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38部分

执掌武唐-第438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陆瑾吩咐军吏捧出了他的大总管印信以及朝廷诏书,又亲自从身上小心翼翼拿出了调兵龟符,递给了左司马李多祚。

    李多祚接过诏书展现给诸将一览,这才拿起陆瑾所带来的半边龟符与荆州大都督府所保留的那一块龟符认真勘验,待到两者终于合二为一,严实合缝成为了一只完整的铜龟之后,这才长吁一口气亢声宣布道:“兵符勘合为一,请陆元帅升帐点将。”

    陆瑾微微颔首,接过吏员递来的荆州大都督府都尉以上将官名录,开始点将发令。

    一个一个清晰的名字从陆瑾口中清晰说出,每念出一个名字,帐中便有一个人亢声应喏,待到所有人应诺完毕,也就意味着陆瑾正式接管了荆州大都督府的兵权。

    陆瑾初来乍到,对于荆州兵力情况不甚了了,对着李多祚出言吩咐道:“李司马,就由你来介绍荆州大军相关情况。”

    “谨遵陆帅之令。”

    李多祚干脆利落的应答了一声,走到大帐所悬挂的那张偌大羊皮地图前,上面清晰的写着几个大字——长江军力布防图。

    “陆帅请看,咱们荆州位于大江中游,西控巴蜀,东临江南,北抵关中,古往今来,均是不折不扣的四战之地,故而历朝历代,均在荆州布防大军。目前荆州大都督府所管辖十五个州郡军事,共有府兵三万,水师三万,各类大小舰船四百艘,府兵主要是布防在各州各郡,而水师舰船则分布在江陵县外的水师大营,以及洞庭湖水师大营。”

    说到这里,李多祚正在指点着地图的双手朝着荆州江陵县所在的方向猛然一圈,亢声言道:“待李敬业叛乱的消息传来后,末将已经下令荆州大都督府进入戒备状态,前些日朝廷诏书到得此地,令吾等在陆帅的统领之下征召大军守土平叛,故而末将已经做好了集结兵员,筹备粮草等事务,倘若陆帅觉得军情紧急,待会大军就可以出发。”

    陆瑾听到李多祚已经将征战前的诸多准备工作处理完毕,不禁点头赞叹道:“李司马幸苦了,不知道荆州水师与扬州水师相比,有何差距?”

    李多祚轻叹一声,如实回答道:“陆帅,咱们荆州水师底子薄,舰船小,可是差扬州水师多矣。目前我们只得大型楼船四十来艘,其余多位艨艟、赤马、先登等小船,而扬州水师先不论别船,光是起楼三层的楼船,就有两百艘上下。”

    闻言,陆瑾眉峰一挑,手指指间很有节奏的敲击着案面,出言询问:“现在徐敬业叛军方面可有什么动静?”

    李多祚回答道:“目前叛军尚在安稳,一直龟缩在扬州之境招兵买马,看似准备与朝廷大干一场,而且根据逆贼在檄书上所言,此番他们是想拥立庐陵王重新登位,现在庐陵王正在房州,想必叛军必定会派出水师西来,战胜我军从而掠走庐陵王。”

    闻言,陆瑾却是心头一沉,有些不明白徐敬业的目的了。

    现在他还不能确定徐敬业究竟是匡复忠臣还是乱臣贼子,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徐敬业无异于是错过了很好的机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9章 徐敬业的选择

    历来调兵遣将均是需要一些时日,若徐敬业能够紧抓机会,在叛乱起初便率领匡复军沿着大运河北上勤王,朝廷因征讨大军尚未集结,肯定会出现应接不暇之态,倘若能够取得一场了不得的大胜,那么就勤王有望了。

    只可惜徐敬业却龟缩在扬州一隅之地,看似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实则乃目光短浅迂阔至极!

    扬州能有多大?能够对抗整个朝廷么?

    即便是匡复军召集再多兵马,陆瑾相信也并非是三十万征讨军的对手。

    况且他已经听说,朝廷决定弃守西域,征调最是精锐的两万安西军前来平叛,那可是经常与西突厥、吐蕃人血战拼杀的武勇之师,而主帅亦为通晓兵法,就连他陆瑾也甚为佩服的黑齿常之。

    徐敬业拿什么跟朝廷斗?

    况且徐敬业指名道姓要拥立庐陵王,那他置高坐在庙堂上的圣人为何?

    如此一来,这岂不是将原本可以拉拢的圣人也推到了对立面,更将废黜庐陵王、拥立圣人的裴炎、程务挺等人也推到了对立面,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也不知徐敬业是否懵懂无知,居然接二连三在下臭棋。

    如此愚笨之人,何言匡复大业!

    想到这里,陆瑾忍不住暗自一叹。

    李多祚等人却不知道陆瑾复杂的心思,拱手请教目前的方略:“陆帅,现在征伐之事实在必行,不知道咱们是功是守,还望陆帅早作决断!”

