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98部分

执掌武唐-第198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宗轻轻颔首,露出了深思之色,半响方才言道:“照陆御史这么说,的确也有些奇怪,不知那陆长青可有掌握吴县县令不法之罪证?”

    陆瑾摇头道:“微臣问过他,他没有丝毫的证据,但是微臣也相信此事不会是空穴来风,很有调查的必要。微臣想请圣人恩准,让微臣前去苏州一趟,了解案情经过。”

    高宗思忖了半响,方才点头道:“好吧,朕就恩准陆卿之请,你前去江南道巡视,彻查此案经过。”

    陆瑾拱手应命,言道:“启禀圣人,微臣另外还有一请。”

    高宗抬手言道:“陆卿但说无妨。”

    陆瑾正容禀告道:“历来监察御史前去地方巡视,均是车驾随从大张旗鼓,这次微臣却想独自前往,不带随从不住驿站,免得走漏风声,还请圣人恩准。”

    高宗一双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言道:“爱卿此举,似乎于礼不合吧,监察御史出京均是代天子巡察四方,何能这样悄声无息轻车简从?”

    陆瑾言道:“圣人,若是平日自当如此,然而微臣却觉得此案似乎并不简单,有必有隐瞒地方暗中展开调查,免得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高宗点头道:“那好吧,就依照爱卿之意,此去苏州千里昭昭,爱卿独自一人当小心为上。”

    陆瑾点头应命,告辞而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46章 前去辞行

    前往察院向宗秦客简单汇报之后,陆瑾又返回台狱面见陆长青主仆。

    当得知圣人同意派遣这位陆御史前去苏州调查案件之后,陆长青露出了感激不已的神色,不顾伤势在陆三的搀扶下翻身下榻,对着陆瑾深深一个大拜,言道:“多谢陆御史仗义相助,整个吴郡陆氏都将铭感你的大恩。”

    陆瑾急忙上前一步,将陆长青扶了起来,托着他沉沉的手臂,镇重言道:“纠正冤案本是监察御史份内之职,陆郎君不必这么客气,倘若当真查明陆家是被那谢太辰冤枉,本官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清白。”

    陆长青虎目泛泪,抿紧嘴唇连连颔首,他望着陆瑾含笑的脸庞,心头涌出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感概言道:“陆御史,其实今日在下看到你的第一眼,便感觉到你很是熟悉,加之你也姓陆,不是你是否为我们吴郡陆氏旁族?”

    陆瑾暗自一笑,言道:“在下虽则姓陆,却并非出至吴郡陆氏,然天下陆姓本为一家,有所亲近也算常理。”

    陆长青释然一笑,言道:“在下身上有伤,只怕须得疗养月余方能动身,就不能与陆御史同去苏州,你到了苏州之后,尽可前去找我阿爷陆元礼,我也修书一封,向阿爷禀告闻登鼓之事。”

    陆瑾点头言道:“本官前去苏州,也希望能够得到陆氏的配合,郎君此意甚好。”

    陆长青点点头,急忙吩咐陆三磨墨铺纸,强忍伤痛俯身长案挥毫不止,片刻之后家书写完,烤干墨迹之后交给了陆瑾。

    陆瑾接过家书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深深地看了陆长青一眼,却不敢露出过于关心之情,沉声道:“本官明日就出发前往苏州,陆郎君你擅自珍重了,咱们苏州再见。”

    陆长青连连点头,及至陆瑾转身离去之后,这才感概叹息道:“这位陆御史正是一个好官啊,只听了我的一面之词就愿意前去苏州查案,实在难得。”

    陆三同感点头道:“大郎说得不错,时才小的出去之时曾听到台狱狱卒们议论,陆御史原来就是查出李贤谋反之人,而且他为人刚正不阿,乃是非常难得的好官,深得天皇天后的信任。”

    陆长青欣慰叹息道:“如此说来,陆氏这次有救了,也不枉费我承受鸣响闻登鼓的杖行。”

    ※※※

    离开台狱,陆瑾并没有着急离开皇城,而是前去延英殿向天后禀告他将要离开长安,远赴苏州查案之事。

    就实而论,此案乃是圣人直接交办他受理,因而陆瑾根本没有必要去向天后禀告。

    他这样做的目的,面见天后是假,向上官婉儿告别才是真的,毕竟上官婉儿现在身在内宫不方便相见,也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见到伊人芳容。

    陆瑾知道通常这个时候,上官婉儿都会在延英殿内处理政务,如今天后再次执掌朝政,举国大事均需要上官婉儿过目,她自然是非常的忙碌,再也不能如往昔那般常常前去翰林院,因而两人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不能不说诚为憾事。

    快步行至延英门外,陆瑾向把守宫门的卫士说明来意,宫门卫士让他暂且等候,立即进去禀告。

    延英殿内,武后正坐在长案后翻看着今日的奏章,上官婉儿则将武后审批之后的奏折分门别类,归置整理,两人没有说话,忙碌而又认真。

    便在这时,一名内侍入内禀告道:“启禀天后,监察御史陆瑾在延英门外求见。”

    一听陆瑾的名字,原本严肃认真的上官婉儿纤手微微一颤,虽则没有抬头,但已经悄悄竖起了耳朵。

    武后放下手中奏折,沉吟片刻方才淡淡吩咐道:“传陆御史觐见。”

    “喏!”内侍恭敬一礼,转身前去通传。

    武后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揉了揉稍稍有些疲乏的双目,微笑言道:“婉儿,如果朕记得没错的话,回到长安这么久,这还是陆瑾第一次前来见朕,对么?”

