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汉纵横家 >

第195部分

秦汉纵横家-第195部分

小说: 秦汉纵横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

    但是有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的结局稍微凄惨了许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1章 钟离昧含恨自刎

    (全本小说网,。)

    与季布相比,钟离昧就比较悲惨,首先他仅仅是西楚霸王手下的悍将,其次,他投靠了最不该投靠的人,此人便是韩信。

    这个事情还要从韩信封王说起,当初陆言与张良计谋将韩信改封楚王,这点大家也都没有争议,就是刘邦也觉得妥当。

    然刘邦下达追拿钟离昧和季布的通缉令时,从地方得知,钟离昧就在楚国,而且有韩信庇护,无人敢动他半根寒毛。

    这个时候,刘邦也开始逐渐重视起钟离昧的事情了,而且他还和韩信同在楚国,如此不由得刘邦不去深思此事。

    楚国虽然前些年征战不断,但终究是地大物博,恢复一年半载,亦是和齐地相差无几,遂召来陈平议事。

    陈平现在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上次白登山之围,多亏了陈平方才解脱,因此对陈平愈加信任,加上萧何忙于政务,张良陆言几乎属于半归隐状态。

    未央宫中,陈平来到殿上,见到刘邦当即上前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不知此番来找微臣合适?”

    刘邦赐座备茶后,面色稍微沉稳,“今楚国地大,钟离昧尚在楚国,而韩信亦是楚国人,朕觉得二人堪忧,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陈平听刘邦这般说,心中自是明了,肯定是怀疑韩信有谋反的迹象,况且韩信性格高傲,陈平早就对其有偏见,当初陆言的事情,陈平至今还在耿耿于怀,虽然仅牺牲了郦生,但现在想想,搞不好平南王也会被解决。

    现在刘邦要制裁韩信,陈平自然双手赞同,煞有其事的说道:“陛下所言不错,然楚地多精兵,陛下不可轻易提出此事,否则必动干戈。”

    “卿言是也,匈奴之事刚刚平息,不宜大动干戈,只是这般如何能够制服韩信,若是被其知道朕的心意,岂不是会自反。”刘邦很是担忧的说道。

    “陛下不必忧心,今四方安定,陛下可作云游,如此四方诸侯必然接待,如此便可将其擒住,押往长安,便无后患。”陈平缓缓的说道。

    刘邦亦是觉得有理,便按照陈平的计策,游览天下,进而擒住韩信,而韩信久在楚地,忽闻刘邦前来云游,不免有些迷茫。

    遂召集楚相询问,皇帝巡游,诸侯接待之礼,那楚相却表现的很是慌张,“大王有所不知,看似皇帝巡游,不过欲擒大王也。”

    韩信听罢,很是茫然,“我为国立大功,又服从陛下安排,居于楚地,陛下有何理由擒拿于我,岂不是惹得天下咒骂陛下无情。”

    楚相连忙摆手,“陛下杀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当初齐地繁华,大王于王都带兵,陛下担忧大王反汉,所以将大王派到楚地,然楚虽战乱,如今已经趋于安稳,而且此地甚是宽广,方圆近千里,岂有不怀疑的道理?”

    “而且陛下已经查明,钟离昧就在楚国,陛下早在长安盼着大王将钟离昧交出去,未曾想大王竟这般无动于衷,想来陛下如何能容忍这种事情!”

    听完楚相的言论,韩信略微踌躇,沉吟良久,方才有些无奈的问道:“楚相乃是本地最有声望之人,能否指点韩信一二?”

    “老夫认为大王乃是天之骄子,丝毫不弱于汉王,今为何非得屈居人下,反正汉王现在也容不下大王,不若趁此次刘邦巡游,将其擒杀。”楚相很是果决的说道。

    “楚相差矣,重言不能反,待时我若失败便罢了,我若是咄咄逼人,长安平南王定然不能苟全,还请楚相另想他法。”韩信无奈的说道。

    楚相在旁,有些无助的点了点头,“平南侯为人宽谨,然陛下年纪年事已高,处事圆滑,很有可能不见旧情,大王考虑周到。”

    “不过现在若是不反,只有表忠,趁刘邦前来楚地巡游,大王可将钟离昧首级取下,交给汉家皇帝,或可免去此番事情。”楚相很是淡然的说道。

    “可是那钟离昧与我也算是至交,当初虽然是敌,但现在却是友,某如何下得去手。”韩信握着茶杯,有些叹息的说道。

    “大王还请深思,诸事皆有取舍,大王不愿意造反连累平南王,今只有表忠,杀了钟离昧,二者总要有个抉择。”楚相很是认真的说道。

    最终韩信还是决定将钟离昧交给刘邦,楚王宫后院之中,钟离昧丝毫不知道情由,听闻韩信前来,当即慌忙前去接待。

    两人叙礼毕,钟离昧脸色颇为感激,“近日来汉家皇帝欲要擒拿于某,多亏兄弟庇护,某才有今日,只是不知大王现在前来所为何事?”

