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382部分

战国赵为王-第382部分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齐国战场来说,这里并不是这一次大战的主战场,而且廉颇又是赵国之中的头号大将,因此众人对廉颇的能力自然也是非常放心的。

    赵胜虽然有心挑毛病,但是也在这里说不出什么东西。

    于是赵胜又继续开口说道:“在上党郡方面,根据最新的情报来看,许历已经成功的让韩国人放松警惕,发动总攻应该就在这一两日时间。如果许历的攻击能够获得成功的话,那么援军主力会很快抵达长治城,和长治城的守军会合。”

    众人听完了赵胜的这一番介绍,就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老实说,此时此刻,最让赵国君臣们担心的就是这个上党郡战场。

    纵观整个战争之中的四个战场,赵国在其他三个战场之中都是提前布置有所准备的,只有这个上党郡战场因为事出突然所以全部的兵力都是仓促召集。

    现在赵国在上党郡战场之中所布置和派遣的兵力也是最为薄弱,虽然名义上是有着将近十万人,但是实际上的战斗力只有许历手中的那两三万赵国中央军,其他的郡兵也就是陪个吆喝。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君臣们一直都认为上党郡战场很有可能就会被四国伐赵联盟选作突破口。

    考虑上党郡的地理位置,如果那里真的被韩国人占领的话,那赵国的麻烦就大了。

    根据连日以来赵军参谋部对于战局的推演来看的话,赵国如果想要打赢这一场战争或者说至少维持一个平手的话,那么上党郡是必然不能够失去的。

    而如果不想丢掉上党郡的话,那么长治城无疑就是必须要保住的。

    因此在此时此刻听到了援军很有可能已经和长治城之中的守军会合之后,赵国君臣自然就放松了不少。

    赵丹点了点头,说道:“许历这个人寡人是知道的,他当年也是跟随着马服君赵奢征战的老人了,寡人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对了,和秦国方面的战事怎么样了?”

    平原君赵胜答道:“回大王,由于上党郡如今已经陷入了战火之中,所以和河东郡方面的情报传递也受到了影响。最新的一份军情已经是七天之前的事情了。从七天前的这份军情来看,秦军主力已经渡过了黄河,乐乘所部不能够抵挡秦军的犀利攻势,已经开始退守安邑。李牧也已经率军南下关中,但是不知道究竟情况如何。”

    赵丹的眉头微微一皱,过了半晌才说道:“这一次秦国是何人领军呢?”

    赵胜答道:“这一次领军的是王龁和王陵。”

    原来在白起被打倒之后,王氏兄弟再一次的获得了启用,并且承担了这一次攻伐赵国的重任。

    这对于秦国人来说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这几年和赵国的战争之中,秦国的大将们老的老死的死,放眼整个秦国,如今也就只有王龁王陵两兄弟还算是能用的了。

    再加上如今,武安君白起一死,阻挠王氏兄弟复起的因素也不复存在,因此王氏兄弟重掌秦国军权倒也并不是太让人意外的事情。

    赵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道:“且派人告诉乐乘,只要将秦国人拖住在河东就行了,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这一场战争获胜了,秦国人现在拿到多少土地,结束之后都要给寡人还回来!”

    到了这里,四个战场的盘点就结束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赵国面对魏国是优势局面,面对齐国由于廉颇的存在算是均势局面,面对秦国算是一个劣势局面,然后对韩国则是大劣势局面。

    这么一看的话,整个局势并不能够让人感到放心。

    这让赵丹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战国初期的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魏国。

    当年的魏国就像是今天的赵国一样,都是在各个不同的战线上同时要面对着好几个不同的敌人,四线开战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候。

    而魏国也正是因为连续几十年里对外不停的用兵消耗了大量国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弱,最终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场决定性的战役之后彻底的衰落下来。

    想到这里,一个不安的念头,从赵丹的脑海之中闪过:“难道寡人也要成为那个魏武侯不成?”

    就在这个时候,毛遂突然出现在了大殿之中,一脸兴奋和雀跃的将一封急报递到了赵丹的面前。

    “大王,上党郡捷报!”

    “上党郡捷报?”赵丹一听立刻就激动了起来,立刻对着毛遂说道:“快快拿来给寡人看看!”

