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树-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上城市有时候处在深海中,无法采用打桩的方式锚定。
常规的锚定方案就非常像船锚,采用大质量物体组成锚的方式固定水上城市。
但这种方案是非常差劲的方案,大质量的锚,耗费着水上城市至关重要的浮力。让水上城市相关设施布置简陋。
特别是在海底洋流和暗流的影响下,处于悬浮状态的锚也会随着洋流漂动,直接影响水上城市,不是最好的固定方案。
我们发现一种水凝性材料,它与水融合后,可以改变水的性质,让水变成类似果冻状态的胶体。
同时不改变水的密度,让这种水凝胶依然处在它本身的位置。
这样只要用网状绳索,在一定水深制造大面积水凝胶。
这种大面积水凝胶一旦成型,它就受到水的阻力,无法在水中移动。
这种水凝胶相对于大质量锚,不会影响水上城市的浮力,它却可以把水上城市固定在相对位置。
这种水凝胶组成的锚定系统十分稳定,哪怕是遇到超强台风,也能紧紧拉住水上城市,让它在超强风浪稳定下来。”
周宇听到冯云德的介绍,他理解这种水凝胶材料起到的强大作用。
“这种水凝胶材料安全性怎么样,它是否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周宇询问道。
“周总,水凝胶材料就和果冻这种材料类似,海洋生物是无法进入到里面,它也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哪怕是被生物吃下肚子里都没有问题,不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
与水融合组成水凝胶的材料,它会在海洋环境下慢慢发生降解。
降解到一定程度,海水就会变得粘稠,之后慢慢恢复到正常海水状态。
它的临界点是一年时间,必须每年对水凝胶持续补充组成水凝胶的材料。
如果我们放弃水上城市原来的地点,只需要一年时间,大自然就会把这些水凝胶分解,再次变成流动的海水。
这是十分安全可靠的锚定系统,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能稳固牵拉水上城市,让它固定在相对位置。”
周宇竖起大拇指赞叹这个材料的性能,他知道研发出极为适应水上城市的水凝胶材料,冯云德他们一定付出了辛苦的努力。
了解到水上城市的特点,周宇和冯云德走出实验室,他们与相关专家一起共同讨论水上城市的规划。
。
第259章 城市规划
星火科技科研中心会议厅内,周宇、冯云德等蓝海项目相关科学家,还有特别邀请的建筑学家,社会学家等相关专家一起,共同讨论水上城市的规划。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冯云德最先开始介绍道:“我们的水上城市总承载质量为300万吨到1000万吨。
包括海底水凝性胶体在内,占地海域大概在1000平方公里左右,差不多是一个小县城的区域。
它能承载20万左右的人口正常生活。
水上城市的特点也决定这个城市的建筑最好不要超过20米,使用的建筑材质是轻便型建筑材质。”
众多专家不断根据水上城市的特点,探讨这个城市的规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的方案千奇百怪。
周宇看到这种讨论方式,需要浪费很长时间,他直接提议道:“第1座水上城市,主要是验证水上城市的功能,不会开展复杂的水下作业。
主要目的是让水上城市具有自我循环功能,最重要是衣食住行可以自行解决,主要发展第一产业。
以这个目标来规划整座城市的蓝图。”
一座城市想要生存下去,要能提供市民们生存的必需品,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
更高端的必需品就是娱乐、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
王晓晓看着大家,脸上充满自豪的神情说道:“我们基因研究院可以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
我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开发出能在海面上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方便水箱养殖的鱼类。
这些食品种类丰富,可以为水上城市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不需要外部供给。”
周宇赞许道:“王主任的项目非常出色,有了充足的食物,就能解决水上城市最棘手的问题,水和食物能解决,剩下的问题都不算困难。”
有基因研究院提供的食物获取方案,水上城市的食物和水的供应问题就彻底解决。
海水淡化工厂可以为水上城市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
