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184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1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胜一听就乐了:“好小子,你不笨啊,能问出这种问题,证明通过我的教授,你多少开窍了。但我现在就是告诉你了,你也不会懂,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

    夏侯老爷子一直也没有告诉黄霸答案。事实上,他是当时朝庭上的第一聪明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去犯众怒,明知道庙号给定了还出来反对呢?

    这也成了后世史学家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大概是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刘病已违反了追尊庙号的法定程序,没有经过中两千石扩大会议的表决就先下圣旨了,这是夏侯胜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才撕破老脸出来反对,因为汉朝人事实上是最重礼法规矩的,韦贤之前因为“皇考”的事情也曾公开跟刘病已闹翻过,后来不也笑呵呵地当作没事儿一样么?那么夏侯胜这么做也无非是出于知识分子维护礼教的单纯热情。

    不过这说法很快就有人反对,因为大鸿胪韦贤跟夏侯胜辩论的时候已经站在孝武皇帝那边了,要说知识分子有热情,难道韦贤就没有?况且夏侯胜在监狱里也跟黄霸说过,如果不是皇帝陛下抢先下诏,恐怕早就死定了,凭夏侯胜的聪明机敏,怎么可能明知道死路一条还去闯?

    第二种是说,夏侯胜只是单纯客观地评价了孝武皇帝刘彻。只不过由于政治原因才被陷害了。霍光和刘病已都想借刘彻抬高自己的声望,顺便为对匈奴战争做宣传,夏侯胜这么扫兴当然要干掉他。这很有道理。但也不能解释夏侯胜为什么如此坚决地反对追尊庙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四章 知无不言

    (全本小说网,。)

    如果想客观地评价,夏侯胜“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就可以了嘛,干什么说的那么难听?说孝武皇帝内政搞得“一塌糊涂“,说大臣们只顾着“阿谀奉承“,没有尽到做臣子的节操”,这话说得太过分了。

    第三种说法虽然思路很怪异,但却最讲得通——那就是说夏侯胜猜出了霍光与刘病已的本意,是想借孝武皇帝刘彻的名声发动战争宣传,汉朝和匈奴两大强国之间,好不容易和平了几年,一旦再次打起国家层面的战争来,必定让“生灵涂炭”。

    夏侯胜是个“悲天悯人”的智者,他不可能看着老百姓即将再次陷入战争泥潭而不出来阻止,于是他宁愿舍弃自己的名声甚至性命,也要唤醒民众反对战争。

    这是最“合情合理”的推测。因为说到看出霍光的真实用意,夏侯胜绝对能办到,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呵,在之前连霍光想废刘贺都看出来了,这次自然也就不会例外;要说唤醒民众反对战争,他在同韦贤的辩论和之后奏折中反复提到了“孝武皇帝连年战争,挥霍无度,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那么动机如何就绝对讲得通;此外,还有一条最关键的证据——

    多年以后,夏侯胜的儿子在整理夫亲家书时,曾经发现了丙吉的一封信,信上说丙吉过了这么多年也不明白,当初夏侯先生为什么甘愿犯众怒也要阻止给孝武皇帝送庙号?夏侯胜没有多说,只是引用了《左传。宣公十二年》的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止戈为武”。这就已经等于承认了当初那么做,是想提醒满朝文武和老百姓战争的可怕,想要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了,夏侯胜凭一己之力换取和平,这不太可能。汉朝和匈奴的仇恨与对立已经将近百年,不是夏侯胜一个读书人能扭转的,但他毕竟努力尝试了。

    绝大多数时候,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世上种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程序不正义,结果就不可能正义,读了一辈子书的天下第一聪明人夏侯胜也许正是悟到了这一点……

    不管原因是什么吧,反正夏侯胜是这么做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的人都想不通。不过无所谓,老爷子本来就是个怪牌,不是“凡夫俗子“能猜透的。但经过了这件事情,他也给皇帝刘病已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朝廷每有大事,皇帝必招他直言,并对夏侯胜说:“尔通正言,无讳前事,乃天赐卿于朕。今后尔言者无罪,‘知无不言’。”

    皇帝这话等于给了他充分的言论自由,有刘病已这样的名君,夏侯胜的美德才能得到弘扬。

    当然,这是后话。至于他的笨学生黄霸,果然在临死前想明白了老师当年的用意,跟他的继任者说,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发动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战争是头可怕的魔鬼,所以要慎重再慎重。这也是后话。

