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树-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应体内,维持热核反应,绝大部分能量都通过温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周宇看着钟海洋播放的资料,这就是星火科技准备研发的可控核聚变。
就像钟海洋说的那样,这种可控核聚变技术路径,实现的原理不复杂。
以前没有人采用这种方式,就是这种方式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种材料要承受高达5000万摄氏度的高温,并承受核聚变反应释放的庞大能量。
这种极限材料,在以前根本没有可能成功。
只有星火科技的太空工厂,通过合理加工技术,按照复杂的原子间排列,加工出几乎没有缝隙的高密度材料。
这种极限材料才能作为核聚变反应发生的场所。
“许科学家的提议让人动心,氦…3热核反应堆是未来必须要攻克的技术。”
周宇感慨了一句,他看向鲁金铭询问道:“许瑞科学家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他是否可以乘坐航天飞机,安全到达太空实验室。”
鲁金铭自信满满的回应道:“周总,只要控制航天飞机的飞行功率,完全可以搭载普通人。
我们对航天员进行身体强化改造,主要是为了让航天员适应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
短时间往返太空,只要身体没有缺陷,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周宇听到鲁金铭的保证,表情严肃的吩咐道:“许科学家辛苦了,正式启动可控核聚变项目。”
。
第338章 航天飞机启程
星火科技航天员培训基地,这里的航天员经过数个月的训练,他们的面貌已经完全不同。(全本小说网,https://。)
没有了现代普通人自由散漫的样子,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做事情极度自律。
教官施玉堂走进学员们的教室,他手中拿着一份名单,高兴的宣读道:“你们经过这些天的训练,有些人进步很快,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航天员。
下面我宣布合格的两名航天员为程雨华和卫子平,他们两人将会搭载航天飞机,执行我们星火科技首次载人航天任务。”
学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丝毫不感到意外。有的学员还在小声嘀咕着。
“他们两人不就是幸运儿,天生更适合身体强化改造,强化的效果比我们好一些。”
“我今后也要努力,身体强化改造效果与他们一个级别的人也有,那些人没有被选拔成为航天员,就是因为他们的训练不刻苦。
这样看来,努力还会抵消天赋的作用,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真羡慕程雨华和卫子平两人,他们两人算是真正的崛起了。”
施玉堂严厉的说道:“大家安静,你们现在羡慕嫉妒,那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加强训练。
只要各项指标合格,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航天员。”
他随后看着程雨华和卫子平道:“你们两个和我来办公室,现在你们正式结束常规训练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
施玉堂带着程雨华和卫子平来到他的办公室,郑重的交代道:“你们两人现在已经正式毕业,也结束我对你们的教导。
你们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要落了我们航天员一班的志气。”
教官和预备航天员们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他们留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程雨华听到将要毕业,语气有些哽咽的说道:“教官,我现在都有些舍不得你的教导,我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全。”
卫子平眼睛通红的说道:“教官,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表现,不会抹黑你的名头。”
施玉堂也是初为教官,看到他们两人的状态,他心里也非常感动。
他对这两人郑重的交代道:“你们这次执行航天任务,需要完成两个任务。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一名科学家前往太空实验室,你们一定要控制好航天飞机,保证科学家的安全。
次要的任务就是代表星火科技访问太空站,并给太空站运送一批重要的物资。”
程雨华和卫子平两位航天员投入到紧张的模拟训练之中。
星火航空航天事业群也在为航天飞机首次载人航天准备着。
航天飞机已经多次进行无人飞行,给太空站运送物资或是发射人造卫星。
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依然是航天飞机需要度过的一个重大关卡。
