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69部分

执掌武唐-第69部分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瑾没想到今日竟遇见同道中人,不禁大感啼笑皆非,他默默无语地盯着女子双目,暗暗揣测道:此人潜入内廷也不知作甚?莫非是想要行刺圣人?

    然而很快,陆瑾便推翻了这样的念头,一来这女子孤身一人不似行刺,二来她的身上未携带兵刃,完全不像奋力拼杀的刺客。

    两人就这样默默然相对半响,直到巡逻甲士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陆瑾这才出声言道:“这位娘子,你我进宫各有各事,不必在此大打出手,不知你意下如何?”

    黑衣女子沉默半响,方才轻轻颔首。

    陆瑾暗自松了一口气,双手一撑夹角墙壁飞快后弹,谁料那女子却是凤目一寒,娇躯紧随而来右手五指成爪,便要去扼陆瑾的脖颈。

    陆瑾反映极其敏锐,在暗道卑鄙的同时,飞速一个侧身滑步,人已到了黑衣女子右侧,以毫厘之差避过女子袭来之爪。

    黑衣女子一击不中,手腕一翻立即变招,继续向着陆瑾抓来,攻的依旧是要害之处。

    见着女子狠辣无情,陆瑾心里也不由动了几分真怒,右腿一弹脚尖已是攻向女子左肋,若是被这凌厉的一脚踢中肋部,不死也会去掉半条命。

    黑衣女子嘴中发出了一声非常轻微的闷哼,在疾步转身的同时,右手手掌成刀顺势一个斜劈,目标换作了陆瑾的肩头,而另一只手则恰好挡住陆瑾袭来之脚。

    陆瑾毫不畏惧地一笑,肩头一沉一顶,正好撞在黑衣女子袭来的手上。

    电光石火间,黑衣女子只觉纤手陡然一阵酸麻疼痛,整个手臂仿佛像要被废掉了一般,在惊骇陆瑾此等匪夷所思招式的同时,她抽身急退,人已站在了三丈开外。

    陆瑾见好就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望着她,傲然而立之姿恍若一颗挺拔苍松,露在面罩外的虎目闪烁着冷然的光芒。

    黑衣女子今晚本是有备而来,然完全没有想到遇见这么一个神秘莫测之人,一时间大感难办,想要离去却又很是犹豫不决。

    然而不管如何,她都知道今夜再无潜入内廷的可能,毕竟行踪已然暴露,再行潜入那就太过危险了。

    心念及此,黑衣女子顿时萌生了退意,她一面警惕地盯着陆瑾,一面向着右侧缓缓地横行几步,然而飞速远遁,速度快得如同一只脱弦之箭。

    陆瑾也不追逐,默默然地看着女子离去后,他思忖半响,终还是向着内廷掠去。

    ※※※

    月上中天,群星闪烁,长安城城北的务本坊沉浸在一片祥和安宁当中。

    务本坊位于朱雀大道东面,坊内住的多为达官贵胄,治安颇为良好,不时巡逻而过的武侯坊丁更是非常的敬忠职守,警惕的目光时时刻刻扫视着空旷长街,震慑一切宵小。

    便在此刻,一道黑影飞快地掠过了务本坊的坊墙,犹如一只在黑暗中潜行的狸猫,轻而易举地躲过了几队巡逻武侯,朝着坊内飞速而去。

    务本坊第七里的一间显赫府邸内,一名白衣胜雪的年轻公子正在池畔凉亭中抚琴,琴声婉婉转转凄凄楚楚,好似一波荡起了涟漪的春水,听得人不禁心生哀伤。

    一阵夜风轻轻掠过,吹得亭外草木风动不止,凉亭中攸然多出一个黑色的影子,轻轻的女声好似玉珠走盘:“娘子……”

    年轻公子抚琴的双手为之一顿,琴声也是戛然而止,她秀眉一挑,有些惊讶地问道:“如何这么快就回来了?”

    黑色影子有些涩然地开口道:“启禀娘子,时才海棠冒险潜入了皇宫之中,本来还算一帆风顺,不料后来遇到一个也是偷偷潜入的黑衣人,与之交手海棠不能力敌,便退了回来。”

    凉亭内沉默了半响,那年轻公子霍然起身负手冷笑道:“看来这大唐皇宫也不太安宁啊,竟还有他人潜入……”

    黑色影子轻轻一躬,言道:“海棠未能完成任务,还请娘子你责罚。”

    “区区小事而已,何须责罚?”年轻公子轻轻挥了挥手,月光下的俏脸美得惊心动魄。

    黑色影子迟疑了一下,说道:“要不海棠明日再行潜入,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年轻公子缓步悠悠地在亭内走得一圈,轻叹道:“你孤身一人前去还是太过冒险,倘若被卫士发现,只怕有性命之忧,算了,此事还是我另外想办法。”

    黑色影子点点头,望着年轻公子蹙得紧紧的柳眉,忍不住言道:“娘子,请恕海棠多嘴问一句,你为何要调查谢怀玉的下落,难道是因为那谢瑾的缘故么?”

