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52部分

执掌武唐-第152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上路,陆瑾和太平公主均是精神大好,就连用以代步的坐骑,也应为饱餐酣睡之故,精神抖擞蹄步如飞。

    十一月的山川,银装素裹简单而又壮美,虽则一路行来都是单一的雪白,然而也让鲜少出宫的太平公主,以及从未见过雪景的陆瑾大赞其美。

    这日过了险峻潼关,两人策马飞奔至辽阔的黄土塬上,并骑而立遥望西方,辽阔的关中平原已是展现在了眼前。

    茫茫原野,风雪无边,充斥天地间的只有飞舞的雪花与呼啸的风声,极目不过丈许,闻声不过咫尺,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能感到冰凉的雪花打上脸颊,呼啸的寒风掠过原野。

    打马向西,三日之后,陆瑾与李令月终于来到了长安城外,验明路引进入城池,两人均是感到了一阵阵旅途的疲乏。

    走马缓辔行进在宽阔的朱雀大道上,长安城的繁华丝毫不亚于东都洛阳,即便是在寒冷冬日,道上行人亦是多不胜数,更有华贵高车来回穿梭,洋溢着一片热闹之感。

    此时正当午后,太平公主想了想,扬起马鞭笑言道:“七郎,今日我们不妨早作休憩,明日再行进宫,不知你意下如何?”

    陆瑾欣然点头道:“但凭令月之意,那我们就随意找一间客栈休憩。”

    陆瑾好歹也在长安城待了数月,对于城内布局并不陌生,几番思量,带着李令月进入离皇城最近的兴道坊,几近寻找,方才找到一件较为满意的客栈,立即翻下马背举步行入其中。

    安排了两间上房,陆瑾来到房内第一件事便为打水洗澡,准备洗去这一路上的沉沉风霜。

    躺在热气蒸腾的浴盆中,陆瑾在感觉到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时,万千思绪也在脑海中来回飘荡不止。

    到了明天,阿爷为之中断的线索便可以继续,陆瑾相信以李令月的聪慧,断然不会出现看走眼之事,如果真的能够重新找到新的线索,那么就意味着追查阿爷下落有望,若是能够找到他,那自当最好。

    不过,陆瑾心里面也有着一份深深的忧虑。

    倘若这些年来阿爷平安无事,说不定早就已经返回江宁谢府,他迟迟未归久久失踪,不用问也一定是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找到阿爷自然是最好,倘若真的证明阿爷业已故去,那又该当如何是好?

    想着想着,陆瑾不禁郁郁一叹,脑海中也闪过了含冤而逝的阿娘的影子,目前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替阿娘幼娘报得血海深仇,只要大仇得报,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第二天清晨,轰鸣而起的城鼓打破了寂静天地,雄阔壮美的长安城迎着东方天际的丝丝曙光醒了过来。

    目前朝廷官吏几乎都在洛阳,前去长安皇城之路并没有多少车马,陆瑾和太平公主也算轻车熟路,没多久便到得了玄武门前。

    玄武门作为通往内廷的重要宫门,把守得异常严密,即便是天皇天后不在长安,负责值守的羽林军也是一丝不苟,认真检查。

    陆瑾有翰林院鱼符,太平公主有内宫腰牌,进出自然是没有问题。

    两人沿着宫道慢行许久,方才由右银台门进入了内宫当中。

    数月未至,见到熟悉的宫殿楼阁,陆瑾不由生出了亲切感觉,特别是看到掩映在萧瑟树林中的内文学馆,想及自己成为棋博士初入此地的时候,陆瑾大觉恍若隔世。

    对于这一切,太平公主却是习以为常,今日她已是恢复了女装,一身宫娥服饰穿在身上也掩盖不了惊人的美态,回首看到陆瑾正在愣怔当中,笑语言道:“七郎,我记得谢怀玉的画像正是放在蓬莱宫内,你随我前去便可。”

    陆瑾点点头,却又有些犹豫,言道:“我身为男儿,就这般出入天后寝宫,这……似乎有些不妥吧?”

    太平公主悠然笑道:“蓬莱宫内的宫娥我熟识,与我李令月同路,即便是圣人的紫宸殿,也是通行无阻,七郎大可放心。”

    见她这般肯定,陆瑾也不疑有他,笑道:“那好,就有劳四娘子引路了。”

    两人一路行来,多有巡逻羽林卫士盘问,陆瑾很敏感地发现,只要李令月扬起手中那枚青铜腰牌,巡逻卫士立即便让他们离开,可见李令月即便是区区宫娥,身份地位也是非常惊人。

    就这般走得不久,一片金光璀璨的宫殿群落展示在了陆瑾眼前。

    时当辰时旭日方升,万千光芒照在层层叠叠的宫殿之上,殿檐累积着积雪,铁马挂在其下随风摇曳着,悦耳动听的旋律轻轻响起,安静而又美丽。

    蓬莱宫是一片相连的宫殿群,总而言之,是为嫔妃们居住之所,与之南面相对的便是天子寝宫紫宸殿,布局极是规整。

    天后寝宫自然占据了蓬莱宫最为显赫的位置,行至殿阶下面,李令月声言要先进去打点一二,免得陆瑾冒然入内引起宫娥们的惊慌。

    这一切也算清理之中,陆瑾自然不会怀疑,示意李令月快去快回。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43章 谢氏怀玉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提着长裙走入寝宫,却是将所有宫娥内侍召集前来,一通细细嘱咐。

