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汉纵横家 >

第150部分

秦汉纵横家-第150部分

小说: 秦汉纵横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言并未答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韩信,“重言,你觉得这些条件可以吗?我怎么觉得还不够呢?”

    “想必某之策论,公有所读,若觉某无才,便请回蜀,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重言不再多言。”韩信当即行礼道。

    张良深知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蜀地虽有诸多将领,皆不如韩信聪慧,不若先将其赚回蜀地,到时从长计议也无妨。

    “阁下之才,子房佩服,我即刻写书一封,嘱咐汉王将兵皆由阁下统领,如此阁下可满意否?”张良顺势说道。

    “吾从兄长之意,兄长若愿前往蜀地,某自当跟随,施展一腔热血,兄长若是不愿,某便留在此处,著书立说。”韩信颇为直接的说道。

    旁边的陆言闻说很是欣慰,现如今张良在刘邦帐下颇受信任,而且已经说出诸多将兵皆由韩信统领,如此前往并无不妥。

    心中计定,遂躬身行礼道:“子房兄长既然如此抬举,吾等自然恭敬不如从命,择日便前往蜀地。”

    见到陆言同意,张良心中自然大喜,当即在客厅之中书信一封,交于陆言,望他带给汉王,到时候定会得到重用。

    交托诸事之后,张良也不再临淄做过多的逗留,便又向着新郑赶去,不管怎么说张良现在的身份依旧是韩国新相,有些事情必须是要交代清楚的,就算有了新主,也要将旧主安排好才行。

    而陆言心知将要离开临淄,心中如何放心得下家中老母与本地的父老乡亲,便命人在本地招兵,前前后后争相入伍者,竟达五万之众。

    为了试验下韩信的能力,陆言特地将五万士兵全部交于韩信安排,不过几日的时间,诸多士兵身穿整齐军服,戍守临淄各处,此安排从舆图上观察,方可看透其中玄机,原来各处人马之间皆有直道,若是一处被攻,其他驻地士兵皆可快速支援。

    看来有些军事天才根本不用检验,简直和老手一般,临淄诸事妥当,两人便离开临淄,向着巴蜀之地赶来。

    项羽忙着建都彭城,不知临淄之事,而范增自陆言走后,始终放心不下,今听闻韩信和陆言离开了临淄,不由得心中大惊。

    诸位试想,当初义帝在的时候,大家还能给他一个面子,坐在一起合谈,现在义帝驾崩了,群龙无首,自然是都在积蓄力量,准备统一天下,而诸侯王的资本是兵多不假,但是将军和谋士更重要。

    范增府上,客厅之内摆放着一张舆图,正是从临淄前往蜀地的路线图,而陆言若要入蜀,必须经过三秦王之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9章 霸王命人缉陆言

    (全本小说网,。)

    范增看罢舆图之后,慌忙前往霸王府上,此事不宜延缓,项羽见范增脸色焦急,心中不解,立即请进客厅,询问何事。

    “亚父为何如此着急,莫不是有诸侯反了?”项羽好像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些过分,因此颇为介怀的问道。

    “这个倒不是,而是平南侯与韩信离开了临淄,前往蜀地去了,大王应当派人将其截杀,若是他们到了蜀地,岂不是如虎添翼。”范增眉头微皱道。

    项羽听罢只是沉默不语,想来韩信并无大才,去就去了,真搞不懂陆言为何还要跟着过去,“亚父为何这么惧怕平南侯?其治国尚可,打仗不见得厉害。”

    “若是大王不前往追赶截杀,将平南侯母亲囚禁起来也未尝不可,我听闻临淄已经招兵,可见平南侯对其老母非常挂怀。”范增很是直接地说道。

    “亚父休要这般,我贵为楚霸王,如何能够做出囚禁其母的事情,况且天下大乱三年之久,临淄未有战乱,某不想开此先河。”项羽认真地回绝道。

    “大王此言差矣,如今天下王不知几人,侯不知几人,争天下还有何仁义道德可言,应当先谋身后事啊。”范增眼神急切的说道。

    项羽听闻此言,略显沉默,“德以立命,囚禁其母未免不妥,某认为,还是写密信于章邯,让其截住平南侯,方可以绝后患。”

    范增在旁眼神直转悠,“老夫看来,此事应该做两种准备,现下写信给章邯也是可以,不过章邯曾经乃是平南侯提拔,若是顾及私情,势必出错,老夫认为在派大王亲信前去拦截最为妥当,这般纵使平南侯再厉害,也插翅难逃。”

