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71部分

铁血铸新明-第171部分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他而言,任何一次接见上司,都是自己的机会。

    闽清是下县,人口不足三万户,平常省级官员赴任基本在较大的延平府逗留,从未有在闽清留宿记录。

    一方面让师爷派人连夜火速赶往福州府衙,同时安排食宿酒席,一方面自己小跑着赶往县衙前厅,迎接秦督到来。

    应该说见面还是友好融洽的,秦浩明虽然知道大明官场黑暗,但他不愿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再说,他现在也不是带着整治福建官场吏治的目标而来。

    要动手,也不会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开始,那无疑是打草惊蛇,也无故丢了自己的身份。(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四节 全套班子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当夜,福州一府三司衙门主官皆得到秦浩明夜宿闽清消息,心里顿时琢磨开来,今后应如何与这位新晋总督相处?

    毫不讳言,这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且强势至极的上司。

    时至今时今日,秦浩明早已非当初籍籍无名之辈。恰恰相反,现在的他不仅在街头小巷、茶楼酒肆平民、士子、富商中热议。

    更是官场各派人物研究,甚至制定用何种对策相处的对象。

    观其自从如彗星般鹊起后所为,铲除晋商、斗倒高起潜、薛国观、陈演、张四知等人,手段老练活络,既有年轻人的激情,又有官场老油子的稳健。

    尤其是借力打力,或者说借用天子之力,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且毛骨悚然。

    若是真的有一天,自己跟他对上,又应该如此处理?

    这是盘旋在少数人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通知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司主官参加明日迎接,另外当地士绅邀请部分,人数不宜太多。”

    福州巡抚衙门内灯火通明,巡抚张肯堂穿着常服,放下手中的茶盏,淡然的对幕僚常辉吩咐。

    他字冀猷,东莞麻涌人。

    大明天启元年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被授为福建省长汀县令。

    因其为官清廉,当县令时,母亲死于官署,竟无钱治丧,由长汀绅士发动士民帮他料理,才把棺柩运回乡。

    守孝期满后,他被起用为河南省叶县县官。以后,他曾历任广西道御史、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直至福建巡抚。

    在福建任职期间,有陈虎、关日奎、陈佳等起兵作乱。

    他出奇兵擒获关日奎,迫使陈虎接受招安,杀了陈佳,又平定了陈倍赞、吴救贫的部属,使福建的局势安定下来,因功被加官进爵。

    “东翁,要不要扩大到左右参政、各地总兵、分守道、经历司等一众主事级别?此子会不会年轻气盛,对排场面子颇为讲究?”

    官场迎来送往是必要的礼节,也是下属讨好上官的一种最重要而直接的方式之一。

    如今张肯堂只是安排三司主官及部分士绅相迎,未免有些不够隆重。作为幕僚,常辉自然要建议一二。

    “若是你这样认为,未免小觑他的格局。能做出如此大事之人,又岂是如此浅薄之辈?就这样吧,你去安排。”

    张肯堂挥挥手,不以为意说道。

    在福建,张肯堂不同于其他人。名义上,总督虽有节制巡抚之意,但是,巡抚却非总督下属。

    甚至总督对于巡抚,都不能像对布政使、按察使和提督那样行使监察权。

    如果非要这么做的话,巡抚同样可以监察总督。两边都可以单独上奏,尽可以互相打小报告。

    虽然一般来说,总督要比巡抚稍微强势一点。但如果真的冲突起来,而巡抚后台又很硬,一样可以搞掉总督。

    更多的时候,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说起来,前程要紧,有一方能忍也就罢了。除非你抓住了对方切实的把柄,而且天子也在乎这种把柄。

    否则,大多数人还是相互尊敬,相安无事为妥。

    秦浩明是一个狠人,但不是一个难以相处之人,张肯堂已经通过宣大巡抚宋贤和山东巡抚颜继祖了解清楚。

    二者对他评价都很高,尤其是宋贤曾和他共事半年,赞誉有加。

    有底线,有分寸,不弄权,嫉恶如仇,当和冀猷兄能够和平相处,这是宋贤来信中的原话。

    “诺!”

