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174部分

战国赵为王-第174部分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秦王稷的答复,又将决定着这些国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秦国的态度!

    一个强大的秦国,无疑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巴结的对象,而一直以来山东诸国其实也就是这么做的,否则的话苏东坡的老爹苏洵也不会在《六国论》之中痛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但是如果一个已经远远没有之前强大的秦国,那么就没有任何巴结的必要,甚至应该考虑是不是要落井下石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秦王稷其实不只是要担心面前的这些家伙对自己落井下石——因为这甚至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而是应该担心这些家伙到底会不会全力对自己落井下石。

    无数念头犹如闪电一般在秦王稷的心中一闪而过,但是在外人看来,秦王稷仅仅不过数息时间便已经开口了:“赵王所言,究竟何意?”

    赵丹嘿了一声,双目之中有着神采闪动:“秦王,汝日前命使者前来邯郸告知寡人,说是要将河东地割让给寡人以换取秦赵之间停战,难道都忘了不成?”

    秦王稷哈哈一笑,脸上的表情毫无任何波动:“赵王说笑了,寡人何时曾经说过此事?”

    秦王稷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立刻就响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声,随后便是嗡嗡的讨论声。

    出于某种考虑,在和谈之前,所有国家的每一名使团成员都非常清楚“秦王稷遣使以割让河东地为代价向赵国求和”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却被秦王稷当着所有人的面给直接否认掉了。

    不经意间,其他几名国君投向赵丹的眼神就开始变得玩味了起来。

    很显然,赵丹和秦王稷之中肯定有一个人是说谎的。

    赵丹深深的看了秦王稷一眼,眼中精芒闪过:“这么说来,秦王是打算食言而肥,不准备将河东地割让给寡人了?”

    秦王稷十分从容的一笑,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急躁,缓声说道:“寡人只是觉得战争之事有伤天和,为两国国民之计不如令秦赵两国停战,何曾有过割让河东地之言?”

    赵丹嘴角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起来:“秦王果然不愧是曾经用过张仪之人,这番言行之中倒是颇有张仪当年出使楚国之风范哪。”

    秦王稷哈哈一笑,道:“当年苏秦亦曾经持赵国相印而号令五国,不知赵王对此又是何看法?”

    “看法?”赵丹耸了耸肩膀,道:“以寡人之见,苏秦当年以辩才而说服六君王得佩六国相印,乃是不折不扣之大才也。而张仪不过一满口谎言之徒,欺君罔上之徒,何德何能与苏秦相提并论?”

    赵丹说到这里,一旁的楚王元突然开口:“赵王此言,深得寡人之心,大善!”

    当年被张仪忽悠到死的那个楚怀王正是楚王元的爷爷。

    楚国群臣立时也是纷纷出口表示赞同,一时间大厅之中楚国使团群情激奋,对秦王稷和秦国是各种声讨,中间还夹杂着几句其他国家都听不懂的荆楚方言,估计是楚国国骂一类的言辞。

    对于楚国人的责骂,秦国使团的大臣们当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大殿之中一时间充满了关中和荆楚口音的雅语,中间又有着许多情急之下蹦出来的方言骂词,可以说是相当的热闹了。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是赵丹还是秦王稷,脸上都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

    足足过了半刻钟之后,赵丹才笑眯眯的举起了手。

    大殿之中迅速的变得安静了下来。

    赵丹微笑的看着秦王稷:“所以秦王是不愿意将河东归还于我三晋之手了?”

    赵丹特地将“归还”两个字咬得很重。

    但是说起来也没错,河东郡是当年春秋霸主晋国赖以发家的大本营,作为晋国的卿大夫,赵韩魏三晋的确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虽然河东郡已经被秦国占领了差不多四十年,但是三晋的确还是能够理直气壮的喊出要秦国人归还故土的口号。

    赵丹这句话一说出来,韩王然和魏王圉脸上的表情就出现了一些变化,两人的目光也紧紧的盯在了秦王稷的脸上,等待着秦王稷的回答。

    秦王稷哼了一声,道:“赵王此言,大谬也。如今之河东,乃是寡人大秦之地,无论平原山川之中居住者皆是老秦人之子民。晋无道而不能守此地,寡人取之乃是得天意民意之事,怎能轻易割让!”

