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8部分

执掌武唐-第38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落点,在座所有人双目都是忍不住为之一亮。

    谢瑾此诗从楼高险峻的角度入手,突出了峻峭挺拔、高耸入云的景貌,将一座宏伟楼宇巧妙地展现而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特别是诗中摘星辰、惊天人,这仿佛为童稚天真的想法,被谢瑾巧妙地融入诗中后,却使人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也突出了楼宇高俊之态,可谓十分巧妙!

    至于崔若颜之诗,却是以凭栏遥望思念故人为主题,两诗尽管主题不同,然而在座之人皆心知肚明谢瑾之诗明显要高明不少,这一局只怕又是南方才子获胜。

    果然,李贤重重地叹息一声,苦笑言道:“十七郎和谢小郎君两首诗歌皆是不错的佳作,要在其中评点选出孰优孰劣,本王实在生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感,不过,既然是诗赋比试,决定名次乃是关键,也不得不选出获胜者……”

    李贤言罢,一番沉默,突然又开口道:“以本王之见,此局谢小郎君诗歌略胜十七郎半筹,故南方才子获胜,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以往李贤都是直接裁定优胜,此番询问众人,自然是为了尊重崔氏以及尊重崔若颜。

    崔守礼捋须淡淡一笑,点头道:“殿下裁决非常的公道,老朽并无异议。”

    崔若颜柳眉倒竖,俏脸一阵红一阵白,半响方才一咬贝齿,心不甘情不愿地颔首道:“殿下,我也没有异议。”

    如此一来,谢瑾连胜两局比分陡然变作了三比二,南方才子仅略输一筹,不论后面结果如何,江南世族面子上也会好看一些,几位宗长心里面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王勃和李峤相顾对视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郑重之色。

    李峤轻声言道:“王兄,这谢瑾看来不简单啊,剩下的两局,不如还是你我二人作诗,你看如何?”

    王勃欣然点头道:“不错,七宗五姓才名不容玷污,你我二人自当认真对敌。”

    此时,第六幅画卷挂在了屏风上,却是一株生长在崖边的青松,松树挺拔遒劲,树冠犹如伞盖,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大显秀丽之姿。

    谢瑾已经连胜两局,李峤有心打压一下他咄咄逼人的气焰,略一思忖开口道:“李峤有诗一首,请各位指点。”

    言罢,他高声吟哦道: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谢瑾才思泉涌,李峤嗓音方落,他立即不甘示弱地吟哦成诗:“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谢瑾的吟哦声落点,原本成竹在胸的李峤脸色陡然一变,愣怔半响,额头冒出了点点细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5章 力挽狂澜(中)

    就实而论,谢瑾之诗和李峤所作的诗歌大致在伯仲之间,李峤以松咏松,将画中松树详细姿态描述写出,给人一种强烈的既视感,然而没想到谢瑾却是另辟蹊径,以松喻人,将松之高洁孤贞与人的品行联系在了一起,其意境自然要强上李峤不少,故此高下立判。

    长吁了一口气,也不待李贤点评,李峤苦笑拱手道:“谢小郎君高才,此局李峤认输。”

    此言一出,众人不能置信地望着连胜三局的谢瑾,谁都没有出声,全场安静得如同深山峡谷一般。

    终于,还是李贤突然打破了沉默,兴致盈然地开口笑道:“哈哈,峰回路转,当真是精彩至极,谢郎果真了得。”

    谢瑾对着李贤微微拱手,正色言道:“殿下,还有一局便可分出胜负,请悬挂画卷吧。”

    李峤乜了蠢蠢欲动的王勃一眼,轻笑道:“最后这一局,小郎君想要获胜只怕尤为不易,不过你现在已经连胜三局,即便输了也不打紧。”

    谢瑾轻轻摇头道:“殿下,时才谢瑾迫于无奈,才站在此地,现在乃是决定胜负的一局,岂能轻易退缩?所以此局谢瑾也一定要获得胜利。”

    “哼,大言不惭!”王勃陡然一声站了起来,面容冷峻姿态倨傲,“既然谢郎这般自信,那好,就由在下领略谢郎高才。”

    王勃乃何许人也?那可是闻名已久的天下名士,士林中更将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称作“初唐四杰”,盛名之下无虚士,谢瑾想要取胜谈何容易!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场之人除了对谢瑾满是崇拜的慕妃然外,其余人等都认为谢瑾已经可以说是输定了。