    看见东翁胸有成竹的模样,常辉行礼缓缓退出。

    次日凌晨,整个福州城便忙碌起来。

    清理总督府衙,邀请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安排当日的接风宴席,派出探马了解秦督的具体行程等等,都是应有之意。

    当然,这些事情只要吩咐下去,自然有人做得妥妥当当。

    待听到探马回报秦督尚有半个时辰的路程,早已齐聚在巡抚衙门的众人各自走向精美的官轿,出城迎接新任总督大人。

    时至饷午,阳光愈发的炙热,一众人等汗流浃背,但看到站在最前头的张肯堂身形笔直,一动不动,再难受便也只能忍着。

    突然,一面大旗从官道拐角处上跃然而出,紧跟着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骑着战马出现在众人眼眸之中,大家不约而同的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来了。

    要不然在这大太阳底下晒着,对这些养尊处优的大人们,可真是一件遭大罪的事情。不说别的,众人的衣服,此时已经基本都湿透。

    远方的队伍愈走愈近,看着那杆火红色写着秦字的大旗,福州的官员们心中凛然,这就是今后他们的上官啊!

    显然是看到了城门口迎接的人群,马队骤然加速,奔腾的战马顷刻之间便到了城门口。

    距离他们百步开外,随着一人猛勒战马,数百骑战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整齐划一的停了下来。

    训练之有素,让迎接的官员士绅和看热闹的百姓们齐齐喝彩。

    对于这些承平已久的人来说,见到这种军容军姿,委实难得。

    分成几列的骑兵,簇拥着前面的年轻将领,缓缓行来,除了马嘶之声,竟不闻余声。

    而更让这些人有些怵的是,这些骑兵们居然一个个身披重甲。

    他们穿着轻薄的衣物尚且热得受不了,这些士兵在日头之下全身着甲是个什么滋味,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白。

    “恭迎秦督!”

    在看过官、印腰牌及吏部文书后,张肯堂率领众人朝秦浩明行礼作辑。

    “见过各位同僚!”

    秦浩明远远地跃身下马,大步朝他们走去。

    “秦督,此乃左布政使李一平、右布政使吴之屏、按察使王贵、都指挥使陈一山,那些是福州当地有名士绅,待酒宴上再为介绍。”

    张肯堂按官职高低,逐一向秦浩明介绍福建各级官员。

    左右布政使,从二品,掌一省之政。按察使,正三品掌一省刑狱之事,与管军事之都指挥使司,从三品,合称一省三司。

    加上他自己和秦浩明,构成福建全套班子,总督、巡抚、三司。

    因不是边关战地,故而没有设立镇守中官。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打赏,感谢诸君每日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五节 接风洗尘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随着张肯堂的介绍,秦浩明心里不经有些感慨。大明的官职制度其实已经非常完善,纵使几百年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自己这个总督相当于后世六七十年代的大区领导,如华东局、西南局书记。巡抚张肯堂则相当于省长。

    二人皆由朝廷直管,有利于中央集权。

    左右布政使相当于财政厅长、民政厅长;按察使则是公检法的首脑;还有一个都指挥使相当于军区司令,下面三个总兵就是军分区。

    总督侧重于军务,体现党指挥枪原则。巡抚侧重政务,发展民生经济。

    总督官阶高于巡抚,但巡抚不是总督的下属,两者都是封疆大吏。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是督抚的下属,属地方大员而不是封疆大吏。

