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铸新明-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起小弟被打的惨样,姜宏涌心中着实恼怒。
原本以为父亲和姐夫一定有良策,所以先前他还勉强能稳住心神。
要知道,小弟姜宏达虽然性格狂妄,但也并非是草包。至少家族安排的差事,他每次都能办得很好,与他兄弟之间的感情相当不错。
可父亲现在的口气,明显是想息事宁人,不做任何追究。这样一来,他这位做哥哥的心中未免气愤填膺。
“竖子,你还不明白么?”见儿子气愤难平,姜明发怒声说道:
“秦浩明此举,并非故意针对达儿,他是要借机告诫福建官员,眼下他入主福建,若有任何人胆敢造次,这就是下场!
再说,就凭你一个小小的兵备道郎中,你有何能力和他对抗?
即使老夫上奏朝廷,天子念其过往恩情,无非不痛不痒斥责两句,难道你和想凭此事把两省总督拉下马不成?”
姜明发捋了捋胡须,冷笑说道:“别说达儿此番只是皮外之伤,并无性命之忧,就算那秦浩明失手将达儿给打死了,你以为就能扳倒他不成?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到时候,我姜家,还有贤婿的李家,都将会是他报复的对象!
那位睚眦必报的秦督,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他为敌的人,王朴、高起潜、薛国观……便是前车之鉴!”
听闻此言,姜宏涌皱眉颓然叹道:“难不成只能忍气吞声?”
姜明发手抚额头沉思片刻,方才郑重对李一平说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家族要想千百年传承下去,一味耍狠斗勇是不可行的。”
他殷切地叮嘱道:“贤婿,听老夫劝,劝服你妻,莫要在这个时候选择与秦浩明为敌,那是以卵击石,智者不为。
“小婿明白。”李一平拱手恭敬说道。
见此,姜明发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你也不必担心,此番秦督是做得有些过火,但这并非是祸,反而是福。”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望向儿子,正色说道:“涌儿,眼下的福建时局,波谲诡异,今后你在兵备道要戒骄戒躁,万勿惹是生非。”
姜宏涌闻言心中不是滋味,却又不敢忤逆父亲,只好乖乖地点头答应:“孩儿遵命。”
于是乎,姜家与李家,在这件事情上竟丝毫没有表示。
这让福建的官员们大为惊诧,毕竟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关于姜宏达的事,他们竟选择忍气吞声,连一句抗议的话也无。
甚至于,就连秦浩明都感到十分意外,毕竟为了起到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效果,在他的默许下,姜宏达与十几个军汉受的伤可不轻。
正如姜明发所预测的那样,秦浩明早就想好,若是此番李家与姜家咽不下这口气,他并不介意把他们连根拔起。
毕竟,李一平掌握着左布政使府,掌管福建财政大权,他正日思夜虑,如何才能架空他,顺势接管左布政使府,为征收商税做准备。
可如今对方如此顺从人意,反而让秦浩明稍稍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算了,这件事日后再说吧。
ps:书友20170411132658683打赏,铭感盛情,感谢诸君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二十五节 胆大妄为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现在秦浩明可没时间和精力在这些人情上的小事牵扯,他所有的事情都围绕在发展实力上。
说穿了,无论是准备征收商税也好,还是四处搜刮也罢,还不是为了招兵买马积蓄实力,以待将来的乱局。
今天,随着李想和锋子的归队,分为十二组的天谴计划顺利安全完成,正是为他们庆功的时刻。
骏马疾驰,扑面的的寒风打在脸上,可秦浩明的心里却是火热一片。
远远的看见总督府高大的巍峨的外院,秦浩明兴奋的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亲卫,蹬蹬步入总督内。
“秦督……”一路上,秦浩明看到归队的将校脸上自豪的笑容,心中喜之。
