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94部分

执掌武唐-第394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士们吆喝勒马声以及战马萧萧嘶鸣立即惹得熟睡中的陆俊彦惊醒,“哇哇哇”的大声啼哭了起来,转眼就打破了祥和安宁。

    陆瑾让太平公主在寝殿内安抚孩儿,披上一件单衣就这么急冲冲的走出内殿,想要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未及来到前殿,一片急促的脚步声迎面而来,竟是值守皇宫的羽林卫士,领头者对着抱拳一躬,言道:“陆侍郎,天后诏令,让你与太平公主速速进宫觐见。”

    没想到天后居然现在召见自己与太平公主,陆瑾暗暗感觉到了惊讶,不容多想,立即点头道:“好,我们马上就出来,诸位暂且稍等。”

    片刻之后,陆瑾和太平公主匆匆出门,坐上马车跟随前来相请的羽林卫士一道,朝着洛阳宫而去。

    待进得宫门,陆瑾这才发现今晚洛阳宫的守卫比起往昔严密了许多,原本实行每日轮防守卫的左右羽林军全都进入了皇城,刀剑出鞘,戒备森严,一片肃杀之气。

    见状,陆瑾便知道今晚一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心头边暗自揣测边举步而行,没多久便来到了天子所居住的贞观殿外。

    然而走进一看大殿四周,一排排执锐贯甲的羽林卫士将大殿周围围得是严严实实,政事堂的几位宰相全都守在殿外,脸上均有焦急之色。

    陆瑾一瞧这阵仗,心内顿时隐隐猜测到了一个可能,已是止不住咯噔了一下。

    太平公主莲步匆匆的走了过去,蹙着眉头沉声问道:“诸位宰相,深夜至此不知意欲何为?”

    面对太平公主的询问,宰相们却是面面相觑不能作答。

    最后还是裴炎犹豫了一番,语带哽咽的轻声言道:“公主殿下,天皇正在弥留当中,故而召见吾等前来诏令身后之事。”

    陡然之间,太平公主恰如被一道沉雷击中,整个人竟是惊得不由自己的跄踉后退数步,娇躯摇摇晃晃便要软倒在地。

    还是陆瑾眼疾手快,急忙走上前来一把扶住了太平公主,急声问道:“令月,你没事吧?”

    太平公主俏脸雪白,朱唇兀自哆嗦着,霎那间两行清泪便从美目中流了出来,哭声言道:“驸马,父……父皇他快不行了……呜呜呜……这可怎么办才好……”

    陆瑾虽然也是感觉到了震撼无措,然而却依旧冷静得如同一泓波澜不惊的池水,他剑眉皱起轻声言道:“先不要慌,咱们进去看看再说。”

    “对!”太平公主点了点头,从陆瑾怀中挣扎而出,抬起手来抹掉了俏脸上的珠泪,便朝着殿口跑去。

    顷刻之后,负责通传的内侍便疾步而出高声道:“天后有令,召太平公主与吏部侍郎、检校右骁卫将军、驸马都尉陆瑾入殿觐见。”

    陆瑾与太平公主自然不会犹疑,连忙跟随内侍走入了殿中,进得高宗所居住的寝殿,便看见太子李显与豫王李旦正跪在龙床一侧悲声大哭,而天后武媚则站立旁前悄悄的抹着眼泪。

    此际一见到太平公主到来,武后立即想着她招手,哽咽言道:“来,令月,速来见见你的父皇……”

    瞧见如此模样,太平公主浑身血液陡然就冷却凝固了。

    她呆呆的望着前方,就这么失魂落魄的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待看到躺在龙床上的父皇,她这才悲声大作,“噗通”一声跪在了冰冷的地砖上。

    弥留之际,高宗的神智依旧清晰,他睁着老眼艰难的望着美丽如花的女儿,艰难言道:“太平,父皇……父皇只怕很难度过今晚了……你,你乃朕之爱女,也是朕的心头肉……今后一定要好好生活,孝敬你的母后,尊敬你的皇兄……多福多寿,朕这才能放心离去……”一言方罢,便是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父皇……”太平公主悲声一句,紧紧握住了高宗的右手,埋首锦被之上悲恸大哭了起来。

    高宗喘息的数下,目光闪动着最后一丝生机光泽,低低唤道:“陆……陆卿何在?”

    “微臣在此!”陆瑾连忙走了过去,一撩衣袍跪在了榻边。

    高宗微微颔首,低语言道:“陆卿……朕……朕就将太平公主交给你了,你……你一定要好好的待她,知……知道么?”