    韩信闻言,不免有些皱眉,“钟将军,韩信恐怕保不了你了,明日陛下便云游到此,怀疑重言与公合谋,欲要夺取汉家天下,重言为表忠心,只得借汝首级一用。”

    钟离昧在旁,面色立即大怒,“好你个韩信,没想到你也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初在楚营的时候,除了范增与我,还有谁处处袒护于你,今日某走投无路,你却说出如此无情无义之话,某当真是瞎了眼。”

    “钟将军,你听我解释,有些事情也不是我能决定,这般做法也是不得已的事情。”韩信慌忙说道。

    然而钟离昧丝毫不看韩信脸色,愈怒道:“你休要与我多说,今某在楚国,正是刘邦不敢前来擒拿你的原因,某若死了,汝难独生!”

    不待韩信反应,哪知道钟离昧竟然直接拔出利剑,向着脖子抹去,随着鲜血流出,楚将钟离昧的生息也开始逐渐消失。

    韩信见状,颇为叹息,“钟将军莫要怪我,此乃天意,希望将军首级,可保我楚地平安。”言罢,遂命人将钟离昧首级取下,用匣子装好。

    次日辰时左右,刘邦果然赶到了楚地郢都,韩信亲自出来迎接,陈平随王伴驾,见韩信出列,立即向前说道:“楚王韩信,可知陛下前来所谓何事?”

    陈平话音刚落,左右将士直接将韩信围在了中间,韩信抱着匣子,见到汉军如此,心中亦是大惊,慌忙跪倒在地,不敢有任何反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2章 韩信被贬淮阴侯

    (全本小说网,。)

    刘邦坐在撵车前,见到韩信如此,心中自然窃喜,故作镇定的说道:“钟离昧本是罪人,汝身为楚王,为何将其留下楚地,到底是何用意?”

    韩信闻言,当即将匣子放在自己的身前,“启禀陛下,此乃钟离昧的首级,已被微臣斩杀,还请陛下恕臣不知之罪。”

    刘邦并未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陈平,希望他能出来说两句,陈平倒也反应快,当即出列道:“那钟离昧乃是楚将,今陛下来时,楚王方才悔过,虽已改,但已晚,因此还要有罚,至于轻重,全凭陛下做主。”

    “韩信,你可听到陈平所说,朕虽贵为天子,但不可得罪于天下,汝虽有大功,但此次窝藏楚将之错,亦不可宽恕,否则如何服天下。”刘邦缓缓说道。

    韩信长跪不起,听到刘邦如此说,就知道这个事情不简单,有些无奈的说道:“还请陛下宽恕,重言日后绝不敢再犯此等过失。”

    陈平闻言,稍微甩袖,“楚王韩信,现在就是现在,莫要谈论以后,还请陛下速速治罪,今梁王彭越早就派人通知迎驾,不可在此延误时辰。”

    “既然如此,那就免去韩信王号,封为淮阴侯,另外先前往长安,听候发落。”刘邦很是认真的说道。

    “陛下恕罪啊,今已将钟离昧首级交出,何故这般惩罚于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某自当与楚国谨慎职守,不敢有半点疏忽。”韩信很是无奈的说道。

    但刘邦似乎并没有这层意思,当即命令左右将韩信押到车上,使其待在长安要比待在楚国安全的多。

    陈平见韩信上车,心中颇有几分快意,“陛下,今韩信已然被解决,并无后顾之忧,大王是前往大梁还是随行长安?”

    刘邦脸色也是平稳很多,“那就去一趟大梁吧,我倒要看看这彭越如何表现,若是有什么怠慢举动,一并押解长安。”

    于是乎,大队人马又浩浩荡荡的前往大梁,不过彭越还好,为人老实宽厚,接待刘邦的方便很是拘谨,因此刘邦并未怀疑梁王。

    韩信来到长安之后,心情异常烦闷,然而最多的还是恐惧,如今被冷不丁的削去了王号,又被押到了长安,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要处理忠臣大将了。

    陆言虽然身在学宫,亦是知道此事,当即命人把韩信接到了学宫中,两人许久未见,不免有些激动,韩信当真是老泪纵横。

    “兄长,重言何曾想到,打仗是一回事,君臣又是一回事,当初未听从蒯通之言,自立为王,却被刘邦改封为楚王,今未听钟离昧之言,竟被贬为淮阴侯,当真是世事蹉跎,人生难料啊。”韩信很是无奈的说道。

    陆言稍微抿口温茶,“重言,汝有今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恐怕就算这般,陛下仍旧不会放心你。”

