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杰的说法很简单,无论内乱的结果怎样,跟他们都没有半点的关系。这就是伯杰泳衣的高明之处,他们只不过是教唆自己的代理人援助戈…尔…巴…乔…夫而已,并不是自己直接亲自上阵。就这一点,苏联也对美国无可奈何。
“鲍尔斯怎么看?”伯杰和特尼特的说法都直击马里奥总统的内心,让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冒险的赌注非常可行。毕竟这可是一本万利的赌局,只要翻盘成功,美国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同意。”鲍尔斯在这件事上的看法跟伯杰和特尼特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希望能够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他更多的是想到万一失败的话,就将美国放置在什么样的尴尬位置上。
鲍尔斯补充了一句,“只是我希望能在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之后再作出决定,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干涉内政,甚至比当年中情局介入第比利斯事件更像是玩刀尖上的平衡。”
但显然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将鲍尔斯的最后一句话放在眼里,他们看到的是一次机遇,推翻苏联统治的机遇。
他只好默念道,“我只希望,这不是一个针对美国白宫的骗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八章 柏林,我们回来了
在亚纳耶夫的安排之下,宣传部门配合已经开始秘密行动,就在罗马尼亚访问的当天晚上,奥加尔科夫元帅作为嘉宾登上莫斯科电视台主持的某一档军事节目。在电视屏幕上,稍稍显得有些拘谨的奥加尔科夫元帅向主持人透露了关于亚纳耶夫进行罗马尼亚访问的“真实”目的。
奥加尔科夫向观众解释亚纳耶夫访问罗马尼亚的真正目的,“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用金钱来拉拢罗马尼亚,相反我们手中有着罗马尼亚一直渴望的东西,军备力量。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像美国或者苏联一样,拥有一支数字化的部队。其实亚纳耶夫总书记选择在世界银行刚刚发布关于罗马尼亚经济贷款的时刻访问,就是要启动莫斯科的最后一张底牌,远程导弹。”
“拥有打击欧洲任何一个角落的远程导弹基地一旦在罗马尼亚建立,那么将会极大地改变苏联的战略地位,届时我们可以以罗马尼亚为中心,要挟西欧。甚至掠过了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反导系统,只剩下了波兰一个对手……”
当然这档节目刚刚播出十分钟就被莫名其妙的掐断了,观众开始纷纷抱怨为什么要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节目给断掉。
然后第二天苏宣部控制的莫斯科报就将锋芒指向克格勃,质问对方为什么要掐断奥加尔科夫元帅的节目。
“奥加尔科夫元帅所说的都是事实,克格勃的所作所为是在限制公民追求真相的权利。我们有权利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知晓任何的真相。”
实际上莫斯科报这么做就有些小题大做了,本来就只是一档军事节目,民众也没放在心上,但是莫斯科报却摆出一副不饶不依的态度,仿佛要克格勃立刻给个说法。小题大做背后的目的,往往蕴涵着更加复杂的深意。
然而这一次克格勃却非常罕见的选择了沉默,一反常态的不发表任何的意见。甚至对莫斯科报的质问置之不理。这种不寻常的情况足以引起美国情报部门的重视了。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在电视台上参与节目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引起中情局的注意,而且现在苏联宣传部将这件事闹的越大,越能引起中情局的注意。
