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25部分

铁血铸新明-第125部分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府门,几个人解下身上的兵器,交于门房。三个亲卫留下等待,王朴一人进入偏厅。

    “末将参见秦督、宋巡抚。”

    让王朴奇怪的是,宋贤也高座堂中,赶紧毕恭毕敬向二人行礼。

    “请坐!”

    秦浩明手一抬,也没有叫他将军,淡淡的说道。

    同时,脸上闪过一丝不忍,这家伙平常对自己还算恭敬,如此对他,是不是过分一点?

    不过继而一想,留着他也是个祸害。

    这货在松锦之战逃跑,致使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寿举城投降。

    以至于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不能继续抵御建奴,最终断送大明。

    消息传开后,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于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

    “秦督,可是有什么事情?”

    方一坐下,秦浩明的几个亲卫便团团围住他,令他动弹不得。

    “唉,你先看看这些再说吧!”

    宋贤叹了一口气,脸色复杂看了秦浩明一眼,把案几上的一叠供词让师爷呈给王朴。

    今天的事情他原本不想掺和,再说王朴之前属于大同总兵,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奈何秦浩明不仅是几省总督,同时身上还兼着右都御史,专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若是惹得他不高兴,亦可用此法对付自己。身处大明乱世环境,又有几人屁股干净?

    不说别的,每年运到前线的粮食,中途就要克扣掉不少,有时甚至是一半还多。文官管这种克扣叫做漂没,属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在这场分食大明帝国血肉的盛宴里,文官从来都是宴会主持人,吃得最多,叫得最欢的那一个。

    当然,除非死仇,一般没人愿意无缘无故去得罪人,王朴这一次却是不知如何结怨于年轻总督?

    宋贤声音不大,但王朴听在耳朵里,却好像晴天霹雳一般。膝盖一软,直接瘫倒在地,“秦督、宋巡抚,末将……”

    自己的事情他知道,根本不用看供词,有心想对付自己,全身是把柄。

    故而他也不敢狡辩,情知不管自己怎么解释,终究是徒劳,还不如老老实实。否则的话,谎言戳穿,自己死的更难看。

    “大人,下官糊涂,还望秦督开恩……”

    “你也知道自己糊涂呀,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说说吧,原来你手下的五个卫所六个关隘里,还剩下些什么东西?”

    秦浩明不紧不慢地说道。

    并非是他故意要针对王朴,只是需要一个棋子撕开晋商的大网,王朴正好合适而已。

    “下官知错。”

    王朴冲着秦浩明磕了一个响头,起来之后,已是涕泪纵横。

    “你虽说被贬为副将,但毕竟是从二品的大员,本督也不好在这里直接办了你,自会禀明圣上,看今上如何裁断?

    在大同总兵的任上,你也有些年头了,自己都有哪些罪状,就说明清楚。

    文书,记录口供。”

    秦浩明目视着他,缓缓的说道。

    “是,大人……”

    王朴丝毫不敢迟疑,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将自己这些年捞的银子,如数招了出来。

    晋商的孝敬分别有多少,大同边镇将领的孝敬又有多少,其中各镇将领都是吃空额、克扣军饷。

    各个卫所关隘,军用物资经由晋商走私到建奴。

    自己看到,也就睁眼闭眼。虽说也数目上略有遗漏,但大体上是没有假。

    总数加起来,都有三百万两银子了。

    大同总兵,那可是极好的肥差,守着五所六隘,而且靠近边界,随随便便一年下来,都是几十万两银子,更别说王朴干了这么多年。

    招出三百万两来,那也是往少了说,不过真落到自己口袋也差不多。

    总兵和总督不同,总督第一是文官,第二算是政治核心里的人物,几乎不用去行贿什么高官,甚至还有京官要巴结宣大总督。

    这都是你来我往的,京里的官员,有那门生故吏被调到宣府治下的三抚三镇,不都要找宣大总督照应。

    大家面子上来往,就省下金钱上的来往了。

    而总兵是武将,大明以文治武,武将稍微有点事,就得遭到弹劾。哪怕没事,也不招人待见。

    所以,花钱的地方比较多,哪年不得给京师大员送礼,捞来的银子,岂敢全部揣入自己的腰包?

    这几百万两银子,至少有一半,都走门路送到了京官手里。

    至于自己都给谁行贿了,王朴也毫不隐瞒,兵部的官员,上上下下都得打点,户部的三大堂官也要孝敬。

    毕竟银子要从户部拨下来,岂能不分点?