    上官婉儿心中猛然一跳,面色不改地点头道:“对,陆御史公务繁忙,向来很少前来延英殿。”

    武后不置可否地一笑,黛眉轻皱,凤目微阖,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上官婉儿却从武后刚才的话音中听出了一番弦外之音。

    陆瑾作为天后钦点的北门学士,即便科举及第成为了监察御史,也应该如范履冰、刘祎之等人一般,成为天后的心腹亲信,并以天后马首是瞻。

    然而很明显,陆瑾对于天后却是采取的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仅很少前来觐见禀告,就连向天后问安问好都没有来过一次,即便是见面,也是公务上的交谈,从来不会涉及私事,自然令天后暗地里觉得有些不满。

    不过上官婉儿还是感觉到天后甚为重用陆瑾,特别是在调查赵道生之时,几乎是将政治筹码全部押在了陆瑾的身上,用他来扳倒太子李贤。

    天后看人很准,陆瑾的确没有让她失望,尽管陆瑾的本意是不想参与天后与李贤之间的争斗,但是他出于身为监察御史的责任,还是义无反顾地调查出李贤谋反案件,这正是天后识人用人的高明之处。

    正在遐想当儿,上官婉儿便看见爱郎气宇轩昂的步入大殿,目不斜视行至台阶之下,对着高坐案后的天后抱拳拱手道:“臣,监察御史陆瑾,见过天后。”

    一听到他浑厚的嗓音,上官婉儿芳心内升起了一股莫名的甜意,手中挥毫不止,神情似乎甚为专注,美目视线却已经偷偷向着他瞄去。

    “免礼吧。”天后和蔼一笑,“时才听到内侍禀告陆瑾前来,朕还有些惊奇,陆御史可真是稀客啊!”

    武后之语带有敲打之意,陆瑾自然听得明白,拱手言道:“天后事务繁忙日理万机,臣若非有要事禀告,岂敢无端前来打扰天后?”

    上官婉儿一听此话,暗暗感叹爱郎的聪慧过人,此话一语双关,既有向天后解释少来的原因,又说明此行目的,可谓回答的非常巧妙,由此可见,爱郎有时候虽则有些固执,但也并非不谙世事的笨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47章 风雪赶路

    武后显然也听明白了陆瑾话中的意思,展颜笑了笑,言道:“那不知陆瑾今日见朕,所为何也?”

    陆瑾自然不会有所隐瞒,将陆长青鸣响闻登鼓之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其中着重讲述了此案的疑点,末了正容言道:“刚才微臣已经向圣人禀告整个案情,圣人甚为重视,让臣暗中前去苏州调查此案,臣离去之前,觉得也有必要再向天后您禀告清楚,权当辞行。”

    武后本有些气恼陆瑾对她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然而一见陆瑾遇到这样的大事,却不忘向她禀告,并专程前来辞行,不禁大为高兴,唯有上官婉儿心里清楚这冤家哪是来向天后辞行,这一席话分明是假借觐见之名说给自己听的。

    一想到此去苏州遥遥数千里,上官婉儿心内便止不住担忧,不过天后在此,上官婉儿即便有千万句话语也不敢为之倾述,垂着螓首轻咬贝齿,只觉心乱如麻。

    武后点头言道:“既然是圣人之命,陆御史奉命前去便可,然则吴郡陆氏乃千年望族,按道理绝对不会惧怕吴郡县令,其中必定有着一番隐情,还望你小心为上。”

    “微臣遵命。”

    陆瑾目的达到,正欲向武后告辞,谁料武后又继续言道:“既然你此行是前去苏州查案,朝中另有一件大事正好也与苏州有关,那就顺便交给你去办吧。”

    没想到前来辞行竟又引来了一件差事,陆瑾不由生出了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能拒绝之下,只得拱手言道:“请天后示下。”

    武后轻轻颔首,凤目中闪烁着让人琢磨不透的异彩:“二十多年前,乱党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假借邪~教蛊惑百姓拥兵起势,祸及江东危害甚广,江东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如今陈硕真虽死,然其创建的火凤教一直未曾覆灭,近年来更有隐隐活动之势,尤其以苏、睦、杭、越四州最甚,你此番前去苏州,可顺便替朝廷调查火凤教相关情况。”