    不知不觉间,陆瑾的眼眶已是红了,他拼命的咬住了嘴唇强忍泪水滑落,长吁一口气之后点头道:“圣人放心,臣一定谨遵你的命令。”

    闻言,高宗嘴角微微牵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言道:“媚娘……召诸相入内,朕……真要立遗诏。”

    武后早就已是泪流满脸,她点了点头,急忙下令内侍召诸位丞相入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89章 噩耗传来(创世推荐票加更)

    片刻之后,政事堂群相匆匆而至,这些丞相分别是:中书令、秉笔宰相裴炎;

    侍中王德珍;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玄同;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景先;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侍举;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正一;

    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长倩;

    除了尚在长安担任留守的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未到场之外,所有宰相均是来了。

    得知高宗皇帝要立遗诏,中书侍郎郭正一亲自落座在旁案之前,准备开始根据高宗之意书写诏书,其余人等全都静静聆听。

    高宗喘息良久,方才开始口授遗诏,除去那些自我标榜的华丽辞藻,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二点:

    第一点,太子李显即位事不宜迟,待到自己驾崩,太子立即在灵柩前即位,守孝一天便算一月。

    第二点,以中书令、秉笔宰相裴炎为顾命大臣,会同诸相一道辅佐新皇政务,新皇执政之后,军国大事若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遗诏立定,待到高宗仔细的看得一遍之后,便用了皇帝私印,算是生效了。

    高宗伸出手来,轻轻的抚摸着太子李显的头发,叮嘱道:“显儿……朕于弱冠之龄继承大统,君临海内三十四载于兹,念朕即位之初,兢兢业业处理政事,深恐辜负先帝重托,然却因身体不佳静卧床榻多年,以至于荒废政事,你登记之后,切记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选贤用能,抚定内外……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

    李显嚎啕大哭,点头道:“儿臣知晓,必定不负父皇之托。”

    高宗轻轻的颔首,叹息言道:“自此今时,朕唯有一件心愿未了,天地诸神倘若有灵,愿能延朕一个月的寿命,让我能够生还长安而终,实乃死而无憾!”

    说完此话,高宗脸上露出了一丝不甘之色,恍恍惚惚当中,他似乎看到了那恢宏博大的长安城,看到了生他养他的太极宫,看到了威严的太宗皇帝,慈祥的长孙皇后,更看到了长兄李承乾,以及他最钟爱的幼妹晋阳公主……

    一抹抹的往事如同流水逝过般从高宗脑海里一闪而过,他无力的伸出手来,想要抓住什么,可是却什么也没有抓到,眼光中的神采渐渐黯淡,伸出的手也无力垂落在了床榻之上。

    “天皇……”

    “父皇……”

    “圣人……”

    一片悲恸的呼唤声接连而起,紧接着贞观殿哭声大作,嚎啕不止,所有人都跪在了床榻边上。

    远方,偌大的启明星出现在了东方天际,散发着淡淡的光芒,然而大唐帝国的皇帝李治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再也无法看到翌日初生的朝阳。

    ……

    清晨,朝阳喷薄而出,照得天地一片金光璀璨。

    沉沉重重的丧钟之声亦是从皇宫响了起来,很快就席卷了整座洛阳城。

    皇城城楼插满了白旗,垂下了巨大的白幡,迎着呼啸而过的寒风轻轻飘荡不止,所有朝廷大臣,后宫嫔妃、宫娥内侍、羽林士卒全都换上了白色丧服,呜呜咽咽之声充斥着整座宫城。

    很快,圣人在昨夜驾崩的消息便飞出了宫城,恰如飓风一般席卷了整座城池,又以洛阳为中心,向着四周飞速蔓延。

    洛阳十里天街上,黑压压人群连绵不绝,各种香案祭品摆成了无边无际的长廊,黔首百姓们捶胸顿足嚎啕长哭,伴着在风中断续呜咽的无数哀乐,弥漫出一种撼天动地的悲怆。

    辰时方至,群臣齐聚于洛阳宫正殿——含元殿之内,在宣读了高宗皇帝所定下的遗诏之后,太子李显在裴炎等一干宰相的护持下,登基为帝,史称唐中宗。

    大唐以孝道治国,倘若父母亡故,身为人子都需要守孝三年。

    不过高宗在遗诏中有言在先,为确保大唐国事运转,嗣君李显守孝期间以日易月,也就是说寻常人子需要守孝三十六个月,而李显只需要三十六天便可。

    待到一切事务忙碌完毕,高宗皇帝的遗骸也是停尸在了贞观殿之内,接收新君以及大臣的祭拜,所有人均是身穿白色孝服,跪在殿外嚎啕大哭,阵阵哀声伴随着袅袅升起的青烟,直上云天而去。

    太平公主昨夜一夜未眠,加之又哭晕了数次,身子早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整个人更是漫天精神都没有,直如一个脆弱不堪的泪人儿。

