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纵横家-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雉斩杀彭越之后,又命人将其四肢卸下,制成肉酱,然后以木肢代替,其首级悬挂于洛阳东门,昭告天下,警示诸侯王。
果真最毒妇人心也,彭越被杀之后,梁地百官人心惶惶,还好刘邦下诏,梁地百官万民皆不知此事,不予立罪,才使得大梁安定下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7章 栾步替彭越收尸
(全本小说网,。)
且说吕雉杀了彭越之后,心中大为畅快,回到成安之后,便命人将彭越的四肢做成肉饼,欲要分发给各地的诸侯王,陆言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陆言身在长安,但怎么说他也是有封地的,而且还是平南王,今吕雉为后,对陆言更是不放心,而且上次放走韩信的事情,更是使得吕雉耿耿于怀,却又不敢告诉刘邦,毕竟这个事情她也是有责任的。
当日吕雉回到长安之后,便用食盒盛着肉饼,去见陆言,这肉饼正是彭越肉身所做,陆言身在学宫,只知道彭越身死,至于尸首分离的事情并不了解。
学宫前殿,诸位学子听闻吕雉前来,皆是惶恐,立即排列整齐前往殿门迎接,其中刘盈也在其中。
陆言于首位行礼道:“皇后娘娘恭迎学宫,乃是诸位学子之荣幸,不知皇后有何吩咐,吾等自然照办。”
吕雉当即摆手,“平南王多礼了,哀家只是前来看望诸位学生,顺便为平南王带些食物品尝,望平南王莫要嫌弃。”
陆言对此丝毫不知情,脸色很是茫然地将吕雉请入厅内,左右随从立即摆好案几,吕雉居于首位,刘盈与陆言各在左右。
“长安学宫乃是培养吾汉家人才之地,吾身为国母,岂有不来之礼,今有薄食,还请平南王尝试。”吕雉言罢,当即命随从将肉饼摆在陆言的面前。
陆言见吕雉这般热情,虽有怀疑,但诸位学子皆在,想来也不会在此大庭广众之下用毒,便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肉饼。
那肉饼不过巴掌大的量,陆言稍微尝了两口,总觉得味道有些不对,当下便有些疑惑的问道:“启禀皇后,此并非猪羊之肉,但味道肥美,还请皇后赐教此为何肉?”
吕雉微笑,沉吟良久方才说道:“这肉饼的确不是猪羊之肉,但也是牲畜之肉,不过这牲畜,腾起风雨,可将大汉搅乱。”
陆言更加茫然,心中自作思量,什么畜生这么厉害,搅动风雨,可将大汉变乱,“敢问皇后,这畜生产自何处?”
“这畜生产自大梁,并无多少,不过还有数只,遍布天下,哀家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决其中两只。”吕雉故作神秘的说道。
殿上的学生皆作沉思状,就是刘盈也有些疑惑的看向母后,然唯有陆言听罢吕雉所说,猛然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放下手中的肉饼。
“怎么了,难道哀家做的这肉饼不合平南王口味,这么一个都没有吃完,着实对不起哀家的苦心啊。”吕雉故作惋惜的说道。
旁边的刘盈见状,当即躬身行礼道:“老师可能腹中有量,剩下的就由弟子代吃如何?”
吕雉闻言,颇为不悦,“此乃母后赐给平南王,盈儿就不必过问了,而且弟子如何可以分了老师的赏赐,岂不是无理于老师。”
陆言也是颔首道:“皇后好意,微臣自然不敢谢绝。”说罢,当即拿起案牍上的肉饼,竟连续吃下五张肉饼。
吕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符合老师规范,既然如此,那哀家就先回去了,平南王就继续教授弟子吧。”
不待陆言反应过来,吕后已经离开了学宫前殿,刘盈见陆言脸色惶恐,当即上前搀扶,“老师,母后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没什么意思,皇后说的那畜生就是某也。”陆言说罢,只觉得腹中一阵作呕,竟直接吐在了大殿之上。
“今天学习到此结束,明日在教授,老师的身体有些欠佳。”陆言摆手道,有些苍凉地向着后殿走去。
刘盈在旁很是仔细的搀扶着陆言,“老师,母后的食物难道有毒?”