    不得不佩服老夏侯这神叨叨的怪牌啊!他用自己近乎自杀和自毁的愚蠢行动,告诉汉朝和后代子孙们,仁者止戈。

    可惜,就他一个人这么想,那就没沙作用,大汉和匈奴国家战争的阴影,终于在短暂的和平之后再次降临……

    本始二年五月,孝武皇帝庙正式升级成世宗孝武皇帝庙,按照老规矩,像高皇帝、孝文皇帝一样,所有出巡视察过的郡、国(诸侯王封地)全都要修建世宗庙给老百姓供奉。

    而且刘病已在礼乐方面就刻意偏袒自己曾祖父。世宗庙里奏的礼乐是《盛德》、《文始》、《四时》、《五行》四首曲子。

    说起这个来,那就有点文化人士的意味了。古人很重视祭祀时候的礼乐,因此创作了许多相关方面的流行歌曲。但到了东周时代,这些曲子大部分都失传了,孔子口中所说“礼崩乐坏”的“乐坏”具体指的就是这个。结果到了后来只剩下《大武舞》、《韶舞》两首。

    因此古文中经常可以看到“韶乐”成为高雅音乐的代称。

    曲子太少皇帝太多,唱起来麻烦,于是秦汉以后大家开始重新创作。世宗庙里的《盛德》,可厉害啦,它来源于汉高祖四年创作的《武德》,就是找一帮人拿着斧钺勾叉在那里比划,象征武功鼎盛,天下臣服,孝景皇帝时期改编成了《昭德》,用来供奉太宗孝文皇帝,孝宣朝时候又变成了《盛德》,用来祭拜世宗孝武皇帝;

    《文始》,更厉害啦,那是上古时代祭祀超级明君舜的曲子,汉高祖为了表示新王朝新气象才改了名字;

    《四时》,是汉文帝时代创作的,象征天下安康,人民富裕,用来祭祀太祖高皇帝刘邦;

    《五行》,更没说的,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时候把《大武舞》改了名……

    这四首曲子,象征着武功鼎盛、天下臣服安康、人民富裕、德比尧舜,而且节奏劲爆。夏侯胜之前就曾经批评过孝武皇帝,不过如今他人在监狱教书呢,再也没权力反对了。其实摸着良心说,只有《盛德》一首奏的还勉强合格,其余的曲子上了,等于是把孝武皇帝刘彻认成了跟高祖刘邦一样伟大的皇帝。

    由此可见宣传攻势做得多么夸张(不过要特别提出一点,关于世宗庙的礼仪问题,《资治通鉴》、《汉书》说法有些不同,这里选用的是《汉书》的说法,讲汉史嘛,还是觉得东汉班固离得近一些,比较靠谱)。

    光修庙奏乐没有实惠还不成,于是刘病已发挥了他最拿手的银弹攻势——因为要打仗了不能乱花钱,所以干脆赏赐全国除诸侯王、通侯、关内侯以外所有纳税人一级爵位,以示“普天同庆”之故。

    另外刘病已还仿照后世的天朝,搞了个新鲜创意,在全国评出了一百个贤良淑德、“秀外慧中”的家庭主妇,奖励耕牛和美酒。这件事是刘病已的“专利发明“,专门下诏赏赐女人,并且皇帝和皇后要亲自给这些人颁奖,其实也是在出征前鼓励她们做好后勤工作。(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画中的神祗

    (全本小说网,。)

    这天上午,是皇帝和皇后要亲自给她们颁奖的日子,一身龙袍的刘病已早早出现在城楼上,身边伴着的娘娘是许平君,百姓们从城楼自下往上看,刘病已高大威严,许平君美丽端庄,如同画中的神祗。

    刘病已面朝着他的子民,朗声分析着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汉军打胜这场仗的把握性。

    众人刚开始还能凝神细听,可后来听到什么常惠、精兵劲旅团、乌孙、龟兹……这些名字离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太过遥远,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过乌孙、龟兹这些国家。渐渐地,百姓们都“心不在焉”起来,反而开始关注起城楼上那些天神般的人。

    “皇帝陛下长的可真好看!怪不得都说皇帝是天子呢”这话一听就知道是个小媳妇说的,还有点犯花痴呢!

    “听说皇帝陛下是孝武皇帝的亲曾孙。”旁边的大妈就比较八卦了。

    “那当然,你以为人人都能坐上至尊宝座?你可知道,天下有多少高祖皇帝的子孙?”这话一听就知道是长安的百姓,他们就在天子脚下,消息自然比外地灵通些。

    刘病已紧握着许平君的手,担心地看向她。许平君强笑了笑,表示自己没事,可她发白的脸色述说的是相反的意思。

    刘病已讲完话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反应,百姓们虽然高呼着“陛下万岁”,可他们的懒散的声音里透露出几分敷衍,并没有刘病已所渴望的激情。

    他的心不禁沉了一沉。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这场战争,究竟有几分胜利的希望?