    李贤对着崔守礼郑重其事地言道:“崔公,此乃决定最终胜负的一局,布置画卷吧。”

    崔守礼淡淡一笑,说道:“最后一局的比赛并没有设置画卷,就请双方才子自由作诗作赋,展现生平诗文所长。”

    话音落点,众人为之恍然,也知道这一局难度着实不小。

    人有所长诗有专攻,有人善于吟天地风景,有人善于吟世事万物,还有人善于吟悲欢离合,这才构成了大唐诗文风华的无双瑰宝,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作诗,自然能够展现出最好的诗文,然也因为如此,最后这一局相当于是比拼双方最高文才的较量,所以颇具难度。

    王勃深知此理,脸上显出了慎重之色,他举步思忖慢悠悠地踱着步子,似乎颇费思量。

    谢瑾脸上也露出了凝重神光,然而缺少画卷作为参照,那神出鬼没的灵感似乎也消失不见了,左思右想脑海中却是空空然如已。

    气氛安静而又紧张,众人尽皆屏住呼吸不敢言语,生怕打扰到沉浸在思索中的两人。

    不知过了多久,王勃突地站定了脚步,脸上犹豫消失展现出了轻松之色,对着李贤拱手言道:“殿下,前不久在下省亲路过洪州滕王阁,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与宴阁上,即兴作得骈文一篇,名为《滕王阁序》,今日就以此文应对最后一局比试。

    李贤欣然点头笑道:“好,先生但念无妨,本王洗耳恭听。”

    王勃点点头,清清嗓门宇扬顿挫地高声念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七百余字的《滕王阁序》经王勃念诵而出,文风磅礴而又大气,字字有力铿锵激越,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众人眼前,特别是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神来之笔,让人闻之便忍不住心驰神往。

    然而李贤却是另外一种心思,一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让他听出了王勃的无奈伤感,念及昔日《缴英王鸡》本是自己下令所作,最后却要让王勃代为受罚,李贤不禁霍然站起哽咽道:“先生,本王实在心有惭愧也!请受本王一拜。”说罢,竟不顾王爷之身,对着布衣王勃长躬一礼。

    李贤礼贤下士颇具贤名,此番当众折节致歉,立即让在座所有人为之动容,暗地里感叹沛王心胸着实宽广。

    王勃感动得热泪盈眶,慌忙回礼道:“王爷言重了,王勃实在受之有愧。”

    李贤感概点头道:“先生这一篇《滕王阁序》,堪称当世绝篇,惊鸿绝艳冠绝天下,本王回京之后,必定将此文献于天皇天后,并替先生洗刷昔日屈辱。”

    王勃求仕无路多年,此际听到李贤竟愿意替他在圣人面前美言时,激动得脸庞涨红身子瑟瑟发抖,深深一躬感激零涕地开口道:“多谢殿下。”

    《滕王阁序》得到了李贤如此高的评价,谢瑾的形势立即变得岌岌可危,除了能够作得比《滕王阁序》更好的佳作,否者根本没有获胜的机会。

    然则,李贤本就对王勃报以愧疚之心,评点优胜肯定也会倾向于王勃,目前谢瑾几乎可以说是输定了。

    轻吁一声,谢瑾压下脑海中纷纷乱乱的念头,闭上双目调整呼吸,将自己整个心儿沉浸在了波澜不惊当中,就如同起先作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时那般。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若有似无的感觉轻飘飘地掠过心海,如同一叶扁舟在汹涌澎湃的波涛中飘荡不止,他缓缓睁开了眼睛,仰望着皓月当空群星闪烁,心里面淡定而又坦然,突地微笑言道:“殿下,最后一局谢瑾作词一首,请你评点。”

    “作词?”李贤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显然很是意外。

    场内之人也因为谢瑾这一句,全都惊讶得瞪大了双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词?在这个决定胜负的紧要关头,他居然以词来应对王勃这首冠绝天下的骈文,这不是以卵击石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6章 力挽狂澜(下)

