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231部分

建设盛唐-第231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马众多,声势浩大。

    赶着前军的屁股,眼巴巴地望着前军越走越远,最终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好在骑传始终通畅,并且路上没有见过大股唐军败阵的踪迹,让李谨行放得下心,遂专心从事以下诸事:

    清剿前军没来得及清扫吐蕃人;

    他的部队越走越少,沿途设下营垒、补给点;

    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修路!

    修建的主要是土路,部分是水泥路,还有水泥桥。

    为什么是土路居多呢?

    因为唐蕃古道有它的先天优势如下:

    一、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势平缓,施工比较容易;

    讲起来古人不傻,在高原上千百条路径找到并走出了唐蕃古道,所过虽是原始无人烟的草地,但地方异常平坦,拔海高度甚高则有之,而峻拔的山形却不多见。

    归纳为:缓缓上高度,平平走征途,逐渐上升的道路,并没有险峻的大起大落,青藏线上的高山不多,较多平坦的道路,没有跌宕起伏的感觉,容易适应。

    只要你适应了高原反应,其实,青藏线不难走,也不难打!

    之前薛仁贵不知啊,结果打得一塌糊涂。

    韦晞却知难而进,长期组织军队进行高原反应适应训练,结果吐蕃人眼睁睁地看着唐军生龙活虎般冲来,高原上的气候似乎对唐军无甚影响,不由得看傻了眼。

    一定程度上竟成为了吐蕃人投降唐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吐蕃人感到沮丧:天时地利都不在他们这边了。

    二、所经地区的黄河源以上,也在长江三大源流的上部,河水较浅,易于徒涉,也易于修桥;

    三、高寒风大、无大雪封山之忧;

    风雪虽然凌厉,但由于地势平整,风吹过去,雪被吹走,不存积雪。

    没有积雪,就不会有融水侵蚀路面,使得道路长久。

    四、冰冻层厚、无塌方和翻浆之患;

    是的,土地坚硬,许多道路百年不变,所建道路踏实。

    五、气候寒冷无雪崩,也无冰川流动和泥石流等情况。

    六、道路本身已经成形,稍作修整,因为吐蕃人就沿着这条道路,奔赴进攻唐朝或者与唐朝通商、交流。

    它的麻烦在于,线路漫长,物资运输和后勤补给不易。

    起初,李谨行按照计划,预计动用五万工程兵,十五万之多的民夫,计划中甚至准备死上一半人。

    但很快发现了实际远超预期,所到如入无人之处,吐蕃人不知道是不是被主帅韦晞施展了魔法,居然,不来打唐军!

    欢迎唐军、拥护唐军。

    结果一问,这带的吐蕃人许多都是论钦陵的拥趸,唐军打着为他报仇的旗号,那些吐蕃人支持唐军。

    再有,道路境况异常的好走,超乎想象。

    李谨行当机立断!

    将后勤力量减少一半,步兵也减少三万!

    多出来的牛马羊骆驼照带,如此出征唐军的保障更加有力。

    三万工程兵作为修路主力,带有充足的牛马羊骆驼、粮草药品、铁锹、十字镐等工具,还有水泥!

    他们一边勘探,一路修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早日把路修到逻些。

    这条道路,按韦大将军的说法,那就是天路!

    筑路大军云集,听文工团(文工团在战争时期确实很有用处)的三位女歌手唱起了《天路》: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那神鹰披着那霞光……

    李谨行听过这首歌,有所触动,亲自抓起了筑路业务,这么做他是聪明的,仗都给韦晞打去了,那李谨行能给征战留下什么呢?

    那就是修筑天路!

    他们的修路是平整道路,建筑边沿,设立里程坐标、方向标志,唐军采取的是不断前进,沿路留下一队队的工程兵,分片包干,同时开工修筑各个路段,最后连结在一起。

    如此分段开工,大大地提高了修路的速度。

    虽说不毛戈壁,修筑容易,但路遇种种问题。

    有的沟渠遍地,建筑工程量很大,凭借着较为充足的人力和畜力,修路大军的士气高涨,除了较好的保障,还有较高的物质奖励,以及留名---完成的地段都会立碑记录参加的工程人员,同时有本详尽的《天路志》,除了记录修路的经历,副册将记录所有参加修路的名字,从而青史留名!

    参加筑路者还将得到韦大将军发下的军功纪念章,朝廷没有,由韦晞设立,分为金、银、铜星奖章,表彰记念意义浓郁,深得军人们喜欢。

    所有参与者激情四溢,人人干劲冲天,彼此间展开竞争,队与队之间比赛,队员之间比划,劳动号子响彻去霄,惊天动地,形成了一幅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他们的辛苦,将永载史册。

    在竞赛中,涌现出不少先进人物,有的工程兵超额几倍完成了每天的工作量,许多人手打起了水泡,流血化脓,仍然坚持劳动,轻伤不下工地。他们不怕缺氧头晕,不怕高山反应,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克服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修路任务。

    唐军工程兵以惊人的速度把道路向前推进,他们凭借着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的苦干精神,形成了一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洪流,任何艰难险阻,也挡不住、压不倒。硬生生地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修成一条天路!

