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79部分

执掌武唐-第279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这次他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谢睿渊、谢景良被斩首而死,谢景成、谢太真、顾氏被流放偏远之地,永世不得返回江宁,若非谢太辰说出真正谋者之名,求得他的特~赦,否者那肯定也是难逃一死。

    不过陆瑾觉得即将要前去松洲的谢太辰与死也差不多,盖因松洲之地位于益州西北,与吐蕃接壤荒凉不毛,居住的蛮人更是毫不讲理,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依谢太辰的秉性,只怕也活不了多久,让他受尽苦头而死亦是不错。

    正在陆瑾悠悠思忖间,一个曼妙的身影突然走入了视线当中,他愕然一望,恰好见到伊人明媚有神的目光同时望来,霎那间竟让向来沉稳如山的陆瑾差点转身而逃。

    “呀,竟是陆御史!”陆小雅惊喜的言得一声,已是快步走了过来

    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到陆小雅,陆瑾又是意外又感麻烦,他拱手微笑道:“原来竟是陆娘子,陆瑾有礼了。”

    陆小雅颔首一笑,已是轻轻回礼,神情态度中有着江南仕女特有的温柔腼腆,与北方喜好胡风的丽人们大是不同,她轻叹言道:“其实小雅早就准备登门拜访陆御史,然担心陆御史你没有空闲,故而一直犹豫不决,没想到今日却在这里遇到陆御史你,倒算是得偿所愿了。”

    虽然已经隐隐猜到了陆小雅的目的,然而陆瑾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陆娘子找我作甚?”

    陆小雅美目盈盈的望着陆瑾,蹙眉言道:“陆御史,那日谢瑾在江宁县出现的时候,曾言及待到案件查明将会现身一见,如今小姑之案业已昭雪,谢睿渊等人也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何谢瑾他却依旧没有现身,不知陆御史你可有得到过他的消息。”

    陆瑾立即摇头道:“抱歉,陆娘子,本官也没有收到谢瑾的消息。”

    在闻言的一霎那,陆小雅原本明亮的美目瞬间就黯淡了下来,她无比惆怅的点了点头,神情失望无比。

    陆瑾明白陆小雅对他的心意,毕竟如吴县陆氏这样的守礼世族,从一而终均是深受礼仪熏陶的仕女们之愿,否者当年阿娘也不会痴痴地等待谢怀玉那么久,却依旧未起改嫁之念。

    更何况陆小雅还是与他青梅竹马的表妹,两人在血缘上更是非常的亲近,要知道在唐时,最为人羡慕的夫妻关系便是表兄表妹,阿娘当初为他指腹为婚,想必也是处于这个原因。

    不过现在陆瑾的心头早就已经被上官婉儿所填满,他岂能为了完成与小雅之间的婚事,而辜负与他早就暗订鸳盟的婉儿,所以,他是绝对不能与陆小雅在一起的。

    不过凡事须得有一个解决之法,他也不能让陆小雅继续守着一个飘渺无痕的美梦,须得想办法解除婚约才行。

    心念到此,陆瑾眉头一松,渐渐有了主意。

    夕阳西下,沉沉暮霭渐渐笼罩了整个大地,暮鼓声轰然鸣动,天色暗了下来。

    一道黑色的人影在连绵一片的屋檐上飞速行走着,他身轻如燕矫捷又如狸猫,很快就穿过了数条长街,来到吴县陆氏在江宁县的别院前。

    黑衣人面罩外的双目一阵闪烁,轻叹一声鬼魅般潜入,朝着陆小雅所居住的小院而去。

    此刻,陆小雅正坐在院内凉亭中轻拂长琴,琴声哀怨而又婉转,凄凄然然如泣如诉,正是那首感人肺腑的《化蝶》。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30章 解除婚约

    黑衣人从屋顶飘然而下,轻轻的落在了凉亭之外,他目光复杂的看了那个美丽背影半响,低低呼唤道:“小雅……”

    话音刚落,正在抚琴的陆小雅娇躯猛然一振,霍然而起转过身来,当看到站在亭外的蒙面黑衣人的时候,登时美目圆整心头狂震,不能置信地惊声道:“你,你是七郎?”

    黑衣人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声音暗哑而又低沉:“一别七年,没想到小雅你已经成为娇滴滴的美丽女子,谢瑾实在感叹不已啊。”

    陆小雅泪如泉涌,提着长裙立即奔出了凉亭,快步行至黑衣人身前痴痴地望着他,颤声问道:“这么多年不见,小雅还以为七郎你已经将我忘记了。”

    “昔日种种,谢瑾何能相忘!回想当初,你还是跟在我和大郎身后的小丫头,一道前去捕蝉摸蟹,现在我们都已经长大了。”黑衣人轻声一句,口气竟是说不出的缅怀。

    陆小雅俏脸满是泪水,似乎有千言万语拥堵在心头,然而一时之间却又不知对这朝思暮想的人儿说些什么,沉吟半响方才疑惑言道:“七郎,你为何要蒙上面罩,难道不敢见人么?”

