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树-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凭借星火科技的体量,把月球整体绿化,他们根本做不到。
这个投资项目耗时时间太漫长,投资回报更加漫长。
绿化月球这个项目前期肯定是亏本经营,后期也只能保证这个项目不亏。
但它却是一个基础项目,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农业的雏形。
这种基础项目也只有国家才能不计盈亏的投资。
投资铁路,哪怕是数十年收不回成本的铁路,国家也会眼睛都不眨一下,立刻投资。
铁路建设成功,可以促进铁路沿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哪怕是铁路亏本,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起来整体也不亏。
这种基础还有遍布国家每个角落的电网,在沙漠和高山都有信号的通信网络,这些都是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
太空植物对于月球来说,它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
姜中云来到星火科技,他看到周宇就微笑地说道:“周董事长真是我的福星,每次看见你都有好事情。
你们星火科技这次又研究出什么项目。”
“能惊动姜先生的项目当然是重大项目,一些小项目也不会让您过目。”周宇笑着回应道。
他把太空植物相关资料递给姜中云。
姜中云逐字逐句的周宇递给他的太空植物资料,随着他的过程中,姜中云呼吸的节奏都慢慢加快。
他看完之后,右手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惊喜的说道:“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你们星火科技竟然能研究出来不需要氧气就能生存的太空植物。”
周宇谦虚地说道:“我们只是解决植物对环境需求的改变,它不需要太阳光与氧气参与生命过程,但它却又需要甲烷。
特别是太空植物能量充足,生理代谢活动快,对水的需求还更高一些。”
“周董事长谦虚了,你也太谦虚了。
太空植物绝对是重大的发现,我们从地球向月球上运输水资源,只要舍得投入,都可以把渤海同等量的水运输到月球。
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运输庞大的大气到月球上。
真的这么做,需要海量的大气才能满足月球建立一个大气层雏形。
这样会对地球的生存环境和天气系统造成致命影响,人类都可能因此无法在地球生存。
更何况大气根本不方便运输,月球也没有强大的引力场和磁场,保护月球上面的大气不散逸出去。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他也就没有像地球那样分布均匀的太阳光。
月球上没有植物生长合适的光照和空气环境。
只是受限于月球的环境,他们就无法培养普通的植物,你们研制太空植物出现的正是时候。”
周宇和姜中云交换了关于建设绿色月球的意见。
姜中云了解到太空植物的细节与星火科技的利益诉求,他就离开星火科技。
周宇不知道国家最终的讨论结果是什么?
他先开始在星火科技掌控的月球基地种植太空植物。
一旦星火科技掌控的基地绿化完成,它就成为一个样板工程。
一周过后,姜中云再次来到星火科技。
他刚看到周宇就恭喜道:“你们星火科技的太空植物效果真棒,它征服了所有人,国家正式准备实行绿色月球计划,准备用50年的时间,让月球大部分区域都被绿色覆盖。”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5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享受这个投资带来的收益。
哪怕不用50年,只用5年我们就能明显看到绿色月球带来的效果。”周宇高兴地说道。
周宇和姜中云开始讨论太空植物的具体合作项目。
他们最终达成协议,星火科技向几个新成立的国有农业公司转让太空植物加工技术。
星火科技转让的只是太空植物嫁接技术,让这些农业公司可以快速生产太空植物。
星火科技依然掌握着携带有谷神星生命细胞器的太空植物根部。
可以不需要太阳光和氧气,直接吸收宇宙暗能量,这种太空植物的根部,才是太空植物项目最核心的技术。
星火科技一直奉行的准则就是掌握核心科技。
掌握核心科技,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问题,星火科技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星火科技和华夏官方开始向月球基地运输太空植物的幼苗。
太空植物因为能量供应充足,它们生长的速度非常快。
玉米、高粱等主食,它们生长成熟只需要两个月。
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它们生长的时间更短,只需要23天。
苹果、梨等水果,幼苗成长到300天就能挂果,产量还十分高。
