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原先荒无人烟的地方都建立起了村庄,而且大多都是沿着官道而建的,交通十分便利。
一路之上都有情报部的人来担任向导,安排食宿,也省却了许多关卡的盘查。
自从吕布要求李肃反省廖化叛变事件的教训之后,长安朝廷控制区域的关卡盘查就要严格的多了。
特别是弘农这样与敌占区直接接壤的郡县,更是重点防范。
第291章 徐庶访友
弘农一直往东就进了河南郡,张辽在新城县已经等候徐庶大驾多时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徐庶离开长安之时,吕布便飞鸽传书给了张辽。
除了让张辽拜见一下中央陆军新的副总参谋长,也是他的上级主官,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让张辽保护徐庶的安全。
所以张辽早早就等在了新城,与徐庶相见之后,都是久仰对方大名,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张辽对徐庶的尊敬也是发自肺腑的,当初他深入荆州的时候,就是徐庶及时向吕布示警,报告了郭嘉等人的失踪,提醒了吕布。
这才及时派出了援军,关键时刻救下了张辽。
有了这层关系,两人很是谈得来,徐庶从张辽这里学到了不少新的战术打法和思想理念。
这使得他感觉到自己没有上过中央军校,对中央军的很多新东西还是有些不适应,对一些战术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发展有些跟不上。
他决定回长安之后,要去陆军大学深造一下,补充短板。
两个人边走边聊,张辽一直将徐庶等人送到了河南与颍川的边境,还有些意犹未尽,挥手告别。
即使如此,张辽也没有放松警惕,他命令第三师的一个旅就驻防在了梁县,随时准备接应徐庶一行。
徐庶一行人很快就深入了颍川境内,先回了一趟老家长社。
结果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白骨盈野的惨烈景象,许多村庄周围都堆满了坟丘。
黄巾之乱的时候,这里可是主要战场,战事激烈,生灵涂炭,当地百姓死伤惨重。
后来又经历了董卓之乱和关东军阀之间的混战,人口减少很多,很多颍川的望族都已经举族搬迁了。
徐庶在老家只见到了几个亲戚,大多数人都死于战乱和瘟疫之中,他们几个也都是这两年才搬回来的。
曹操占领颍川之后,这里才终于安定下来,有些人故土难离,又搬了回来。
不过徐庶最亲近的几户亲人大都已经死于战乱,他对剩下的族人坦白相告,自己在长安做了大官,这一次是奉了母命回来寻访亲人的。
他希望自己这些族人跟他搬到关中去,那里更富庶也更加安全,而且自己可以更好的照顾他们。
这些亲戚听说徐庶在长安当了大官,自然乐意跟他前去,当然了这些人前去长安,自然有情报部的人安排他们。
徐庶又跟他们打听了自己的几个同窗好友的下落,还真有人知道,他们告诉他,石韬和孟建都跑到荆州避难去了。
不但是石韬和孟建,好多颍川的名士和望族都迁到了荆州,刘表对这些名士和读书人持欢迎态度,而且荆州很少战乱,相对要安定的多。
所以许多人都隐居在了襄阳郊外,倒也逍遥自在。
徐庶打听清楚地址之后,便带着马铁等人前往荆州,对这破败的家园再无留恋。
反正他此次南下第一件事就是寻亲访友,老家的亲戚都安置妥当,也去了一块心病,接下来就是安心访友了。
他这次是打算把自己的这几个好友都带回长安的,能让他们为朝廷和主公效力,自己也算大功一件。
特别是他认为这几个好友都是有大能耐大学问的人,他们没有出仕,只是认为自己没有遇到明主而已。
而且他还要趁机考察一下豫州和荆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城池守备情况,为将来的南下作战踩踩道,影子待久了,黑话已经烙印在骨子里了。
离开长社,徐庶等人是一路向西南方向而去,因为只要翻越了鲁山,就能直接进入荆州地界。
虽然是荆州与豫州的边境要道,不过刘表对曹操的防范远不如对吕布的严密,关卡盘查也简单的多。
荆州的情报部人员早已等在了荆州一侧,更换了向导,徐庶的商队继续南下。
荆州境内明显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烟稠密,田野上都是生长茂盛的农田,明显比曹操的地盘繁荣昌盛。
黄巾之乱造成的伤害早已不见踪影,毕竟南阳黄巾是最先被平定的,而且徐庶当初和张曼成一起把队伍带走,对当地的破坏也小的多。
