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70部分

执掌武唐-第270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此话,谢太辰顿时心头一松,要知道他背后仪仗的可是七宗堂,而谋夺陆氏盐场的也是七宗堂之意,陆元义为求官场晋升,早就被七宗堂所收买,要陆元义说出实话指证他有罪,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陆元义也不会冒着得罪七宗堂,而为陆氏平反。

    正在谢太辰思忖当儿,陆元义已是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行至堂中拱手作礼道:“下官陆元义,见过陆御史。”

    陆瑾绷着脸言道:“陆元义,陆元礼声言谢太辰是通过你,带话给江东陆氏,让陆氏奉上江东盐场,以及让陆小雅下嫁之后,方才了结陆氏勾结海寇一案,不知陆元礼此话是否属实?”

    陆元义乜了跪地不起的谢太辰一眼,神色冷峻的开口道:“启禀陆御史,的确有此事,谢太辰乃是通过其岳父睦州司马裴向天向下官施压,让我们陆氏为之妥协。”

    话音刚落,原本还暗暗庆幸的谢太辰登时呆如木鸡,一时之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惶恐地抬起头来望着站在身旁的陆元义,只觉浑身血液陡然凝固了。

    陆瑾扬起惊堂木用力一拍,沉声喝斥道:“谢太辰,事到如今,你可还有其他说辞?”

    谢太辰又惊又怒又是害怕,指着陆元义结结巴巴地言道:“你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陆元义已经知道七宗堂担心引火烧身,准备放弃谢太辰等人的心思,自然不会再帮他说话,亢声言道:“本官句句属实,当日的确是谢太辰与裴向天一道,让本官前往陆氏游说,让陆氏破财免灾,本官这才与阿爷商量,让陆氏答应你们的条件。”

    一席话落点,看热闹的百姓们顿时一阵窃窃私语,陆瑾连连拍案方才使得公堂重新安静下来。

    其后,陆瑾又吩咐衙役押来了裴向天以及谢景成审问,面对陆氏所作的证词,他二人自然是失口否认高呼冤枉。

    见状,陆瑾倒也淡淡一笑,转身对着坐在旁边的周兴一拱,问道:“不知周员外郎对此案有什么好的看法?”

    周兴一直秉持着谁也不得罪的心思,眼见案件陷入了僵局,正是他心头所愿,捋须言道:“陆御史,现在双方各执一词各有说法,而此案的关键人物沈全万业已死于火凤教之手,无法前来公堂对证,在没有新的证据之下,当谨慎为上,不要错怪了好人,也不能放过了坏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10章 第六零酒章 审问案件(下)

    周兴此话说了等于没说,不过陆瑾早就已经成算在胸,开口言道:“不瞒周员外郎,其实本官昨日已经找到了新的证据,足可证明谢太辰等人的冤枉陆氏,谋夺陆氏产业之举。”

    陆瑾的话音刚落,周兴面部肌肉顿时微不可觉的抽搐了一下,好奇问道:“不知陆御史又找到了何等证据?”

    陆瑾笃定一笑,也没有回答,转身高声言道:“来人,传云蛟帮帮主江离以及副帮主金靖钧上堂问话。”

    话音落点片刻,江离和金靖钧两人已是联袂而入,跪地作礼道:“在下江离(金靖钧)见过陆御史。”

    陆瑾虚手一扶,正容言道:“两位壮士助本官调查案件,乃是有功之人,不必多礼,起来答话便可。”

    江离金靖钧两人道得一声“是”,均是站起身来。

    江离当先拱手言道:“启禀陆御史,云蛟帮奉你之命调查陆氏沿海盐场买卖情况,现已经全部调查清楚,我们与陆氏合作多年,对陆氏沿海盐场大概情况也算知晓,陆氏共有沿海盐场二十八个,分布苏州、越州、台州、杭州、温州沿海各地,日进斗金获利甚丰,自从去岁陆元礼因为勾结海寇一案被吴县太守谢太辰抓捕,陆氏突然之间就低价卖出盐场二十二个,经过这段时间暗中调查,我们发现这二十二个盐场中,有十个被陈郡谢氏所买,有八个被睦州司马裴向天所买,另有四个盐场买主不明尚未调查清楚。”

    话音落点,围观人群顿时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反观谢太辰、裴向天、谢景成三人却是脸膛发白,跪在地上瑟瑟抖动不止。

    立在江离旁边的金靖钧接着言道:“启禀陆御史,在下奉你之名调查那批从陆氏库房中搜出的赃物去向,根据卷宗上面的记载,当日谢太辰带领衙役在陆氏库房中搜出珍玩八十余件、各类珍贵货物一百二十余种,其后这批赃物全都未经封存以至于下落不明,不过好在敝帮在江南道有着几分能耐,通过江湖上的朋友几经打听寻找,现已经确定许多珍玩以及货物本就是睦州商人沈全万所有,若无意外,现在也应该在睦州沈府当中。”

    嗓音尚在回荡间,原本就有几分窃窃私语的公堂议论声更大了。

    陆瑾冷冷一笑,对着谢太辰厉声言道:“犯官谢太辰,本官问你,你当日从陆氏府库中所搜出的赃物,可是从沈全万那里借来的?目的便是为了冤枉陆氏?还有为何陆氏盐场会在你们的名下?”

