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闻言就是一任,忍不住开口说道:“父王,此举似乎有些不妥吧。”
赵丹摆了摆手,说道:“此举并无任何不妥,要知道汝之前在王宫之中就是多位诸子百家的老师轮流教授,如今汝已经在华夏学宫之中学了一年的儒家理论,这已经是寡人给那荀况面子了。”
赵恒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父王这是准备打压儒家的生死了吗?”
“是的。”赵丹微微的点了点头,对着赵恒说道:“如今在华夏学宫之中,唯有儒家一派独大,这显然是不利于华夏学宫发展的。”
“寡人之所以要建立华夏学宫,不是让它变成儒家的圣地,而是为了给诸子百家一个发展和生存的土壤。汝作为赵国的太子,其实是可以利用汝的太子身份在其中做一些事情的。如果可以的话,寡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见到汝做的这些事情的成果。”
赵丹并没有告诉赵恒他需要去做什么事情,而是希望赵恒能够自己体会。
赵恒看上去似乎已经明白了赵丹的意思,并没有继续儒家的话题,而是在在接下去的对话之中开始主动的说起了其他一些诸子百家的情况。
“父王,说起来昨日儿臣还碰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却说那农家在学宫之中开辟了一片菜谱来种植菜肴,结果昨日儿臣路过的时候发现那些农家学子正在大骂郭家,说郭家工坊出产的那些农具实在是太不经用了。”
“郭家?”赵丹的心中微微一动,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来,不由得冲口而出道:“莫非就是那个郭开作为家主的郭家?”
赵恒答道:“回父王,正是。”
赵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说起来在历史上赵国被秦国所灭的时候,这个郭开在其中似乎充当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无论是廉颇不能回归赵国,还是李牧被冤死,这里面都是有着郭开的身影。
而且郭开的这个郭家自从他的先祖郭纵开始就是赵国之中最大的冶铁商人,鼎盛时期赵国几乎一大半的铁器都出自于郭家的手中,甚至连一部分的军械生意郭家都有所涉及。
也就是这几年赵丹在大同那边的冶铁高炉开始运转之后,赵国官方的冶炼水平和产量不停提升,因此渐渐的减少了和郭家的合作。
如今郭家基本上只有私人生意,已经参与不到赵国官方的生意之中来了,不过就是这样郭家的规模依旧是非常庞大,是赵国之中唯一一个能够和入仕之前的吕不韦相提并论的顶级豪富家族。
赵丹一想到这里,就开口叫来了毛遂:“最近郭家可有什么行动?”
如今的繆贤基本上已经隐退了,无论是胡衣卫还是监察卫都交到了毛遂的手中,而对于郭家这种赵国世家大族的监视正是监察卫的分内之事。
毛遂想了一下,然后对着赵丹答道:“回大王,从监察卫报上来的那些情报来看,郭家应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
赵丹点了点头,对着毛遂说道:“汝这些天整理一份国家的情报,尽快送到寡人的案头来,顺便再多派一些人手把这个郭家给盯住,有任何异动立刻给寡人呈报上来,明白了吗?”
毛遂看上去显然有些不解,但还是恭敬的躬身应诺。
等到毛遂退下去之后,一旁一直在静静的听着的赵恒忍不住开口说道:“父王难道是准备对郭家下手了吗?不过那郭家作为豪族却从事商贾,的确为人所不齿。”
赵丹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这郭家也算是赵国有名有姓的家族了,而且一直以来又没有任何违纪违法的行为,寡人怎么会毫无根据的就将这样的一个世家大族给拿下来呢?”
“不过恒儿啊,汝今天在这里要记住寡人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个郭家、尤其是这个郭开一点都不可信!”
虽然说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被改变了,但是赵丹还是发自本能的对于公开这个历史上的奸臣有者十分的警惕。
是不是应该提前找个理由把这个郭开弄死算了?赵丹的心中有点犹豫。
第六百零七章 恼火的赵括(第三更)
夏天的大草原上一丝微风都没有,热得让赵括有种想要将身上的盔甲全部脱下来,然后再跳到面前这条小河之中痛痛快快的洗个澡的冲动。
但是赵括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脸色严肃的在河边走着,一边走一边还在发号施令:“二三子速速饮水,两刻钟之后出发赶路!”
