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汉纵横家 >

第115部分

秦汉纵横家-第115部分

小说: 秦汉纵横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嬴政真的以为是海上有妖,因此不得仙药,并没有怪罪徐福的意思,当下便答应了徐福的请求,不再多疑。

    宴罢,诸位大臣皆是陆续离席,唯有徐福独自坐在台上叹息,陆言亦是没有先行离开,“徐公放心,汝会再次出海的。”

    “侯爷莫要打笑我了,王上出海若是无所获,我岂不是一命呜呼。”说罢当即满饮一杯清酒。

    “刚才我不劝王上,想必也会出海,只不过想让王上的心情好些罢了,另外海山广袤无垠,公怎知无妖?”陆言故作神秘的说道。

    徐福看着陆言的神情,很是迷茫,“莫非侯爷真的在海上见过妖怪?”

    “这个倒没有,徐公当初带走千名童男童女莫非在海上遇到仙山住下了?那里莫非叫做平原广泽?”陆言说罢为其斟满一杯清酒。

    徐福听后大惊,此事只有他的童子知道,而且现如今全部安排下去了,平南侯此刻得知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

    “侯爷如何得知?”徐福有些惊恐的问道。

    “我怎么会不知道这种事情,而且公此次回来是想再带些人过去罢了,帝国目前危机四伏,公为自己谋出路,子玉心中自然佩服。”

    陆言说出来这么多的事情,使得徐福很是惊讶,“侯爷聪慧,吾等自愧不如,若是王上出海无所获,还请侯爷保全在下。”言罢当即伏地跪拜。

    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春初,殷通受命建造船只百艘,另外召集郡守士兵一万,随嬴政出海斩妖。

    除陆言之外的武将,其余文官全部留在咸阳佐助扶苏处理政事,纵观几次出海,唯一受到打击的郡守唯有会稽而已。

    当天风和日丽,嬴政面色红润,与陆言等人登船,前往东海驶去,可以说是封建制度中首次出海的皇帝了,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徐福自从归国之后,与赵高同时侍奉在嬴政左右,丹药的炼制也没有停止,官船行至两日,果然遇到大风。

    陆言第一次出海,心中惶恐,多数时间都是待在舱内,忽闻外面有海浪,不得已出舱立在甲板之上。

    此刻的嬴政已经装扮了一身铠甲,左右内史滕章邯护驾而立,“诸位将士莫要惊慌,此定位海妖作祟,且与我拿下此妖。”

    身后的徐福眉头微皱,这般状况不过是自然天气,嬴政久居深宫,心中尚不知,只以为遇到海妖,方会如此。

    就是陆言都不以为意,但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的扑朔迷离,海浪刚过,果有大鱼在船下游来游去。

    其样貌如房,口大如窗,不过如此,诸多将士见状心中大惊,周围的船舶因为大鱼摇摆,都是有些振动。

    在陆言看来,不过是一群鲸鱼游过而已,但是大鱼触动船板,众人皆以为是妖,嬴政当即下令将所有的木船连在一起。

    之后又命令善水者潜入水中,用铁索控住大鱼,这些将士都是选自会稽郡守,基本善水者占据多数,因此千余名将士陆续跳入水中。

    大鱼受惊,片刻之间四散而逃,鱼尾不时撞到船底,竟有两三艘小船当场破碎,力量很是惊人。

    千余名将士按照嬴政指挥,悄悄的编制一张大网,努力向着大鱼游去,竟将大鱼困在其中,又有将士在岸上接过网头,大鱼不得逃,只在船旁挣扎。

    嬴政见状心中大喜,立即与徐福等人前去观看,另有士兵不断用剑戟刺杀大鱼,不消片刻,便没有了生息。

    “徐先生,你所说海妖定是此物,如今被擒,此去定是畅通无阻。”嬴政看着远处的海平面说道,脸上显示出少有的敬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59章 徐福携将永不归

    (全本小说网,。)

    徐福随嬴政出海,心中本是惊恐,今见到果有大鱼被抓,表情倒是释然了不少,近观大鱼,和自己所述略有不同,更是放心。

    “如此一来,仙药必得,王上愿随之往否?”徐福看着船旁的大鱼,突然躬身对着嬴政说道。

    然海上四方无际,举目观望不见岛屿,嬴政听闻徐福如此说,只是摇头,“先生寻药所需之资,朕定不会亏待,安心出海便是。”

    “今朕在海上,帝国无主,恐生祸乱,不若先回咸阳,之后便在安排徐先生出海事宜,不知先生以为如何?”嬴政缓缓的说道。

    徐福此番话正中嬴政下怀,身为帝国主人出海寻药和享受帝国尊贵而言,自然选择第二个。

    嬴政于海上捕捉到大鱼之后,便返航回咸阳,将大鱼分给会稽渔夫,分而食之,众人见此大鱼,皆是惊讶。

    此次徐福回咸阳,所要的货物更是比前次多了数倍,仅童男童女又携带三千,另外食物带了三年所需,谷物菜种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海上大鱼嬴政亲眼所见,因此嬴政又为徐福分配了两千将士,随驾护航,此后这般庞大的中国船队直到明朝郑和方可超越。