再看到董长青微微点头立刻大步上前,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膀,从大堂回到中院,嘴里啧啧称赞,喜不胜收。
进入库房,一眼看到堆在墙角的上百个敞开口子的大小布袋,闪闪的金光照得秦浩明精神恍惚,两眼昏花。
“漂亮!”秦浩明好一会儿才定下神来,激动得一拳敲在董长青结实的胸膛上,“快坐下,跟本督说说经过。”
秦浩明俊脸通红,心情激动,连李想递来的茶杯都视而不见。
董长青缓缓坐下,低声汇报:“其实事情也挺简单,兄弟们运动到福建浙江交界处,然后百人为一组,乔装打扮成脚行的伙计,各自奔赴目的地。
因为避开金陵和杭州等大府,所以一路上非常顺利。到达地点之后,择一僻静之地歇息,两位兄弟负责踩点。
谢三宾虽然和老婆孩子住在宁波府里,但是他的祖屋老宅却在城东的龙背村,而且占地极广,犹如一座小型城堡,当地人称之为谢家堡。
下半夜左右,咱们弟兄换上夜行服,蒙上脸悄悄潜入谢家堡后面的龙溪,从出水口挤身入内。
堡里仅有的四名家丁喝得稀里糊涂,全聚在马棚边上的木屋里烤火闲聊,十秒钟不到就被弟兄们轻松解决了。
末将领着一小旗弟兄潜入正房的后花园,小李子领着三旗的摸向前堂,铁牛领着二旗的弟兄支援。
不到半小时就把谢家堡里三十余名沉睡的家丁悄悄干掉,丫鬟婆子全都打晕并捆起来,回家睡觉的谢三宾和他的小妾眼都没睁开,就被捆了个结结实实堵上嘴。
末将只切下谢三宾的一根小指头,他就吓得屁滚尿流地带着咱们去银库。
这家伙现银倒是不多,但文物古董书画等不少。没办法,末将在完成任务之后……”
说到这里,董长青朝秦浩明不动声色点点头,“秉着蚊子再小也是肉也是肉的原则,便把他库房珍藏的一扫而空。
末将亲自负责就是这些,要不其他带队兄弟也说说具体的……”
“不错!”董长青出手就是为了解决谢三宾,钱财之类的反在其次,这老小子日后居然投降建奴,秦浩明怎能放过他。
“董将军,你不知道,这些古董字画才是无价之宝啊!”
蓦然,旁听的洪迪新插言。
秦浩明转头一看,董长青也愣住,手里捏着亲卫递上的一大杯茶水竟然忘了放桌面上,要不是李想的提醒,倾斜的杯口仍在一丝丝流下茶水,顿时惹来弟兄们一阵哄堂大笑。
“好,我来说说。”笑过之后,李想两眼放光,显然还是对他当时的情景深感震惊和遗憾,“你们不知道,这些海商多有钱。
战斗过程不值一提,他们都是一群豆腐渣。我们也没有伤人,就是打昏了……
好家伙,满满的地窖中都是银两,我们想全部搬走不可能,只好根据原先的计划……全都装上珠宝金条和金佛这些玩意儿……
兄弟们看到东西大多搬不了,干脆到后院的马房套上七辆大车牵到前院,忙活了好一阵,才将三十七个沉甸甸的大小袋子搬到车上,随即……
随即搬下袋子弄沉木船改走陆路,整个五天四夜没命地奔波但平平安安的,没损一兵一卒一匹马,哈哈……”
李想这货手舞足蹈,把过程详细介绍,之后,锋子等带队的兄弟也诉说一遍。
弟兄们大声称赞,欢笑阵阵,秦浩明立刻高呼摆酒,领着董长青和李想一起前往中院深处的厅房,与参加任务的弟兄们尽情欢饮。
洪迪新则紧闭房门,与侍从室人员开袋清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三点多才清点完毕。
翌日清晨,早起的秦浩明坐在总督府办公室,等待汇报成果。
“金条两万六千二百四十两,按市价折合纹银一百一十二万左右。其中,银票七十二万两。
金佛、珠宝、古薰等物价值两百五十万纹银左右,另有四件青铜器和一对玉璧,学生无法确定其价值。”
“唔!”秦浩明老神在在点点头,这次收获虽说不错,但好多不是现银,无法立马使用,倒是冲淡了喜悦之情。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就是实情。
说起来,这些富商虽说身家都不菲,但基本都化为田产、宅院、古董等物,很少有人会全部换成银票,那样不保险。
“这么大一笔数目,恐怕外面已经闹翻天了……”
秦浩明在一边还有些遗憾,洪迪新的思路却在考虑此事对大明的影响,心里暗自嘀咕,秦督真是胆大妄为。
“江南废了,武备松弛到了如此地步。怪不得几百人就能拿下一个县城,上千人就可以攻打一个城池。”
秦浩明和洪迪新思考的方向不一样,想起董长青他们如入无人之境,秦浩明摇头不已。
此次的天谴计划无疑非常成功,大明上下,无论如何也怀疑不到秦浩明头上,除非兄弟们泄密。
但想来不至于,利益有他们一份,而且,他们的小命也是捏在他手里。所以,秦浩明还是相当放心。
现在的情况,秦浩明想知道的是,大明朝堂究竟会有什么震动,又有什么人要当背锅侠?