就在赵括的面前,一千名具装甲骑兵、一千名轻甲骑兵和他们的战马正挤在河边,场面非常热闹。
远处突然出现了烟尘,赵括的目光微微一凝,但很快就恢复了若无其事的表情,甚至还有心情将几个坐在上游但是却毫无自觉的将臭烘烘的脚放入河水之中的家伙给踹进河水里。
烟尘渐渐逼近,从马上骑士的盔甲样式来看,这显然是一名赵军的斥候。
“赵括将军!”斥候气喘吁吁的跳下了马,来到了赵括的面前。
赵括点了点头,拍了拍面前这名斥候的肩膀,道:“敌情如何?”
斥候答道:“白羊王就在大约三十里之外,已经朝西边而去了。”
“西边?”赵括皱起了眉头,过了好一会才道:“定西城不是在南边吗,难道他不准备去攻击定西城?”
斥候道:“属下不知,但是属下可以保证的是他绝对朝着西边而去了。”
“这该死的胡贼!”赵括用力的啐了一口,又问道:“如今跟在白羊王身边的有多少人了?”
斥候想了想,道:“大约五千到六千左右。”
赵括轻轻的哼了一声,道:“竟然有这么多贼子?真是可恨,看来李牧将军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些个胡贼就是野性难驯,根本就应该将他们统统杀了,以除后患!”
赵括现在很生气。
由于原本的边骑军团最高指挥官李牧已经率领着三万骑兵东进去和庞煖会合攻伐燕国,所以赵国北方各郡目前暂时处于一个由几名李牧的副手各自统领的情况,这其中赵括负责的乃是河套、朔方两郡的治安。
结果这李牧前脚才刚走没到一个月,赵括负责的防区就出了白羊部落叛乱这么一个大的篓子,这让赵括大为光火。
虽然赵括第一时间就已经派人赶回邯郸求援,但是根据正常的速度来看,至少要半个月之后邯郸的调令才能够发到北方各郡之中,一个月之后大规模的援军才能够进入到河南地两郡。
换言之,在这一个月内,赵括所能够依靠的应该就只有自己麾下的这四千人马了。
如果仅仅是白羊王的叛乱,那么赵括觉得自己凭借着四千骑兵平定叛乱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在得知了匈奴大军已经集结在贺兰山北侧准备东渡之后,赵括就知道自己这一次麻烦大了。
为了逆转被动的局势,赵括带着两千精锐骑兵出城,打算先在野外一举歼灭白羊王,然后再想办法和已经开始渡河的匈奴大军周旋。
然而没想到这白羊王行动十分飘忽,就好像一只滑不溜秋的泥鳅般在偌大的朔方郡之中纵横来去,竟是让赵括完全摸不到白羊王的边。
赵括想了想,随后开口道:“最近的一个定居点距离这里多远?”
斥候答道:“大约西北方五十里。”
赵括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么等会吾等便去那个定居点看看罢!若是那个定居点也没有发现白羊王的踪迹……”
赵括十分不爽的挥了挥手:“那便回到定西城去守株待兔好了,吾就不信他白羊王不会前来!”
过了两刻钟,赵括见自己的属下们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于是果断一挥手发布了命令:“全军上马,准备西进!”
就在众多赵国骑兵纷纷上马之时,突然一阵隐约的震颤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赵括下意识的朝着声音传来的南方看了过去,发现南方的大地之上烟尘大起,显然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正在急速靠近。
赵括精神一振,心中又惊又喜:“难道是白羊王来了?”
一想到这里,赵括整个人心也不烦了,身也不热了,腰杆也停止了,吼起来也像是在打雷了。
“全体都有,着甲上马,准备迎战!”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从南方而来的这支骑兵想要逼近到战斗范围的话至少还得要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这两刻钟已经足够赵括和麾下的这一千名具装甲骑兵完全做好战斗准备了。
烟尘渐渐的逼近了,赵括甚至已经可以看到无数胡人骑兵在烟尘之中若隐若现。
一面大旗在烟尘之中显露出来,赵括的目光放上去,将大旗上面的两个篆字看得清清楚楚。
“义渠?”赵括睁大了眼睛,嘴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声:“义渠人这个时候来这里做甚么,难道也是趁火打劫来的?罢了罢了,义渠也好白羊也罢,总之见一个杀一个就是了!”
气氛渐渐的变得紧张了起来,一千名具装甲骑兵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击。
就在赵括准备下令出击的时候,义渠人骑兵的速度突然渐渐的慢了下来,直到距离赵军骑兵大约三里地左右的时候完全停下。
一名身材高大的义渠将军在数十名义渠骑兵的护卫下纵马而出,来到了两军阵中,对着赵括所在的方向高声喝道:“本王义渠胜,对面的可是李牧?”