    都察院的官员,也得表示表示,省的他们上本弹劾自己。内阁的官员,总少不得冰敬、碳敬,这么多人加在一起,能少花了么?

    这些都是不成文潜规则,谁都知道,甚至秦浩明也知道。

    王朴把收过谁的钱,给谁送过礼,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贿罪加上走私,两条合在一起,应该是死罪。家中老小,最差也得摊一个男的充军,女的发教坊司。

    说完之后,秦浩明让王朴签字画押。

    “王朴,如此罪过,即便不满门抄斩,你家老小也难逃个好处。

    不过本督念在你适才老实的份上,再加上对自己的罪行毫不隐瞒和狡辩,本督会奏请皇上从轻发落,尽量不牵连你的家人。”

    “多谢秦督、多谢秦督……”王朴痛哭流涕地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连连磕头,他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能不牵扯家小,已经算是最大的法外施恩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或许还不保准,但这是秦督说,他还是相信。

    “本督知道,宣大边镇,绝非你一人在吃空饷,只有你和晋商眉来眼去,但为什么只揪着你,想知道原因吗?”

    拿到王朴口供,秦浩明心情大好,盯着王朴多少有些不忿的表情,微笑着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二节 把事闹大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莫非是下官背叛卢督,追随陈大人?”

    王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陷害忠良,杀良冒功拿手,遇敌则一触而溃,大明要你这样的将领何用?”

    秦浩明拍拍手,后堂走出殷雨昂和其他几个大同将领,全是王朴打压或者关入大牢的手下。

    王朴看了一眼,低垂着头,低声说道:“回秦督的话,下官之所以关押戚怀年等人,实在是无奈之举。”

    “怎么还成无奈之举了?”秦浩明冷淡地问道。

    说起来,戚怀年现在跟他还有点关系,算是他的小舅子。

    若不是戚纲说起此事,他还没想到从王朴下手。

    “是这样,鞑子准备从大同入关,戚千户到我府上商议军情,他建议把大同南北两门都封死,跟鞑子做殊死一搏。

    而末将以为,若封死北门,一旦鞑子破关而入,我军将无路可逃,势必全军覆没。

    鞑子骁勇,横冲直撞,破城无数,所向披靡,区区大同怎能抵挡?

    尤其是大同的兵马,因为末将吃空额的缘故,只有七千余人。

    以七千人去抵挡数万鞑子,无疑是螳臂当车,末将不想让下面的弟兄全部牺牲,希望能够留下有用之躯,继续报效朝廷,守御边镇。

    大同能守就守,要是守不住,也能有条后路。

    最后事实也证明,末将的想法是正确的,鞑子驱民攻城,我军无法抵抗,撤退之时,还留下大部兵马。

    末将当时,也没打算将戚千户关押,可他咄咄逼人,甚至口出不逊,末将才不得已,先行将他关押。

    请大人明鉴。”

    王朴口才不错,一番话圆的几无破绽。

    “呵呵呵呵……秦浩明笑了起来,声音不大,但笑声却令人心中发寒。

    “连喝兵血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你还有脸说在乎手下士兵性命的话来,说这话的时候,不觉得脸红吗?”

    秦浩明冷声质问道。

    “末将……”

    秦浩明只一句话,就把王朴问的是无言以对。

    随后,便开始磕头如捣蒜,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压下去!”

    秦浩明厌恶的瞪王朴一眼,先前的不忍消失一空。

    接下来,是几个王朴手下死党的审理,不过他们罪名还真不怎么大。也就是在镇守大同的时候,收点过路费,过往的车辆,只要给钱,就不查了。

    小的商人不敢私运军需,大的商人,好似范永斗、黄永发这样的,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查。

    把所有的口供签字画押,一份一份整理清楚,杨国柱和虎大威方从侧厅走出来。

    “怎么样,两位将军有什么想法?”

    秦浩明似笑非笑,朝他们问道。

    “多谢秦督维护!”

    虎大威和杨国柱二人躬身行礼,面有愧色。

    王朴干的这些事情,认真说来,他们是一件也没少干。只不过,没有他这么过分而已,另外,遇到建奴,他们胆敢一战。

    今日,秦督此举,分明有敲打他们的意思。

    “不要天天只盯着空饷、军需,那是大明的柱石,为将者保命的本钱。

    若真想发财,不如拿出钱财,投资兴建水泥作坊,本督一定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秦浩明语重心长对在场的所有将官说道。

    这是他今后防止将士贪腐的手段之一,用利益捆绑军官。

    “诺!感谢秦督!”

