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那段时间正是赤壁之战的关键时期,整个东吴上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曹身上,对境内的一个陆氏也有些顾不上,相反还要从陆氏那里购置战时所需的各类物资。因此陆仁的吴郡陆氏获得了一个相当稳定的发展时期。
但是赤壁之战一来事,孙权北面的威胁稍一松缓,鲁肃就再次向孙权提及陆仁对孙权的隐患之所在。当然了,那个时候多半还只是站在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的问题,再说那个时候如果真的把陆仁给赶出了夷州,那些什么经济控制的问题直接就解决了。不过后来的结果却是被陆仁狠狠的发了一回威。
到现在又是大几年的时间过去,许多的事情渐渐的显露了出来,这时孙权才惊愕的发现所谓的江东四大姓虽然鼎立依旧,但是当中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吴郡陆氏。为什么?因为陆氏有钱、有粮、有人才,背后还有一个陆仁!
再看看现在的吴郡陆氏,家族商道已经遍布了整个东吴,几乎东吴所有的民生性产业都有涉及,市场份额占有率更是大得有些可怕。而在陆氏大本营所在地的吴郡与周边地区,陆仁这次只是顺手中断了一下与江东方面的商贸往来后……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吧。自陆仁的夷泉质优价廉的布帛输入东吴后,吴郡与周边地区原有的那种原料自产、布匹自织的旧式纺织业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百姓们更乐意专注于生丝的大量生产,然后通过与吴郡陆氏的交易换回布匹与钱财,日子还比以前那种自产自织外带自销要过得要富裕许多。但是现在陆氏全面停止往日的生丝原料收购,对百姓而言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紧接着对孙权手上的经济收入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或许在短时间之内,孙权还可以拿国库储备代替吴郡陆氏收购来应一应急、缓解一下民怨,但是在失去了陆仁这个大产销商的情况下,孙权想把自身的经济体系完全自立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他的国库储备能不能支撑起这么长的时间也是个未知数。
就算是勉强支撑住,整个孙氏集团也势必会元气大伤,然后又要花去很长的时间来恢复江东的经济。统算一下,少说十年!如果说是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十年或许不算什么,但现在是什么时候?曹操和刘备可都盯着这块孙权这块大肥肉!至于陆仁嘛……算了,陆仁喜欢**瘦肉,太肥太油的东西对自己不太好。
再有就是孙权根本不敢在没有摆平陆仁的情况下去动吴郡陆氏。吴郡陆氏作为吴之四姓与江东四大姓之一,本身实力又那么强,背后还有一个陆仁撑着,孙权要是敢轻动陆氏无疑就是拿江吴的安危开玩笑。
你想想,没有摆平陆仁、没有占据夷州获得那边的先进生产力,孙权就算把整个吴郡陆氏给满门抄斩了又有什么用?而且吴郡陆氏在百姓当中的口碑好、人缘佳、买卖公平、开设义学、时不时的还出钱粮人丁造桥修路外带救助贫困,这些可都是陆仁当初就反复交待给吴郡陆氏千万不能去省的钱,而吴郡陆氏在陆逊与陆绩离开之后,也一直在坚持这些事情。
如此一来,现在的吴郡陆氏虽然本身没有什么出仕的官员,但这样反而可以不惹不来什么官司口舌,在明面上又没有什么过错,孙权你拿什么理由去铲平陆氏?敢强行动手就是在激起民愤,陆氏有那么强的实力也不会坐以待毙。
万一真惹毛了吴郡陆仁,然后在孙权的窝里反水,孙权就等着玩完吧。想搞舆论攻势?行!是你孙权从来没怎么重视过的三脚猫般的印刷能力强,还是陆仁这里不断在改进的印刷术快?发传单?陆仁是老早就想这么做了。
这个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孙权与其帐下群臣被变质的儒家思想毒害太深,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过你的工商业基础不搞好,自身的经济命脉很容易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抓在手中。孙权到现在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鲁肃那个注意陆氏的建议也晚了,而鲁肃最近劝孙权不要去惹陆仁的建议孙权又听不进去……自己的经济命脉被别人抓在手中能好过吗?但是现在嘛,呵呵吧!
————————————————————
窗外秋风轻徐,带下了几片落叶。陆仁站到窗口望了眼南国秋末的景色,轻轻叹了口气道:“荀公、子阳,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不怎么会打仗,所以一直以来我采取的都是这种更适合我发挥长处的作法。慢当然是慢了一点,但胜在足够稳健不是吗?”