    与进攻部队相比,修路部队遇到的麻烦不少,他们见识到六月飞霜,变天,一夜之间由夏入冬,天降大雪,让唐人明白了为什么吐蕃人哪怕是夏天也依旧穿着皮衫的原因。

    夏天不穿皮衫,很可能会被冻死!

    时而大雨加小雨,道路一片泥泞,没说的,天晴后上水泥!(不多雨水的道路只修土路即可)。

    再有上到山坡时,发现大伙儿身处云雾中了,雨,就从前后左右下来,冷得要命,天气奇寒,严重缺氧,呼吸困难,高原反应让整整百人病倒!

    在山口处,风大呼啸,搭建的帐蓬俱被吹飞,人难立足,还要修路!

    因为工程重负荷,带去的骡马骆驼,很多倒毙。

    ……

    当战斗部队兴高采烈地说起他们有天公作美时,工程部队苦笑着说带领你们的是天子的女婿,我们没那福气!

    不止修路,还设立了道路养护站、兵站、运输站和定居点,天路就象一条纽带,大唐的鄯州直达大唐的拉萨(被韦晞改的名字),从而,大唐彻底地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四七节 另样忙碌

    (全本小说网,。)

    “特m的除了山还是山!”右骁骑卫将军范无伤骑在马上,往地上呸了一口,取过马背上的水囊,一摸,是空的,随即拿起腰间的锡制水壶,拧开盖,一股浓郁的酒香传到其他人的鼻子,大家都贪婪地吮吸着香气,羡慕地看着他倒酒入嘴。

    军中不许擅自饮酒,人们往往在寒冷时饮酒取暖,只是驸马爷的治下,天冷时多发肉干和奶酪,说喝酒根本无法御寒,反正他是老大,说什么都是对的,况且肉干滋味不错。

    但对于象范无伤这样级别的高级将领,还是有点特权的,而且他懂得节制,驸马也就听之任之。

    不过,对于喝酒,一位面貌清秀,精力十足的三十余岁精壮官员并不羡慕,他有空喝酒,不如抓紧时间忙乎他的画画,他就是随军画师阎师古。

    听到范无伤的话,阎师古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眼前景象让他心花怒放。

    他们进入了极其壮美的石山大峡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里百态杂陈,有的宽展,有的狭隘,有的尖耸如宝塔,有的堆积如砖石,有的孤峰危立,有的如洞穴天成,难以描述那情景,难以形容那景象带给人们的震撼。

    只觉得那是另一种天堂。旁边的河流九曲十八弯,河的远处那边是郁郁葱葱的大山,可见到牛羊马儿星星点点,不过距离较远,骑兵难以过去抢劫。

    前方,巨大的石山挡住了人们的目光,沿路转过,可见一线天,石外石,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笔!

    阎师古大声赞好,说恨不得能在此地长住,却招惹广大官兵们的白眼:“都是山,有什么好看的!”

    “一群土包子!”

    面对着不懂欣赏的莽夫们,阎师古徒呼知音难求!

    他的马比较好,中途停下来作画,然后骑马加速追上前队,再找到好景象,又来作画。

    到达宿营地时,阎师古更停不下来,废寝忘食地作画,将中途的画作补完整。

    每到一地,都忙碌不休,忙于找寻精彩的场面。

    遇上战斗时,阎师古更来精神,他专找高处作画,记录战场情景,画出双方作战的惨烈、英勇。

    他主要有二种画画,一种是风景画、第二种是战场画。

    风景画最多,唐军在大非川出发,直到囊谦,路遇的景色数不胜数,有山有水,有不毛戈壁,也有生机勃勃的大草原,沿途雪山更是阎师古画笔下的常客。

    唐蕃联军与吐蕃人接战次数不少,双方的战斗无时不刻,就象刚才,吐蕃人从石山背后现身,乱箭射下,而唐军唯有干瞪眼,举盾抵挡,快速通过。

    在经过一片稍为平整的草地时,数百吐蕃人冒出头来,试图攻打唐军的辎重营,此时的唐军,骄傲横行,嗷嗷叫着冲上迎战,甚至连一个小队也敢对大队吐蕃人进行侧击。

    这里涉及到唐军的一项对敌政策:兑子。

    韦晞认为,唐吐两国人口相差悬殊,一对一的损失,对于削弱吐蕃人现时的军力和日后唐朝在青藏高原上的统治都有好处,因此他下达严令:临阵敢退者斩!(除非敌我数量相差过大)

    因此双方战斗场面火爆,却给阎师古提供了极好的画画素材。

    他的战争画作,充分体现了战斗场面,画风细腻,从冲锋陷阵的骑兵到垂死的伤兵,均有涉猎。

    有激烈的大队对冲,有小队的缠战,唐军攻打营垒的场面,不一一列举。

    甚至还有禁忌之图……………唐军对吐蕃人的屠杀情景!