    秦王稷直接就硬梆梆的将赵丹的话顶了回来,这让一旁的韩王然和魏王圉脸上的表情都不算太好看,尤其是一心想要收回故都安邑的魏王圉更是如此。

    “哦?”赵丹一挑眉毛,饶有兴致的看着秦王稷:“难道秦王不知,如今三晋联军已然占领河东地泰半,岸门、蒲阪亦尽在寡人之手。如今安邑之中秦王二十万军队已然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知秦王是从何而来的自信,敢在寡人的面前如此夸口而谈?”

    当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一直沉默不言的齐王建脸色微微一动,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后胜,不露痕迹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赵丹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秦王稷的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岸门陷落是秦王稷早就已经知道的事情,鉴于河西之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显然并不如关中,所以秦王稷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关中的门户蒲阪(蒲津关)。

    但现在赵丹居然说蒲津关也已经陷落了?

    不可能!

    秦王稷短短瞬间便有了计较,笑道:“赵王之言,未免言过其实。以寡人看来,不仅是蒲阪,便是安邑亦是赵军无法攻克之地也!”

    赵丹哈哈大笑,道:“所以秦王是打算和寡人决一死战了?”

    “非也。”秦王稷正色摇头道:“寡人已经说过了,寡人这一次乃是希望和赵王和谈,以平息两国之干戈也。”

    “不错,不错。”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秦王稷果然不亏是不讲信用的典范,这说起话来是一套一套的啊。

    于是赵丹脸上的神色越发的玩味了:“那么依照秦王的意思,这三晋与秦国之间,该当如何才能够获得和平?”

    秦王稷面色不变,说话的时候语气也相当的平静:“只要三晋联军撤出河东郡,那么和平自然到来。”

    这一次,不仅仅是赵丹,就连听到这番话的其他国君脸色也开始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这秦王稷,怕不是脑子被气坏了吧?

    虽然说今天的秦王稷看上去相当的强硬,但是大家又不是傻子,通过昨天的旗杆一事早就已经证明了如今的秦国的确没有和赵国一方对抗的实力。

    在这个的情况下,秦王稷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能够要求三晋联军退出河东,归还已经被三晋联军所占领的大半个河东郡?

    秦王稷话音一落,大殿之中就是一番寂静。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才摇了摇头,盯着秦王稷一字一顿的说道:“看来秦王这一次,是真的要和寡人决战到底了?”

    大殿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出来赵丹话语之中那毫不掩饰的冰寒和杀机。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国真正的和平条件(第三更)

    对于赵丹来说,如果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迫使秦国退让并获得整个河东,那当然是一个极好的结果。

    但是赵丹也知道这样的希望不大,所以才会在今天一开始上来就如此强硬的逼迫一番,期望以此打乱秦国人的阵脚而获得一些主动。

    所以被拒绝的这个结果,倒也并没有出乎赵丹的意料之外。

    秦国人果然还是不舍得就这么把河东郡交出来。

    但是你不交就不交吧,还在寡人面前摆这么大的谱,搞这么强硬的态度算怎么回事?

    要是不知情的人坐在这里,说不定还以为现在不是三晋联军在河东郡之中攻城略地,而是秦国大军已经将邯郸包围了呢。

    俗话说得好,牛逼是要建立在有实力的基础上。

    你秦王稷现在根本就没有实力和寡人对抗,还跟寡人在这里装什么牛逼?

    因此赵丹现在也是直接就亮明车马,不再废话了。

    寡人就问你秦王稷交不交出河东郡吧?

    再给寡人嘴硬一句,寡人现在就弄死你!

    赵丹这么一发威,整座大殿之中就是一片寂静。

    过了片刻之后,一个声音突然打破了大殿之中的寂静。

    “赵王误会了,吾王并非此意也。”

    开口的并不是所有人瞩目的秦王稷。

    众人将目光一转,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国的相邦范睢。

    鉴于这年头臣子替自家国君解围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少见,所以一时间倒也没有什么人说话,大家就都这么静静的看着范睢。

    只见范睢笑了笑,道:“赵王,臣闻赵国经过长平大战后国内青壮损失惨重,又遭匈奴入寇,北方各郡亦是饱经荼毒,正是国势疲敝之际。如今赵王不思停战而安抚民心,却反而穷兵黩武,难道不怕步了那齐湣王之后尘?”