    “就按照亚父所言,就让龙且过去,他素来不甚熟悉平南侯名讳,某命他莫要伤害平南侯即可。”项羽当即笃定的说道。

    而此时的陆言等人不过刚到关中,需要从西南废丘绕到,也就是雍王章邯所辖地,这里可以说已经是很偏远的地方了。

    不过数日,便从关中来到废丘边境,而项羽早就下发文书,令人快马加鞭送给章邯,其中的意思倒不是抓住陆言,而是让章邯好生款待。

    章邯定都废丘,收到霸王书信,心中大喜,毕竟章邯已经多日未曾见到陆言,今项羽却来书信,让其好生款待,真以为霸王敬重平南侯。

    废丘城外,陆言并不知范增早就对其二人观望多时,两人刚走到城门口,便可以清楚看到城上的告示。

    其言:“雍王章邯顿首而拜,邯本没落氏族,却由侯爷提拔,得此高位,虽不侍秦,但心仍诚,今闻平南侯将至,特备宴席酒食于府上厚待,离别多日,望侯爷不弃,特来府中一聚,邯顿首再拜。”

    韩信看罢,脸色颇为惊讶,“兄长,你认识的人可真多啊,三秦王这种人都认识。”言语间颇有些打趣。

    “你有所不知,章邯乃是秦之支柱,若非内外施压,挽救秦于危难之际,也不是不可能。”陆言稍微叹息的说道。

    两人略微交谈几句,便向着章邯府上走去,章邯自然已经派人留意陆言等人,若是他们不来,章邯亦不会强求,至于项羽的书信,只能说山高皇帝远,根本管不着。

    此时章邯府内已经备好佳肴,静待陆言二人,陆言经由随从引路,方才来到章邯客厅,三人当下叙礼。

    “侯爷好久不见啊,当初独留残秦于某,实在是苦了某啊。”章邯有些诉苦的说道。

    “始皇帝出游之时,我便料到会有今日,还是里面叙话吧。”陆言说罢,当即向着厅内走了过去。

    旁边的章邯则是有些不自在的打量着后面的韩信,“侯爷,这位书童是你带的否?”

    不待韩信介绍,陆言当即挥手示意,“正是,一人出行多有不便,因此携书童帮我整理行囊。”

    陆言之所以不让韩信自报家门,就是怕章邯知他是受胯下之辱的人,心中若是有耻笑之意,此宴席定不欢而散。

    章邯听闻此言,自然也就不对多问,席间,二人不过是谈论些前朝往事而已,对于李斯夷三族的事情,只能说相国谋天下无人比肩,谋自身略显乏力。

    府上叙旧不提,且说项羽吩咐罢章邯之后,龙且等人就在其后,与送信人也就差半天的时间。

    龙且乃是项羽爱将,和平南侯素无交情,因此只奉命擒拿陆言,其中范增也是多次嘱托,使得龙且更不敢怠慢。

    就在陆言等人叙话之时,外面随从忽然来报,说是有将领带兵马向着废丘赶来,章邯听罢,心中大惊。

    “辰时霸王送信前来,让在下好生款待侯爷,而这兵马定是霸王派来,此乃缓兵之计也,侯爷莫忧,在下这就去将霸王兵马拦截,侯爷可安稳离去。”章邯有些愤懑的说道。

    陆言连忙起身,“此事万万不可,当初你投降霸王,新安坑杀降军二十万,此不过是削弱你的实力,现下你若出兵,正好给了霸王借口,加上当初你杀了其叔父,此仇不共戴天,如此一来,你命忧矣。”

    章邯听罢,亦是觉得有理,“那现下该当如何?还请侯爷明示。”

    旁边的陆言稍微起身,“你且去城门口稳住龙且,我从后门离去,只要出了城,四处皆是道路,那楚军定然不知吾之去向。”

    “如此也好,就在此与侯爷作别了,一路保重,邯难以相送。”章邯当即躬身行礼道。

    于是乎,章邯带队往前门,陆言与韩信往后门,章邯刚到城门楼前,龙且便带领数十人来到城下。

    “来者何人,闯我辖地是何用意!”章邯在城门楼上喊道。

    龙且见章邯在城楼上,当即挥手示意道:“吾等奉霸王之命,前来追拿平南侯,还请雍王放行!”

    “暂将文书呈上,于我观看,如此方可放行!”章邯紧接着说道。

    龙且无法,只得命人将霸王的帛书呈上,章邯故作缓慢读阅,然后取出印绶,再其上盖印,这才送还龙且手上,来回将近小半个时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0章 韩信杀樵隐行踪

    (全本小说网,。)

    龙且如何不知道章邯是故意拖延时间,但是人家是义帝亲自分封的雍王,就目前来说,两人的地位还是有些差距的,因此龙且不敢冒犯。

    陆压与韩信出了城门,并未沿大路行走,而是走荆棘小路,越是偏僻越往里钻,两人不知走了多长,前面的道路才豁然开朗。

    绕过野村之后,又行到一座山脚下,陆言此刻已经身心俱疲,只得坐在磐石上稍作休息,身体着实不如韩信那般轻盈。

    “重言,你且去周围询问下如何才能到蜀地,我身体乏累,需小憩片刻。”陆言当即摆手道。

    韩信略微颔首,便将包裹放下,向旁边寻去,走不过二里,正遇见山中有一樵夫伐木,韩信见四下无人,只得上前问路。

    那樵夫见有行人前来,当即放下手中的板斧,“这位小兄弟,可是在这山间迷路了?”