    当日奉常司处,徐福心中大喜,特邀陆言前来饮酒,毕竟此次事情只有陆言知道全部真相,却没有将徐福说破。

    两人对坐,脸色很是淡然,“侯爷身为帝国肱骨,君房不能伴其左右,实为遗憾。”

    陆言听罢只是叹息,“公携诸多财物,踏行海上,则心无所想,身无所向,可安稳度过此生,协助一方。”

    “侯爷所言甚是夸大啊,我行三月可到平原广泽,其中地貌崎岖,其广吾更是不知,仅和周边部落稍有联系,至于岛屿中部,此次带兵前去方可知晓。”徐福有些坦然的说道。

    “如今公要离开秦地,我便将王上心中所思告知与你。”陆言故作神秘的说道,同时斟满眼前的酒杯。

    “现王上迷恋修仙,莫非还有大志,当真有些不可思议。”徐公立即反驳道,言语中不免有些鄙夷。

    陆言举杯,与徐福对敬,“子玉初来咸阳,首次战捷于百越,得胜而归,王上招之密语,诉说心中之事,其言帝国虽大,终有边境,因此吾希望秦境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也。”

    徐福听后脸色疑惑,并不知陆言说词所谓何事?“公在吕相门下,竟不知此意,可见学术不精啊,此扶木,便是公自名的平原广泽。”

    此番言语不由得使徐福细思极恐,“你是说王上此行命我并非求药,而是开疆扩土?”

    “如今王上神志时清时浊,我又如何得知,或许二者皆有吧,我只是想提醒先生一句,这些将领和童男童女慎选,以免有帝国委任之人。”

    “君房多谢侯爷教诲,此恩无以为报,止有一玉,乃是先祖所留一派,今赠与侯爷,望侯爷莫要嫌弃。”徐福说罢当即从腰间解下玉佩。

    陆言虽然再三辞谢,终是收下,上面用春秋字迹写着两字,名曰“鬼道”乃是鬼谷一派所用标志。

    收下此玉佩,陆言心中大喜,按照这个道理来讲,自己就目前来说,应该既是鬼谷辟谷阴阳一派,又是荀卿法家一派,就算心中无什么学识,靠着背景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楚汉之争,那个阶段,法家开始没落,唯有张苍浮丘伯一派,另外的贾谊亦属于法家祖孙辈的,而纵横家则是崛起于那四年的时间。

    两人谈话至夜深,陆言躬身告辞离去,徐福听闻陆言所说,又将所带之人稍微排查,并无任何问题,方才安心。

    诸事稳妥,嬴政将徐福送出咸阳,另外会稽郡守殷通又做大船百余艘,其中小船更是不计其数,全部都是让徐福亲自挑选而用。

    此年夏,徐福率领船舶将近五百余艘,从会稽港口出发,之后便再无任何消息,直至嬴政去世,海上仍旧没有任何信息传回。

    诸位试想,徐福已经二次出海,怎么可能还会回来,若是没有丹药,回来就是送死,据传是留在了平原广泽,也就是现在的某岛国。

    当时的某岛国已经有人类存在,徐福到时,带领军队占领诸地,成为第一代天皇,号称神武。

    若是细细想来,并不真实,神武天皇应该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徐福应该算于秦国初期,又在末期出国未回,时间对不上。

    神武天皇应该另有其人,但是其成为某岛国的世家大族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徐福先后两次出国带领的将士民众应该有六七千,成为一方势力绝对有可能。

    究徐福一生,则为诗一首,“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闲言少叙,且说徐福出海之后,嬴政并未勤于国事,每日除了闲居椒兰殿,便是督促蒙毅快速修建阿房宫。

    另外若是有方士前来,定会厚赐其财物,令其寻药,这些不过都是一些小问题,而由嬴政求仙所受波及最大的就是会稽郡。

    此郡靠海晒盐应该属于富有之郡,为何会几年的时间变得有些没落,其中原因不过几点,当初九郡灾害,陆言调粮。

    而后徐福求仙问药,殷通为了讨好王上,修建的船舶皆是由大户出钱,最后赢政出海,所有物资军队全部出于会稽,加上徐福再次出海,因此使得会稽经济迅速下滑。

    国家衰落,最无奈的莫过于陆言,自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实行新法,经北定匈奴,征召民众修建仙宫,九郡灾害,徐福等方士拿钱潜逃,阿房宫督促修建,也使得新法难以运行,不得已加重各方郡县税收。