    范睢话音刚落,一旁的齐王建脸上就露出了不爽的神情。

    齐湣王是齐王建的爷爷。

    当年的齐湣王正是因为连续对外发兵让齐国内部子民没有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搞得齐国虽然到处扩张但是却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以至于在五国伐齐之中被乐毅一战就直接击溃主力,再战直接占领临淄,接着一下子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整个齐国,只有靠田单才能够续命。

    范睢的这番话,里面所带的警告意味是很浓的。

    但是赵丹并没有把范睢的话当一回事。

    “应候说笑了,若是说到穷兵黩武,寡人倒是知道这么一个国家。两年前这个国家在长平之战中遭遇一场大败,然而随后却不知悔改之意出兵楚国,如今被寡人率领四国联军封堵而进退不得,寡人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便可渡黄河西进而之咸阳,攻灭此国亦在旦夕之间也!”

    开什么玩笑,几句话就想要吓唬寡人?想得美吧你。

    赵丹的反驳并没有让范睢闭上嘴巴:“赵王此言差矣。如今吾大秦帝国主力在南阳郡已然围困楚军景阳所部二十万人,不日便可获胜。届时王龁、王陵等人挟大胜之威回师河东,届时三晋联军久攻安邑不下,如何能胜?待到三晋联军兵败之日,便是大王悔不当初之时也。”

    范睢这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脸上是满满的自信,好像从他嘴里所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和事实一般。

    ……

    赵丹砸了砸嘴巴,觉得好像已经有些摸到秦王稷和范睢这一对秦国君臣所打的算盘了。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忽悠。

    秦王稷和范睢就是想要通过这一番言谈来忽悠赵丹和在场的其他各国国君,让他们觉得秦国其实还有着取胜的机会。

    毕竟秦国这么多年来的底蕴和威名摆在那里,如果一旦觉得秦国可能还有获胜的希望,那么就有可能对于在场的国君们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分化赵国一方的阵营。

    一想到这里,赵丹的嘴角就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秦王稷和范睢,这是把其他人都当成傻子了么?

    赵丹不急不忙的开口道:“应候,在寡人的面前就不要说这种小孩子都不相信的废话了。阏与之战时,胡阳率领十万秦军主力东进,结果如何?长平之战时,汝秦国六十万倾国之兵齐出,结果又是如何?汝秦国,不过寡人之手下败将尔,又何来的自信在寡人的面前如此胡吹大气!”

    这一番话说出来,秦王稷和范睢脸上的神情终于都变了。

    无论秦国君臣在嘴上如何的强硬,都无法否认阏与之战和长平之战之中的失败,更无法否认如今战场的形势其实对于秦国是相当不利的。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只要有着这两个条件在,赵丹就一点都不担心。

    嘴炮这种东西虽然说起来爽,但是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别人或许会被你秦国君臣三言两语给忽悠住了,但是寡人是不可能被你们这些危言耸听给吓住的,谢谢。

    所以赵丹就继续开口了“秦王,寡人可不希望再听到什么废话了。这样吧,汝就直接说汝愿不愿意将河东地交出来吧。若是不愿意的话,那么这一次和谈也不必谈了,大家各自回国,战场上见真章吧!”

    赵丹的语气十分坚定。

    本来嘛,跟你们和谈那是给你们面子,没想到你秦国人不但否定了之前的承诺不说,反而还把架子给端上了。

    简直是爷爷能忍,奶奶也不能忍啊。

    赵丹这充满了火药味的话一说,大殿之中所有人的目光就又一次的聚集到了秦王稷的身上。

    秦王稷神色看上去古井不波,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得出这位执掌了秦国将近五十年的国君心中的意图。

    但是所有人的心中都非常清楚,只要秦王稷的口中吐出一个不字,那么接下来围绕在秦赵两国之间的这场大战其激烈程度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不打一个你死我活就决不罢休。

    秦王稷真的有这个勇气和赵丹拼个你死我活吗?

    大殿之中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不少心理素质并不算太强的秦国使团成员们甚至都已经悄悄的流下了汗水。

    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秦王稷才缓缓开口说道:“寡人此次前来,乃是抱着诚意而来的,这一点请赵王放心。”

    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大殿之中的紧张气氛就开始有些松动。

    秦王稷听起来似乎已经开始要服软了。

    然而赵丹并没有说话,而是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秦王稷。

    很显然,这样的话对于赵丹来说还不够,远远不够。

    秦王稷咳嗽一声,看了身边的范睢一眼。

    范睢会意,立刻站出来说道:“赵王,若是三晋联军愿意和秦国议和,那么秦国和三晋之间以安邑为界,安邑以东归三晋,安邑以西归秦国,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范睢的话音一落,赵丹心中就忍不住冷笑起来。

    纸老虎就是纸老虎,只不过稍微的吓它一吓,就乖乖的原形毕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