    在场军官大喜,水泥的便利性他们已经多以知晓,这种东西不但可以将房子修建成任意的形状,而且还坚固无比。

    它不怕水、不怕火,无论是用来修路、修桥还是建造东西都是首选之物啊!

    而且价格也不贵,一百斤才卖三百文,家家户户都可以使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秦督有信心。

    秦浩明淡然一笑,财帛动人心,取之有道亦无妨,能凝聚人心就行。

    不过,今天的重点显然不是这个,告诉大家,此事今后找个时间详细讨论。

    目前,要对付则是五大晋商。

    显然,有许多事情要做在前头。

    首先,这么大的动作,崇祯皇帝是必须事前知道的,否则,罪大矣!

    想来,尝到甜头的他,应该不会拒绝。虽说大头要给他,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自己是人臣呢?

    其次,控制局势,谁要牵扯进来谁要脱身,尚需细细谋划。

    最后,就是证据还要完善齐全。

    吩咐由虎大威这个地头蛇作统帅,杨国柱、戚纲、张松荣、碾子、戚怀年每人负责一家,务必把五大晋商一网成擒。

    同时将黄永发等其他商人的货行进行查封,派人快马前往太原,给山西巡抚刘秉策送信,让他把这些晋商的老家全部看住,不得跑了一个。

    还秘密给太原通判张新发送信,叫他小心盯着,千万不能有通风报信的可能。

    众人领命而去,分头行动。

    当然,秦浩明也不得闲,还有大同的镇守中官等着他审讯。

    “李公公,都听见了吧,有什么想法?”

    从隔壁房间被拎出来的大同镇守中官李美春,整个人脸色苍白,努力让自己站稳。

    “回秦督的话,咱家无话可说。大人若想让咱家招供,咱家当然也不敢隐瞒,唯有实话实说。”

    李美春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狡辩、抵赖没有用处,和秦大人耍狠,更是自取其辱。

    若想保命,或许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或许自己才能有一线生机。

    自己带不出多少人来,最多只有自己的干爹,宣大镇守总中官高起潜。

    但就算扯出高起潜来,瞧这位年轻总督的做法,恐怕也不管用。

    但李美春相信,只要高起潜出来,背后的人将越来越多,火也会越烧越大。

    等那帮晋商再牵出一大帮人,看你秦浩明最后怎么收场。

    “甚好,那你就自己说吧。把罪行都说出来,也省得本官麻烦。”

    秦浩明翘着腿,悠闲地说道。

    “这些年咱家……”

    李美春倒也光棍,一五一十把事情全部交代。

    作为监军太监,赚钱最好的法子,就是倒卖军需物资。

    受贿什么的,在他看来,那是小钱,贩卖军需物资才是大钱。

    李美春掌握整个大同的军需,调拨军需都由他说了算。

    宣府也不是每个防区都有监军的,也就大同这等重要的地方有监军,别的地方只有守将。

    你兵马不够,吃空饷,李美春是知道的,你实数多少,他就发多少,省下来的,他全卖给晋商,其实也就是建奴。

    在需求较大,军需不够的时候,李美春就从兵仗局倒运。

    他和宣府兵仗局的管事太监私通,调出兵器和铠甲。

    李美春做了这么多年的镇守太监,赚的银子着实不少,但他也不敢自己揣进腰包,起码三分之一要献给自己的干爹。

    他这一下子,便把宣府兵仗局的管事太监扯出来了,干爹高起潜也跑不了。

    让李美春签字画押,口供到了秦浩明手中,细细观看。

    宋巡抚坐在太师椅上,扭来扭去,却是有些坐不住,事情越闹越大了。

    ps:诸君,请喜欢本书的朋友尽量到看正版。

    其实两千字一毛钱,两章四千字二毛钱。本人更新不快,意味着诸君每天只要二毛钱。本人从不要求大家打赏,只是恳请大家看正版而已。

    毕竟写明末小说和看爱看明末小说的诸君,本人以为基本上属于以汉人为傲。

    要看盗版,就去看清宫小说。哈哈哈……

    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