    谢瑾口中的“词”,又名为“曲词”,起始于隋朝时期,是为宫廷教坊以曲调填词的一种固定格式。

    到得大唐立国之后,虽有文人雅士以曲调填词为乐,然在盛行诗歌的当代,曲词终归是上不了台面的诗余小令,消遣为乐可也,却不是文坛主流。

    如今谢瑾以词比试,在众人眼中自然很是荒诞不经,即便诗赋斗不过才学惊人的王勃,也应该绞尽脑汁奋力一战,岂能以曲词荒诞应对?这当真非常的不自量力。

    一时之间每个人脑海中念头纷沓,皆以为谢瑾是被王勃这一首骈文吓得晕头了。

    “谢郎当真决定以词应对?”李贤面沉如秋水,显然也有些不悦谢瑾这般轻率。

    谢瑾正容点头道:“在下心意已决,请殿下成全。”

    李贤缓缓颔首,思忖有倾,总觉得这位给他带来数次震惊的少年不会这般懵懂,于是沉声道:“好,那就请小郎君将所作曲词念诵给大家听一听。”

    谢瑾微微拱手,端起案几上一直没有动过的酒杯,霍然起身仰望中天之月,执杯高声吟哦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轻轻的话语飘荡在人们耳边,与王勃的铿锵激越不同,谢瑾所作的这首词清新动人寓意深刻,开篇询问天空皓月究竟多久出现在世间,无从解答之下只能把酒相问青天,其后神往天上宫阙引出了想要出世登仙的念头。

    然而,随后一句“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却是如江河般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从而隐射出人世间的美好,可谓匠心独到。

    即便是天潢贵胄李贤,以及自负文才的王勃,也深深沉浸在了曲词所带来的震撼之中。

    念到此处,谢瑾嗓音微微一顿,口气从原本的轻快明朗转为了低沉缓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嗓音落点久久,在座所有人都是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脸上布满了动容之色。

    中秋节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何?自然是思念亲人缅怀故里,然而自古以来世事难求十全十美,故此圆月有阴晴圆缺,世人也有悲欢离合,极其富有哲理韵味,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个年方十岁出头的少年,竟能以这般深沉的思绪看待世事,这是何其的明睿,即便是饱经世事的老者,只怕也很难拥有这样的心境。

    不过,最绝妙的还是最后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为只要亲人能够健在安康,即便是相隔千里,也因同处一片月光之下,从而精神相连在一起,可谓曲词的点睛之笔,也使得思念亲人的无限惆怅化作了豁达开朗,这需要何其的智慧、心境以及文采,才能写出这般动人心魄的瑰丽曲词?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场内诸人震惊得都是无以复加。

    及至过了良久,崔守礼突然一阵朗声大笑,感慨不已地言道:“何为少年英杰,老朽今日总算开了眼界,有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如今再算上谢小郎君这一首曲词,今番雅集了无遗憾也!”

    笑罢之后,崔守礼问道:“对了,不知曲词何名?”

    谢瑾拱手答道:“曲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崔守礼皱着白眉沉吟有倾,讶然开口道,“老朽也算精通教坊歌曲,然而却素未听过《水调歌头》之名,莫非此乃小郎君即兴而作?”

    谢瑾也是一头雾水,时才在他沉思当儿,不知怎么地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突然冒出了心头,何为《水调歌头》他也是不得而知,硬着头皮吟哦而出,竟出乎意料的好。

    不容多想,他只得点头道:“崔公说得不错,此曲正是谢瑾即兴而得。”

    “如此人才!如此人才啊!”崔守礼拍案赞叹,暗忖道:陈郡谢氏有这般嫡长孙,只怕不久的将来又会大出天下,崛起之日指日可待。

    听到阿爷这般赞叹可恶的谢瑾,崔若颜瑶鼻鼻端微微一声冷哼,尽管心里面还对谢瑾恼怒不已,然而也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一丝敬佩之感。

    王勃和谢瑾皆是文才高超,主案后的李贤生出了一种难以取舍的感觉,不知沉吟了多久,他的心中终是有了决断,言道:“诸位,今晚雅集南北双方才子交流诗赋各显奇能,惊鸿绝篇层出不穷,本王着实深感欣慰,也觉得此行受益匪浅,最后这一局,王勃所作《滕王阁序》磅礴大气词句华丽,听之让人感到身临其境,而谢瑾所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清新婉转意境深远,遣词用句皆为绝品,要在其中选择优劣,委实难以决断,本王思前想后,认为谢瑾之曲和王勃之文,应在伯仲之间……”

    说到这里,李贤话锋陡然一转:“不过,骈文流行于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