    黑衣人轻叹道:“并非在下不敢以真面目见人,而是有所苦衷,还望小雅你能够谅解。”

    闻言,陆小雅又是委屈又是不解,然而她真怕自己在纠结如此问题会引来谢瑾的不悦,于是乎柔声问道:“这些年不知七郎你前去了何处?为何却不来陆氏与我们一见?”

    黑衣人沉声言道:“当日谢睿渊逼死阿娘之后,又想要赶尽杀绝将我乱棍打死,然而好在有一名世外高人恰好路过施以援手将我搭救,那位世外高人在得知了我的冤屈之后,收我为徒并带我前去一处隐居,还教授我武功,前不久我为了报仇告别师傅下山,恰好遇到监察御史陆瑾前来江南道,于是我就找他为阿娘申冤。”

    陆小雅不疑有他,颔首言道:“现在陆御史已经为小姑昭雪,谢睿渊等恶徒也已经斩首,小姑也算大仇得报,不知七郎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黑衣人沉吟了一下,淡淡言道:“大仇得报,我还有赶回昔日隐居之地伺候师傅终老。”

    见他似乎忘记了婚约之事,陆小雅大感委屈,颤声言道:“你不去吴县见见祖父么?”

    黑衣人摇头道:“我急着返回,就不去了。”

    “那你多久才有空闲前来吴县?”陆小雅又是一问。

    黑衣人沉默半响,方才轻声道:“不知道,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两年,又或许是很多年,我也不清楚。”

    陡然之间,陆小雅顿觉自己有些呼吸不过来了,她剧烈的喘息了几声,咬着朱唇看了陆瑾半响,止不住颤声问道:“七郎想要侍奉恩师终老的确也是情理当中,然而……你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

    黑衣人今日到来本就是为解除婚约而来,他叹息道:“在下并没有忘记……小雅,我今日前来找你,是想和你将婚约之事说清楚。”

    感觉到谢瑾的嗓音似乎有些沉重,陆小雅止不住心头一跳,长吸一口气问道:“有什么话你就说罢。”

    “小雅,当初阿娘与舅母指腹为婚固然是一件喜事,然而却有些轻率,其实长期以来,我都志在山林孤居,盼望青灯黄卷,并没有成亲的打算,今日我前来找你……也是想解除这一段荒谬的婚事,谢瑾本就是一个不幸之人,不配拥有艳绝吴中的你,盼望今日之后,小雅你能不受婚约束缚,令选贤良男子为配,白头到老,开开心心的生活下去。”说到后面,黑衣人的嗓音愈来愈低沉,显然非常难以启齿。

    反观陆小雅,却是如遭雷噬般猛然后退了一步,娇躯摇摇晃晃似乎快要栽倒,原本已经收刹的泪珠又是泉涌而出,她颤着声音不能置信的问道:“你……为什么……难道小雅就这么不入你的眼中么……”

    黑衣人轻叹道:“小雅美貌无双,岂会不入我眼?只因为谢瑾心头已经有了想要厮守一生的爱人,世间纵有红颜如花,弱水三千也只取一瓢,盼望你能理解。”

    闻言,陆小雅芳心如针扎刀刺,疼痛麻木得几乎让她为之窒息。

    在她很小时候,便明白将来她会是表兄谢瑾的妻子,长期以往心内也容不下他人,即便求婚者踏破吴县陆氏的门槛,陆小雅也是未改初衷。

    然而没想到的是,痴痴的等待守候,却是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结局,谢瑾的话音久久回荡在她的心头,原本亲密无间的表兄,现在看起来却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陌生。

    但事到如今,苦苦哀求却是太过轻贱,陆小雅猛然咬紧了银牙,点头道:“好,我答应你,从此你谢瑾与我陆小雅,那就再也没有半点关系!”

    黑衣人默默然点头,目光复杂的看了陆小雅一眼,转身跃上屋顶,很快就消失在了沉沉夜色中。

    陆小雅依旧站在原地痴痴的凝望着黑衣人离去的方向,不知过了多久,她突然蹲下了身子,将螓首埋在手臂上嘤嘤的哭泣起来,悲泣之声在宁静的黑夜中传了很远很远。

    ※※※

    天高云淡,横望山连绵起伏的山脉郁郁葱葱,如同长龙一般直达天边。

    横望山山腰一处隐秘之地,陆瑾正望着陆三娘的坟茔发呆,一根挂着青纸的柳枝直插坟头,随风摆动不止,坟前黄纸香蜡慢慢的燃烧着,袅袅升起的青烟恍若一条斜线般直上蓝天。

    不知就这么站立了多久,陆瑾轻轻开口道:“阿娘,再过几天儿就要返回长安了,再走之前,特地前来拜祭你,如今谢睿渊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仇得报想必你也能够安息……至于崔若颜和崔挹两人,儿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必定会他们付出应有代价,以慰阿娘你在天之灵。”