    帝国如此,不久将亡,陆言并不像放弃,毕竟嬴政现在开始已经有些不那么慕仙了,但有些事情的发展,你根本拦不住。

    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夏,徐福回朝又再一次出海,此事全国皆知,自然少不了当初求药的卢生二人。

    两人漂泊那么多天,自然挥霍了不少钱财,如今更是没了多少积蓄,今听闻徐福有了消息,卢生心中大喜。(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0章 卢生得天箓秘诀

    (全本小说网,。)

    且说卢生二人受命求真人问仙药,遍访诸地名山,花销全部都是由嬴政解决,但是财物终究有限,不久便被两人挥霍干净。

    今听闻徐福从海上归来,亦是没有仙药,反而又得了诸多财物离开,二人遂心生回咸阳的想法。

    但是徐君房回去的时候,很明白的告诉了秦王,为何不能得到仙药,乃是在海上遇到了海妖,嬴政听闻此说,还真去了海上,捉到了海妖。

    齐地琅琊故地,卢生与侯生在酒楼之中对坐,若不是有秦王的诏书,两人早就饿死在半路上了,能来酒楼完全是诏书的缘故。

    “师兄,如此久居外地不是办法,应当回咸阳再得些钱财,之后隐秘山林,方可安稳一生。”侯生有些无奈的说道。

    此番言语,卢生何曾不知,“当初徐福回咸阳的时候,言明海上有妖,果然擒得大鱼,吾等回去该当如何?”

    海面宽广,其中有何物,今人尚不得全部知晓,更何况古人,因此捕得大鱼,以为是妖,徐福乃是大运之人,因此得以保全。

    卢生若是说山中有妖,嬴政必定前来,到时候经由村民说教,得知全部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诛三族都不是问题。

    “吾等回去亦是没有仙药,汝有何办法?”卢生自叹道。

    侯生听罢,眉头微皱,“吾等游山,前些时候不是在山顶遇到一老翁吗?他说有书与吾等,不如再去询问一番,也算是有所得。”

    此事说来,仅有他两人所知,嬴政派遣他们诸多财物,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仙药,当时身边有诸多的道童。

    也就随着本意遇到名山便攀爬而上,心存侥幸,或许真能遇到真人也说不准,但并无所获,最后几次说来也巧,竟在齐地山上遇见一老翁。

    由于二人当时钱财尚有颇多,那老翁要给卢生古籍,但是卢生并未在意,以为是装神弄鬼,而且书上所写并不是小篆,也就辞决不受。

    今日侯生忽然想起此事,也使得卢生心中有些重视,到时候将书上的内容稍加修改,献于王上,情况未可知也。

    “侯兄所言有理,今日吾等便前往那山,寻得老翁,收下古籍,回到咸阳,也有所交差不是。”卢生点头道。

    二人商议计定,也就不再耽搁,亲往齐地,山上老翁果然尚在,旁边屋舍俨然一新,卢生此次表现的很是恭敬,示意童子在山下勿来惊扰,同与侯生往山上求书。

    山中老翁坐在石头之上,面色红润,鹤发童颜,一副仙人模样,卢生见到老翁双眼微闭,不敢打扰,只得在旁边耐心等待。

    直到午时,老翁方醒,卢生立即向前跪拜行礼,“学生参见老师,敢问老师言中所说古籍今尚在否?”

    老翁见到卢生有礼,面色稍显缓和,“古籍尚在,不过只给有缘人,你在此伺候我三日,我便将书赠予你如何?”

    旁边的侯生以为这老翁故能玄虚,正要出手却被旁边的卢生拦下,老翁能说出这般话语,想必却有此事。

    今若伺候他三日也无妨,或许真有古籍,到时候回到咸阳也好交差,定能赚得一大笔钱财,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待侯生多说,卢生当即跪在老翁面前叩首,“学生愿意伺候老师三日,尽心竭力,望老师勿要嫌弃。”

    老翁听罢点头,当即起身回屋,三日的时间,侯生先行下山,卢生则是尽心尽力,丝毫不敢马虎。

    最后一日,那老翁果然从塌下取出一书,赠予了卢生,之后便向着山下走去,卢生得书大喜,遂翻开阅读,不管老翁。

    但是书中皆是春秋战国之语,卢生如何能够读懂,想要求教老翁,哪知道老翁已经离去,不知所踪。

    卢生观摩许久,只识得书名,曰《天箓秘诀》,侯生见到师兄得书,也就不再此处逗留,当即将卢生拉下山。

    “此书已得,你我即刻便回咸阳吧。”侯生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而卢生想要研究一下书中何意,但终究只是一名方士,对于古籍并不了解,就好比今人观古文,若是没有些许学问,根本不知其意。

    于是乎,便听从了侯生的意见,先回咸阳再说,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