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们和波兰人关于乌克兰独立问题的谈判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李维诺夫一点也不想听张伯伦胡扯,他现在只关心乌克兰——因为斯大林现在也只关心乌克兰!
苏联红军真的没有空投部队去利沃夫!那么9月6日空降到那里的,毫无疑问是德军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90章 反击 七
1939年9月8日,全欧洲都摒住了呼吸,看着荷兰这个富而不强的小国如何选择——这是一道颇为艰难的选择题,加入英法一边,荷兰立即就会遭到德国的狂轰滥炸,倒不是威廉皇帝不念旧情,而是德军主力现在都在东线,只能依靠炸毁荷兰的公路、铁路阻止强大的法军推进。
而加入德国一边,那么荷兰立即就会被英法联军占领。之后,荷兰的土地很可能和一战中的比利时一样,成为英法联军和德军交战的主战场!
相比之下,似乎还是加入英法一边的损失更小——如果英法真的可以“必胜”的话。
当然,荷兰政府并不需要在9月8日做出决定,因为几十万英法联军光是准备开拔就需要不少时间。荷兰过早向德国宣战,对英法的军事行动并不有利。
不过此时的英国、法国还有荷兰的高层,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名叫利沃夫的东欧小城,在几天之内就将成为改变战争进程的关键点。
而此时身在利沃夫机场的西奥多。冯。希普尔少将和冯。施托克豪森上校,也没有想到利沃夫空降行动最后会影响整个战局。他们甚至没有功夫去考虑全局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利沃夫城外遇到了麻烦。
利沃夫的飞机场在城市西南,距离市区并不太远。因为没有空军,驻守利沃夫的乌克兰防卫军并不重视机场。没有在这里布署重兵,结果让德军偷袭得手。
在夺取了利沃夫机场后,“米乌塔集群”迅速完成了展开和布防,占领了机场周围的部分林地——此时利沃夫周围存在大片的森林,利沃夫机场的原址就是一片森林,乌克兰人其实是砍伐出了一座机场和进出机场的公路。这样的地形对于只拥有轻装备的“米乌塔集群”倒是非常有利。
他们在机场东北和正北两条通向利沃夫的公路两旁砍伐了不少树木,用它们堵住了公路,又埋设了地雷还在公路两边修建了不少火力点。
刚刚部署完毕,乌克兰防卫军就从利沃夫城内派出了大批步兵和马拉的大炮前来反攻,想要夺回机场。不过这些打仗非常业余的乌克兰人怎么是国防军精锐的对手?很快就被击溃,丢下了几门老掉牙的“75小姐”逃回了利沃夫,还让德国人抓了不少俘虏。
可是审讯俘虏的结果,却让希普尔和施托克豪森大吃了一惊——利沃夫这个乌克兰自由邦的首府现在已经武装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几乎所有的成年男性都拿起了武器,不是在正规军就是在游击队。
而且利沃夫地区所有的煤矿、铁矿、油田、工厂、铁路还有桥梁,都已经安放好了炸药,随时准备在敌军入侵时炸毁!
是的,乌克兰人要拼了!他们已经准备好焦土抗战了。即便包括利沃夫和右岸乌克兰在内的乌克兰自由邦大部沦陷,乌克兰自由邦的政府也坚决不会投降,他们将会转移到喀尔巴阡山区,就是在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得到的喀尔巴阡乌克兰地区进行最后的抵抗!
看来德国人想要得到一个完整的利沃夫的设想已经完全落空了!而孤军深入的“米乌塔集群”很快就要面临一场血战了!
……
“不是俄国人,他们不是俄国人,感谢上帝,他们是德国人!”
利沃夫市中心,乌克兰自由邦总理府地下室,总理彼得留拉和几位同样传上了军装的部长同时大松口气。
德国人终于来!
可把德国侵略者给盼来啦!
几个乌克兰的大人物都在心里面这样想。
德国军队的入侵在当下这个时候,对波属乌克兰自由邦的统治者和人民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很多很多人的生命会因此得救!
