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12部分

皇宋锦绣-第212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另外一个地方,交通成本就是货值的数倍,贩卖也就没有什么利润了。

    700里左右的路程,用船的话,可能需要20多天的时间,好在,赵信给的钱很足,日夜兼程的,可能最多10天就可以抵达,效率比陆地上高很多。

    在启程之前,赵信还专门的用快马,哪怕每天200里的距离,也只用了两三天就抵达大名府,他们会比整个船队早上七八天的时间抵达,由现在在大名的王松,负责提前的安顿。

    大名府很繁华,可是要安顿下来一千多名铁匠和劳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上一次经过大名的时候,赵信就让王松准备,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按照之前的通讯,位置已经找到了,正在紧张的施工,争取等到他们抵达的时候,可以直接的入住。

    王松这段时间,在大名府混的是风生水起的,不但是地位提升,迎来送往的也很多。

    钱不能使绝对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北宋特殊的环境,让商人的地位比起之前有很大提升,可是最尊贵的还是官,王松作为下人,最少说明面上的下人,他的身份,会随着苗定的身份,水涨船高。

    在之前,去海州之前,苗定的身份只是开国侯,保州候的招牌,用来震慑宵小,这没问题,一般的普通家族,根本惹不起这样的权贵,可是稍稍高一点的,或者是跟一些大一点的家族有点关系的,都不会太在意。

    他们是权贵之中的中坚,也是人数最多的,他们不可能知道苗定真实身份,保州候只是一个跟他们平起平坐基础,要想看重,那是不可能的,一些退出一线将门,祖上甚至是开国公,一个后封的开国侯,算的料什么。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赵信的地位变化,从保州候到定海侯,级别上没有什么变化,同样还是开国侯,可是前面那个职务发生了变化,定海军节度使。

    唐朝的节度使,可以说是的权倾一方,因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让北宋对于节度使相当的警惕,一般的节度使的封地都不会很大,还在各大道之间,隐隐起到监视和限制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有了防备,对于节度使的管理,也就放松很多,一个节度使,不是虚衔而是实质的那种,不但地位上很高,不管定海军大小如何,节度使却是转运使一级。

    在一定程度上,节度使甚至比转运使更大,在实质的节度使上面,跟唐朝一样,同样是军政一把抓,对于内部的控制力度,权位的重要,可是更上一层楼的。

    现在,哪怕没有二皇子这个身份,仅仅依靠赵信本身的地位的,也足以在大名府这个地方站稳脚跟,一些人或许没有求到节度使的程度,也也不会得罪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家伙的。

    这种情况下,这些权贵才真正重视起了定海侯,更别说发现了风靡整个大名府的馒头包子和肥皂,这些的都是这边出的,还有神兵利器。

    神兵利器的影响力,比起馒头包子更大一点,馒头包子只是底层民众的食物,量很大,也很挣钱,可是隐蔽性太好了,谁也不会知道,几文钱一个的馒头包子,聚沙成塔之后,会有那么大的利润。

    人们忽视,恰恰是因为,他太多了,就在生活之中的,这也就是思维的误区,谁都认为,珠宝玉石这些东西,最赚钱,没错,他们的营业额是高,只要卖出去,一个就是成千上万,甚至是十万百万,可是这样的销量能够有多少。

    神兵利器,就是北宋珠宝玉石,甚至比珠宝玉石更加吸引眼球,4件兵器万贯,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北宋虽然崇尚文,可是武将地位只是在朝堂上面不高,跟京城的宰抚集中不同,大名府作为北方抵御辽国的关键所在,将门相当的集中,北宋除了顶级将门和后戚家族之外,绝大多数的二线将门和普通的二将军世家,都是在大名府。

    北宋的权利掌握在文官手中,对于文官荣养之后,管理较为严格,士大夫的操守,也不可能贪婪,可是对于武官。

    从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钱就成为大部分的追求了,在做到一定程度,就有一个很高的天花板,超越了这个天花板,你应该懂事的急流勇退,到时候,大量赏赐和金钱,足以让你做到富家翁。

    一些将门也是如此,他们长期为官,更加熟知北宋的政治环境,他们根本就没有在军旅更多的发展,做到一定级别就去经商,就去赚钱,以权力和头脑,还是赚到了不少,很多将门都是非常有钱的,锦衣玉食。

