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任何一个霸主只要能够和韩魏这两个国家协同作战,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另外一名霸主。
蓝田之战,垂沙之战,五国伐齐,这一次次举世闻名的大战之中,韩魏两国都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现在,也是这两个国家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韩王然和赵丹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随后缓缓说道:“世人皆知三晋一体同盟,寡人素来言出必行,并非那违诺之人,自然亦不会背盟而叛赵也。”
韩王然在说完这番话之后还笑眯眯的朝着赵丹点了点头,内中意思不问可知。
韩国站到了赵国的这一边。
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韩王然还不忘记看了不远处的魏王圉一眼,笑眯眯的说道:“魏王觉得如何?”
魏王圉觉得相当的头疼。
对于魏王圉来说,现在可不是一个表明立场的好时机啊。
作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魏国上下无论是对于秦国还是赵国都缺乏好感。
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年都曾经被魏国揍得找不着北,如今却又反过来把魏国揍得找不着北……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魏王圉其实更希望自己能够坐山观虎斗,让秦国和赵国打生死算了。
但是理智告诉魏王圉,自己不能这么做。
在一个国家实力强大的时候,保持中立是可行的,因为那样会让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巴结魏国。
但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还要强行保持中立,那么秦赵两国为了提防魏国加入对手的阵营,可能会先连起手来阴魏国一波。
有实力的中立,那叫左右逢源。没实力的中立,那叫找死。
所以魏国必须要选一边站,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比保持中立而同时遭遇两边忌惮要更强。
好在魏王圉其实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在宣布这个决定之前,魏王圉先看了齐王建一眼。
魏王圉并没有齐王建的脸上看出任何的表情,这位年轻的齐国君主似乎并不是非常在意魏王圉看法。
想想也很正常,要知道此时此刻魏无忌正在率领着两万魏军在彭城边上和二十万齐国技击之士对峙呢。
再加上今天的这件事情,齐王建早就已经将魏王圉当成敌人了。
魏王圉转过了头,又看向另外一边的秦王稷。
和齐王建相反,秦王稷其实一直以来都在挖空心思地拉拢着魏国,而且这种拉拢早在长平之战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面对着秦王稷热切的眼神,魏王圉并没有给出任何的答案,而是将目光再次移开,投向了位于赵军阵之中的赵丹。
此刻赵丹的脸上同样也带着笑容,这种笑容十分镇定,看上去就让人有一种似乎一切尽在赵丹掌握之中的感觉。
说实话,魏王圉真的很讨厌赵丹的这种笑容。
就在上一次中牟会盟的时候,赵丹就是带着这种该死的笑容惩罚了当时还是魏王圉宠臣的高基,并且狠狠的打压了魏王圉一波,让魏王圉不得不接受魏无忌归国以及魏国已经成为赵国小弟的事实。
是时候作出决定了。
魏王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齐王,今日之事,皆由汝而起,寡人是绝对不会允许汝的士兵将寡人的旗帜从旗杆上取下的。如果汝执意要战的话,那么便放马过来吧!”
这句话看上去虽然并没有直接针对秦国,但既然针对的是站在秦国一边的齐国,那么实际上也就和针对秦国没有任何两样了。
所以在听到了魏王圉的决定之后,秦王稷和齐王建的脸色就是同时一沉。
而反观赵丹这一边,几乎每一名国君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赵、楚、韩、魏对秦、齐。
如此一来的话,甚至都不需要开战,结果就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从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战斗力上来看,秦齐联盟显然都并不占据上风。
诚然数量并不能够代表一切,但是考虑到各国国君所带来的必定是精锐部队的事实,数量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其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赵丹笑眯眯的看着秦王稷:“秦王,汝如今还有何话说?”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眼定定的看着赵丹。
所有的老秦人士兵们都握紧了手中的各式武器,做好了在下一刻听命冲杀的准备。
下一刻,秦王稷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赵王误会了。”
所有听到秦王稷这句话的人,都忍不住身体一震,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误会?什么误会?”赵丹继续笑眯眯的看着秦王稷。
秦王稷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寡人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和赵王商议停战和谈一事,又如何会在此时妄动刀兵?”