    “还请兄长赐教!”韩信当即跪拜道。

    “当初陈豨前往赵地的时候,曾经过楚国,这个事情陛下一直耿耿于怀,但是由于当初陈豨势力较小,因此陛下并未重视,时隔两年,陈豨的势力今非昔比,陛下欲除掉陈豨,故而先将其左右熟人拔掉,而你便是其中一个。”陆言缓缓地说道。

    韩信在旁闻言,心中大惊,“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看来还是某小看了汉家皇帝,当真是圆滑处世,心思缜密。”

    “今天下异姓王者并未有几人,各自就国自然很好,但陛下最为忌讳相互勾结,今张耳、韩王信一死一疯,藏荼也因为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反汉,今为王者不若为侯,王号虽高,总使人心惊胆颤,你日后就呆在学宫,莫要参与政事,亦或是其他诸侯的事情,或许还能保全身家性命。”陆言颇有劝慰的说道。

    “重言谨记,只是那燕王藏荼应该不会因为心生恐惧而反汉吧?”韩信很是疑惑的说道。

    “陛下说他造反他就是造反,陛下说他是因为心中恐惧造反,自然无其他理由,吾等不必多想。”陆言很是严肃的说道。

    韩信无言以对,只得颔首,“那重言就先下去了,如今身为淮阴侯也好,在学宫中写本兵书,也算此生无憾了。”

    说起藏荼造反,当真是扑朔迷离,他身为燕王,远在边疆,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是项羽部下而造反,其中原委很难得知。

    不过在藏荼死后,卢绾为燕王,想来卢绾和刘邦乃是同窗好友,也算是铁哥们了,藏荼身死,削去王号,或许真和卢绾有点关系,否则也不会在藏荼被刘邦斩杀之后,就仓促封为燕王。

    闲言少叙,韩信被滞留在长安之后,刘邦对其倒是颇为尊敬,每天几乎都会派人送礼过去,用来宽慰其心。

    因而使得各地诸侯王稍微平静了几年,但是后宫的事情却让刘邦头大,当初彭城之败后,刘邦在定陶收了一个女子戚氏。

    不管是当初还是现在,戚氏能歌善舞,甚是得刘邦喜爱,而且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

    正所谓后宫之中,有母凭子贵的,也有子凭母贵的,刘如意大概就是因为其母得宠,故而身家翻倍。

    就刘邦自己看来,他还是比较喜欢幼子如意的,因为刘盈为人很是宽厚老实,和刘邦的几个兄弟非常相似,没有男子气概,而刘如意却和刘邦性格相似,颇受刘邦喜爱。

    再加上戚氏在刘邦枕前吹风,先开始只是想封刘如意为王,现在又想封刘如意为太子,这就意味着刘盈有废掉的可能。

    但是细细想来,刘盈当初是自己称帝时候立下的,在全天下都非常有威信,而且目前又没有其他的过失,轻易废掉,只会让天下人嗤笑皇室无信。

    刘邦终究是架不住戚氏的糖衣炮弹,那刘如意和自己性格相似,接替自己会使得天下更好,就算为此背信天下,也没有什么大损失。

    于是乎,刘邦便召集群臣,在殿上商议此事,希望大家都能站出来支持他,就是久未临朝的平南王陆言、留侯张良也被叫到了殿上,就目前来看,这两位只要开口说个行字,那刘如意被封为皇太子的事情就算解决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3章 高祖欲立刘如意

    (全本小说网,。)

    未央宫前殿,刘邦居于首位,文武百官各在左右侧,君臣礼毕,刘邦略作思考的说道:“今皇太子刘盈虽躬亲,却懦弱,唯有那如意与朕相似。”

    诸官听言,大部分还是有些明事理的,萧何首先出列答道:“当初皇太子乃是陛下钦定,况且皇太子温良谦恭,总比侠义之风要好些。”

    刘邦在旁,听罢萧何的话,脸色略有些不高兴,这分明是在说自己不适合盛世,但细细想来,安定之世,为人表率即可,也没有必要涌出侠义精神,民生淳朴总归是好的。

    “子玉有何看法?不若说来听听?”刘邦转眼看向了一旁的陆言,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决策,如此这个事情就算成了。

    陆言亦是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臣在学宫之时,便知晓皇太子勤恳好学,皇室之中,百官之内,诸多弟子皆不及也,不知今皇太子有何过错,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见,而那三皇子又有何优势,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袒?”

    “这个?朕只是觉得如意性格和朕相似,故而怜悯喜爱。”刘邦有些没有底气的说道。

    “启禀陛下,当今选太子,而非以陛下之意,乃是以万民之意,长安万民皆是拥戴皇太子,此事还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吗?”陆言紧接着说道。

    刘邦沉吟良久,方才缓缓说道:“子玉言之有理,此事日后再议,暂且退朝。”

    然后宫之中戚氏听闻此事被驳回,心中颇感无奈,当下便前往未央宫拜见刘邦,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

    刘邦此时正在批阅各地的呈报,忽见戚氏前来,不免有些惊讶,“爱妃不在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