    目前情况尚未明朗,陆瑾自然不愿意主动进攻,沉吟一番出言道:“目前我军本处于弱势,况且现在李孝逸所率领的征讨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实在不宜抢先进攻,当防守为上。”

    众将明白在没有完全的把握之下,陆瑾肯定不愿意与兵力强势的叛军硬碰硬,纷纷颔首表示理解。

    而陆瑾也准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多多熟悉水师战略,以便掌握其要领。

    正待陆瑾与荆州大都督府将领们商议军情的时候,位于东面千里之地的扬州城扬州大都督府,却是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中。

    今日,匡复军上将、英国公、扬州大都督府都督徐敬业召集诸位将军幕僚,商讨匡复军行止。

    毕竟举起匡扶大旗已经有月余时间,匡复军势力也渐渐发展强大,究竟是应该立即北上洛阳与官军决战,还是应该防守反攻,总得拿个主意才是。

    军议没多久,将领幕僚们便各抒己见争执不下,其后主要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以匡扶军军师魏思温为代表,主张立即北上勤王。

    魏思温认为这次匡复大业可谓震撼举国,更有不少厌恶武后当政的朝臣暗地里响应,倘若乘朝廷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匡复军便沿通济渠北上,席卷大半个中原,取得关东士族的相应,然后将与朝廷的战场摆在洛阳附近,对武后形成兵威之势,再请朝廷宰相以内逼迫武后交权,达到匡复的目的。

    可以说魏思温想得想得非常透彻,那就是速战速决,不给武后丝毫喘息的机会,只要能够赢得一两场大胜,那么迫于内外压力,武后必定会还政给圣人。

    而另一派是以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为代表,主张南下渡江攻打润州。

    薛仲璋觉得目前匡复军根基不劳,临时征召的兵卒更是缺乏锻炼,实在不宜与朝廷速战。

    当务之急,该乘朝廷征讨大军尚未到来之时继续壮大匡复军的实力,南下攻取江南道诸州,以便获得一个稳定而有富饶的大后方,然后在形成割据之势,从容面对朝廷的讨伐。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薛仲璋曾在私底下对徐敬业提及,润州江宁县昔日本就是帝王之地,有帝王气象,只是不幸毁于战火。

    若匡扶军能攻下江宁形成割据,以扬州水师锁长江天堑,再向北以图中原,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可成匡扶大业。

    这一席话当即说得徐敬业怦然心动,而且更让徐敬业振奋的是润州刺史李思文乃是他的叔叔,若能将他策反招降,那么匡扶军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夺取整个润州。

    故而这场争论并没有持续多久,最终以徐敬业支持薛仲璋的意见而解释。

    军师魏思温大失所望,只得摇头暗暗叹息。

    决定当先攻取润州之后,徐敬业立即下了数道军令。

    第一道军令,令左长史唐之奇率军三万守卫扬州城。

    第二,令徐敬猷率军两万屯淮阴,韦超领军两万屯都梁山。

    三人形成掎角之势,防守整个扬州全境。

    与此同时,李敬业亲率主力大军渡江攻打润州及周边州郡。

    同时,李敬业又接受了薛仲璋的建议,以薛仲璋为帅发扬州水师八万,舰船数百艘逆江而上攻取荆州。

    此举一来可以开疆拓土,二来更可以解救庐陵王完成匡扶大业。

    于是乎,大江水面上战船相连,樯橹似林,白帆如云,大唐最是精锐的扬州水师起锚鼓帆,朝着荆州徐徐而去。

    陡然间,天下风云突变,大战一触即发。

    ※※※

    扬州城北,有着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

    之所以说是普通,是因为这间民房深隐在偏僻幽静之内,若不是有心人前去寻找,根本不知道居然还有一栋孤零零,而又古朴破旧的民居坐落于此。

    金靖钧与陆长青两人已在这间民房内呆了足足三天时间。

    那日陆瑾接到朝廷诏书,无奈之下只得前去荆州统兵,将拯救太平公主的重任交给了金靖钧与陆长青两人。

    对于此事,金靖钧和陆长青虽然心内没底,但还是决定不管如何都会努力完成这个重托,并非是他们贪恋权势,想要巴结陆瑾这个天官侍郎以及高高在上的太平公主,而是完全因为那份兄弟情意。

    离开苏州北上,除了他俩之外,金靖钧更是在云蛟帮内带上了百余武功精湛的好手,为求隐蔽,也没有给他们言及前来扬州所为何事,只是要求他们隐蔽妥当,全都化整为零的分布在扬州城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90章 计将安出?