水和食物解决,水上城市就基本解决自给自足,哪怕是因为特殊情况与外界断开联系,他们也能坚持很长的时间。
刘景笑着说道:“现在中微子通信卫星已经能覆盖华夏所有地方。
我们机械研究院研发出两栖智能机器人,它们可以在浅水中行动自如。
他们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材料本身的硬度强,密度低质量轻,正适合水上城市这个场所。
有人工智能湘华进行指挥,智能机器人可以作为水上城市的清洁工,可以作为水上城市的教师,可以作为水上城市的医生。
只要部署少量的管理人员和医生教师,就能构建出水上城市的公共服务。”
专家们针对水上城市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点。
考虑到海上的自然环境,再根据水上城市漂浮在海面上,会根据海平面状态略微起伏的特点,他们设计水上城市的建筑格式,规划水上城市各个区域。
水上城市具有一定坡度,它中间较高,四周较低。这是为了尽快排出降雨导致的城市积水。
大海上经常风雨交加,海洋也风高浪急,哪怕是水上城市浮力材料高出水平面两米。也经常会有海水倒灌进水上城市。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水上城市和陆地城市本质上的差别。
人们在水上城市生活,必须佩戴仿生鱼鳃,防止因为海水倒灌或意外掉入到水中,造成溺水现象。
人们只要佩戴好仿生鱼鳃,布置在水上城市周围的水陆两栖智能机器人,可以快速反应过来进行救援。
水上城市所有建筑风格都不是棱角分明,而是采用圆弧状过渡。
就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把人意外冲走撞到建筑物上,造成二次伤害。
水上城市有自己独特的衣服,这种材质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聚醋酸戊二酯防水透气纤维制造而成,蓝海项目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制成的衣服叫防水服,这种防水服具有透气防水的特点。
穿着防水服很舒适,又可以防止水灌进衣服内。
现在二氧化碳生成乙烯,再制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水上城市有自己的防水透气纤维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形式的防水服,价格十分便宜。
水上城市的建筑一般为三层建筑,高度在12米左右。
最底层是高度5米的镂空楼层,这一层只放物品或是饲养一些家庭宠物,不住人。
超级浮力材料会随着海上的风浪略微起伏,海面上风大雨急,十几米高的风浪也十分常见。
这种镂空楼层主要是方便雨水和海水通过,它还是由液压梁柱组成,通过液压机械的调节,让居住在楼房里面的人,感知不到超级浮力材料的上下波动。
楼房的样式也和陆上楼房不同,楼房建筑是高分子混合材料,质量十分轻,防水性能也很出色。
楼房楼顶不是平的,它是间房的构造,方便雨水或海水快速从房顶流淌下来。
水上城市的整体规划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位于城市的中心。
比如民居、管理机构、医院、学校。
较为重要的场所接近市中心。比如食品加工工厂、科研中心、海水淡化工厂、各种工业工厂。
最外层是一些功能性设施和娱乐性设施。
比如防浪堤坝、城市公园、动物园等设施。
水上城市的交通设施,也极具水上城市的特点。
交通工具只有电动汽车和轨道列车两种。
电动汽车是水陆两栖电动汽车,它不是只能在路上行驶,可变履带轮还能变成螺旋桨,在水里面行驶,最大潜深深度是10米,但水陆两栖电动汽车一般只在水面上行驶。
轨道交通是用管道全封闭的地铁,没有采用磁悬浮。
磁悬浮需要在轨道上布置磁悬浮设备,它是大电流的设备,一旦水上城市海水倒流,如果发现漏电现象,那就是在水中电人。
地铁也使用粒子电池供电,但粒子电池却在地铁车厢中,哪怕是海水倒灌进来,也有足够的时间切断粒子电池电源。
周宇看到水上城市基本规划基本完成。
这只是在纸上谈兵,实际情况还需要根据第1座水上城市试验的情况,发现问题之后再针对性改进。
。
第260章 水生作物
会议开完,周宇和王晓晓一起来到基因研究院。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他要去看一下即将应用在水上城市的作物,这些水生作物的效果,将直接导致蓝海项目的成败。
周宇来到实验室,看到科学家们正在海水中种植作物,现在已有几种作物长得很茂盛。
它看到实验室里面有水稻、土豆、白菜、生菜、茄子、芸豆、黄瓜等常见的粮食和蔬菜。
这与周宇想的完全不一样,周宇还以为水生作物是王晓晓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重新编辑出一种特别的,可以食用的作物。