    3个月4把神兵利器的,这是赵信定下来的数字,实际上,有些低估大名府的消费水平,同时,刚开始第一次,这个神兵利器还没有展现出力量,只是简单操作和追捧。

    可是之后,在被人家买了之后,它的不少功效开始出现了,人是群居动物,买下来宝物是做什么,炫耀,我有你没有,才是炫耀的精髓。

    对于兵器而言,最基础的炫耀,就是展现它的性能,削铁如泥,这只是最基础的,关键在于,大宋最顶级的步人甲,根本就挡不住这一把神兵利器,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削断步人甲。

    这可不是一般的功能,之前把它作为神兵利器,只是立足于吹毛短发,削铁如泥上面。

    前者容易达到,一些很锋利的武器,或者说是可遇不可求,还是可以达到这一点的,削铁如泥有些夸张的,最多就是切金,断玉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制式铠甲了,几乎很难听说过,轻而易举可以斩断铠甲的武器,即便有,也都是珍藏的。

    步人甲作为整个北宋,最强悍的防御性武器,被誉为永远无法穿透的额铠甲,这么的一个铠甲,居然被这个神兵利器轻易的穿透,而且完全无损,同样的,这个武器,还不是可遇不可求的神兵利器,是一次性拿出4把的。

    能够成为权贵,成为大名府上层势力的一员,哪一个不是人精,哪一个不是头脑清晰的,很快就从4把一起上面,看出来是量产的,最少不会跟神兵利器那么少。

    一些有关系的,甚至打听到,这样的武器不止4把,只不过没有放出来,未来要隔着几个月放出来。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有这么一款威力无穷的武器,谁不愿意拥,就算是一些家境不怎么强的,也很喜欢,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3000贯这样的而数字,对于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家庭来说,拿出来都没问题,只不过不像是巨富那样,随便就可以追捧,拿出来买了当收藏,他们必须要有真正的需求,才会购买。

    现在,证明了这么一个武器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武器,对于任何的将军来说,在关键时刻,拥有这么一个武器,或许就会救命。

    不同于普通的士兵的,将军们更加是如此,也因此,一些有资格就会来找王松,有意无意的套着近乎的,想要跟定海侯拉上关系。

    这种情况之下,王松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甚至一些以前走不通的关系,也开始逐步的走通了。

    县官不如现管,当整个大名府,所有的圈子,所有的途径,都跟王松扯上关系的时候,王松在这里做任何事情,都方便了不少。

    在经过了众人的请求之后,也认识到了之前的武断,三个月四把有些少,可以增加到八左右,也就是说,他在最近放出风声,半个月之内,会还有4把神兵利器问世,其中就包括了一把重武器。

    没错,是重武器,冷兵器时代,单兵武器跟重武器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这是一款意外得到的武器,本身是打造成单刀,在打造的时候稍稍出现了点问题,重了许多,经过了工匠的调整,变成了一个长刀的胚子,再配合精铁制作杆,最终就合成了这么一把重武器。

    对于力量足够的武将来说,单兵武器只能够护身,真正的重武器,才是攻城拔寨的杀手锏,特别是可以破开步人甲的。

    能够破开步人甲,整个北宋,甚至是这个时代的中国,能够挡住他的铠甲,一个都没有,他也吸引了很多顶级将门,比如种家,杨家和郭家,他们也都明确的表示,要加入争夺之中。

    拍卖这玩意,不就是多多益善了,有众多的人的追捧,这件武器才能够水涨船高,借着这样的机会,王松顺利的完成了赵信的要求,在距离大名府很近的地方,找到了未来铁匠坊的地址,不但非常的大,而且交通相当的方便。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铁作坊

    庞大的船队,在运河之上,算是比较少见的,却因为的定海侯的旗号,没有受到多少为难,定海侯,这样的侯爷,在整个运河之上,还是相当的唬人的。(全本小说网,https://。)

    赵信的船队没有在大名府停留,他们在接近大名府的时候,就得到了王松的快马报讯的,地址已经选好了。

    这并不是在城市的旁边,只是靠近运河,交通稍稍方便一点的地方,在大名府要做到这一切很难,大名府的地盘有限,在大名府周边,甚至是个个县里,这样的地方,可是依照一把抓,太多了。

    王松在大名府,通过的神兵和生意,笼络了不少的人,几乎每一个县,靠近运河,而且可以被开辟为铁匠作坊的地方,都被敞开了让他选,在差不多十来个的地盘之中,最终选定了一块地盘。