第423章 公开太空植物
星火科技和华夏官方开始在月球上种植太空植物,根本就没有进行保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星火科技的月球基地是月球的工业中心和能源中心。
每一天都有许多航天公司来星火科技月球基地购买智能机器人等工业产品,缴纳星火科技月球基地核聚变发电站的供电费用。
这些人都看到星火科技在月球基地内部和月球基地周围种植一些植物。
有人把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这立刻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水煮鱼】:“星火科技这是在干什么?它们一家民营公司怎么也开始搞形式主义,竟然在月球上移植塑料植物,装出一副绿意繁茂的样子。
这么做完全就是画蛇添足,谁不知道月球根本无法种植植物。”
【七度空间】:“我相信星火科技绝对不会那么无聊,这些类似植物的东西隐藏着很大的秘密。
星火科技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他们的技术底蕴也远超其他公司。”
【伐木工】:“回复七度空间,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科学原理。
月球上没有大气存在,它不能为植物提供他们正常所需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层对光进行散射,光照差异非常大,有的地方光强高的能直接烤死植物,有的地方光强非常低,比地球夕阳时刻的光强还低。”
【北瓜】:“网络上又有人曝出数据,不只是星火科技的月球基地这么干。
官方掌握的基地也准备这么做,现在有一些基地已经开始种植与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差不多的植物。”
【一米阳光】:“我现在有些相信是星火科技取得技术突破,星火科技可能一家显摆,但让国家陪同他一起显摆,这个概率太低了。
真没想到现在科技能发达到这种程度,不知道星火科技采用了哪种技术。
他们是给每一株植物都安装一套微型的空气循环系统,还是建立一个具有初步空气循环系统的基地。
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建设一个具有空气流动的基地,不只是植物能享受到这个好处。
对人类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更能保障猪等牲畜在月球上正常的存活。”
网友们只凭借只言片语,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始琢磨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周围植物的情况。
有很多网友都在持续关注星火科技的植物情况,有些人来到星火科技月球基地,他们顺手就拍下这一时刻植物的长势。
网络上有人拼凑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植物长势过程。
【四喜丸子】:“看到这些植物一天天的生长起来,我的心竟然开始牵挂这些植物。
这些植物我能全部认出来,长得粗壮的是玉米,长得细长的是高粱。
玉米地附近的是西红柿,西红柿肉面的是茄子,高粱旁边的是大豆。”
【慧眼识珠】:“通报一个重大消息,有人拍到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员工记录太空植物长势的照片。
从这个照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细节问题,最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航天员依然带着头盔,身后背着供氧的氧气瓶。
这个照片的出现,让网络上众多猜测直接失败。
航天员都需要单独供氧,这些植物绝对不是生活在微型大气圈中。”
2030年5月1日,这一天是劳动节,星火科技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他们直接公开月球太空农业的相关信息。
星火科技发布一个vr虚拟视频,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体验月球基地的农田。
月球基地的太空植物长势非常好,它们现在已经进入到收获期。
硕大的玉米棒,密密麻麻的高粱穗儿。
排球大小的西红柿,粗壮的茄子,向人们展示月球也可以种植植物。
vr视频还向人们介绍太空植物的基本信息。
周宇出现在vr视频的结尾处,他向人们郑重的宣告。
“太空植物的出现,直接让太空农业成为了现实。
我们现在已经试种多种太空植物,它们都可以在太空中稳定生存。
大家不需要担心太空植物的安全性,太空植物采用嫁接的方式,我们食用的部分与地球同类产品完全相同。
太空农业的出现,已经让月球在食物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随着月球人员的增多,我们的太空植物种植园也会紧跟着扩大规模,保证太空植物产量会获得提升。”