    “放心,我会继续寻找阿爷的下落,不管他在何处,也不管他究竟以前干了些什么,我都会找到他,并带他来这里看你……”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31章 秋风掠过长安城

    “孩儿还有一件事,须得向阿娘你禀告。”说到这里,陆瑾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犹豫之色,就这么沉吟半响,突然开口言道:“阿娘,孩儿已经与小雅解除了婚约,并对她说明了一切,我知道你一定会怪我,然而……我却不会后悔,在我懂事那一天,阿娘你告诉我一定要为振兴大房而活,待到谢睿渊害死你之后,我又告诉自己要为阿娘报仇雪恨而活,数年来读书习武,一朝进士及第授予官身,其实我过得并不开心,直到遇到了她,她叫上官婉儿,亦是孩儿此生想要白首到老的爱人,儿不求出将入相位列人臣巅峰,也不求荣华富贵腰缠万贯,只愿能够与婉儿双树双栖,也就足够了。从前孩儿都是为大房而活,但是现在,我想为自己而活,去追求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所以,孩儿不能遵从你昔日的安排,娶小雅为妻,也希望阿娘你能够理解……”

    微风轻轻拂过,带着林涛声轻轻传来,好似逝者无言的低鸣,萦绕陆瑾耳畔不散。

    便在这个时候,白衣似雪的慕妃然出现在了不远处,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朝着此地走来。

    三年前,她前来江宁县寻找谢瑾下落的时候,偶然前来横望山常乐观祈福,却无意间听里面的道士言及山腰隐蔽地带有着两座坟茔,埋的似乎是一个陆姓的女子。

    慕妃然心知谢瑾的母亲正是姓陆,于是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独自一人走了许久前来查看,果然发现那正是陆三娘的坟茔。

    故而每当来到江宁的时候,慕妃然都会亲自前来拜祭一番,也算为恩公略尽孝道。

    走了不知许久,慕妃然刚转过一道山梁,视线登时开阔,抬目望去,她突然发现有一个人影正矗立在陆三娘的坟茔前,一动不动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见状,慕妃然大感奇怪,要知道此地道路偏僻,即便是那些砍柴的樵夫也很少前来,更别说还是一个看似衣衫华贵的男子,而且此人显然是在祭拜亡者,否者坟头也不会出现燃烧香蜡所产生的青烟。

    正在慕妃然好奇那人身份之时,陆瑾突然转过身来,对着陆三娘的坟头一个大拜,这才转脚步轻捷的走了。

    “啊!竟是陆御史!”

    看得真真切切的慕妃然大感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目,然而陆瑾的容貌是那样的清晰,也由不得她产生半分怀疑。

    直到陆瑾离开半响之后,慕妃然这才走了过来,她满是疑惑的望着坟前已成灰烬的香蜡黄纸,视线突然在坟头上摇曳不止的青纸上面凝固了,张开小嘴“啊”的一声惊呼,震惊得竟是不能置信的后退了一步。

    在祭奠逝者时,能够在坟头挂上青纸的唯有逝者子孙,往往坟头挂青数量的多少,便意味着墓主家族人丁越旺,子孙也非常多。

    陆三娘只有谢瑾这么一个儿子,为何陆御史祭拜她的时候却要挂青?这是何等理由?陆御史与陆三娘究竟是何等关系?

    诸多问题久久盘旋在脑海不散,霎那间,慕妃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好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俏脸苍白娇躯颤抖,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

    当第一缕秋风呼啸掠过长安城的时候,天皇天后的銮驾开始从南山别宫出发,返回皇宫。

    八百里关中平原天高地阔,一望无际的原野草木萧瑟,民居点点,可惜因今年关中干旱之故,沿途尽皆衣不遮体的流民难民,眼见天子行辕经过,纷纷跪倒在道路两旁磕头请愿不止,看得高宗皇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至秦时,郑国奉命新修水利修筑郑国渠发展农业之后,八百里秦川水流充足,产粮丰厚,关中成为中原大地少有的富饶之地,故而秦国才能凭借关中之险、关中之产出函谷关席卷中原,扫平六国。

    两汉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关中之民日益增多,到得大唐立国,光是关中一带的人口数量便可抵得全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以八百里江山养育近六百万的人口,难度自然而然非常巨大,特别是到的干旱之年更是如此,因而长期以来关中都须靠江南之粮接济,方能度过饥年。

    由于这两年裴行俭大军远征东~突厥在外,用粮颇多,江南之粮多用于军需,故而也不丰足,加之秋粮尚待收割青黄不接,才会发生关中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

    对此,高宗自然不会不闻不问,急忙下诏吩咐从洛口仓调运粮食前来关中赈灾。

    高宗又与武后商量了一番,均觉得今岁应该考虑带领群臣前往洛阳就食,减轻关中缺粮的压力。

    回到长安,高宗立即召见群相前来商议抗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