    毕竟太平公主以前经常前来此地,寝宫内的所有宫娥几乎都认识她,此番冒然来到长安,她深知犯了大错,如果被天后知晓一定会责罚,未免走漏消息,自当先作安排。

    而且还有一点,她现在并不希望陆瑾得知她的公主身份,陆瑾是北门学士,她是天后近婢,身份地位相差无几,相处起来才会倍感自在。

    片刻之后,太平公主步履轻捷地走了出来,笑道:“七郎,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咱们进去吧。”

    陆瑾微笑颔首,跟随太平公主举步走入了皇后寝宫。

    皇宫寝宫名曰“立政”,相传是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所取之名,殿廊宽阔,宫室雄伟,倒是与一国之后的身份相匹配。

    太平公主与陆瑾一道沿着殿廊走得片时,绕过正殿行入一间偏殿。

    陆瑾昔日曾在上阳宫丽景殿呆过一段时间,环顾偏殿一眼,便知道此乃皇后书房。

    进入书房内,门口有两名内侍正手持佛尘恭候于此,眼见太平公主领着一个年轻男子进来,均是忍不住暗自偷看惊诧不已。

    不过他们早就已经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嘱托,根本不敢多言多语,一动不动犹如木雕石俑。

    陆瑾正在好奇打量书房布置,太平公主却是轻轻地蹙起了眉头,对着门口侍立的内侍言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退下吧。”

    两内侍轻轻一躬,急忙快步而退,出殿之际还不忘将殿门关上。

    望着一排排的书架,太平公主展颜笑道:“七郎,昔日我便是在这间书房内,无意看到谢怀玉的画卷,咱们仔细找找看。”

    陆瑾正在暗自咂舌书房藏书,闻言苦笑言道:“这么多的书卷,找起来只怕尤为费力,看来也只能慢慢寻找了。”

    太平公主点头言是,思忖了一下言道:“这样,咱们一人找一排书架,速度也能快上一点。”

    陆瑾轻轻颔首,目光巡睃一圈,举步走至离自己最近的一排书架,抽出其中一卷,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这幅字卷乃是一幅普普通通的丹青,没什么不同之处,陆瑾看得一眼就将之裹起,放回原位。

    太平公主自小不喜书房事务,要她在这般浩瀚如海的书房中寻找一幅丹青,若是放在以前,当真是不可能之事,然而为了陆瑾,今日她丝毫没有焦躁难耐之色,反倒因能够为他做事而暗暗欣喜。

    就这般沉默无语地久久寻找着,两人鲜少说话几乎都是垂首寻找,及至找得数排书架,饶是陆瑾的精力旺盛,此际也是忍不住有些疲乏了。

    他暗暗叹息一声,眉头轻皱放下手中书卷,无意间转头朝着李令月望去,心头不禁微微一震。

    今日暖阳高挂,丝丝阳光从窗棂透了进来,点点撒入了书房之内,俏立在书架前的李令月云髻雾鬟,玉面朱唇,明媚动人的大眼闪动着专注而又认真的神光,如同繁星般灿烂。

    不知不觉中,陆瑾渐渐有些愣怔,从李令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美丽而又认真的神情,不禁令他想到了远在洛阳的上官婉儿,平日里上官婉儿也是如同眼前的李令月这般,认真专注地撰书校稿,如此美态,实在令陆瑾难以忘怀。

    太平公主看罢一卷书卷,正欲放回书架,突然发现了陆瑾痴痴而又火热的目光,芳心立即犹如千万只小鹿乱撞不停,莫名的紧张更是瞬间流遍全身,红着脸慌忙问道:“你,你看我干什么?”

    清朗的女声顿将陆瑾带会现实,他这才惊然发现刚才竟陷入了对上官婉儿的思念当中,这般盯着李令月看了不知多久,实在非常失礼。

    心念及此,陆瑾尴尬地轻咳一声,笑道:“抱歉,刚才不小心走神了,还请四娘不要见怪。”

    太平公主俏脸红得犹如秋日里的枫树林,嗫嚅低语道:“没事。”言罢,转过身子故作专心,心头却是如同一团乱麻了。

    不知找了多久,两人依旧是一无所获,眼见天色渐渐黑暗了下来,陆瑾心头不禁略显焦急。

    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太平公主柔声安慰道:“无妨,今日找不到,我们明天又来便是。”

    陆瑾心知这也是无可奈何,点头轻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见到陆瑾似乎有些失望,太平公主心内也有些不好受,她怅然一叹,漫不经心地从书架上又是抽出一卷书卷,展开无意瞄得一眼,惊讶失声美目陡然就瞪大了。

    闻声,陆瑾转头问道:“四娘子你怎么了?”