    这个地盘距离的大名府大概25里左右的,在大名府靠南边一点,跟南乐距离也不远,之所以选择这里,这里各方面的情况是必备的条件,位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保州城在大名府北边,可是当大量居民,还有工匠的离开,苗家庄已经废弃掉了,只能够做为一个农庄的存在,当然了,那个棱堡,会驻扎3个都的军队,作为保州城的屏障之一,这对于守军而言,这不算什么,却增加了保州的防御强度。

    未来赵信的核心是在定海军,虽然现在的定海军,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荒岛,可是现在是,不一定未来是,定海军是在南方,这里更容易跟定海军联络,哪怕少几十里,也是少。

    大名府已经是整个北宋,最精华的区域靠近北方一点了,这样的布局更合理。

    船队越过大名,让一些想要跟赵信联络的人微微有些失望,可是这些消息灵通人士都知道,在大名府向南30多里的地方,一座非常庞大的作坊正在兴建,听说是铁匠作坊?

    什么时候,一个开国侯居然涉足铁匠了,虽然说,北宋对于武器相当的控制,可是大规模的铁匠作坊略微的涉足兵器,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们也不认为赵信能够造反,想要造反,早就跑到穷乡僻壤之中了,在大名府这个北宋北方的核心地方造反,那不是嫌命长么?

    船队到了,在一个临时的小码头上面,简单的停靠,站在高大的船上,赵信也可以一览无遗王松的劳动成果。

    这应该是运河上的一个转弯,正好有一片平摊的盐碱地,如果换成是良田,这些底层官员或许会犹豫,毕竟要毁掉良田,这跟一贯的做法不相符,可是盐碱地就好说了,再说了,王松也没有白要,盐碱地都拿出了中田的钱,这就让底下的人容易接受,甚至没有使用官府欺压的方式,简单一个交接,钱到了就可以了。

    不过接下来的工作就很多了,需要建设的部分很多,到现在,只是一个初具规模。

    赵信看到了王松的劳动成功,非常的满意,从位置上面说,这个位置选的很好,地势开阔,没有大量的树林之类的,还有的交通方便,有一条大概500米长的小路通往运河岸边。

    关键的是,小路的尽头,还有一个小小的镇子,有一个港口。

    港口虽然不大,跟现在的港口不太一样的是,那是一个固定的港口,而不是一个临时的港口,可以停靠更多的船。

    赵信的船会直接停在这个临时港口,是因为王松想要给赵信惊喜,让赵信看看这个庞大工程做的怎么样,可是更方便的还是那个港口。

    在运河上面,有港口跟没有港口,完全两个概念。运河交通很方便,可是却受限于港口,港口虽然不能决定他的上限,却可以决定他的下限,下限是最重要的。

    运河就是后世的高速公路的话,那么码头就是高速公路的入口,高速公路的好坏,决定了整个通行能力的上弦,可是开口的位置,开口的多少,则决定着下限,在很多时候,下限才是决定一切的。

    一个小小的港口,停靠大量船只,不过这就不是能够买到的,临时借用还可以,买到,就有些问题了。

    赵信也不在意,他不在意是否控制港口的所有权,但是要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好港口周围,靠近运河岸边,还有一片大概百亩左右的土地,赵信想了想,让王松争取把他买下来。

    港口属于小镇可以,他可以借用,可以签订合同,甚至租用一些仓库,这边则是需要单独建设的,跟港口对接,扩大港口的容纳程度,未来,这个铁匠基地,耗费巨大未来产出也大,需要一个良好的港口。

    将来会在这个港口的基础上面,进行了一定的扩建,这个工程,在王松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的,王松在得到赵信的要求之后,就去购买那些土地。

    跟随着赵信半年多的时间,王松对于赵信的心里摸得相当的准确,他既然已经决定的事情,那就是无法改变的,必须要不打折扣的必须要完成,否则,就是呵斥。

    王松不愿意赵信呵斥,更重要的是,作为奴仆,他的命运已经跟赵信结合成一个整体了,赵信的地位,就代表着他的地位,就跟最近的,在大名府的情况一样的。

    土地很重要,对于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是又不重要,听起来有些矛盾,可是实际上,一点都不矛盾。

    有价值的土地很贵,任何人都不愿意放弃,没有价值的很便宜。

    如果说,靠近港口这边的土地,放在大名府,那绝对是很值钱,大名府寸土寸金啊,可是放在这里,甚至距离港口还有一定的距离,那就不算太值钱。

    王松很大方,用中田的价格买下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