    年轻公子沉吟了一下,言道:“我要找寻谢怀玉,并非是因为谢瑾,而至关系到自身的一些事,这一切也只是巧合而已,你不要多心了。”

    黑色影子轻轻颔首,有些怅然地言道:“可惜谢瑾已经失踪多年不知所踪,否者找到他,说不定能够寻得谢怀玉的下落。”

    “是啊,谁能想到那可恶小子的父亲,竟是故人呢!”年轻公子也是一声怅叹,过得半响,她正容开口道,“今番在长安已是耽搁了不少时间,不过好在朝廷用兵西域态度甚为坚决,想必不日便会有结果,我们还是得尽快返回洛阳为妥。”

    “是,那海棠现在就去打点行礼。”黑色影子立即抱拳应命。

    年轻公子微微颔首,待到黑色影子渐行渐远后,她才步到了凉亭凭栏前,负手而立仰望着天中圆月,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落寞惆怅的叹息才在凉亭内轻轻响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6章 天皇天后

    今日下朝,高宗李治终于生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

    数天前,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崩逝,年仅八岁的器弩悉弄即赞普位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治君臣立即意识到了此乃夺回安西四镇的绝佳机会。

    所谓的安息四镇,是指唐朝贞观年间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四个统军军镇,贞观十四年八月,唐朝灭亡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

    贞观二十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请和亲,唐庭让其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五国作为聘礼。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

    但其后由于吐蕃强盛,时常侵扰西域,安息四镇时罢时复,特别是在大非川战败后,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已经低至了冰点,直到上元三年(676年),秦州右军总管裴行俭率军击退吐蕃,其后进军西域,才重新夺回了被侵占多年的安西四镇。

    不过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仪凤三年(678年)吐蕃入侵西域,洮河道大总管李敬玄兵败鄯州,使得安西四镇又重新沦陷敌手。

    高宗深知安西四镇乃是把守大唐西面国门的重要军镇,有安息西镇在手,不仅能够保持往来商路畅通,更能抵挡西域蛮族对中原的入侵,西域在手则国家强,如两汉,失掉西域则中原乱,如两晋南北朝,因此重新夺回安息西镇就变得尤为的关键。

    然而没想到正在朝廷想要发兵西域的时候,竟得到了弃宗弄赞崩逝的好消息,如何不令高宗大喜过望,朝臣们吵吵嚷嚷三两天后,终于对用兵西域达成了一致意见,再次启用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尽起府兵十万征讨之。

    下朝之后,天皇天后联袂前去延英殿,一队打扇宫女小心翼翼地伺候在侧,手持拂尘的内侍殷情引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唐高宗李治五十有余,须发斑白的头上戴着一顶纱罗幞头,身材高大瘦弱,恍若衣架般撑起了褚黄色的衮龙袍,瘦削的脸上三绺长须,大概是长期体弱多病的缘故,使得他神情看起来略显愁苦。

    比起李治,武后看起来却是年轻了许多,乌鸦鸦的发丝挽成了一个孔雀开屏髻,身着一件淡绿色的对襟宫装,龙瞳凤颈、方面广额,神情总是不自禁地带着几分威严肃穆,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明媚大眼,使人望之便会生出恭敬之心。

    瞧见高宗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脸上苍白的病态似乎也减轻了不少,武后淡淡一笑,亲自扶住了他的胳膊,笑言道:“圣人为国殚精竭虑,一直对西域之事忧心不已,这次就连上天也忍不住出手相助大唐,想必李敬玄一定能够不服朝廷重望,凯旋归来。”

    “媚娘此言不错。”高宗拍了拍武后的纤手,捋须微笑道,“安息西镇乃我大唐西面国门,倘若就这般沦陷于敌手,今后朕如何有颜面去见太宗皇帝,此番若能够顺利夺回,当驻重兵于西域,确保西域无虞。”

    武后对于国事向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到高宗将欲在西域驻以重兵的想法,那双柳叶般的细眉不禁微不可觉地皱了一下,但看见高宗兴致颇高的份上,她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报以淡淡的微笑。

    来到延英殿,上官婉儿正立在殿口迎接,见到今日高宗竟亲自前来时,上官婉儿美目轻轻一阵闪烁,躬身作礼道:“婉儿见过圣人,见过天后。”

    “不必多礼。”高宗挥了挥手,对着武后笑语道,“媚娘,今日朕身体状况尚算不错,头疼之症也减轻了不少,自当亲自批阅奏折。”

    武后欣然笑道:“圣人龙体安康,若能亲自处理奏折,自然最好,婉儿,所有奏书可曾归类妥当?”