    接连偷偷调查了三天时间,陆长青终于有了些许眉目,立即找来金靖钧密议商量。

    “靖钧,昨日我好不容易才与扬州大都督府内的庖厨搭上了关系,在请他喝酒之后,他隐隐透露出了太平公主被软禁的些许情况。”

    刚听到这里,向来足智多谋的金靖钧心内止不住有些疑惑,问道:“太平公主身份尊贵,想必叛军守卫也非常严密,那庖厨何等身份,岂能得知公主境况?你可不要被他人蒙骗了才好。”

    陆长青一脸自信的笑道:“放心吧,事前我刺探妥当,那庖厨只知道府院中似乎软禁着一个极其尊贵的人物,并不知道那是太平公主罢了,而他们厨房每日须得供应全府人员美食,故而有很多机会靠近软禁公主的那间院落,才隐隐约约知道一些情况。”

    金靖钧微微颔首,低声询问道道:“那他可说过府邸兵力情况?”

    “说过一些,”陆长青轻轻一叹,如实回答道,“目前看守太平公主的侍卫足足有百人之多,将那个院落围得是密不透风,除了每日固定的送菜送饭,没有扬州守将唐之奇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进去,而且还有一点,扬州大都督府本就是李敬业的老巢,府内军卒守备甚严,即便我们能够杀入府中救出公主,也逃不都督府,即便是我们逃出都督府,也逃不出扬州城,即便是我们逃出扬州城,也逃不出扬州境内。”

    听到陆长青犹如绕口令般的一席话,金靖钧面上神情更是凝重了,显然大感棘手。

    的确,光凭他们所带来的百来号人马,怎能与整个扬州大军进行抗衡?

    即便是他们顺利救得公主,扬州守军只要将城门一关,就能将他们全部锁死在城中,瓮中捉鳖一般手到擒来。

    故而强攻实非良策。

    然若不强攻,又有何等方法可寻?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将公主偷偷救出来,而不被守卫所发觉了?

    这个问题可谓太过艰难,难于上天一般,金靖钧的思路也是陷入了死胡同当中。

    就这般绞尽脑汁思忖良久,金靖钧脑海中已是一团浆糊,零零乱乱没有丝毫的头绪。

    看到外面天色已是正午,金靖钧沉沉一叹站了起来,烦恼郁闷的挠了挠头皮,出言道:“皇帝不差饿兵,算了,咱们还是先填饱肚子再想,肚子饿了什么头绪都没有。”

    一听此话,陆长青不禁哑然失笑。

    他与金靖钧相交颇深,知道此人完完全全是一个自喻为美食品尝家的吃货,曾闻昔日七郎年幼的时候,也没少跟随金靖钧混吃混喝。

    金靖钧什么都能够忍受,但绝对受不了饿着肚子。

    出了隐蔽数日的民居,金靖钧这几天还是头一次来到扬州城的大街之上,。

    扬州地处水路要冲,又是大运河沿岸,长街自是非常繁华热闹,沿途的店铺全都开张热卖,行人熙熙攘攘,车马穿梭如流,丝毫没有受到李敬业起兵的影响。

    两人找得一家看似不错的酒肆登门而入,店小二已是殷情的替他们须得一个别致雅间,恭迎二人落座。

    待到陆长青与金靖钧坐定,店小二这才好整以暇的将抹布搭在了肩头,口齿清晰报起菜名。

    往来扬州的商贾天南地北都有,口味自然也是天南地北,即便是那些遥远的西域菜肴,扬州城内也能制作。

    金靖钧在那间民居内幽居了三日,每餐都是青菜萝卜,嘴角早就淡出鸟来,听到这么多美味佳肴,顿生玲琅满目的感觉,豪气干云的一排桌子,出言吩咐道:“小二,给我们上一道浑羊殁忽,另加几样开胃小菜便可。”

    一听此话,陆长青不由一愣,苦笑道:“呵,还浑羊殁忽?咱们两人如何吃得完!”

    金靖钧哈哈一笑,拍着胸脯开口道:“大爷我有的是钱,区区浑羊殁忽算得甚来?要吃就要吃饱吃好,方有力气去做大事。”

    陆长青苦笑摇头,却没有反驳。

    过得大半个时辰,两名店小二一左一右合力抬着一个巨大的食盘走了进来,却是浑羊殁忽烹制好了。

    这浑羊殁忽乃是大唐闻名遐迩的名菜,具体作法是按所宴人数取相应鹅数,杀鹅去毛,清除内脏,将鹅置入羊腹中,缝合后烤羊,羊肉烤熟后,将羊弃掉,仅食羊腹中的鹅。

    当然,如此浪费也只是高门豪宅的吃法,在民间吃这道浑羊殁忽,烤羊也是可以一并食用的,所以时才陆长青才生出了两人如何吃得完的疑问。

    烤羊上桌,金黄油亮肉香弥漫,望之便让人生出食指大动的感觉。

    金靖钧也不客套,抓起搁在案上的短刀用力一挥,便卸下了一只羊腿,递给陆长青笑道:“大郎,快试试味道如何?”

    陆长青依言接过,将那只羊腿放入了食盘当中,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见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