除了最近那次张辽的深入敌后,搅乱荆州之外,这里就没遭受过刀兵之灾。
所以荆州各地都是安定繁荣的气象,明显与曹操的领地不同。
一路上的博望、宛县、育阳都是繁华热闹的城池,特别是宛县,来往的旅人川流不息,像徐庶这样的商队屡见不鲜。
在宛县,徐庶的商队还遇到了李严的盘查,李严负责镇守宛县,对于这些南来北往的商人倍加注意。
好在情报部的向导准备充分,路引和报备的资料一应俱全,再给城门官一些贿赂,轻松过关,没有出现纰漏。
徐庶还专门弯路去了一趟新野,他听说刘备兄弟就驻守在新野。
刘备手下有七、八千人,徐庶路过的时候,还悄悄的看了他们的训练,倒也算得上精锐。
听路人议论,每天都有荆州的名士、大家族的人来拜访刘备,刘备对百姓也跟爱护,军纪十分严明,新野百姓对于刘备的喜爱远胜过刘表。
所以当商队在新野以南二十里的朝阳县,见到了这里驻扎的魏延率领的两万荆州军精锐之后。
徐庶笑对马铁说道:“刘景升摆明了不信任自己的这位同宗,既想让刘备替他看守北方门户,又得派人防着刘备,刘备如此客大欺主,早晚必定酿成祸端。”
魏延治军严谨,士卒操练不停,倒像是随时准备打仗一般。
而且魏延的军营就扎在了朝阳的北门外,面对着新野方向。
徐庶按照先前得到的地址,一直找到了襄阳的乡下邓县。
一路行来,倒是好一派田园风光,山清水秀,几间茅舍草屋掩映在山水之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徐庶打听乡人,终于找到了隐居在此的石韬,他将商队的马车等留在了山外,自己只带了马铁和几个亲卫,顺小路进了山村。
翻过竹林成海的小山,眼前出现一条小溪,溪水边的空地之上,搭建了几间茅草木屋,外面砌了一道单薄的篱笆墙。
庭院中有两人正在对饮,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第292章 荆州挖墙角
当石韬见到徐庶之时,十分惊奇和欣喜,两个人不但是同窗还是同乡,又是幼时玩伴,关系最是莫逆。(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年徐庶出事之时,石韬也是尽了最大心力,想要帮助他的,不过被吕布抢了先。
自从徐庶加入影子之后,两个人已经是十多年没见了。
石韬紧紧拥抱了徐庶,不断地念叨,“元直,你可是一点未老,这脸色更白皙了。这么多年没有消息,连令堂都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让我好生挂念啊!”
而石韬对面坐着的一人,徐庶也认得,正是自己要查访的另一位同窗好友孟建。
当然这两个人的表字,在后世可能更出名一些,石韬字广元,石广元。孟建字公威,孟公威。
两个人都是饱学之士,只是淡泊名利,隐居不仕而已。
其实徐庶知道他们并不是真的淡泊名利,不想当官,只是没有碰到他们认可的主公而已。
徐庶与二人交情深厚,他便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讲述了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
石韬听罢,连声惊叹,“元直,我知道你一向任侠、果敢,却没想到你竟然能做出如此传奇的事迹来。”
“早就听说了青州军的赫赫为名,也听说了那虎面军师的各种神机妙算。”
“想当初他们就是从这南阳郡起的兵,没想到虎面军师竟然就是你,佩服佩服!”
“想来也只有元直这样的雄才大略,才能把青州军带成今日一番模样,只是这里还是消息闭塞,青州易帜的消息,我们还未得知。”
“如此说来,吕布大人一统了黄河北岸各州郡,元直你也是功勋卓著之人,你不在长安享受那荣华富贵,却来这穷乡僻壤做甚?”
“这里可是刘表的辖地,消息一旦走漏,你可是危险的很呐!”孟建也担心的说道。
徐庶微笑的说道:“不怕,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影子,暗地里的勾当最是熟稔,万无一失!”
“广元兄,公威兄,此次南下,除了回长社老家寻亲访友,将他们迁入关中之外,主要还是为了二位的前途而来!”
“哦,为了我们的前途?”孟建故作疑问状,其实他们已经隐约猜到了徐庶的来意!
“正是,两位兄长都是熟读经书、学富五车,胸中更有韬略,都是经天纬地之才,难道就甘心在此乡下耕读一生?”
“难道你们不想尽展所长,学尽其用?我知道两位兄长真的是淡泊名利,不过之前你们不肯出仕,那是未遇明主。”
“如今我可是代表我家主公,“凉公”吕布大人前来邀请两位兄长出山的,为朝廷效力,尽展平生抱负!”
