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24部分

执掌武唐-第324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陆瑾和刘仁轨均是默然已对,心内同时一声叹息。

    的确,若非李哲固执己见执意要推荐韦洵前去,岂会出现这般一发不可收的乱局?泾州之祸太子李哲自然有很大的责任。

    但是,现在叛乱既然已经发生,那就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沉吟片刻,陆瑾断然言道:“殿下,前些日因为关中缺粮之故,留守府已经下令所有折冲府府兵解甲归田,回乡从事劳作自救,故而现在关中并没有多少兵员可调,即便强行调排,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大军征战所用,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可选。”

    “陆少卿请讲。”李哲顿时露出了仔细聆听之色。

    “第一,固守长安城等待洛阳派援军来到。此计的好处是:以我们目前城内的军力,绝对可以力保长安城不失,只要长安不失,关中的叛乱形势即便再是严重,也坏不到哪里去。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等同于困守孤城,倘若不能及时得到粮秣,形势就会非常堪忧,而且叛军攻占关内道西部之后,鄯州之粮也无法运至关中,届时整个关中将会饿死百姓无数。”

    “第二条路,乃是微臣和刘相公所倾向的选择,那就是带领长安城内的金吾卫主动平叛,争取能够尽快消灭叛军,亦或是遏制叛军之势,打通关中通往陇西的粮道,确保鄯州之粮能够运至关中。”

    “不过这条计策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陆瑾目光微不可觉的看了躺在步辇上的刘仁轨一眼,轻轻一叹继续说道:“因王公大臣均随天皇天后銮驾洛阳的缘故,长安城将才匮乏,在刘相公重病卧榻之下,已是无将可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31章 平西道行军总管

    李哲闻言,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难处,想了想询问道:“也不知长安城以及京畿之地的郡守县令可有人知兵?能够担此大任?”

    陆瑾苦笑言道:“殿下,倘若我们真的要主动平叛,那铁定是破釜沉舟之举,若是不能取胜,不仅平叛大军难以生还,说不定就连长安城也会陷落,故而挑选主帅人选必须慎之又慎,若没有完全的把握,微臣情愿困守长安。

    一席话落点,李哲顿时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两难取舍的情况下,已是完全没有了半分主意。

    一时之间,殿内三人谁也没有说话,均在苦苦思忖对策不止。

    终于,斜靠在步辇上的刘仁轨轻咳一声,嗓音苍老虚弱:“殿下……以微臣之见,不能困守长安城无视关中百姓死活……若实在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微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人……”

    “谁也?”李哲立即双目一亮,倾步来到步辇前俯身看着刘仁轨,脸上闪烁着希冀之色。

    刘仁轨艰难的咽了咽唾沫,竟量使话语能够说得完整一点,一字一句的言道:“以微臣之见,陆驸马可以为平叛军的主帅。”

    话音落点,不仅是太子李哲,就连站在一旁的陆瑾也忍不住惊讶的瞪大了双目,显然觉得不可思议。

    还是陆瑾率先反映了过来,正容言道:“刘相,当次危难之时,若是下官真的能够统兵征战,为了大唐为了朝廷,下官都不会推辞,但是下官入仕以来从未领军征战,即便昔日裴公曾教导下官不少兵法,然而说到底也是纸上谈兵而已,如何能够率军平叛?还望刘相能够重新挑选适合人选。”

    闻言,刘仁轨却是摇了摇手,喘息道:“陆驸马……万不可妄之菲薄,将者三军司命……的确须得慎重……陆驸马从未领军征战也乃实情……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战国赵括纵然遍读兵书文韬武略,也落得兵败自刎的下场,而汉时霍去病从未领军,也从未学习过兵法,首次征战便能攻破强敌……故而是否能够胜任,不在其所学多少,而首在其人,本官从军多年见惯了名将贤将……自喻可以知人善任,陆驸马虽然生性有些仁慈,但完全可以领兵征战……所以,本官推荐你挂帅评判。”

    即便刘仁轨气喘吁吁的说了一阵,陆瑾依旧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胜任,摇头道:“刘相,此乃国之大事,须慎重为上,下官……真的不行!”