荀彧微笑道:“上兵伐谋,中兵伐交,下兵才是伐战。义浩你一直都是在玩上兵之策,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慢点就慢点吧,又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你下的棋那么大,若是在某些事情上急于那一时半刻,太容易给自己带来许许多多的意外。”
窗外秋风轻徐,带下了几片落叶。陆仁站到窗口望了眼南国秋末的景色,轻轻叹了口气道:“荀公、子阳,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不怎么会打仗,所以一直以来我采取的都是这种更适合我发挥长处的作法。慢当然是慢了一点,但胜在足够稳健不是吗?”
荀彧微笑道:“上兵伐谋,中兵伐交,下兵才是伐战。义浩你一直都是在玩上兵之策,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慢点就慢点吧,又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你下的棋那么大,若是在某些事情上急于那一时半刻,太容易给自己带来许许多多的意外。”
陆仁点点头,正想说点什么,那边却有人唤道:“陆夷州你在这里?正好,在下有事想和陆夷州详谈一下,能否……?”
陆仁看看来人也是一怔:“紫英?你怎么在这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三十一回 人不好派
离海鲜小铺没多远就是陆仁在基隆的行园……也就是陆仁最初在莽甲城还没有建起来之前在基隆居住的府坻。尽管陆仁的家已经搬去了莽甲,但陆仁和家里那几号人不管是因为公事还是因为私事,仍然经常会在这里住一住,所以这里基本上也就没怎么空闲过。
此刻陆仁就站在天台上欣赏着夜色中的海景。要知道随着夷州供电系统与人员的渐渐完善,基隆和莽甲的主要街道与办公点、集会点早就通上了电,在深夜中也都是一片明亮的灯光。而像码头这种各类事物都又多又忙的地方,灯光照明更是不可缺少的,这也在现时点成为了夷州的一大景观之一。
在那样的时代,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陆仁的心中总是会泛起几分自得之意,所以每每在夜中的时候,都会跑上天台,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
良久过去,陆仁终于转过了身,向一直静静的站在那里的慕容紫英问道:“紫英,你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这里除了你我也再无旁人,你可以放心的对我说了。”
慕容紫英沉默了很久才回应道:“陆夷州,有关于我们部族回辽西一事……”
陆仁道:“我还正想找你和玉儿问问这件事呢!这都快半年了,怎么你们两个部族到现在连点反应都没有?秋天一过就是冬天,难不成你们想在大冬天的时候回去?那样大家都会很麻烦的好不好?”
慕容紫英看了看陆仁,却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再向陆仁大致的说明了一下清况。
所谓的情况,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却又就那么回事。这么说吧,慕容紫英和拓跋玉的这两只鲜卑部族当初是在辽西那边混不下去了才投奔的田畴,然后在田畴的引导之下迁居到了夷州。
而这样的两支鲜卑部族其迁居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想过上好日子吗?而且他们本身是游牧民族出身,虽然在慕容紫英和拓跋玉的引领之下有了些农耕定居的意愿,但总的来说乡土观念还并不浓厚,属于那种哪里能过上好日子就在哪里安心的呆着的类型。
所以在来到夷州,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之后,两个部族中大部份的人就习惯性的把夷州当成了他们的家,并没有什么想回辽西去的意愿。而且在这一点上,特别是想想夷州的生活条件和辽西那边的生活条件,这尼玛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室好不好?在这边已经习惯了丰衣足食而且安定的生活,现在要他们再到辽西去过那种苦寒的日子,又他喵的会有几个人愿意?
那么接下来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就是在不停的做族人们的思想工作……确切的说几乎就只有慕容紫英在做,拓跋玉对这件事都不是很上心。毕竟相比起慕容紫英,拓跋玉的心境似乎要更小一些,而且拓跋玉的部族也更喜欢现在的生活一些。
总之,两个部族最后的结果,是慕容紫英这边只有三成愿意跟着慕容紫英回去,拓跋玉那边则只有两成。再算算人员,两个部族最初来到夷州的时候也就一千三、四百人,后来零零碎碎的又来了些,到目前为止不足三千。
而三千的两成半才多少?他喵的只有八百人不到!而且就算是在这七百多人之中,都有不少人在留下来与去辽西之中摇摆不定。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慕容紫英和拓跋玉这几个月下来才会没啥动静可言。
听完了慕容紫英的解释,陆仁自己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人嘛,谁不想过平平安安的好日子?想做大事的人或是那些所谓的苦行僧毕竟只是少数的存在。再看了看眼前的慕容紫英,陆仁微笑着问道:“那么紫英,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慕容紫英道:“我想回辽西去,只是人手方面……”
陆仁道:“也就是说,你想找我帮忙弄点人给你?”