他们这些大人物在波兰政府里面当然也有耳目,早就知道了苏联要求波兰联邦解散的事情——这可不意味着乌克兰人民从此能够得到独立和自由,而是意味着苏联红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入侵。
而且苏联在第聂伯河东岸和东白俄罗斯大量集结军队的事情,也已经被乌克兰人查明了,苏联红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而乌克兰自由邦再怎么武装,也不可能战胜他们。
这间地下室里的所有人还有他们的家人,则肯定会在苏联占领乌克兰后被枪毙。就算真心真意的向布尔什维克投降,最多也就是多活几天。
因为苏俄内战时期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仇杀,还有苏联三年困难时期左岸乌克兰遭遇的“灭绝性饥荒”,以及苏联大清洗对左岸乌克兰人的打击,使得每一个有点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右岸乌克兰人、西乌克兰人,都不对被苏联统治这事儿抱有一丝幻想。
如果上帝一定要乌克兰人在成为苏联人和成为德国人之间做出选择,那毋庸置疑,90%的“自由乌克兰人”都愿意成为德国人。而在原属于奥匈帝国的利沃夫一带,愿意成为德国人的乌克兰人的比例肯定是100%——在利沃夫的乌克兰人(利沃夫城内的乌克兰人大多都是从第聂伯河一带的乌克兰城市迁来的,非常惧怕苏联,而在城内数量很多的犹太人看来,德国的排犹政策比波兰和苏联要温和多了),这就是在饿死、被枪毙和说德语之间做选择嘛。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占领飞机场的是德国人了,”彼得留拉笑着说,“卢布林的波兰政府已经通过英国确认了苏联尚未参加战争,从机场跑回来的人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诸位,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谈判,我们应该单独和德国谈判。”立即有人建议,“德国人和波兰人的战争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成为德国的朋友……我想这是我们首先要争取的。”
显然,这个人还不想放弃争取独立的机会。
“这样不行,”马上有人提出反对,“我们要是真的独立了,苏联就要入侵了,到时候谁来保护乌克兰?”
“我们可以成为德国的盟友。”
“德国人会为了乌克兰和苏联开战?”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英法没有对德宣战,那么德国或许会考虑保护整个乌克兰自由邦。
“可是除了德国我们乌克兰人还能依靠谁?英****帮助我们吗?波兰还能指望吗?”
被彼得留拉视为心腹的斯捷潘。班德拉这时候站起来说话:“诸位,一个独立的乌克兰一直是我们这些人追求的目标。但是追求乌克兰独立的基础是什么?是乌克兰人!是生活在第聂伯河西岸的和东岸的2000多万乌克兰族的人民!
先保住人,然后才有独立的希望。所以我们现在要追求的目标不是在德国的支持下独立,而是更多的保住乌克兰的血脉!”
人没有了,哪儿还有独立?
由于过去20年的误解,现在乌克兰自由邦的人们大多认为苏联是要灭绝乌克兰人的。不是枪毙就是饿死,哪怕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也保不住性命。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彼得留拉看着班德拉问。
“我们可以有条件的加入德意志帝国!”班德拉咬着牙说,“为了乌克兰民族的存续,只能这样做。只有成为德意志帝国下的一个邦,才能阻挡苏联的入侵。”
“德国会冒着和苏联开战的风险接纳乌克兰?”
“不会完全接纳,”班德拉说,“如果德国人一点都不想要,那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他们既然来了,那就是看上了乌克兰的资源。利沃夫有石油,有煤矿,有铁矿,还有现成的钢铁厂,这些都是德国人想要的。另外,西乌克兰还有肥沃的黑土地,这些都是我们手中的筹码!”
“筹码?”
班德拉点点头,“而且我们还有几十万人的乌克兰防卫军,防卫军还可以战斗!如果德国人想要得到更多的乌克兰地盘,那么他们就需要我们的合作。作为条件,他们就必须帮助我们保护更多的乌克兰人。”
也就是说,德国可以和苏联瓜分乌克兰自由邦——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德国有义务保护大部分乌克兰人。
而有了乌克兰自由邦政府的合作,德国人肯定能在瓜分乌克兰自由邦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地盘。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彼得留拉,他现在是乌克兰的“毕苏斯基”。
“好的,就这么办!”彼得留拉耸了耸肩,“如果我们投降苏联,整个民族都会消失(实际上不会),如果我们投靠德国,那我们至少可以保住民族的元气,将来总有独立的一天!”他看着班德拉,“斯捷潘,我任命你当全权代表去和占领机场的德国人谈判……谈判投降!”
这简直就是一个国际玩笑!
拥有一千多万人口,三十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有几十万武装军队的乌克兰自由邦,居然要向空降在利沃夫机场的几千个德国人投降!