    若是他和张肯堂齐心协力,下面人任由拿捏。

    若是他们争斗起来,下面人则面临着站队或者两不相帮的立场。

    督抚同城,本以互相牵制。然权力交叉重叠,权责难分,有的时候,矛盾在所难免。

    就像万历年间御史大夫袁天力所言:督抚同城,巡抚无敢自专者,于是一切大政悉听总督主持。

    其又各开幕府行文书,不能如六部尚书侍郎同治一事也,而参差不同之意常多。

    或是巡抚形同虚设,或是督抚之间相互倾轧,常令下方从属无所适从,导致政事糜烂矣。

    天启、崇祯年间,福建一直没有设立总督,只有巡抚是常态。

    今日随着自己的到来,打破福建官场平衡,倒是非常考验福建各级官员的心态和脑细胞。

    天气炎热,不是寒暄的好地方。在张肯堂的建议下,众人移步巡抚衙门附近的于山酒楼就餐,为秦浩明接风洗尘。

    于山位于福州市区东南北侧,是最繁华的三角地段。

    纵使是中午时分,街上依旧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如云。

    临近山脚,大街的左边,有一片开阔的平地,排满了精致的暖轿,华丽的马车以及几百匹战马。

    这里就是福州府衙招待秦浩明的地方,属于半官方的招待场所,自然非同寻常酒家。

    门口十丈鲜红的丝毯铺地,两旁立着两排迎宾的壮小伙,皆十八九岁,生的唇红齿白,清一色的玄色马褂,显得极其精神和利落。

    于山酒楼一共五层,一二楼为大厅,主要为散客服务。

    每层楼的走廊处,各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妓数十名。

    一个个肌肤欺霜赛雪,操一口吴侬软语,鲜花盈头,笑靥如花,凭栏招邀客人,谓之“卖客”。

    又有年纪较小的娇小丫鬟模样的女子,不呼自至。

    怀抱着琵琶或古琴,娇滴滴的喊一声“诸位官人,来只曲子么?”,这种在酒肆中卖唱的歌姬称为“擦坐”。

    还有吹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等卖艺者,谓之“赶趁”。及有老妪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

    酒楼里的小二,随叫随到,能一口气给你背出上百道菜来,而且不用菜单点菜,十个人点十个菜,也是清楚记得,绝无半分差错。

    这样的酒楼,秦浩明自然是忍不住赞叹,的确不愧是福州府顶级的酒楼,比之后世的五星级大酒店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四五每层楼各分小阁,类似十余包厢,酒器悉用银,甚至官窑的瓷器,极近奢华。

    当然,今日三楼以上全部包场,用于接待秦浩明和三百亲卫。

    经历司的官员把亲卫和福州士绅分别安置在三楼和四楼,而秦浩明在张肯堂等五人的陪同下,沿着古色古香的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了五楼。

    顿时,迎面的山风铺面而至,酷热顿失。

    整个五楼四处空旷无垠,投过楼宇栅条往外看去,于山树木参天,古榕盘根错节,蔚为壮观。

    站在五楼,俯瞰福州全景,一览无遗。旁边是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公祠、平远台、醉石、蓬莱阁等。

    远处,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

    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整个五楼居然只有一个包厢,看来,这就是顶级vip的待遇啊!

    “请诸位官爷洗漱。”

    秦浩明他们依照官职高低刚刚各自落座,耳边便传来一声娇软媚人的声音。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子,穿着黑色的长裙,一根银色宽腰带紧束腰间,衬着她的杨柳细腰和丰乳肥臀,让人看了心跳加速。

    急剧放大的臀胯曲线下,是一双修长浑圆的大腿,把窈窕健美的身姿勾勒得淋漓尽致!

    随着她小手轻拍两声,立马鱼贯进来十八名佳丽,清一色红花白叶的露臂粉色罗袍,丰满挺拔的酥胸,袅袅轻盈的纤腰。

    三人一组,用铜盆盛着清水,上好的棉布制成的小方帕,带着太阳清新的味道,令人养眼又惬意。

    一人端盆,一人执盏,一人用白嫩嫩的小手为你温柔的拂面洗脸,继而半跪着拿过茶盏让你漱口。

    长见识,真他妈长见识!

    前世今生,秦浩明那里见过如此大场面?

    比不得大明初期,朱瞻基见国家政纲松弛,官员日益腐败淫逸,终日纸醉金迷,纵情享乐。

    遂出台一项制度:前代文武官皆用官妓,今挟妓宿娼有禁,罢职不叙。

    可随着晚明制度管理松懈,职业伦理已被破坏殆尽,尤其是江南地区,官员狎妓又重新恢复。

    这五人当中,其他人不清楚德行如何?

    可张肯堂他是了解的,除为官清廉外,顺治八年,建奴攻舟山,城破,阖门老小二十余口自缢尽节。

    就是如此一个性格刚烈之人,看他安然泰若的模样,表明这些场所他没少经历。

    可见,江南官场社会风气败坏,已经影响到每一阶层。

    “都下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们服侍。”

    于山酒楼上菜极快,他们刚洗漱完毕,各种美味佳肴已如流水般摆放在每个人的案头。

    见这些佳丽们依旧站在旁边,秦浩明眉头微皱,挥挥手毫不客气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六节 郑芝龙的根基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此乃表明态度的问题,身为一省之督,自己的喜恶及其一举一动自然会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从而影响福建的官场风气。

    至少,传扬出去,下面的官员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诸位官爷请慢用,芸娘告退。”

    领头的艳丽女子双手紧贴左腰,低眉垂睑,率众朝他们俯身缓缓退出。

    一切,皆显得训练有素。

    “来,诸位同僚请举杯,今日秦督履新,我等为秦督贺!”

    酒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