果然莫斯科报上面的内容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他们很快将这则消息反馈到兰利。部署在苏联境内的情报人员非常确信这是一次重大的泄密行动,作为战略火箭军的领导人,苏军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人,从奥加尔科夫元帅口中说出的内容可信度远远比路边小报提供要高得多,而且这档节目还是立刻被掐断,足以看出克格勃的可怕效率。果然莫斯科报上面的内容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他们很快将这则消息反馈到兰利。部署在苏联境内的情报人员非常确信这是一次重大的泄密行动,作为战略火箭军的领导人,苏军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人,从奥加尔科夫元帅口中说出的内容可信度远远比路边小报提供要高得多,而且这档节目还是立刻被掐断,足以看出克格勃的可怕效率。
果然莫斯科报上面的内容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他们很快将这则消息反馈到兰利。部署在苏联境内的情报人员非常确信这是一次重大的泄密行动,作为战略火箭军的领导人,苏军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人,从奥加尔科夫元帅口中说出的内容可信度远远比路边小报提供要高得多,而且这档节目还是立刻被掐断,足以看出克格勃的可怕效率。
果然莫斯科报上面的内容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他们很快将这则消息反馈到兰利。部署在苏联境内的情报人员非常确信这是一次重大的泄密行动,作为战略火箭军的领导人,苏军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人,从奥加尔科夫元帅口中说出的内容可信度远远比路边小报提供要高得多,而且这档节目还是立刻被掐断,足以看出克格勃的可怕效率。
果然莫斯科报上面的内容引起了中情局的的的注意,他们很快将这则消息反馈到兰利。部署在苏联境内的情报人员非常确信这是一次重大的泄密行动,作为战略火箭军的领导人,苏军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人,从奥加尔科夫元帅口中说出的内容可信度远远比路边小报提供要高得多,而且这档节目还是立刻被掐断,足以看出克格勃的可怕效率。
就在美国人以为已经抓到把柄的时候,这一切都已经在克格勃的监控之中,情报人员将情报内容反馈到兰利时,卢比扬卡负责监察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苏尔科夫拿着克格勃回馈的情报,对奥加尔科夫说道,“你的计划成功了,现在美国人已经跟着我们的步伐在走。想必过不了多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罗马尼亚的下场。居然能够用这种方式让美国上当,奥加尔科夫元帅你真是天才。”
对于这种借刀杀人的做法,奥加尔科夫元帅可是轻车熟路,他可是战略欺诈局的局长,专门负责针对美国的战略欺骗计划。
他现在就等马里奥总统亲自动手了,不但会终止世界银行对罗马尼亚的贷款,甚至美国还对罗马尼亚进行经济制裁。所以罗马尼亚只不过是美苏博弈中的牺牲品而已,要怪就怪康斯坦丁内斯库太过贪婪,总以为自己能够左右逢源,最终却被亚纳耶夫反将一军。
“美国人可不是笨蛋,这样的小小伎俩就想让马里奥总统上当?真觉得这些年来他的苦是白吃的吗?不仅仅莫斯科的表演要够精彩,亚纳耶夫的代表团也正在配合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表演。亚纳耶夫在罗马尼亚还需要一系列的小动作,让马里奥对康斯坦丁内斯库的忠诚感到质疑。”
奥加尔科夫元帅看着克格勃反馈的情报,他也有些心存疑虑,亚纳耶夫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计划真的会成功吗?但是联想到亚纳耶夫未曾失败过一次,他还是将某些话咽了下去。
无条件的相信亚纳耶夫的策略,似乎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某种政治信条。
苏尔科夫盯着桌上的情报,小声说道,“所以只能看亚纳耶夫总书记的发挥了。”
从斯登古雷斯库的别墅里走出来时,已经快接近凌晨了。他站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呼了一口气,专车早已在路边等候着普里马科夫。在完成任务之后接他离开。
普里马科夫充分发挥了外交人员的口才优势,成功的拖延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直到估计现在罗马尼亚国防部副部长都感到一头雾水,素不相识的苏联对外政治顾问与自己私下会面,并且说了三个小时的废话?