    陆瑾的话音刚落,原本奄奄一息的刘仁轨仿若被针扎了一般坐直身子,拉着陆瑾的衣袖开口道:“还未做为何就知道自己不行!陆驸马,以前裴行俭很看好你,认为你是王佐之才,如今本官也觉得如此,现在整个关中的希望都系在你的身上,为国为民,还请你勿要推辞。”说完之后,忽然又是剧烈的咳嗽起来。

    李哲早就已经茫然无绪,此刻听到向来老练持重的刘仁轨如此认同陆瑾,也不顾陆瑾从未领兵的事实,对着他深深一躬道:“陆驸马,大敌当前,关中命运系于一身,还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拒绝。”

    见到李哲和刘仁轨均是希望自己挂帅平叛之意,陆瑾呼吸不禁有些沉重了起来,历来冷静的心绪也渐渐有些凌乱。

    抛开身在大唐的日子不算,在虞国的时候,他曾带领过虞国新军在军演中击败了名将后裔的童宝山,以及那不可一世的君四海,而且虞国发生内乱的时候,他还带领新军骑兵一举攻灭君四海所领的叛军,平息叛乱。

    说起来,他也并非从未领过军。

    但是虞国人丁稀少,即便他当时统军征战,也是千余人的小打小闹,如今要让他统领金吾卫对阵十余万叛军,还真没有什么把握,故而陆瑾才会说不出的犹豫。

    然而当此之时,在长安留守刘仁轨卧榻不起的情况下,似乎也只有他这个副留守最是适合领军。

    而且陆瑾相信自己虽不一定能够获胜平息叛乱,但力保不失败还是行的,若情况危机不能克敌,到大不了退回长安坚守便是。

    心念及此,陆瑾终于恢复了镇定,望着李哲和刘仁轨希冀的目光,他郑重点头道:“好,陆瑾谨遵太子殿下、刘相之命,率军前去平息叛乱。”

    拟定对策之后,陆瑾立即前去长安留守府立即忙碌了起来。

    一个时辰刚过,草拟妥当的监国太子诏令已由东宫传到了留守府内:迁太府少卿、长安副留守、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驸马都尉陆瑾为平西道行军总管,率四千金吾卫平叛,关中所有州县均听其调遣。

    唐时并不常设在外领军大将,若有战事,都是临时任命,战毕即除,这也是为了防止统军大将拥兵自重威胁朝廷,所采取的举措。

    而统帅兵马的大将称为大总管或者总管,一般统军数万人为大总管,万余为总管,陆瑾被太子李哲授予的平西道总管,便是属于后者。

    待收到正式太子诏书,陆瑾立即前去金吾卫大将军府征调兵卒。

    金吾卫是负责长安城治安、防御的军事力量,与称为北衙禁军的左右羽林军合力承担起城内以及皇宫守卫之职。

    天皇天后离开长安城前往洛阳的时候,曾在城内留下五千金吾卫维持稳定,此时陆瑾一举就要带走四千金吾卫,长安城就只剩下了一千人,实乃必须的底线。

    在金吾卫大将军府勘验龟符后,陆瑾又急匆匆的赶到了位于城东之地的金吾卫大营,宣读太子诏书,以及出示已经合为完整的龟符。

    兵符勘验完毕,金吾卫众将立即拱手应命,表示愿意听从陆瑾的调遣。

    不过出兵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完成之事,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

    马匹、兵器、甲胄、旗幡这些东西金吾卫大营都有,自然用不着陆瑾担心,然而军粮供应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盖因长安城存粮本就不多,如今还要支撑平叛大战,自然更是捉襟见肘。

    但陆瑾明白目前平息叛乱乃是头等大事,不让将士们吃饱,如何能够打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32章 噩梦连连

    万不得已之下,陆瑾下令将留守长安那一千金吾卫的坐骑全部带上征战,待到无粮之时斩杀以充军粮,从而保障征战肉食供应。

    斩杀坐骑实乃山穷水尽时之法,盖因马匹价值珍贵远远高于牛羊,而且这些全是上等的陇西军马,每一匹都是弥足珍贵,如此军令,自然引起了不少将领的抗议,纷纷表示金吾卫从来还没有杀马为食的情况发生。

    面对许多不能理解的将官,陆瑾却是轻轻一叹,正容言道:“圣人绝境,万物可食,为了早早平息叛乱,我们又如何能够舍不得马匹?还望诸位以大局为上,不可拘泥军中规矩。”

    陆瑾话虽如此,但说起来他也不舍得斩杀马匹为食,为此,他专门前去太仓署找到萧璿,几经讨价还价,才从太仓本已经不多的存粮那里得到了三千石粮食,作为军粮。

    好不容易忙碌完毕,陆瑾大是感叹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帮助自己处理这些琐事,萧璿虽是不错,但只可惜在自己走后,他须得留守长安,负责城内粮食供应,自然用不得。

    几经思忖,陆瑾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前往东宫找到李哲,开口言道:“殿下,微臣想请你擢升东市市尉宋璟为平西军长史,协助微臣处理一应军务,还请你能够同意。”

    现在关中所有的希望都系在陆瑾身上,李哲岂有不同意的道理,连忙点头道:“好,准奏,本太子立即就擢升东市尉宋璟为平西军长史,辅佐陆总管平叛。”