    面对一系列犀利的责问,谢太辰心乱如麻,惊恐交加,整个人已经是完全懵懂了。

    当日他冤枉陆氏,坐实陆氏勾结海寇一案,所用的人证物证均是临时布置,并没有经过太多深谋远虑,仔细思考,而在其后因为陆氏服软妥协,他也并没有将案中的疑点抹去,然而没想到朝廷居然派出监察御史暗中审问此案,使得原本就经不起推敲的一系列证据登时就出现漏洞,让监察御史抓住了他的把柄。

    心念及此,谢太辰明白现在已经是大势已去,面对陆瑾的问话口不能言,生出了一阵身临悬崖绝境的眩晕,几乎瘫坐在了地上。

    瞧见谢太辰如此狼狈的模样,陆瑾大感舒坦,面上却不做声色地问道:“犯官谢太辰、裴向天、谢景成,尔等冤枉陆氏谋夺陆氏产业证据确凿,你们三人还有什么话可说?”

    裴向天目光怔怔地望着面容肃然的陆瑾,半响方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闭上眼睛不言不语。

    而谢景成早就已经被吓破了胆子,磕头如捣连连告饶道:“下官知罪,请陆御史法外开恩。”

    陆瑾用力一拍惊堂木,亢声言道:“尔等欺压良民、藐视国法,岂有法外开恩之说!不对尔等施以国法惩戒,岂能平息陆氏冤屈以及江南道千千万万百姓的怒火!”

    说完,陆瑾皱眉一番斟酌,绷着脸冷冷宣布道:“根据《永徽律疏·职制律》规定,本官当堂宣判:罢黜睦州司马裴向天、江淮转运府法曹谢景成、吴县县令谢太辰三人官职,流主犯谢太辰五千里至松州(四川松潘县),流从犯裴向天三千里至崖州(海南三亚市),流从犯谢景成三千里至田州(广西百色市),待到吏部刑部审核之后即刻起行。”

    铿锵有力的话语刚落,围观的百姓们都是一阵拍手叫好之声,显然大快人心。

    而谢太辰三人尽皆面如死灰,除了裴向天尚有几分骨气依然跪立之外,谢太辰、谢景良全都是瘫倒在了地面上。

    陆瑾目光朝着软倒在地丑态百出的谢太辰父子一扫,心内生出了一丝畅快之意,对着周兴抱拳一拱,问道:“敢问周员外郎对本官的判罚可有不同意见?”

    周兴沉吟了一下,捋须苦笑道:“原来陆御史早就就已经查明了此案诸多证据,倒是出乎本官意料之外啊!”

    陆瑾解释道:“不瞒周员外郎,在抓捕谢太辰等人之后,本官已经密令云蛟帮收集此案关键证据,之所以一直未能告知员外郎,乃是因为此案牵连甚深,容不得消息走漏,以免被有心人知晓提前毁灭相关证据,从吴县书房失火便可见一斑,而本官也只在前日才收到最关键的这两点证据,还望周员外郎见谅。”

    周兴知道陆瑾所说的有心人乃是隐藏在此案背后的七宗堂,倒也不足为怪,若非陆瑾提前准备,说不定那位手眼通天的崔十七郎早就已经将相关证据毁灭一旦,使得陆瑾根本无从查起。

    而且这陆瑾也不愧是一个聪明人,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只拿下了谢太辰三人而未深究躲在幕后的七宗堂,七宗堂抛下谢太辰等人作为替罪羊,陆瑾也能凭借此案功劳官升一级,看样子倒是双方极有默契的妥协退让后的结果了。

    心念及此,周兴自然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展颜笑道:“陆御史如此判罚非常合理,本官完全赞同,不过此案干系甚大,还请陆御史将所有之证据、证词、以及谢太辰三人签字画押的认罪书送至刑部、大理寺,方便两衙同僚审理复核。”

    闻言,陆瑾终是长吁一口气,颔首道:“本官知晓,多谢周员外郎提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11章 谢瑾亲至(上)

    将谢太辰等一干犯官定罪后,陆瑾倒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前几日,他已经吩咐吏员将此案所有的证据整理妥当,并以快马报送刑部以及大理寺知晓,只要通过了两衙门的审核,那么谢太辰三人之罪便是板上钉钉之事,再也跑不掉。

    其实说起来,陆瑾也明白谢太辰等人是受了七宗堂的指使,干出冤枉陆氏谋夺盐场的举动,而他们也单单只为冲锋陷阵的马前卒而已,然七宗堂极其狡猾老练,并没有在此案中留下丝毫的罪证线索,所有事情均是谢太辰等人谋划完成,且案发后谢太辰等人也没有指证七宗堂之意,因而陆瑾自然无法将七宗堂牵涉到案件中来加以定罪。

    而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七宗堂在朝野民间的势力非常可怕,若没有万全且必胜的把握,实在用不着去招惹圣人天后都无可奈何的七宗五姓,当此之时,能够将谢太辰一干人等定罪就完全可以了,至于七宗堂,以后在想办法对付便是。

    想及只能够将谢太辰父子处于流刑,陆瑾到也有些无可奈何,因为根据《永徽律疏》的规定,除非人犯是犯下了“十恶”之罪,否者是无法处以极刑,然而面对阿娘的血海深仇,却只将谢太辰父子流放,且谢睿渊还在逍遥法外当中,如何能够让阿娘死去灵魂得以安息?也如何能够达成报仇的心愿?