慕容紫英默然的点了点头。
陆仁笑了:“紫英啊,一开始我就跟你说过,我自己这里的人手也比较吃紧,所以不可能会调派人手给你。你想在辽西做点事情,还是得靠你自己。”
慕容紫英的脸上顿时就浮现出了失望之意,讷讷道:“可是陆夷州……”
陆仁摆了摆手:“我还是那句话,不是我陆仁小气,而是我自己要应对的事情也非常的多,人手方面没多少余力。”
说着陆仁在天台的桌前坐下。桌上放着刚才从海鲜铺里打包回来的菜,陆仁伸手抓起一只麻辣小龙虾开始剥壳:“说真的,你现在好歹还有七百多人,就算是再把那些心志不定的人给去掉,再怎么样你也能有个三、四百人吧?这三、四百人在辽西的诸多散乱的部族中也不算少了,更何况你根本不用为钱粮之事而担忧,所以你知道你占了多大的便宜吗?”
慕容紫英皱起了眉:“只是……”
陆仁把剥出来的虾仁蘸了点汤汁再送进嘴里,似笑非笑的道:“紫英,你可别跟我说你在我这里读的书都是白读的。好吧,我就当你是真的不明白,那我再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一句,辽西那边的局面可不比得倭岛、交州或是南中,我是不可能直接插手进去的,因为我一但直接插手进去,东面会引起辽东公孙氏的注意,西南老曹也马上就会有所警觉。真要是闹出了那样的情况,你反而会什么事都做不了。”
慕容紫英再次默然。就像陆仁说的那样,慕容紫英这几年在夷州的书可不是白读的,有些事情慕容紫英的心里其实很清楚。陆仁的身份不一样、实力不一样,一但陆仁有点什么进入辽西地区的动静,马上就会触动辽东公孙和老曹的敏感神经。反过来说,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本来就是辽西那边的鲜卑部族,他们出现在辽西的话,就不会那么引人注目。
这边陆仁接着道:“人多固然是势众,但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这个就得看你自己怎么去运作了。而我在这里也还是那句话,你的人虽然少了点,我也不能给你人,但你要钱、要粮、要武器、要盔甲,只管向我开口就是。你手上有钱、有粮、有武器、有盔甲,在现在的辽西那边还怕招不到人马?而且你是由一个人少的小部族慢慢的变壮大,这情况看上去就会比较自然,老曹和辽东那边就会不怎么注意到你。等注意到你的时候只怕你也早就成了气候,不再那么好对付。”
慕容紫英继续沉默,但在这个时候有向陆仁重重的点点头。然后又过了一会儿,慕容紫英终于向陆仁开口问道:“陆夷州,将来你会去辽西吗?”
陆仁狡黠的一笑:“也许会,有许不会,这个事谁知道呢?不过紫英,你是个胸中怀有志向的年青人,好好去做的话,将来也一定能成就一番功业。但是在这里,我要你对天启誓向我答应一件事。”
慕容紫英的心中一紧,微颤着向陆仁道:“何事?”
陆仁道:“我要你答应我,当你有了些起色的时候,我会上表朝庭给你弄个辽西郡守之类的官爵,而你也必须要接受下来。然后嘛,或许我们子孙后辈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但我要求你在你的三代之内,对我们大汉尽一个大汉臣子应有的臣子之份。”
慕容紫英愣了愣,回应道:“陆夷州,我始终不明白,其实以你的实力,就算是……”
陆仁摆了摆手:“你不懂,这是我的一份信仰。其实像我这样原本没有家的人,年青的时候到也罢了,可是随着年齿渐长,心中的那份归属感也就越来越厚重。这么说吧,辽西那边是你的故乡,所以你心里想回去做点事,那么这大汉就是我的家,我的一个归属。也许我的家里面的人一直在打得乱七八糟,让我看着头痛,但这也毕竟是我的家。”
“……”
陆仁这时的语气却变得有些森冷:“再就是我要提前警告你一句。你是个有志向、有想法的人,这对一个年青人来说是好事。但是你也给我记住,要是你敢为祸中原,那么只要我陆仁还在,我就会尽我所能的去对付你。而你如果觉得你能和我拼一拼的话,那就只管试试。”
慕容紫英的心中又是一紧,看看陆仁递过来的那种冷冷的目光,终于带着几许颤抖的举起了手启誓道:“我,慕容紫英,今天在此向神明与先祖启誓……”
————————————————————
慕容紫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