过批阅文件,陈留将基地动态悉数掌握在手里,迅速积累经验。
四部之中,内政部的文件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