    拿着李哲的任命诏书来到东市署,宋璟正在忙碌当中。

    在粮荒发生之后,检校东市令的陆瑾几乎不管事,东市一应大小事务均是由宋璟一个人负责承担。

    不过好在长安城的百姓跟随天皇天后离开了大半,粮荒发生之后又没多少商人有心思做生意,历来繁华的东市自然冷清了不少。

    听到太子殿下任命自己跟随陆瑾前去平叛之后,宋璟顿时大喜过望,连忙拱手道:“多谢陆少卿栽培之意,下官一定幸不辱命。”

    “好”陆瑾笑着亲自扶起了宋璟,正色言道,“本官现在将平西军所有军务都交给你来打理,眼下当务之急,是速速准备出征事务,东市署的事情先不用管了,你立即前去金吾卫大营准备。”

    宋璟抱拳应命,也不多话,就这么手持太子诏书疾步匆匆的去了。

    诸事安排妥当,陆瑾看了看天色行将黄昏,便离开东市署朝着太平公主府而去。

    毕竟外出征战这么大的事情,他很有必要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知晓,相信以太平的睿智大度,也应该会表示理解。

    回到公主府内,陆瑾一问侍女,这才得知原来太平公主今日并不在府中,也不知去了何处。

    闻讯,陆瑾自然大感奇怪,来到寝堂默默等待,脑海中却不断思忖着即将进行的平叛战事。

    因为他明白,此战只能胜而不能败,若是败了不仅全军有覆灭之危,帝都长安亦将不保,这份罪责不仅是他陆瑾,就连监国太子李哲也是无法承担的。

    细细思索良久,心许是这段时间太过疲乏劳累的缘故,陆瑾只感觉到眼皮越来越沉,不知不觉竟是伏在案上朦朦胧胧的睡去。

    睡梦中,陆瑾似乎梦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场景,他看到许久未出现在梦中的阿娘陡然现身,绿裙飘飞如弱柳扶风,行至他的面前轻轻的抚摸着他的额头,虽是一言未发,然眼眸中闪动着无比慈爱之色。

    正待他想要扑在阿娘怀中之时,阿娘那张慈祥美丽的俏脸陡然为之一变,竟变成了上官婉儿的模样。

    上官婉儿眉间红梅似火,望向他的目光冷冰而又无情,唇角更是荡漾着止不住的冷笑。

    陆瑾正在茫然无措间,却忽地感觉脚下一滑跌落悬崖,若非死死的攀住一块临崖的树枝,说不定就要立即掉下去。

    “救我……婉儿,救我……”陆瑾拼命攀爬着,像是溺水之人想要抓住救命的绳索。

    离他近在咫尺的上官婉儿依旧冷笑站立,双手后背并没有伸手搭救之意。

    见状,陆瑾绝望而又难过,渐渐无力的手掌终于抓不住崖边的枯枝,整个人朝着那无穷无尽的深渊掉了下去。

    陆瑾飞速下跌,浑身轻飘飘如同柳絮,他双手拼命舞动乱抓,然而却什么也抓不到。

    正待快要跌入黑暗当中之时,陆瑾忽地觉得手腕猛然一紧,那股软弱却又异常坚定的力量清晰传来,似乎想要将他从深渊中拉扯起来。

    陆瑾心内大喜,伸手一握顿感手指阵阵冰滑如玉,下坠之势也瞬间停止,“七郎、七郎”的呼唤声仿佛正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却又清清晰晰响彻在耳边。

    “啊!”一声大叫,陆瑾猛然睁开了双目,从这个噩梦中惊醒了过来,额头冷汗如注,喘息得如同风箱。

    “七郎,你没事吧?”

    柔柔一句女声,顿时让陆瑾回过神来,他有些茫然的转过头去,却见太平公主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望向他的美目中充满了关切之色。

    而此刻他正紧紧的抓住太平公主白如美玉的皓腕,用力之下,紧握之处已是隐隐见红。

    见状,陆瑾立即吓了一跳,飞快的松开手惊讶问道:“殿下是多久回来的?”

    “才回来不久。”太平公主娇靥露出一个淡雅的微笑,“不过一回来就看到你睡在长案上乱动,莫非是作噩梦了?”

    陆瑾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这才明白原来他在梦中抓住的正是太平公主的手腕,不禁语带愧疚的言道:“对不起,刚刚我弄痛你了。”

    “无妨!”太平公主大度的笑了笑,根本就没有生气,此刻她的心里正在为另一件事情而纠结。

    暗自一叹,她亲自提起案上的茶壶为陆瑾斟满了一盏热茶,又亲自捧起送到了他的身前,柔声道:“先喝写茶水压压惊。”

    陆瑾点头接过,轻轻品呷了一口,茶水沿着舌头向着喉头蔓延,汁水没有放胡椒、橘皮、精盐等物,清香淡雅微带苦涩,正是他最喜欢的口味。

    似乎太平公主知道他许许多多的喜好,即便这般细致末尾的小事,她也依旧记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33章 告别公主踏征程

    待到陆瑾放下茶盏,太平公主纤手一伸,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