    当然也有唐蕃亲善,共建青藏高原美好家园的春日融和场面。

    画画上人物众多,形象生动,有唐军将军、小兵,蕃将,投降的吐蕃人,俘虏和平民。

    还有大量的吐蕃人服饰、吐蕃风景、吐蕃建筑。

    甚至阎师古的画作成为研究吐蕃文化的重要依据,因为,他的画作记录了吐蕃方方面面,而原物原貌已经无复在世。

    如逻些城最大的雍仲本教神庙(吐蕃人传统信仰的宗教,佛教入蕃始于松赞干布,但不占上风),殿内的魔鬼造型生动,殿堂规模宏大,几与大唐皇宫有得比,实属吐蕃人建筑登峰造极之作。

    阎师古流连于神庙有三天,第四天他再去时,发现神庙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片废墟。

    唐军执行“城管计划”,捣毁了神庙,有计划地摧毁吐蕃文化!

    阎师古闭门一个星期,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画出了上百幅雍仲本教神庙图像,幅幅建筑造型精美,塑像神态逼真。

    除他之外,再无雍仲本教神庙图像。

    那些图像,藏于深宫之中,只供皇家欣赏,直到唐蕃已经不可分,才有外借给历史学家作科学研究之用。

    不止是雍仲本教神庙,还有许多被唐军摧毁的建筑物,不少都可以从他的画作上看到。

    因为青藏高原,激情与勤奋,阎师古堪称高产专家,他精力充沛,平均一天作画十幅以上,从大将军到小兵,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鲜明,实为难得的佳作。

    作为难得的高级画师,阎师古深受优待,他是唯一可以参加高级军议的无关人员,在军议时秩序深严,而阎师古则可随意走动,各个方位观察与会者的神态,从而作出最好的画作。

    他画下了韦晞冲锋英姿,行军时的风采,还有宿营时放松,每到一个重要地方,阎师古都画下了韦晞的影像,最终形成了一套五十四幅的大作《韦大将军平吐蕃套图》,每幅画作准确流畅,工笔细腻,充满表现力,充分表现出韦晞在各种情形的表现,神韵独出,实为难得的佳作。

    而其他的将军也有不少画像,画得他们栩栩如生,个个都视画作为传家宝。

    这套画作带回洛阳,收藏于太平公主府里天簌殿,供太平公主赏鉴后说道:“千金不换!”遂以每幅画二千贯的价格,重赏阎师古十万零八千贯铜钱!

    为方便及保护阎师古,专门有一火人贴身保护他,并侍候他,他只须专注作画即可,而另一火人则保护他的画作,一切听凭他吩咐!

    如此良好的环境,阎师古功成名就,他尝到了甜头,只要韦晞征战,他立即追随,韦晞一路向西,打到大西洋边,阎师古也画到了大西洋边,宣传韦晞的武功,也给后人留下了惊人数量的传世精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四八节 类乌齐三头

    (全本小说网,。)

    “已经是半个月了,为什么逻些城还不派更多的援兵,不在这里死撑,难道他们不知道万一给唐军打到逻些城下,那将是势不可挽了吗?麴萨若(吐蕃国舅,执政大臣)是干什么的!”阿史那赤鑫经历了一天的战事,疲惫地叹了一口气。

    对于他的话,囊谦守将归泥当无言以对。

    他们的报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逻些城,如石沉大海,没有反应。

    唐蕃联军人多势众,现在唐军骑兵有三万,步兵也有三万,加上归顺的吐蕃人也有三万,还有一万工程兵,十万大军悄然成形,对当前之敌形成了沉重的压力。

    阿史那赤鑫精通兵法,尽了一切能力去阻截唐军进军的步伐。

    可惜唐军士气如虹,悍不畏死,人人红着眼睛,都沉浸在征服吐蕃,成就伟业的疯狂中,而且他们的指挥官都是老到之辈,部下发了疯,他们神智清醒得很。

    将帅们不轻视敌人,不轻易中伏,指挥得当,吐蕃人进攻难以奏效。

    会用兵,会用不怕死的军队,阿史那赤鑫能够力挡他们好些时日,他觉得自己都是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