只有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航天飞机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航天器。
2026年9月12日上午8:00,周宇和星火科技高层来到位于雄安新区的航天指挥中心。
这里也是航天飞机发射的地方,航天飞机发射不需要任何场地,只需要储存和维护的地方。
周宇看着三位穿着航天服的人,两位是星火科技培养的航天员。程雨华和卫子平,另一位是科学家许瑞。
他同许瑞握了握手,鼓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等待你成功的消息。”
周宇又和星火科技航天员交代道:“你们是公司的第一批航天员,你们以后也将作为种子,培养更多的航天员。
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之后才是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程雨华和卫子平立刻齐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鲁金铭看到时间已经不多,他吩咐道:“航天员现在需要登上航天飞机做准备。”
两位航天员带着许瑞科学家开始登上航天飞机。
他们进入航天飞机的驾驶舱,程雨华作为航天飞机的驾驶员,开始通过智能设备与航天飞机量子计算机连接。
卫子平指导许瑞进入到保护型座舱中,为他佩戴好安全设施。
航天指挥中心的工程师,开始汇报有关情况。
“航天飞机自检正常,可以随时完成起飞。”
“空天系统正常,已经计划好飞行路线。”
“通讯与跟踪系统正常,可以随时掌握航天飞机的状态。”
鲁金铭看到一切正常后,他下达最终指令:“按照既定计划发射航天飞机。”
上午九点整,航天飞机按照计划启动。
它先是利用反重力技术漂浮在空中,之后粒子电推发动机启动,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太空中飞去。
航天员程雨华通过通信频道指导许瑞科学家。
“现在航天飞机正在上升状态,许科学家您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可能会有恶心的症状,这是正常的情况,完全不需要担心。
您的保护型座舱里面有高效麻醉剂,如果实在忍受不了航天飞机带来的痛苦,您可以使用麻醉剂。”
航天飞机很快完成加速阶段,许瑞一直咬牙忍受着航天飞机加速带来的不适感。
航天飞机匀速飞行一段时间之后,很快来到大气层顶部,太空站已经遥遥在望。
程雨华吩咐道:“按照既定计划,我们先与太空站进行物资交接,卫子平入驻太空站,与国家航天员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积累在太空站生活的经验。
我负责运送许瑞科学家前往太空实验室。”
程雨华深呼吸几次,让自己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他开始操作航天飞机。
以前太空站为了保证宇宙飞船和太空站对接顺利,需要有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为宇宙飞船引导方向。
现在航天飞机可是有驾驶员,不用太空站航天员出来,程雨华亲自开航天飞机,完成与太空站的对接工作。
他使用模拟器驾驶过上万次航天飞机,又在公司基地使用航天飞机,完成与太空站的模型对接。
但真正驾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与太空站进行对接,这个感觉完全不同。
程雨华凭借他长时间训练积累下来的肌肉记忆,完美准确的完成航天飞机和太空站的对接工作。
智能机器人开始向太空站进行物资运输工作,卫子平也准备好进入太空站。
物资输送完毕,卫子平走进太空站的那一刻,他在通信频道里祝福道:“程兄,一定要安全完成任务,我还等着你来接我回去。”
。。
w23051412
第339章 耐高温极限材料
程雨华给太空站运送完物资,他继续驾驶航天飞机向太空实验室飞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太空实验室的轨道高度要比太空站高很多,这里已经没有稀薄的大气层,处在真空状态。
航天飞机很快来到许瑞科学家想要到达的太空实验室。
这个太空实验室是太空中三座具有量子计算机实验室的其中一座。
这个太空实验室与另外两个太空实验室相比,它还具有核力工厂。
这个太空实验室可以完成耐高温极限材料的制造。
程雨华精准的操控航天飞机,完成与太空实验室的对接任务。
他经过与太空站的对接,已经可以熟练操控航天飞机,这次对接工作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太空实验室在制造时,除了开辟有运输物资的通道,也留有人员进出的通道。
航天飞机与太空实验室完成对接,航天飞机仿佛镶嵌在太空实验室上。
程雨华看向许瑞科学家,他提醒道:“太空实验室内部完全是真空状态,许科学家你要穿戴好航天服。
我们休息和吃饭,都需要回到航天飞机上,等待您完成科研任务,我们就去太空站接卫子平,一起返回地球。”
他开始帮助许瑞科学家穿着航天服,并仔细检查航天服是否穿着正确。
他们在准备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已经把从地球运来的原材料,运输到太空实验室里面。