而且是带着最愉快和被拯救的心情去投降的,驻守在机场的德国士兵没有等到乌克兰人的第二次进攻,他们等来的是许多拿着盐和面包的乌克兰姑娘……
然后,整个欧洲都傻眼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91章 反击 八
1939年9月9日,整个欧洲都被突如其来的剧变给惊呆了。
波兰联邦的三大主体之一,也是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主体,乌克兰自由邦的军队宣布向德军投降!
数十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向实际上被他们包围的几千个德国军人投降了。在利沃夫城内的外国记者看到了有史以来最荒唐也是最欢乐的投降。
英国《泰晤士报》的一名战地记者这样写道:“……大约1000名非常高大英俊,穿着漂亮军服的德国武装党卫队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利沃夫机场开来了。他们肯定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侵略者,沿途都是欢迎他们的乌克兰人,每个人手上都拿着纸质的德国国旗(万字旗,看来早就准备好的),拼命挥舞,用德语在喊:感谢你们!
仿佛这些德国鬼子不是万恶的侵略者,而是来解放乌克兰的救世主!
实际上,这就是利沃夫城内包括犹太人和乌克兰人在内的大部分居民(利沃夫城外都是乌克兰人,城内居民则是乌克兰人和犹太人最多,也有一些波兰人)的看法。当他们得知空降到机场的不是苏联红军而是德军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在欢庆,每个乌克兰人看上去都像是劫后余生的人。
而利沃夫城内的乌克兰自由邦议会也立即通过了向德国投降的决议,并且请求德国皇帝立即派出更多的军队,尽快完成对整个乌克兰邦的占领……”
……
“这这这……这些乌克兰人都疯了吗?他们都疯了吗?”
英国内阁会议上,张伯伦首相听完了外交大臣的报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欧洲居然有那么多人想要当德国人!
“利沃夫本来就是德意志的城市,那里原来叫伦贝格,20年前还属于奥匈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现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完成了合并,也可以看成是继承了奥地利帝国的法统。或许在伦伯格的市民看来,德意志才是他们的祖国……”
哈利法克斯子爵试着解释说:“在乌克兰自由邦的其他地方,人们未必会这样欢迎德国军队。”
原来利沃夫的乌克兰人本来就是德国人!
“但这是不允许的!”温斯顿。丘吉尔有些恼火,被侵略了还那么高兴,德国真有那么好吗?
“不过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也不是坏事,”丘吉尔想了想,又说,“乌克兰本来就是一个难题,现在那里属于德国了,如果斯大林想要拿下乌克兰,就应该向德国宣战!”
在拉拢苏联参战的问题上,乌克兰的归属一直是个难题。乌克兰太富庶也太大了,波兰联邦不可能放弃——他们为了一个旦泽放弃乌克兰,这不是捡了个芝麻把西瓜给丢了?
而苏联也不可能放弃对乌克兰的要求,不要乌克兰,再去帮着列宁遗嘱中一定要灭亡的白色波兰打德国,就算斯大林也会坐不稳总书记宝座的。
“这倒也是,”张伯伦想了想,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那如果希特勒和斯大林达成了瓜分乌克兰的协议呢?”
“那样的话……”丘吉尔皱起眉头,“我们的麻烦恐怕就大了!因为斯大林不会只拿下部分乌克兰的,他会顺带着把原来属于白俄罗斯的波兰邦东部土地也一起吞下!”
“苏联会对波兰开战?”
丘吉尔点了点头。这是当然的!苏联如果拿下了半个或者大半个乌克兰自由邦,那还有什么理由放过波兰?
“那我们怎么办?”张伯伦感到有些头皮发麻了。如果苏联倒向了德国,那就意味着波兰很快就要完蛋了。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将能很快调到西部战场。
“或许我们要考虑执行轰炸巴库油田的计划了!”温斯顿。丘吉尔说,“因为德国人大部分的石油都来源于巴库和外高加索的大油田,如果我们能把那里炸平,德国的战争机器很快就会因为缺少石油而停止运行。”
现在德国的燃料供应主要是三大块,一是从苏联进口,二是从罗马尼亚进口,三是国内的合成燃料。另外,还有从20年代初就开始慢慢囤积,如今已经多达2000万吨的战略石油储备。
不过英国并不知道德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真实情况,也不清楚合成燃料的产能——战略欺骗局告诉英法和苏联的最新资料是:石油储备300万吨,合成燃料年产200万吨,而德国战时的石油(包括合成燃料消耗是1000万吨)。
也就是说,没有来自苏联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最多只能维持几个月。
因此,现在英国特使正拿着支票本在罗马尼亚游说:只要罗马尼亚肯破坏普洛耶什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