发生这么大的惊天大劫案,而且是在承平已久的江南地区,不知会不会让人有所触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发生在冶造局的事情,在福州城很是热议几天,随后被江浙地区传来的惊天大劫案所取代。
整个福州城,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茶馆酒楼,都能听得见沸沸扬扬谈论“江浙大劫案”的惊天传闻。
传言中的被杀人数由真实的三十五人增加到上百人,遇害者从家丁、护院扩大到老老少少合家数百口。
就连丁忧归家的朝廷太仆少卿钱谦益的学生谢三宾,宁波府人士,也被人糊里糊涂的杀死在床上。
可奇怪的是他的小妾却被心狠手辣的劫匪放过,而且,谢三宾也是江浙大劫案中唯一被杀死的主家。
因此,也就有人大胆猜测,他是否在丁忧期间和小妾同床而引起贼人愤怒而被杀。毕竟,在大明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存在巨大争议的地方是,各界对杀人越货的凶手判断出入很大,四散的传闻中夹杂着诸多谣言。
有人说是湘赣边境的张献忠,有人说是陕西的李自成,还有人说是辽东的建奴,更多的人则相信是来自海上的强人。
支持这种说法的最大理由是,被劫走巨额财富的幸存者向朝廷的捕快控诉,说抢劫他们的人有提到走海路等字眼,人数多达数十人。
再一个,天亮时反应过来的捕快四处侦缉追捕,沿着抢匪留下的痕迹奋起追踪,发现贼人消失在海宁附近。
这些言论,被总督府的亲卫记录下来,转呈给负责这次行动的将校,他们这才明白终究出了一些纰漏。
原本叫嚣着趁热打铁再来一次的总督府将校也偃旗息鼓,闭口不谈此事。
毕竟,真让人抓到把柄,这可得不偿失。
而远在京畿的崇祯皇帝听到南直隶奏报勃然大怒,严厉敕旨江浙两府务必在年前查清此事,稳定江南人心。
否则,江浙两省地方大员革职拿问。
可江南官府哪里有头绪,纷纷叫苦不迭,只能是鸡飞狗跳的瞎折腾。
此时,闽粤总督秦浩明上呈天子密奏,称可把这起大劫案归之于当地盐枭所为,好处有三。
迅速稳定江南百姓是其一;顺势打击江南盐枭是其二;罚其家产为朝廷所用是其三。
若江浙两省兵力不足,福建可出兵援助。同时建议锦衣卫下江南,一则暗中慢慢查探实情。二则监督当地官府查处盐枭赃银情况。
崇祯皇帝思忖良久,拍案叫绝。当即传旨南直隶照此办理,同时令闽粤总督秦浩明麾下精锐入江浙帮忙剿灭盐枭,由漕运总督史可法节制。
要知道,江南的盐枭历代以来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大明宗景泰年间,扬州一带盐枭纠合势要,持兵挟刃,势如强贼,夤夜贸易,动以万计。
天启时,各处逃囚不逞之徒,私造遮洋大船,兴贩私盐,每船聚百余人,张旗号持兵器,起自苏扬,上至九江、湖广发卖。
沿途但遇往来官民客商等船,辄肆劫掠。所在虽有巡检巡捕,官兵俱寡,弱不能敌。
至崇祯时期,长江中下游各省仍是私盐最为泛滥的地区之一。
大江南北私盐充斥,盐徒聚众贩私,或数十人,或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一伙成群贩卖。
一遇巡捕人役,自恃枭众捕寡,执械敌巡盐人役,轻则带伤。重则致命。
而广东沿海一带盐枭则各带大船,携带器械,满载私盐,往来兴贩等等,不胜枚举。
真是利之所在,人所共趋。
福州,总督府会议室。
正在和一众将校推演沙盘的秦浩明,于此时接到崇祯圣旨。
史可法,看到这个名字,秦浩明无奈的摇头苦笑。这个猪队友,坑人高手啊!
如今,崇祯皇帝把清剿盐枭的重任交给他,秦浩明心里首先不看好。
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史可法能力平庸,可官运倒是亨通得紧。
崇祯十二年,史可法因为岳父的去世而离职。丧满后,史可法被用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
漕运总督是大明朝廷派出去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
不仅管理跨数省长达三千多华的运河沿线,并且还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兼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三州。
漕运总督权威重,有亲辖武装部队,还有水师营。仿地方总督、巡抚之督标、抚标,而称之为漕标。
辖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