    这份捷报之中所说的,正是许历剧辛两人里应外合,利用一次夜袭大破韩国军队的战报。

    赵丹看了这份战报之后,整个人浑身上下的毛孔好像一下子就完全张开了,心中原先的那股担忧也瞬间就被抛到了爪哇国去,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将手中的这份急报拿起来,对着赵胜示意了一下。

    “诸卿,上党郡大捷啊!诸卿也都传阅一下吧。”

    过了片刻之后,整个龙台正殿之中一扫之前的凝重,变得高兴了起来。

    对如今并不算乐观的战争局面来说,这一场大捷那可是意味着太多东西了。

    虞信十分兴奋的说道:“大王,如此一来的话整个上党郡的局面就算是稳住了,只要能够守住上党,那么便是胜利可期呀!”

    赵丹满面春风的点了点头,虞信的这个话还真的是说进她的心坎里去了。

    只要上党郡不被韩国人攻克,那么赵国的四线战场就能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够方便的相互支援。

    接下来只要庞煖能够打败魏国人,那么这一盘棋就算是彻底的活了。

    哼哼,以一敌四?看起来好像也不是很难嘛。

    但很显然,赵丹多少还是高看了自己,又或者说小看了其他的战国诸侯。

    就在赵丹君臣们共同庆祝的时候,突然又是一条紧急军情传来。

    “大王,高唐城失守了!”

 第七百零八章 详情和应对(第二更)

    “高唐城失守?”

    这个消息好像有着某种魔力,顿时就让刚刚还是一片欢歌笑语的龙台正殿之中鸦雀无声。

    负责传递消息的毛遂知道事情大条了,也不敢多说,赶紧将手中的急报放在了赵丹的面前。

    此刻赵丹心中的震惊,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

    要知道在赵丹的心里,高唐城对齐国的战争就算是不能赢,那最少也应该是个平局才对。

    但是现在,由廉颇所率领的赵国军队竟然输给了齐军!

    整个军旅生涯之中虐齐国如同虐菜的廉颇大将军,竟然输给了自己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输的齐国人!?

    就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之内,赵丹就听到了两件自己很难相信的事情。

    一件是上党赢了,一件是廉颇输了。

    以至于当他拿起面前这份战情急报的时候,心神都有些恍惚。

    这份急报上面的内容其实很短。

    “廉颇大将军夜袭齐军大营,遭伏,大败而归。齐军趁势攻高唐,高唐失守。大将军已率残兵退守聊城。”

    虽然很短,但是足够让赵丹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廉颇轻敌了。

    向这样的大事情,当然是得有一个十分详细的军情汇报的,而这份详细的军情汇报在当天下午伴随着廉颇的请罪书一同送到了赵丹的面前。

    如果是依照正常的情况来看,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任何一位将军都会选择固守。

    但是廉颇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意外。

    对于廉颇来说,他从心底就看不太起齐军。

    毕竟齐国已经被廉颇吊打了太多次了,现在的齐军主将匡梁同样也是被廉颇一路吊打过来的,谁会看得起一个输在自己手下无数次的手下败将呢?

    所以即便手中只有五万人马,即便对面的齐国经过增兵之后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巨,足足是廉颇的四倍之多,但是廉颇依旧没有打算就此龟缩城中不出,反而准备“给齐国人一点颜色瞧瞧!”

    话说老将军虽然看不起齐国人,但是也并没有那么莽撞。他先是派出小分队在之前的战争之中和齐国人进行了多次小型的接触战,确定了一个事实——齐军还是那个齐军,并没有什么长进。

    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廉颇就主动的收缩了兵力,将高唐以北的所有河间地都让给了齐国人。

    数日之后,匡梁率领着大军包围了高唐城,半月不克。

    廉颇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便在两天前的晚上率领赵军主力悄悄出城,突然向齐军大营发动了反攻。

    在廉颇看来,这一次反动纵然不能够击败齐军,那至少也能够杀一杀齐国人的气焰。

    但是让廉颇万万没有想到了是,齐国人竟然预料到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反击,提前在大营之中设好了埋伏,导致廉颇率领部队直接钻入了齐国人的包围圈。