听到秦王稷这番话,其他的几名国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堂堂的大秦帝国,堂堂的战国霸主秦王稷,竟然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时刻,朝着赵丹作出了退让?
更让众人跌落一地下巴的是,赵丹居然也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对于秦王稷的话表示了赞同。
“寡人觉得,秦王所言甚是!此次洛邑之会,乃是为了和平而举办,若是在这次大会之上出现什么打打杀杀之事,未免和盟会举办之初衷不符!”
说完这番话之后,赵丹和秦王稷对视一眼,突然不约而同的放声大笑了起来。
他们脸上的笑容明明非常的浓郁,笑声听起来也非常的爽朗,但是不知为何听在别人的耳中,却总给人一种极其古怪的感觉。
片刻之后,两人的笑声几乎是同时缓缓止歇。
秦王稷朝着赵丹拱手做礼:“既然如此,那么此地之事就劳烦赵王处理,寡人身子有些疲乏,便先回营休息了。”
秦王稷脸上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的真诚。
赵丹同样拱手还礼,正色道:“秦王如今年事已高,又何必事事出面奔波?倒是寡人尚在年轻,替代长者处理些许事务,却也是理所当然。”
赵丹说话的时候表情和语气同样也十分的真诚。
秦王稷哈哈一笑,大袖一挥:“二三子,随寡人回营!”
秦王稷这一声令下,两万秦军便井然有序后军变前军,缓缓的退入了那座皑皑白雪之中的黑色秦军大营里。
而秦王稷的马车也随着秦军一起,渐渐的在赵丹的视线之中消失。
在这期间,赵丹一直含笑而立,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面前的这支秦军。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站在赵丹附近仔细的观察他的面容,就可以在赵丹的脸上看到一丝微不可查的犹豫之色。
赵丹在犹豫些什么?
好在片刻之后,这种犹豫的神情就从赵丹的脸上消失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最后一批秦军部队也退入了秦军大营之中。
秦军的大营营门缓缓的关闭,将整个秦军大营给关闭了起来,也彻底的隔绝了外界的所有眼光。
赵丹缓缓的收回了目光,然后将目光移到了另外一边,看向了如今虽然仍旧强装镇定,但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内心惊惧的齐王建脸上。
“寡人有一言,不知齐王可愿听否?”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赵丹的恶当了!(第三更)
齐王建这个时候真的是恨死临阵脱逃的秦王稷了。
这个老家伙居然就这么跑了,把齐王建自己留在原地,简直太不讲义气了!
单单是一个赵国齐王建都没有信心能够怼得过,更别提现在赵国的身边还有三个小弟了。
不知不觉间,一滴冷汗悄然从齐王建的额头滴落。
齐王建咳嗽了一声,干巴巴的笑道:“赵王,寡人觉得,此事可能有些、有些……”
齐王建突然有些说不下去了。
要知道现如今可是好几万人在盯着齐王建呢。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要是开口服软的话,估计不要一个月时间这件事情就会被无数的好事者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会越传越夸张,说不定最后搞出一个齐王建当面朝着赵丹下跪的版本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如果不服软的话,面前可是有着整整四倍于齐王建的兵力在对他虎视眈眈……
在面子和性命之间,齐王建突然有些犹豫。
赵丹看着犹豫的齐王建,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毕竟还是年轻啊。
看看人家秦王稷,标准的社会老油条,一看到形势不妙就十分果断的认怂跑路,全然不顾什么虚无缥缈的霸主威严。
只有齐王建这样登基还没有多久,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次挫折的年轻君主,才会这般放不下所谓的尊严。
几百年前越王勾践就知道忍辱负重了,可没想到几百年后,身为越国邻居的齐国君主,齐王建却连这一点都看不透!
这就是不会以史为镜的害处啊。
人哪,还是应该多读读史书。
在赵丹看来,齐王建就是这么一个既不会读书,也读不懂史书的笨蛋。
如果是在和平时代,像齐王建这样的笨蛋顶多就会被人忽悠一下,然后在众人的嘲笑声之中沦为笑柄,除了声名受损,其实也无大碍。
但是在战国时代,想齐王建这样身为国君却是一个笨蛋的家伙,就只能够被最终忽悠得身死国灭。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考虑到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其实还在三十多将近四十年之后,赵丹就觉得其实长寿这种事情对于齐王建这样的笨蛋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稍微笨一些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名肩负着成千上万齐国民众未来命运的齐国国君,这样的人一旦笨了、蠢了,那就非常的有问题了。
愚蠢是要受到惩罚的。
赵丹决定好好的惩罚一下齐王建的愚蠢。
所以赵丹面带笑容的下达了一个命令:“来人啊,列阵!”