    太平公主却未回答,娇躯轻轻颤抖心内布满了激动之情,合拢书卷转过身子,对着尚是一头雾水的陆瑾笑语言道:“七郎,我想我已经找到了。”

    此话不吝于平地惊雷,饶是陆瑾的冷静从容,此刻也忍不住心头狂跳,满腔热血骤然涌上了头顶。

    瞧见李令月对着自己镇重其事地点点头,并扬起手中的字卷一笑,他这才回过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举步走了过去。

    右手持卷,左手捏住画卷下的木轴轻轻滚动着,一张画风优美的人物丹青顿时展现在了陆瑾的眼前。

    画中人头梳道髻容貌俊朗,一身宽袍大袖的对襟道衣穿在身上倍显儒雅,衣袂飞动气质出尘犹如神话中的上古真仙,若非身后那层层叠叠的殿阁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否者还以为画中人身在云端。

    陆瑾看得移不开眼来,惊讶言道:“这是,明崇俨?”

    话音刚落,陆瑾便知道自己看错了,若是仔细看,画中人与明崇俨在相貌上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之所以他觉得像明崇俨,乃是因为两人的气质实在是太像了,一样的出尘脱世,一样的飘逸似仙,也难怪他会看错。

    再看画卷旁边,却是提着一行小字,笔力娟秀圆润,写得为:麟德元年,暮春之初,画师绘谢氏怀玉于翰林院。

    见到那“谢氏怀玉”四个字,陆瑾热血奔涌面色通红,他瞪大双目死死地咬住牙关,持卷双手抖动得犹如寒风中的落叶,显然正在情难自禁当中。

    昨天重感冒故未更,现在布衣共欠大家五章,今日暂更一章,若是感冒好转晚上再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44章 避若蛇蝎

    麟德元年(664年),正是龙朔之后的年号。

    谢怀玉乃是龙朔二年(662年)进京赴考,第二年便了无应讯,再也没有给江宁谢府带回任何消息,而祖父也曾在这一年派人前去长安四处寻找,皆是一无所获。

    然而根据眼前这幅画卷的题字,此画却是完成于麟德元年,也就是说,谢怀玉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失踪以后,却在长安翰林院之内。

    有什么理由,能够让他将近两年不给家里带会只字片语,却在长安城安之若泰呢?

    不过,更令陆瑾吃惊的,乃是阿爷并未穿着一件寻常衣物,而是穿得为道士惯穿的道袍,头上发髻也为道髻。

    阿娘曾清晰地告诉过陆瑾,阿爷乃是学富五车的士子,为何画中却为道士衣装?

    迷雾重重团团笼罩,一时间陆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任由一双眉头紧紧皱起,久久也没有松泛开来。

    见陆瑾神色说不出的凝重,太平公主轻轻问道:“七郎,莫非这幅画卷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陆瑾轻吁出声,盯着画中人飘逸出尘的气度,言道:“的确有些奇怪,四娘,我想前往翰林院一趟,不知能否将此画带走?”

    太平公主心念母后将画卷放在如此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想必也不会常常翻看,点头言道:“七郎若是需要,但取无妨,一切交给我便是。”

    陆瑾轻轻颔首,裹起画卷笑道:“时辰尚不算晚,我这就前去翰林院问问,四娘一并去否?”

    太平公主美目一闪,笑道:“去,为什么不去?既然如此,那咱们快快走吧。”

    陆瑾点点头,与太平公主出殿去了。

    ※※※

    行至翰林院时早已放衙,加之许多翰林院官吏都身在洛阳,所以长安翰林院内并没有多少人。

    陆瑾本是翰林院之士,对于一切并不陌生,他心念按照规矩每晚必定会有人在院内值守,索性一间一间的院子找了起来。

    行至一间不起眼的院落,一个绿色官袍的矍铄老者正坐在房檐下捧卷阅读,低低的吟哦声喁喁而起,老者不时右手捋须,露出怡然自得的神情。

    陆瑾站在月门处顿了顿,看得太平公主一眼示意她稍作等待,踏着积雪步履轻捷地走了过去,拱手言道:“在下陆瑾,见过老丈。”

    矍铄老者显然正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及至陆瑾走至身旁才惊然醒悟,睁着混沌老眼看得他一圈,这才起身惊讶笑道:“哦?竟是陆博士,老朽久违了。”

    言罢,矍铄老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疑惑问道:“对了,你不是前去洛阳了么?今日为何却在此处?”

    陆瑾笑语解释道:“不瞒老丈,在下返回长安是有要事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