“老师不总是告诫我们要学以致用吗?如今天下大势明朗,凉公已经统一了半壁江山,天下归一那是早晚的事!”
“荆州刘表乃守成之犬,不足以成事。曹操虽然占有三州之地,却也三面被我包围。”
“朝廷的大军正在枕戈待旦,只等机会到来,必能一鼓作气,打败曹操。”说完,徐庶略微停顿了一下。
“你们可知火器?”见二人都是摇头,茫然不知。
徐庶又将火器的威力和在战场上的成绩讲述了一遍。
他们二人也都是有大学问的人,虽不明白其中原理,可是效果和威力还是能够了解的,咋舌不已。
至此他们也相信徐庶所说,如果开战,必能打败曹操所属。
徐庶又以郑玄、华歆等人为例,说明了吕布是多么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石韬、孟建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都已心动,只是略有犹豫。
徐庶便拿出了吕布早已写好的亲笔书信,交与二人,以示诚意!
石韬、孟建阅完书信,感知其诚,虽没见过二人,却相信徐庶的眼光,在信中言辞恳切,邀请二人到长安任职,以所学报效国家,帮助百姓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两人最终都表态同意,愿意与徐庶回长安,一同为朝廷效力,襄助吕布,共成大业!
三人聊得高兴,换茶为酒,徐庶便向二人打听荆州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其他隐居在此的名士,看看能不能再替主公招揽几个人才!
当时的荆州在中原大战不断,战火肆虐的时候,还算一方乐土。
许多颍川名士,山东名士,纷纷南逃避难,隐居于此。
石韬和孟建的人缘不错,交友广泛,倒是与这些隐士都有往来,甚至和许多人过从甚密,算是知交好友。
他们已经把自己当做了吕布的手下,所以很是用心的向徐庶一一介绍。
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颍川同乡,叫做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
他熟读兵法、经书、道学,最善与人交往,而且特别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水镜正是由此而来。
还有一个大隐士,最是德高望重,却是本地人士,叫做庞德公,乃是一个真正的淡泊名利之人。
从来不进城府,只在山间耕读为乐。刘表曾经多次请庞德公出仕,甚至亲自登门拜访,都被庞德公婉言拒绝。
他与人为善,许多名士都喜欢与他亲近。
此外还有曾经做过郡守,前太尉崔烈的儿子崔钧,崔州平,颇有勇略,曾经与袁绍一起讨伐过董卓,后来便隐居于此。
还有一位大名士,就是南郡黄承彦,他是前太尉张温的女婿,也是刘表和蔡瑁的姐夫,却不肯出仕,隐居乡间。
而年轻一辈的青年才俊,最优秀最有才能的当数被庞德公评价为“卧龙”和“凤雏”的两位青年才俊了!
““卧龙”?“凤雏”?这个名号可是气魄不小,年轻小辈还有如此俊杰,我倒是想要结识一番了。”
徐庶被这两个名号引起了兴趣,寻访人才,这人才当然是越年轻越有潜力啊!
“哈哈,元直兄也是这个样子,和我们当初听说的时候一个表情,又是好奇又是不服吧!”孟建笑道。
“不卖关子了,“卧龙”叫做诸葛亮!他。。。”
石韬话还没说完,就被徐庶打断了,“什么?诸葛亮?真有这个人?还是如此年青?真是奇怪了。”
“怎么?元直听说过诸葛亮,不能吧,他今年才二十岁,还没离开过襄阳呢!”石韬十分惊奇。
“哦,不是我听说过诸葛亮,而是我南来之前,主公跟我提过此人,让我千方百计打听他的下落,最好是能把他挖到长安!也不知道主公是怎么知道的。”
“什么吕布大人都知道诸葛亮?”石韬一时还改不了口,仍以吕布相称。“你们的情报部可真够厉害的。”
他们不会知道吕布是怎么知道有诸葛亮的,只能联想到无所不能的情报部身上。
“广元兄,快与我详细说说这个诸葛亮!”
熟稔(shuren)
第293章 水镜先生
石韬点点头,“好,我与这诸葛亮往来密切,对他的事情倒是非常熟悉。全本小说网https://。别看他这么年轻,却真的是博览群书。”
“虽然偏居一隅,却对当今天下大势看的十分清楚。想当年虎牢关大战之时,他就对其叔父断言,吕布必胜,关东诸侯必败,那时他才十四岁。”
徐庶听到这,也是露出惊奇的表情,他可是虎牢关大战的亲历者,大战之初,他都不敢断言自己一方必胜,这诸葛亮就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