一切准备就绪,程雨华带领许瑞科学家进入到太空实验室里面。
他们刚进入太空实验室,身体就飘在空中。
程雨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身体素质也十分优良,他能很快掌握身体的节奏。
许瑞科学家突然遇到这种失重的情况,他却有些慌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控制自己的身体。
程雨华耐心的教导许瑞,帮助他完成姿态的控制。
许瑞经过训练之后,已经可以渐渐控制自己身体,缓慢的在太空实验室里面移动。
他习惯太空实验室的环境之后,立刻通过自己的智能设备,开始与太空实验室量子计算机连接。
通过智能设备接收大脑神经信号,来指挥量子计算机运行程序。
许瑞科学家按照在地面研究的理论知识,开始编写制造耐高温极限材料的程序。
太空实验室这里已经进行上千次材料的制造过程,但没有一次能成功。
许瑞按照研究院众多科学家设计的实验路径,再一次开启核力工厂。
他这次要近距离观察核力工厂的运作,找到之前出现问题的地方,让核力工厂真正制造出耐高温极限材料。
核力工厂正式启动,原材料运输到核力工厂内,原子受到核力的拉扯,开始破碎变成基本粒子。
这些基本粒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混杂排列。
核力工厂开始以最大的功率运转,压缩这些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粒子。
许瑞科学家观察核力工厂的力场变化,根据力场强的变化,控制粒子的密度。
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让粒子之间紧密连接没有缝隙,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紧紧束缚在一起。
哪怕是极高的温度,粒子通过强核力作用,也不会发生布朗运动。
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十分苛刻,组成材料的粒子发生变化,材料内部出现极小的缝隙。
它就可能在极高温的情况下,粒子发生布朗运动,并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整个材料崩溃。
许瑞科学家一直盯着核力工厂的状态,核力工厂一切数据指标都按照他们设计的方向发展。
核力工厂最后制作出拇指粗细的中空管道,这正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最核心的装置。
许瑞科学家满怀期待的用机械波测试这种材料,通过这种材料的振动频率,观察这种材料内部是否存在裂缝。
仪器中清晰的显示出,这种外表看上去非常完美的材料,内部充斥着数百万个大大小小的空位。
许瑞科学家皱着眉头久久不语,这次材料和以前核力工厂自动制造的材料,都出现了同一种问题。
现在他只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锁定为三个领域,只能通过不断排除的方法,开始逐一验证材料生产工艺。
许瑞科学家一天只睡4个小时,除了睡觉和吃饭,他都泡在核力工厂,观察耐高温极限材料制造时,核力工厂力场的波动。
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方案,观察耐高温极限材料的状态。
许瑞科学家观察到核力工厂启动,他嘴里念叨着:“第1263次实验。”
他现在心里已经充满信心,遇到的技术难题已经被解决,这次实验很可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研究一个先进材料,就是要不断的进行试错。
许瑞亲自坐镇太空实验室,可以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实验现象。
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量子计算机收集到的核力工厂状态。
把这些数据传输到地球,地球上的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些数据,再把实验改进的方案反馈给许瑞。
通过地面和太空实验室共同的努力,他们已经解决耐高温极限材料所有的技术难关。
核力工厂开始破碎原子核,提取组成耐高温极限材料的基本粒子。
这些基本粒子不再混合,一起进行压缩,而是通过不同层级排列。只不过每一层粒子的密度不同。
在一瞬间进行同步压缩,密度不同的基本粒子,因为压缩速率不同。
他们互相掺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实体。
核力工厂制造完耐高温极限材料,许瑞开始用设备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
“耐高温极限材料空位6个。”
他看向检测结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空位少于10个,这代表着材料制造合格,可以正式用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许瑞立刻激动的向地球通报这个信息。
“我们的实验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