    在这个时候,廉颇的领军能力就表现出来了,虽然被重重包围,但是他仍旧率领大部分军队冲出了齐国人的包围圈。

    但是就在廉颇回返高唐城外的时候,变故再一次的发生了。

    高唐城之中的一些齐国本地贵族残余买通了城中的官吏,趁着廉颇出城的时候夺取了城池的控制权,反而将廉颇关在了城外。

    如此一来,廉颇大将军是腹背受敌左支右绌。

    一场激战之后,廉颇再一次的冲出了齐国人的包围圈,但是此刻已经是损兵折将无法再战了,只好带着剩余不到万人的残兵败将退守南边的聊城。

    说起来廉颇其实并不是败在自己的军事能力不行,而是败在了高唐城之中的内奸上。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却说在龙台正殿之中,原本因为长治大捷而显得欢欣鼓舞的赵国君臣,在听到了高唐失利的消息之后一个个又都好像被人迎头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就全部冷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才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好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什么也都于事无补了。为今之计,还是先说说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局吧。”

    虽然说在场的人并没有那种领兵大将,但是最基本的看地图还是会的。

    从地图上来看,高唐其实是一个非常紧要的地方,它不但是邯郸城在黄河以东的门户,同时还是正在魏国征战的赵军庞煖主力的侧后翼。

    如今高唐失守,齐军既有可能从这里渡过黄河进攻邯郸城,也有可能沿着高唐继续南下去断庞煖的后路。

    这两个事情无论是哪一个,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虞信才开口说道:“关于魏国方面,如今廉颇大将军已经退守聊城,庞卿的后路一时半刻应当不至于受到威胁。”

    “是吗?”一直都憋着气的赵胜这下总算是找到机会了,同样是不冷不热的说道:“如今武信君手中不过一万残兵败将,加上刚刚吃了败仗士气正是低谷之时,若是被齐军衔尾追击,哼哼……说不定这个时候聊城已经丢了也未可知。”

    虞信一听也是非常不爽,怒道:“平原君,如今战局危急,正是同舟共济之时,汝却在这里说这些风言风语,究竟是何居心?”

    赵胜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是吗?也不知道刚刚是谁还在质疑庞卿的主将之位,以吾看啊,还好这一次的主将是庞卿,若是换了别人,说不定现在主力部队也都……嘿嘿!”

    “砰!”赵丹突然狠狠的一拍桌子,将虞信和赵胜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情相互扯皮!喜欢扯皮是不是,要不要寡人放汝等几个月的假,让汝等好好的回家去吵个够,嗯?”

    赵丹这一次是真的怒了,要是平时也就算了,毕竟这种政治斗争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赵丹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

    但争权归争权,这都火烧眉毛了还在这里说这些话,那就让赵丹、或者说任何一个君主都无法忍受了。

    赵丹这一发火非同小可,赵胜和虞信心知情况不妙,吓得赶忙出列下跪赔罪。

    赵丹心中余怒未消,将面前这两个家伙狠狠的训斥一番,然后才道:“好了,寡人现在需要的是解决事情的办法,不是推卸责任的扯皮!有主意的就说,没有主意的就闭嘴!”

    赵丹话都说到了这里,几名赵国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自然也就是搜肠刮肚的想起主意来。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在场的赵国大臣们可不是什么臭皮匠,而是如今这个世界上的人杰,因此很快的就被他们想出了主意。

    率先开口的是大行人郑朱:“大王,以臣之见,如今既然对齐国战事不利,那么便应当寻求外援才是。燕国素来和齐国乃是死敌,大王应该命人说与燕太后,让其速速出兵助赵,如此又燕国牵制,齐国人便不能够太过猖狂。”

    赵丹闻言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其实这个主意赵丹早就已经想到了,只不过等着有人提出来罢了。

    于是赵丹便道:“郑卿身为大行,应当知道寡人早就已经派遣使者前往蓟都了,但是燕太后却迟迟拖延不做回复。”

    郑朱点了点头,道:“大王,臣以为燕国之所以不做让步,只不过因为觉得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得不到太多的利益罢了,大王只需要向燕国再做出一些让步,那么燕国人必定会出兵支援!”

    赵丹沉吟半晌,道:“既然如此,那么以郑卿之见,寡人应该做出多大的让步呢?”

    “武阳!”郑朱显然早有答案,当下立刻说道:“大王,只要将武阳城归还燕国,那么燕国必定出兵无疑。”

    “武阳城?”赵丹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有些犹豫。

    武阳城是燕国的下都,也曾经是燕国最大的城市,如果把武阳城还给燕国,绝对是燕国君臣不能够拒绝的筹码。

    赵丹之所以犹豫,倒不是因为武阳城对赵国来说多么重要,以现在的赵国国力来说,还它四五个武阳城又如何?

    赵丹顾虑的是如今燕国基本上已经被上一次的齐赵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