    上官婉儿正容答道:“启禀天后,今日奏书一共二十七件,皆已归类,请圣人天后审阅。”

    武后轻轻颔首,扶着李治走入了延英殿内。

    大殿内华丽宽敞金碧辉煌,红色的圆形廊柱雕龙携凤精致美丽,白玉地面内嵌金珠,携凿上五茎莲花的图案,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踏足其上直如步步生莲。

    而在大殿正北方,显赫孤单地置放着一张宽大的案几,两尊青铜镂空香炉分列左右,正在徐徐喷吐着青烟,使得殿内香气沉沉,让人闻之便心生惬意感觉。

    高宗皇帝一抖衣袖,从容落座在了那张宽大的案几前,指着摞起的奏折笑语道:“媚娘,还是由你来读给朕听罢。”

    “遵旨。”武后微微颔首,肃然跪坐在案几一侧,纤手伸出展开一封奏折,轻轻地读了起来。

    宇扬顿挫的声调在殿内来回回荡,武后每每读完一封奏书,都会停下与高宗商量一番,

    特别是涉及到西域用兵之事,所决所策更是尤为的慎重,高宗皇帝对武后颇为信服,基本都是从善如流言听计从,大概过得一个多时辰,所有的奏书便全都处理完毕。

    高宗有些疲乏地揉了揉太阳穴,轻叹一声言道:“媚娘真不愧是朕的贤内助,若是没有你替朕处理国事,只怕朝野内外早就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可惜弘儿他早逝,否则你这作母亲的何须如此劳累。”

    高宗口中的“弘儿”,指的是他与武后长子李弘,昔日李弘以太子之身监国多年,颇有贤能之名,处理国事也极有章法主见,可惜没想到却是天妒英才,李弘在四年前暴病而亡,让高宗皇帝悲恸不已。

    武后轻叹一声道:“圣人,弘儿毕竟已经去了,臣妾身为李家之媳,替圣人你治理这万里河山也是理所当然,即便鞠躬尽瘁又有何妨?只要圣人你身体康健长命百岁,那比什么都重要。”

    高宗点头笑道:“能有媚娘此话,朕心甚慰,这段时间朝廷用兵西域,只怕涉及战事的奏折又会多上不少,还要媚娘你费心了。”

    武后凤目一闪,面上却笑微微地言道:“臣妾遵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7章 抛砖引玉

    说完之后,武后将视线转向了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正色言道:“婉儿,今后倘若有涉及西域战事的奏折,不管来得多晚也要及时处理,并送于朕决断,万不能有所耽搁,知道了么?”

    上官婉儿拱手应道:“是,婉儿遵命。”

    武后微微颔首,乘着离午时还有一段空闲,便和高宗说笑闲聊,上官婉儿默默然地站在一旁相陪,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看准了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笑言道:“对了,圣人,天后,这几日宫娥中流传着一则关于太宗皇帝和虬髯客下棋的故事,听闻乃是内文学馆新来的棋博士所讲,婉儿听后觉得颇有意思,也十分惊叹太宗皇帝的英明神武,便记下来准备说给圣人天后听听。”

    高宗捋须笑道:“先皇酷爱围棋朝野皆知,一手棋艺也是非常了得,昔日朕伺候先皇左右,没少与之对弈,然总的说来却是输多赢少,不过却从未听先皇提及过曾与虬髯客下棋之事。”

    武后笑言道:“那虬髯客不过一区区山野之人,先皇岂会放在眼中?即便胜了只怕也是浑不在意,自然不会对圣人提及。”

    高宗点点头,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问道:“不知故事内容究竟如何,婉儿,你说给朕听听吧。”

    上官婉儿颔首应是,便将那《一子定乾坤》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及至听完,高宗皇帝忍不住抚掌大笑道:“哈哈,好一个一子定乾坤,太宗皇帝占据中央天元睥睨四方,使得虬髯客灰溜溜地占据一角,何其妙也!”

    相比高宗的赞叹不已,武后却是理智了不少,淡淡笑道:“这故事只怕是来自那些没有根据的野史而已,其时虬髯客倘若真的想要举兵逐鹿天下,岂会因为听到太宗皇帝威名而心生怯意?而且就凭对弈一局隐遁海外,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高宗哈哈笑道:“一则故事而已,天后你又何必这般较真?不过虬髯客见到太宗皇帝之时,惊叹其为‘真天子’确有其事,这一点倒无法作假。”

    上官婉儿笑着插言道:“听罢这个故事后,宫娥们纷纷赞叹太宗皇帝的神勇,而且根据宫娥们所说,那棋博士将故事与棋艺讲解相结合起来,使得棋艺教授更加有趣,宫娥的棋艺进步得也是非常之快,倒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武后缓缓颔首,终于起了几分好奇之心,问道:“不知那棋博士叫什么名字,竟能想出这样的教授法子?”

    上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