“义渠胜?”赵括闻言心中有些惊讶:“那不是义渠国的国君吗,怎么跑这个地方来了。”
心中嘀咕归嘀咕,但是作为一名赵国的将领,心中拥有着强烈自信的赵括自然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输了场面,于是也率领着三十名赵国骑兵迎了上去。
“义渠王,李牧将军已经东进攻伐燕国去了,吾乃是赵国裨将赵括!”
“李牧不在?”义渠胜看了赵括一眼,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也对,李牧如果在的话,应该也不会让白羊人这么猖狂。”
赵括被义渠胜这一句话气得不轻,但如今的赵括早就已经不是长平之战时那个动不动就想要怼天怼地的毛头小子了,他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怒气,对着面前的义渠胜沉声道:“不知道义渠王突然率军进入吾赵国境内,究竟有何贵干?”
义渠胜十分豪迈的一挥手,笑道:“我们义渠国和你们赵国不是盟友吗,听说你们赵国人有麻烦了,所以我就带着我的五千大军来帮忙了!”
义渠胜将“大军”这两个字咬得很重。
赵括皱起了眉头,有些狐疑的看了义渠胜一眼。
虽然在上一场大战之中赵括并没有和义渠胜有多少接触,但是根据李牧的说法,义渠胜这个家伙看似呆憨但是心里的鬼心思可是不少,属于那种扮猪吃老虎的人物。
这样的一个家伙,真的就这么耿直的听说盟友有难然后率兵来援?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摇了摇头:“义渠王,汝如果不能够找出一个理由说服吾,那么今日便先在此做过一场吧。”
义渠胜一听就怒了,道:“你这小子好没道理,本王好心率军前来救援,你竟然就这么对待本王?喂,别走,别走啊!好了好了本王告诉你就是了,本王觉得比起匈奴和白羊王,还是你们赵国人更加好打交道一点。”
已经往回走的赵括止住了坐骑,转过身来:“就是这个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义渠胜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匈奴都隆奇单于也派人联络过本王,希望本王能够和他们对你们赵国进行南北夹击!但是本王可不傻,如果朔方和河套郡落在他们的手里,那么他们所做的下一步恐怕就是要和秦国人把本王的义渠国给瓜分了!”
赵括沉吟半晌,突然开口问道:“义渠王,汝可知道这一次匈奴人一共有多少兵马?”
“多少兵马?”义渠胜嘿嘿一笑,道:“这一次你们赵国的麻烦可是大了,匈奴王的使者告诉我,匈奴人刚刚打败了月氏人,现在匈奴人可是足足有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赵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冲口而出:“这不可能!”
义渠胜耸了耸肩膀,道:“谁知道呢,不过本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总该相信本王了吧?”
赵括脸上的表情显然还是有些怀疑,道:“最后一个问题,汝为什么更加相信赵国,而不是去相信和汝同为引弓之民的匈奴人?”
“引弓之民?”义渠胜哈哈大笑,道:“我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我当然知道大草原的原则是什么。这里的盟约大部分时候就和女人的承诺一样不可靠,只有纯粹的弱肉强食!与其相信匈奴人,我倒不如相信你们赵国。毕竟你们赵国上一次的确完成了承诺,帮助我建立了义渠国!”
说到这里,义渠胜不由得愁眉苦脸了起来:“你是不知道啊,秦国人现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本王是真的担心秦国人什么时候就再次北上攻击本王啊,到时候还要依靠你们赵国人来帮助本王抵挡秦国人的攻击呢!”
赵括沉默了半晌,缓缓点头:“义渠王,吾可以让汝和吾并肩作战,但是有一点,吾要获得汝所有兵马的指挥权。”
赵括原本以为这个要求会让义渠胜发怒,没想到义渠胜大手一挥,大大咧咧的说道:“就算你不说本王也会提出来的,你们赵国将军的指挥水平的确是要比我们高,这六千骑兵本王就交给你了。但是本王也有一点要求,那就是你不能够随意把本王的部队派出去送死!”
赵括的眉头微微展开了一些,十分认真的说道:“没问题!”
义渠胜的到来,多少给了赵括一些安慰。
在集合了义渠人的六千骑兵之后,赵括眼下手中的可用兵力就达到了一万人。
虽然这一万人比起匈奴人的大军来说仍旧是有些不足,但仍旧有效的提升了赵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
说实话,虽然对于李牧非常的佩服,但是赵括的心中多少也是有点不服气李牧的,觉得自己要是能够得到李牧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