    陈硕真之名在江东之地可谓如雷贯耳,前不久陆瑾更在朝参时听到君臣议论过火凤教之事,没想到天后这次居然交付给他这样一个重任,的确让他大觉意外,呆愣了半响方才拱手道:“臣遵命。”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武后嗓音不知觉中有些低沉了下来,“民间传言火凤教新任教主乃陈硕真转世,若是如此只怕会酿成大患,你此行前去务必查明白贼首身份,若能抓获乱党,朕一定重重有赏。”

    “微臣明白,必定不负天后之托。”陆瑾立即拱手应命。

    在告辞离去的那一霎那,陆瑾转身之时飞快看得上官婉儿一眼,恰好此刻上官婉儿美目堪堪望来,两人视线相接在空中交汇,须臾之间又飞快错过,痴男怨女深深恋情,无言的倾述尽在无言之中。

    读懂了上官婉儿眼神中的不舍眷恋以及数不尽的叮嘱,陆瑾洒然一笑,走出了大殿。

    ※※※

    诸事准备妥当,翌日一早陆瑾孤身一人出了长安城门,顺着宽阔的官道向着洛阳而去。

    今日他穿着一件简简单单的圆领袍服,腰间系着须臾不离身的软剑,胯下枣红色的骏马雄健有力四蹄大迈,在人烟稀少的官道上几乎快要飞了起来。

    冬日严寒,北风凌冽,一路上除了结伴而行的货物牛车马队,几乎不见路人,崇山峻岭一片白雪皑皑,倒有些孤单萧瑟,冷冷清清。

    陆瑾身为大唐官吏,办理公差出门均可使用驿站马匹,且一路上住在驿站,吃在驿站,尽皆分文不给,不过为求隐秘,这一次他却是暗中前往苏州,为怕暴露身份,自然不会在驿站内歇息,暴露行踪。

    昨晚他反复思考过陆长青所说之话,却觉得陆长青还是应该有所隐瞒,至少陆长青隐瞒了为谢太辰撑腰对付陆氏之人的身份。

    陆瑾相信陆长青知晓此事,但也不知处于何种原因,才会缄口不言,这一切也只有等到前去苏州慢慢调查。

    一路上风雪征程寒冷入骨,陆瑾昼行夜宿每日基本上都行得百余里,十余天之后终于进入了洛阳城厚阔的城门。

    时隔数月再次来到洛阳,陆瑾大是感到亲切,就是在洛阳城内,他考取进士成为状元,这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想要厮守一生的爱人,洛阳城对他来说当真算得上是一处福地。

    沿着天街走马入城,陆瑾惊然发觉天街道旁榆树上挂满了彩带和灯笼,沿途火树银花说不出的漂亮,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行人似乎也较往常多了不少,个个面带喜色说笑不断。

    陆瑾暗暗思忖了半响,这才想起后日似乎便为新年,自己奔波数日竟连时日都已经忘记,想想真是可笑。

    不过他现在孤身一人,新年对他来讲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加之现在正外出办案,倒也不甚在意。

    寻得一间酒肆用膳,陆瑾叫了一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外加一壶凌冽辛辣的剑南烧春,这几日几乎都是风餐露宿,此刻美滋滋的吃上一顿,当真觉得说不出的舒服。

    按照陆瑾的计划,到得洛阳之后便弃马乘舟,一来舟船可以凭借大运河之利直接抵达江东,二来也不用每日幸幸苦苦赶路,倒也是一举两得。

    正在陆瑾边品酒边思考行程当儿,一句“陆学士”的惊喜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霍然转身一望,却见那卖药汉冯小宝恰好登上楼梯,朝着他所在之地惊喜望来。

    见状,陆瑾恍然一笑,站起身来笑言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冯郎君,咱们又见面了。”

    冯小宝哈哈大笑地走上前来,对着陆瑾利落抱拳,言道:“陆学士不是已经前去长安了么?为何今日却在洛阳?”

    “呵呵,在下此番前来洛阳是有些事情办理。”陆瑾淡淡地笑了笑,伸手作请道,“相请不如偶遇,冯郎君坐下喝杯热酒吧。”

    冯小宝也不推托,对着陆瑾拱手致谢落座于案。

    陆瑾又吩咐店家上得五斤羊肉,与冯小宝一道煮酒闲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48章 同居房客(上)

    冯小宝极为健谈,说的几乎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市井轶事,倒是让陆瑾听得饶有兴趣,不时微笑追问。

    乘着交谈的空闲,陆瑾开口询问道:“对了,上次听你说过并非洛阳人士,为何年关将近,冯郎君却没有归乡?”

    闻言,冯小宝目光中不禁飘过了几分黯然,端起酒杯重重地一饮而尽,叹息言道:“陆学士有所不知,在下家乡乃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乡村,四面环山条件艰苦,即便是幸幸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