    陆瑾不忍见她这般幸苦,强烈要求之下,这才将太平公主扶到公主院内略作休憩。

    待看见太平公主终是闭上了双目,安静的睡去,陆瑾这才放下了心来。

    然而,直到现在他依旧是了无睡意,也无心睡眠,独自一人前去公主院内的花苑转悠,思忖着这惊心动魄之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可以说,他原本就对高宗皇帝的龙体不报任何希望,也隐隐猜到高宗极难熬过这几日,但是当这一天终于来临的时候,陆瑾依旧感觉到了茫然失措。

    这种茫然是陆瑾对大唐失去了它的执掌者,不知将前往何方的迷茫和担忧。

    原本圣人、天后、太子三足鼎立的权力框架,在圣人崩逝之后,就缺少了一直担任制衡力量的最为关键一环,那就只剩下了天后与已经成为了嗣君的太子,不知这其中又会增添什么变数?

    但是,圣人在遗诏中说的很清楚,那就是以中书令、秉笔宰相裴炎为顾命大臣,会同诸相一道辅佐新皇政务,新皇执政之后,军国大事若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整篇遗诏最为关键的也是这一点,这是高宗对于他崩逝之后权力如何运行的安排。

    裴炎成为顾命大臣本是陆瑾所能预料到的事情,只是他没想到天皇居然只任命了一个顾命大臣,想必这也是因为天皇担心相权太过强大,从而威胁到新君的执政地位,故而不得已的安排。

    毕竟当年长孙无忌相权独大,威胁君权的教训,给高宗的记忆实在太过深刻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90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以李显现在之能,即便只有裴炎一名顾命大臣,相信他也是很难驾驭,故而圣人又在遗诏中说了一句军国大事若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这等于也将天后放入了权力框架之内。

    如此一来,天后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便是为了制衡裴炎以及政事堂诸相相权,从而维护新君的利益,保持朝局稳定。

    但圣人在遗诏中却没有提及让天后临朝称制,代替李显主持政务,而是用一句‘大事若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模棱两可之话。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大事李显他自己能决定,那就不用劳烦天后,若他不能决定,天后才能够为他作出决定。

    如此一来,如今的天后的地位自然很尴尬,这也是高宗想让天后交权的一种暗示。

    但是陆瑾却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天皇怎会认为天后与裴炎一定会相互制衡?若是两者沆瀣一气,从而架空新君,那就非常麻烦了。

    便在陆瑾思忖不止的时候,公主院的侍女忽地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对着陆瑾盈盈作礼道::驸马爷,公主殿下已经醒来,吩咐婢子唤驸马爷尽快回去。”

    没料到太平公主居然只睡了半个时辰便醒了,陆瑾大感无奈,不容多想已是跟随着侍女返回了公主院内。

    进入殿中,陆瑾立即就看见太平公主正呆呆的坐在罗汉床上发神,俏脸上仍旧带着隐隐的泪痕。

    见状,陆瑾立即走了过去,扶住太平公主的香肩柔声问道:“令月,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太平公主这才回过神来,瞧见来者乃是陆瑾的时候,就如溺水者抓住救命的稻草一般,忽地紧紧握住了陆瑾的双手,流泪哽咽道:“七郎,父……父皇他就这么驾崩了……令月真的好难过,好害怕……今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如父皇这般对我好了。”

    “傻瓜,你还有我啊!”陆瑾爱怜的将太平公主紧紧搂在了怀中,感觉到她的娇躯依旧瑟瑟抖动不止,郑重起誓道,“令月,我陆瑾在此向你保证,今后一定一辈子都对你好,不会让你受到半点委屈。”

    太平公主微感安心,将螓首紧紧的靠在陆瑾怀中低泣不止,直是打湿了他的衣襟。

    哭得半响,哽咽声渐渐息止,太平公主也是重新镇定了下来。

    呆了呆,她忽地想起一事,轻叹言道:“本宫难过,尚有七郎你可以依靠,然而母后……父皇驾崩之后最难过的恐怕就是她了……”

    陆瑾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叹息言道:“这样,四娘,待会你还是前去陪陪天后吧,免得她如此伤心。”

    太平公主默默颔首,稍事整理了一下妆容,便与陆瑾一道朝着贞观殿而去。

    贞观殿内,天后武媚独自一人坐在高宗皇帝崩逝的床榻边缘,神情悲恸而又哀伤,丝丝清泪顺着眼角鱼尾纹静静淌下,在俏脸上无休止的流淌着。

    还记得贞观十九年,那时候圣人刚被太宗皇帝立为太子不久,与还是才人的她便在太宗书房内相识了,那年她已是双十年华,而圣人却刚满十六岁。

    或许是天意弄人,亦或许是情意使然,终止在这么不知不觉中,她与圣人悄悄的相爱了,那时候她可是太宗的才人,一切都是如此惊世骇俗,若被太宗知晓,即便是圣人,也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