    许平君看到刘病已的脸色,小声说:“陛下,可否容臣妾对他们说几句话?”

    刘病已有几分诧异地点了点头。

    许平君向前几步,直走到最前面,她望着城楼下黑压压的百姓,脆声说:“皇上为了这场战争,夜夜睡不安稳,日日苦思良策,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汉天下的安稳、所有百姓的安稳。本宫只是一个弱质女流,不能领兵出征,为皇上‘分忧解劳’,为天下苍生尽力,本宫所能做的,就是从即日起,缩减用度,将银钱捐作军饷,尽量让皇上为粮饷少操一份心,让天下苍生少一份担子。”

    她一面说着话,一面将头上的玉钗金簪,耳上的宝石坠子一一摘下。百姓的注意力被许平君的话语吸引,再看到她的古怪动作,全都眼睛一眨不眨。

    “本宫的所有首饰全都捐作军饷。如果一根金簪能免除十户人家的赋税,那么它比戴在本宫的髻上更有意义。”

    百姓们望着黑发上无丝毫点缀的许平君,心中生了感动。

    刚才说话的小媳妇、大嫂们受到了感动,又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了:“她是个好娘娘。娘娘不但生得好,心眼也好。””

    “是啊!娘娘连首饰都不戴了,这仗只怕真的非打不可。”

    低低的议论声中,众人对战争的厌恶好似少了一点。刘病已看到众人的反应,赞赏地看了许平君一眼,许平君垂目微笑,样子很是贤惠淑德。

    一个许广汉家以前的邻居失声叫道:“许丫头……不,是皇后娘娘!”

    如被施了“定身法“,挤攘的人群突然不动了,纷扰的声音也突然消失,人人都“将信将疑”地看向许平君。

    那个邻居想到刚才脱口而出的一声“许丫头”,双腿直发抖,软跪在了地上。一面重重磕头,一面请罪:“皇后娘娘恕罪,皇后娘娘恕罪!”

    许平君的心在发颤,她有什么资格让她请罪?她心虚地想后退,却看到刘病已抬着头向她微笑,眼中有深深的相信。她深吸了口气,挤出一个虚弱的微笑,看向周围。

    “大娘你起来吧,你没错,其实和‘皇后娘娘’这个称呼比起来,我更习惯‘许丫头’、‘野丫头’、‘许老汉家的闺女’这些称呼,每次人家叫我皇后娘娘时,我都会有一瞬间反应不过来,不知道他们在叫谁。看到人家跪我时,我会紧张得连手脚往哪里放都不知道,现在你跪我,我不但紧张,还感到害怕,我现在手心里全是汗!”

    当她直面自己一直以来的心虚、胆怯时,她反倒觉得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微笑渐渐自然,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许平君笑道:“我很希望自己的出生能变得高贵一些,能做一个大家期望中的皇后,值得你们的跪拜。我一直很努力地在学习,很努力地让自己配得起‘母仪天下’四个字。可是,我再怎么努力后才发现,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得好的。”

    低下头的百姓们,一个、两个……慢慢抬起了头,好似在慢慢忘记眼前人的身份,目光开始毫不回避地看向许乎君。

    许平君看了看刘病已,眼中有泪光,嘴边却有淡淡的微笑。

    “我大概让你们失望了,我不是你们想象中和期待中的皇后娘娘的样子。我没有办法变得行为举止‘高贵大方’,也没有办法变得气质文静雅致。不管如何修饰,我仍是我,一个出生于贫贱、曾经犯过罪的小官吏家的普通女子。“

    许平君停顿一下,续道:”很多时候,我甚至对自己很失望,我无数次希望过我能‘心细如尘’,能‘多才多艺’,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我能是一株清雅的兰花,或者一棵美丽的玫瑰,而不是田地间普普通通的小草,就在刚才,我又一次对自己失望了,可是现在,我很庆幸我是小草。”

    她看向在她脚下的千万百姓,面对着他们展开了双手。

    “因为家里穷,我自小操持家务和农活儿,我的手指不但不光滑,还十分粗糙;我的手指关节粗大,还有老茧,我曾经因为怕出丑,很羞于在别的娘娘面前露出这双手,常常将它们藏在袖子里。现在,我很羞愧于我曾经有这样的想法,这双手应该值得我骄傲的,它们养过蚕、种过地、酿过酒、织过布,做过很多事,就靠它养活过我和家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六章 破茧成蝶

    (全本小说网,。)

    说到这里,她又看向小媳妇、大嫂们:”你们看看我倒是又犯糊涂了,今天表彰的都是家里的贤内助,你们的手都和我一样,只怕很多姐妹、大婶的手比我更巧、更能干!‘普普通通’的一双手而已,有什么值得多想的呢?手不就是用来干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