星火科技公布消息,太空农业这个词汇立刻变成热词,被许多人搜索。
网络上也有许多人在震惊太空农业的消息。
【烤牛排】:“真是太恐怖了,华夏的技术发展都让我感到震惊。
他们已经研制出不需要太阳光和氧气的植物,这种植物几乎能在太阳系任何行星上生长。
我们欧美国家还怎么与华夏进行竞争,哪怕是在太空中占据一个据点,每天运输生活必需品都会拖垮后勤。
其中食物和水是最大宗的物品,他们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其中运输成本就占了9成。”
【鱼香肉丝】:“今天真是太开心了,为星火科技点赞。
他们竟然开发出太空植物,并与国家联合部署太空农业。
从星火科技公布的数据看,这些太空植物的产量很高。
我们想要平稳的开发月球,必须要满足生活必需品产品数量足够多,价格也足够低廉。
现在运往月球最频繁的物资就是水和粮食,这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物品。
现在月球基地已经部署太空农业,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这就解决开发月球最大的限制。
有了充足的粮食,人心也会非常稳定。”
【每天一棵树】:“星火科技的植物技术令人感到欣喜,希望星火科技的太空农业再创辉煌。
我作为一个在沙漠中的孩子,希望星火科技多多关注地球。
星火科技既然能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的挑战。
那对于星火科技的科学家来说,设计一款解决沙漠问题的植物,对他们应该不难。
我国13。6%的地区是沙质化地区,如果这些地方全部变为良田,它所能创造的经济收益要比月球太空植物还高。”
星火科技公布太空农场,让华夏人们欢欣鼓舞,有识之士都已经明白,太空资源开发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
小有资本的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他们也可以享受到太空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红利。
学霸的科技树
学霸的科技树
w23051412
第424章 太空农业
月球航天港,央视采访团队从客运行航天飞机里面走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央视记者梓欣对着镜头打招呼道:“大家好,我是央视记者梓欣。
太空植物非常火爆,我们这次专门来探访月球的太空农业现状。”
央视采访团队登上了月球航天港前往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航班。
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周围有月球上最大的太空植物种植园,央视已经与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取得联系,获得采访太空植物种植园的资格。
班机很快到达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央视摄制组找到星火科技太空农业的相关负责人。
一个面容有些朴素,40岁左右的中年人站在摄像机面前。
央视记者梓欣对着镜头介绍道:“这位是星火科技太空农业公司月球分公司经理韩玉可,他是华夏农业大学教授,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
央视记者梓欣向韩玉可经理采访道:“韩经理,你能带我们参观一下种植园的情况,向我们介绍太空植物的特点。”
韩玉可客气的同意道:“完全没有问题,我这就带你们参观月球种植园。”
韩玉可带着央视采访团队,来到占地两万平方公里的月球种植园。
央视采访团队开始用无人机俯拍种植园的情况。
种植园里面的植物边界非常清晰,它们按照条块状分布,最多的是玉米和高粱,剩下的是西红柿和茄子。
这四种植物占据种植园90%以上的空间。
央视记者梓欣在镜头前拍了拍她头顶上的透明护罩。
“这里真是月球真空状态,我们都需要穿着航天服才能在这里行走。
这些太空植物真的不需要空气就能存活。”
央视记者梓欣摘下一个排球大的西红柿,她向韩玉可经理询问道:“韩经理,这些太空植物平时都需要施肥吗?它的管理复不复杂。
我怎么没看到种植园中的水渠。不是说太空植物增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韩玉可经理立刻回答道:“太空植物从种子生长到幼苗,在它们培养过程中是需要施肥管理。
我们获得的全是标准的太空植物幼苗植株,它不需要施加肥料。
太空植物也不需要进行除虫除草等工作。
在宇宙中种植太空植物,根本没有杂草与它竞争空间,也不会有虫子来啃食它。”
韩玉可经理介绍完之后,他弯下腰用手拨开覆盖在太空植物根部的遮挡物。
可以看到太空植物生长在一个半透明的管道中,里面有水流在流动。
韩玉可经理给记者们介绍道:“地球可以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