“王主任,我看到你们实验室的粮食和蔬菜,都是常见的植物。
它只不过是使用水培养的方法种植,这种方法农民们不常用,但在发达国家工厂化生产蔬菜,这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这些植物能种植在海水中,它们是哪些基因发生变化了吗?。”
王晓晓指着旁边的一位科研人员道:“这是专门研究水生作物的研究员秦鸣,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我们公司创办的星火大学毕业。
凭借他天马行空般的创新思想,和良好的科研品质,被我招聘到基因研究院。”
周宇看着秦鸣,他是一个很年轻的人,星火科技整体科研工作者都很年轻,平均岁数只有38岁。
星火科技创办的虚拟大学星火大学,很多人只经过第1年的学习,就能掌握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
人工智能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把一个人的天赋完美挖掘出来,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别,那可是比人与猴子之间的智商差别还大。
有的人在某一个行业就具备谁也无法比拟的天赋。
人工智能可以把一个人的天赋通过科学的手段挖掘出来,正是因为这样,星火大学的毕业生都很受社会欢迎。
秦鸣面带微笑介绍道:“周总,我们主要修改植物根系的基因组成,让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适应高渗透压环境。
这些植物根系经过基因修改,还加强了它们们在水中生长的适应性。
水生作物植物根系具有过滤海水的能力,它只吸收海水中的水分子和植物生长需要的离子。
这样经过基因修饰后的水生作物,它们就可以在海水中正常生活。
我们没有修改水生作物可食用部分营养物质的基因表达,让水生作物依然保持原来的营养。
我们人体已经适应这些作物的营养成份,上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
贸然修改水生作物食用部分的表达基因,新构成的蛋白等物质,很可能人体引起的不适应,我们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
周宇点点头,他听明白秦鸣的介绍,这些水生作物是经过基因修改后的作物。
但这种水生作物除了根系之外,其他可食用部分基因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与原来作物没有任何差别。
周宇看着这些水生作物询问道:“它们的生长速度怎么样,这些作物需要施肥吗?”
秦鸣介绍道:“周总,我们改进了水生作物的基因,水生作物摄取营养的速度加快,它们生长速度也同步加快,比原先生产速度快1~2倍。
水生水稻的生长时间为一个月,它是生长速度较快的粮食作物,水生生菜增长速度只有10天,三天之后就可以开始食用。
正是因为水生作物生长速度快,它需要通过施肥,进行智能工业化施肥管理。”
周宇了解到水生作物的情况,他露出笑容,对水生作物比较满意。
“你们研制的水生作物生长速度比较不错,成分与原来作物相同,营养成分应该差不多,水生作物的味道怎么样?”
王晓晓听到周宇的询问,他笑着说道:“周总,水生作物味道与原来作物有些差别,它们的味道更加清脆,现在快到午饭时间,我们要厨师用水生作物炒几个菜,大家一起品尝水生作物的味道。”
他们赶往科研中心的食堂,在休息时继续讨论基因技术。
“水生作物增长速度能达到原来作物的1~2倍,相关生长基因应该也能移植到原来的作物身上。”周宇建议道。
秦鸣听到周宇的建议,立刻回道:“周总,这个一点都不难,连作物根部的基因都不用大规模修改,只是修改控制营养吸收速率的部分基因。
我们通过细胞复制的方式产生植物活性细胞,给植物的活性细胞当营养物质,它就能长成一个正常植株。
用有机材料包裹这些活性细胞,形成人工种子。
经过基因修饰的作物,已经无法在自然环境繁衍种族,不会把自己携带经过修饰的基因,污染到其他植物上。
同时也保证我们的技术安全,只有我们公司才能生产相应植物的种子。”
水稻、土豆和一些常见的蔬菜,它们的生长速度能比原来快1~2倍,那对于华夏整体的粮食安全,起到重大保障作用。
华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它占世界23的人口,却只占世界可耕种土地的7,大部分土地还是比较贫瘠的土地。
西方学者早有预言,华夏早晚会陷入粮食危机。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只要国家陷入粮食危机,就离政治动荡和战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