陆言稍微叹了一口气,“食物没有毒,可惜皇后的心有毒,日后老师我若死了,还请皇太子好生安葬老师,如此某就心满意足了。”
经此事件之后,陆言对吕雉的又多了些许恐惧,不过身在学宫,诸多后辈都是自己培养的,想来高皇帝万年之后,陆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长安诸事不提,且说大梁的栾步,听闻自家大王被冤死,心中大为震怒,最为可怕的是竟然无人收尸。
栾步便亲自赶到洛阳,将彭越的尸首合一,带回了昌邑,并在洛阳东门大哭了一场,告慰彭越的在天之灵。
未曾想此事却被刘邦得知,亦是觉得不爽,那彭越本是反贼,其尸身就算糜烂于东门,也是理所应当,岂有他人收尸之理。
刘邦对于此事,当真是越想越气,没过多久,便命人将栾步逮捕,押往上郡,欲要讨一个说法。
栾步被押到汉营之中,表现的很是镇定,刘邦见状,心中大为震怒,当即指着栾步的鼻子骂道:“你是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当初朕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当真是不打自招,显然欲要和同彭越一起造反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左右速将他烹杀于后营!”
刘邦左右的士卒正欲抬起栾布走向沸水锅的时候,栾布颇为淡然的回头说道:“臣将死之人,还望陛下能让某说句话再烹杀。”
刘邦当即摆手士卒,“先放开他,让他说,朕倒要看看能说出什么豪言壮语!”
左右立即松开栾步,其亦是躬身行礼道:“当初陛下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梁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啊。”
“那时,若梁王迟疑不决,与楚联合,汉岂有今日之繁盛,当初正是梁王与汉联合,楚王才会失败,于后垓下之战,若是联和诸侯的时候,梁王不去,项羽就难以灭亡,因此梁王之功不可小看。”
“今天下已经安定,梁王接受印绶,封地大梁,何尝不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当初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梁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心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证据都没有确凿,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实乃不义之举也。”
“微臣担心,自此之后有功之臣皆会感到危险,现在梁王已经死了,微臣乃是其属国重臣,愿陪梁王赴死,就请陛下烹杀微臣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8章 张胜用计使匈奴
(全本小说网,。)
刘邦听闻栾步此言,亦是觉得有道理,想来梁王已死,完全没有必要再让他的大臣送死,因此便放了栾步,并未将其烹杀。
本来刘邦是要拜栾步为官的,不过却被栾步辞决,这小子也没有安生,离开汉营之后,前往淮南,投靠英布去了。
汉军诸事不提,且说赵代之地陈豨谋反,刘邦率领汉军迟迟未到,暂由卢绾处理此事,燕王怎么说也是正规汉军,因此与陈豨交战,略占优势。
而陈豨所率领的代军,又听闻高皇帝的士兵将至,心中无不惶恐,陈豨无奈,只得率军前往匈奴,欲与单于联和,消灭卢绾的军队。
这个时候卢绾亦是得到消息,说是陈豨去了匈奴,欲求援兵,卢绾心中自作思量,当初汉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都未能从匈奴手中讨得便宜,可见匈奴士兵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若是陈豨真的求来了援军,后面的仗根本就没法打啊。
又加上高祖的救兵没有来到,因此卢绾心中更加觉得迷茫,便召集诸臣商议此事,其中有名臣子张胜,听了卢绾的担忧之后,很是爽快的献上计策。
大致的意思就是,如果陈豨能够与匈奴联和,最多不过两个原因,首先就是与陈豨联和,可以打败汉军,二就是陈豨的实力足够强大,让匈奴为之动心。
今陈豨虽有使者前去匈奴,但匈奴单于并不知道其真正实力,定会派人前来代地查探,大王可趁此机会前往匈奴,与匈奴王诉说,告诉他们陈豨不过是笼中困兽,若是匈奴出兵,只会惹祸上身,而且自从陛下白登山之围后,双方便无任何瓜葛,以此游说匈奴,定然可使陈豨左右无人,待到陛下前来,大王早已经灭了陈豨,只待邀功即可。
卢绾听罢,心中大喜,觉得此话甚是有理,便命令张胜为燕王使者,前往鲜卑城搅乱两地联和。
张胜得令之后,便快马加鞭向着匈奴赶去,毕竟是立功的好机会,然而路上却碰见了另一个人,说的张胜恍然大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任燕王臧荼的儿子,名叫臧衍,当初刘邦征战燕地的时候,想来那藏荼虽然没有在灭楚的方面上出了多大的力。
但是人家也没有帮助项羽,这何尝不是一种功劳,而且在藏荼的治理下,燕地百姓富足,可见藏荼还是有点用处的,不过正是因为藏荼太得民心,所以就算你不反叛,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于是乎刘邦就找了一个不正当的理由,让人揭发藏荼造反,之后刘邦出其不意,带兵攻打燕地,致使得藏荼身亡。
刘邦老年的时候有点圆滑,但终究不如吕雉心狠手辣,心中尚有恻隐之情,所以没有赶尽杀绝,让藏荼的儿子逃走,刘邦也没有下令追捕。
而臧衍逃出生天之后,并未留在中原,而是逃到了匈奴,刘邦放他一命不假,但刘邦也是他的杀父仇人,因此臧衍的使命就是替父报仇,搞乱汉朝。
臧衍虽是逃犯,但终究是藏荼后人,因此在燕地颇得人心,跟随其逃跑的士卒不下百余人,所以才打听到张胜出使匈奴的事情。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可以搞出名堂的好机会,便装作在匈奴偶遇张胜,鲜卑城内,旅馆之中,张胜听闻有人拜见,心中也是茫然。
便命人将其请入,两人叙礼毕,张胜方才得知面前的人是臧衍,心中大惊,欲要叫人逮捕臧衍,交给高皇帝处置。
臧衍当即起身摆手,“使者大人莫要如此,某前来欲救大人,何故这般害某耶?”