    韩信见状,慌忙躬身行礼道:“老人家,还请问如何才能入蜀地南郑,还请指明,在下感激不尽。”

    樵夫见韩信装扮朴素,面貌清秀,只当他是为避中原纷乱,所以潜逃蜀地而来,“往前走,有一小溪,名曰云雨涧,那处有石桥,过了桥便是陈仓,再往西走,有山两座,中有太白岭,过了岭便是南郑,前方路途陡峭,多有树林,其中常有大虫出没,小兄弟一路小心。”

    韩信当即拜谢,“老人家辛苦了,某告辞。”说罢便沿原路返回,刚走几十米,韩信眉头微皱。

    他与陆言皆是步行而走,或许过不了一时片刻,那楚军就会追来,到时候又遇见这樵夫,再将与我说的,又向那楚军说去,吾和侯爷岂不是葬身于此。

    现下只有将其灭口,楚军追来,左右无人,方能退去,于是乎,韩信心中计定,又按照原路返回。

    那樵夫见到韩信复来,心中不免有些惊讶,丝毫没有怀疑韩信,“小兄弟莫非害怕前方大虫,想来此借宿一晚?”言语略显关怀。

    “某略有此意,只是不知翁家中有几人,是否有打扰之意。”韩信故作试探的问道。

    樵夫又将板斧放下,“老朽家中止有我一人,儿女皆逃到南越避难去了,某不愿离开故土,故而在此砍柴为生。”

    韩信听罢,略微点头,不待樵夫反应,顺势拿起地上的板斧,对着那老樵头上劈去,霎时间,鲜血直流,樵夫倒地不起。

    “老人家,不是某要杀你,只是怕天要绝我,还请恕罪。”韩信躬身行礼罢,便将樵夫尸体藏匿,便转身去找陆言。

    陆言已经清醒,不见韩信归来,心中略有些担忧,就在此时,韩信却从远处灌木林间走出,脸色镇定。

    “可问清前方道路如何行走?”陆言有些疑惑的问道。

    “略知,往前走有一云雨涧,然后向西过了太白岭就到了,那里或许会有汉将接应。”韩信缓缓的说道。

    陆言观其面色有些不对,但此刻形势危急,陆言也就不再多问,遂继续向前赶路,只希望快速赶到南郑。

    两人刚离开不到半个时辰,龙且人马果然追到此处,但是见到四处无人,想寻人打听道路,不得不退回前面的村庄。

    但是村人都说未曾见到有人经过,龙且无奈,又在周边溜达几圈,并无任何踪迹可循,只得带人返回彭城。

    龙且退兵不提,暂说陆言与韩信按照樵夫所言,过了太白岭果然有汉军把守,此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刘邦的老乡夏侯婴。

    夏侯婴为人虽无多少谋略,但用兵勇猛,总在军前,乃是悍将,今听闻有人拜访,心中疑惑,当即出帐迎接。

    陆言与夏侯婴曾在吴中见过几次面,虽然不熟,但是夏侯婴一眼便认出了陆言,慌忙将其迎入帐中。

    “小将夏侯婴拜见侯爷,不知侯爷从临淄千里迢迢而来,所谓何事?”夏侯婴很是激动的问道。

    陆言亦是躬身回礼,“我从临淄来,自然是为汉王谋天下而来,今带一小将,不知可否引荐。”

    “敢问这小将姓甚名谁,拜师何人,兵出何家?”夏侯婴看着韩信,有些怀疑的问道。

    “此人姓韩名信字重言,师从孙吴,兵出道法,将军以为如何?”陆言紧接着回道,此时陆言并未将张良书信拿出,他倒是想了解一下,这些汉将如何看人。

    夏侯婴听罢此言,心中略显惊讶,“我素问韩信乃是楚将,为何不辞千里来我汉地,若有大才,那霸王为何留而不用?”

    韩信见状,当即向前答道:“昔日百里奚在虞,虞不能用而亡虞,在秦得用而秦霸中原。贤者未尝无益于国,唯在国君用与不用尔,重言屡次写书与亚父霸王,虽得平南侯亚父多次举荐,霸王执意不用,皆因在下有胯下之辱也,遂听平南侯之言,弃楚归汉,以图报效。”

    “韩生在楚不用,其才难显,不知今汉王用之,贤士有何方略乎?”夏侯婴紧接着问道。

    韩信立即答道:“今霸王弑杀义帝,天下皆知其残暴不仁,若汉王倾举国之兵与信,信率兵先取三秦,使汉王出蜀地,后灭六国,使楚王去其羽翼,如此楚汉相争,定能图得天下,使汉王称帝坐享万世基业。”

    夏侯婴听罢,眉头微皱,有些怀疑的看向平南侯,“侯爷前些时候举荐郦生、张良,皆是大才,某等佩服,只是这韩信口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