    想到这里,正在庭院中转悠着的陆瑾不禁一声轻叹,不过好在他心内早就已经思谋到一个置二房诸人于死地的办法,目前唯一的疑虑,是如何让陆三娘冤死一案浮出水面,并不在暴露他身份的前提下,为阿娘昭雪!

    正在他思忖不止当儿,一名红衣吏员突然脚步轻捷的走进院落,对着陆瑾深深一躬道:“陆御史,吴县陆氏陆元礼携子陆长青前来拜见。”

    闻言,陆瑾这才知道原来陆长青已经回到了吴县,顿时心内一喜,面上却不动神色地颔首道:“好,将他二人带入偏厅,本官随后便到。”

    片刻之后,白衣翩翩的陆瑾进入了县衙待客偏厅之内,刚跨入门槛,他立即就看见许久未见的陆长青正满脸笑意的与陆元礼轻声交谈着,听到脚步声响,陆长青霍然转头,见到陆瑾立即露出了一个惊喜不已的微笑,霍然站起快步行来深深一躬道:“在下陆长青,多谢陆御史相助陆氏之恩,大恩不敢忘怀,请受陆元礼一拜。”

    陆瑾微笑着亲自将陆长青扶了起来,执着他的手笑语言道:“巡按州郡惩治不法本是监察御史职责,况且当日若非陆郎君鸣响闻登鼓,本官岂能知晓原来江南道竟有如此蠹虫藏匿作乱?说起来陆郎君也有检举揭发之功。”

    陆长青虽然刚回到吴县不久,不过早就已经听说陆瑾这段时间所作所为,特别是当听到陆瑾乃是从谢氏婚礼上将小妹陆小雅解救出来,更是忍不住感激零涕,急忙言道:“话虽如此,但总归是陆御史救了我们整个陆府,在下口笨嘴拙不知从何言起,但他日陆御史若有吩咐,整个陆氏必定会在所不辞。”

    陆瑾点头言谢,这时候陆元礼笑着插言道:“长青说的不错,陆御史永远是我们陆氏的大恩人,这段时间陆御史为陆府之事奔波劳累,在下与阿爷商议,准备三日之后在陆府中设宴,请陆御史和周员外郎务必赏脸出席。”

    在闻言的那一霎那,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出现在陆瑾的心头,盘旋在心头的疑问瞬间也找到了解决之法,他连忙点头笑道:“那好,届时本官就与周员外郎前来叨扰了。”

    送走陆元礼、陆长青父子之后,陆瑾又去找周兴讲明陆府宴请一事,周兴本是寒门出身,对于名门世家一直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原本是不喜欢参加这样的饮宴,然无奈陆瑾已经同意了下来,他也不好拒绝反对,只得默默颔首表示同意。

    三日之后黄昏时刻,一辆马车从吴县驿馆驶出,裹挟着天边血红的晚霞朝着陆府而去。

    马蹄轻快,车轮磷磷,车厢内的陆瑾和周兴瞧见长街上车水马龙热闹一片,倒也起了议论攀谈之心,一路上竟是话题不断。

    过得盏茶时间,陆氏府邸已至,当陆瑾和周兴一并走下马车的时候,竟发现陆氏一干人等在陆望之的带领下已是走出府邸降阶相迎。

    望着白发苍苍的外祖父拄着拐杖亲自迎接自己,陆瑾心头忍不住一酸,连忙上前拱手言道:“有劳陆公相迎,在下实在受之有愧。”

    “呵呵,陆御史实在客气了。”陆望之笑容满脸地摇了摇手,侧身一让虚手作请道,“来,请陆御史与周员外郎入内。”

    穿过前院步入正堂,里面早就是灯烛煌煌一片,居中八张长案以东西方向排列,在侍女的引领下,陆瑾等人落座于案,其中东面主人之位坐的是陆望之、陆元礼、陆元义、陆长青四人,而东面客人之位坐得是陆瑾、周兴、江离、金靖钧四人,其余长案则是坐着许多陆瑾不认识的老者,不用问也一定是陆氏各房的房长。

    开宴第一杯,陆望之亲自举起酒杯感谢陆瑾、周兴明察秋毫,为陆氏洗清冤屈的事情,在一片感谢致敬的敬酒声中,陆瑾理所当然满杯一饮而尽。

    三杯酒入肚后,陆瑾的面上飘起了一丝酒后的红润,话题也是徐徐展开。

    陆望之早就对陆瑾充满了好奇之心,此际忍不住询问道:“陆御史年纪轻轻就位居监察御史之职,不知乃是何年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