张胜闻言,有点疑惑,想来眼前的人不过是逃犯罢了,有何能耐救我性命,况且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危险,当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臧衍见张胜心中不信,紧接着说道:“大人莫要急于一时,且听某将事情说完,若是不合情理,再将某交给汉家皇帝也不迟。”
“既然如此,公且说来,某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论?”张胜很是认真的问道。
藏荼闻言,心中甚喜,立即为张胜斟满一杯温茶,方才缓缓说道:“大人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大人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此地诸侯多次反叛而已,韩王信、张耳、陈豨、吾父藏荼皆如是也,其未反也,乃污蔑之反也,此番逼迫而反,不过是汉家皇帝担忧他们罢了,因此致使得战争连年不断。”
“现在大人想为汉家皇帝尽快消灭陈豨等人,当真不明智也,若是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那燕国还能独存乎?怕是大人也要成为俘虏了,汉家皇帝不择手段的攻打赵代燕,其居心不过是欲将此三地之王改姓为刘也。”
“大人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就能够使得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脱离汉朝,自立为国。”
张胜听闻,脸色飘忽不定,想来赵代燕地更迭数王,却无一人能够安定下来,可见责任并不在诸王,而是刘邦心中想除掉异姓之王。
“公所言甚是,某受教,不过陈豨能否与匈奴联和,难道不也是个问题吗?”张胜有些疑惑的问道。
“匈奴本与汉朝不相上下,若是陈豨稍有实力,单于自然不弃,想来韩王信不就是如此吗?公何故有此忧虑耶?”藏荼很是淡然的说道。
张胜经过藏荼这么一点拨,便觉得这个事情还需要从新规划,心中反而希望匈奴与陈豨联和,这样的话赵代之地便征战不断,如此燕地尚可保存。
而张胜心中虽然明白,但是卢绾却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到张胜多日未回,不免有些惶恐,若是张胜与陈豨联合,燕地将难以保存。
细细想来张胜所作所为,皆是欲离开燕国,若是不谋反,为何欣然领命,前往匈奴,卢绾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
于是乎,便在王府内写下一封书信,令人交于刘邦,大致意思就是张胜有可能谋反,还是将他家中妻子看紧点好,否则将无以牵制此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9章 燕王派使往代地
(全本小说网,。)
刘邦赶到上郡的时候,卢绾恰巧将张胜的书信寄来,大致意思就是张胜身为燕国重臣,竟与陈豨等人造逆谋反,当收其妻子以为牵制。
如今刘邦心中对陈豨的事情相当气愤,今听说张胜又与陈豨合谋,更是火上浇油,当下便命人将张胜全族逮捕,以待处理,而囚禁张胜全族之人正是卢绾。
张胜前往匈奴许久未归,并不是什么都没干,他现在的目标就是促使陈豨与匈奴联和,然后合力攻打燕国,形成焦灼局势,只要赵代燕战事不断,燕国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卢绾身在燕国,正好与陈豨对立,若是再加上匈奴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与之对抗,便有心迁怒于张胜全家。
而张胜何尝不知卢绾的为人,因此解决好匈奴诸事之后,便匆忙赶回燕国,欲向卢绾说明此事,从中商议对策。
燕国王宫内,卢绾心中甚是惆怅,欲趁着陈豨与匈奴未和之前,先发制人,将代地隐患消除,恰巧这个时候张胜也从匈奴赶了回来。
卢绾听闻此事,颇为动怒,当即命人将张胜带进殿上,说来两人也都是老朋友,卢绾见到张胜气定神闲站在自己面前,不觉有些无奈和生气。
“公此番出使匈奴,本应助燕灭代,何故多日不回,某更是听闻,公反助陈豨与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