列阵的意思,就是准备进攻。
赵丹这一声令下,自然有掌旗官挥动旗帜,于是整个赵国的两万部队立刻就依照旗令行动了起来,开始组成一个进攻阵型。
这么大的阵仗,当然是不可能逃得过其他人眼睛的。
所以就在赵国的部队开始调动变换阵型的时候,楚国、魏国和韩国三支部队也同时展开了配合。
仅仅过了片刻时间,齐王建就惊恐无比的发现他带来此地的一万五千名齐国精锐技击之士已经完全被赵丹一方的五万大军给包围住了。
虽然说现在还是冬天,但是齐王建一直以来都穿着厚厚的裘衣,其实并没有什么寒冷能够进入他的体内。
但是此时此刻,一股寒意突然从齐王建的脚底升起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身体,让他整个人瞬间有一种完全冻僵的错觉。
赵丹似笑非笑的看着齐王建,如果到了这个时候齐王建还不能够幡然醒悟朝着赵丹一方认怂,那么赵丹是完全不介意对齐王建下手的。
不知好歹的家伙,打了也就打了。
然而让赵丹有些失望的是,直到所有的部队都调动集结完毕,齐王建却仍然好像一座榆木雕塑般呆立在车驾之上,完全没有任何的反应。
赵丹摇了摇头,准备下达进攻的命令。
但是话已经到了嘴边,赵丹突然又停了下来。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名一直站在齐王建身边的大臣突然爬上了马车,不顾君臣之间的仪态附在齐王建的耳边低声的说了几句话。
虽然赵丹和这个看上去有些肥胖的齐国大臣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赵丹还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家伙一定就是不久之前刚刚晋升为齐国相邦的后胜。
赵丹非常肯定自己一定不会认错人,因为胡衣卫之中负责描绘后胜画像的画师画功非常出色,让画像和真人几乎看上去没有多少区别。
既然是后胜出马,那么或许还真就可以期待一下结果了。
果然在后胜这番话说完之后,齐王建的身体突然一震,一下子从原本那种呆愣的状态中挣脱了出来,猛然抬头看向赵丹所在的方向,十分急切的朝着开口了。
“赵王且慢!”
赵丹静静的看着齐王建,一言不发。
齐王建郝然一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挫败的神情,说话的时候气势也不由自主的弱了许多:“寡人觉得这场纷争实在是毫无必要,因此愿意将齐国之旗帜悬挂在那根空出来的主旗杆上以化解这一次的纷争,不知赵王以为如何?”
赵丹看着一脸纠结的朝着自己认怂的齐王建,脸上开始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在设计下这个旗杆作为小小诱饵的时候赵丹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如果上钩的是魏国和楚国,那么赵丹就第一时间出现做一个和事老。
但要是齐国牵扯其中,那么赵丹就一定会将齐国给狠狠的教训一顿。
谁让现在的齐国是唯一一个还在和秦国联手作战的国家呢。
凡是秦国的盟友,就是赵国的敌人!
所以赵丹虽然脸上笑眯眯的,但是说话的时候却是毫不客气:“怎么,如今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齐王难道觉得仅仅如此便可以化解这次纷争吗?寡人觉得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够吧!魏王,汝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魏王圉听了这句话之后脸庞微微一动,露出了一丝笑容:“赵王所言甚是。”
作为事件的直接当事人之一,魏王圉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赵丹和魏王圉一唱一和,顿时让齐王建的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脸庞上开始出现了毫不掩饰的怒意,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发作。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齐王建身边并没有走下马车的后胜,又悄悄的朝着齐王建低声说了几句话。
听着后胜的话,齐王建的身体开始慢慢的颤抖了起来。
奇怪的是,他脸上的怒气却慢慢的消失了。
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齐王建才开口了:“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