他一定是疯了。从二楼的窗台上注视着普里马科夫远去的背影,斯登古雷斯库揉了揉眼睛,也没多想,他还得回去好好的补一觉才行,明天估计还得向罗马尼亚总统解释为什么普里马科夫会深夜到访他的宅邸。
普里马科夫却松了一口气,亚纳耶夫的最后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等马里奥总统的行动了,不过亚纳耶夫还会有一系列的“合同”跟康斯坦丁内斯库签署。而这些都是为了增加马里奥总统对罗马尼亚背叛的确信。
亚纳耶夫坐在窗边,静静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美国打算如何动手了。或许现在康斯坦丁内斯库还在想着成为东欧霸主的剧情,但是他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一枚可怜的棋子而已。
罗马尼亚和克里姆林宫的夜晚还是一片平静。
但是现在白宫却差不多要炸开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争永不停歇
第四更
德累斯顿和什未林的空军机场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停机坪上的苏34轰炸机编队和米格29战斗机中队24小时待命状态,下挂的机炮和导弹都已经载弹完毕,燃油也已经装满,可以随时进行起飞。一旦德意志民主共和军开始进攻柏林,他们将会全力支援第七装甲师,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源源不断的t72和t80坦克从躲藏的掩体中驶出,当年苏联在东德建造了大量的装甲车掩体,就是因为隐藏一部分的装甲力量。而现在,正好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军提供了掩蔽的场所,为最后的大反攻积攒力量。
不单单是柏林,就连克里姆林宫和卢比扬卡的气氛也沉闷的令人心悸。不断有消息从克格勃方面传递回来,包括贝尔瑙,奥拉宁堡,菲尔斯腾瓦尔德和舒尔岑多夫兵力的调动,亚纳耶夫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克林姆林宫的办公室灯光有些昏暗,亚纳耶夫坐在沙发上,阴影将他身体勾勒出模糊的轮廓,黑暗中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还有弥漫萦绕在办公室里的烟味。
等到他掐灭了第五根烟头,终于从沉默中开口了,声音依旧显得平淡,像诉说无关紧要的事情,“德国的历史将会在这一刻改写,美国已经做好的掠夺者的身份了,两德和谈并不是马里奥想看到的最终结果,起码现在的德国只是伤了皮毛,还没有真正的伤及到筋骨。”
亚纳耶夫所说的掠夺者身份当然是对德国金融的影响,长期的战乱将导致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更对金融投资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一旦作为世界一大经济体的欧洲衰落,受益者必然会是剩余几个试图瓜分金融市场的“金融帝国”们。磨刀霍霍的白宫想必是其中的一个,急需利用德国的金融来支援国内经济建设的苏联也是其中一个。
“一旦攻下柏林,势必会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缺口。联邦国防军不会吃这个亏,他们也同样会进行反扑。”亚纳耶夫苦笑着说道,“攻下柏林不是结束,而是德国战乱的开始。”
德国的和平与稳定不是掌握在科尔或者乔尼什基斯手中,而是在美国和苏联的手里。完全可以利用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将这场动乱给压下去。
弗拉基米尔对亚纳耶夫说道,“但是我们都不希望这场动乱这么快就了结,不是吗?”
“是的。”德国的现状就是亚纳耶夫的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动荡不止的内乱,苏联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在东德进行永久的驻军。虽然亚纳耶夫放弃了绝大多数的利益,但是他很清楚这些利益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都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倒不如切切实实的保住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地位,把德国控制在长期动乱的状态。
“除非等到有一天,联邦德国被迫屈服,或者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厌倦了战争,到时候他们再坐下谈判桌上讨论问题。在此之前,战争将永不停歇。”
战争永不停歇,这才是亚纳耶夫的柏林行动最终想要看到的结果。
柏林城区正在恢复之前的状态,宵禁已经结束了。街道上的壁垒和铁丝网也已经悉数撤离,还剩下部分装甲车在之前的战区地段戒严。这里依旧能够看到之前战争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机枪眷顾过的墙壁留在马蜂窝式的弹孔,还有被火箭炮砸穿的柏油路,只留下一个半球形的深坑。一切都在提醒着当初战况的激烈。
不过现在城区所有一切重归于平静。科尔宣布了战后的重建工作,这里很快又会恢复繁荣的局面。负责驻守柏林的亨利将军也正在收拾自己的办公室,准备从这里撤离。德意志民主共和军已经撤离,他也没有必要继续待在这里了。
亨利捡起一张纸,上面画满了潦草的图案,还有一些红色的标注。他有些好奇的发现原来这是之前东德装甲部队掩体的部署图。
正当他随手准备将草图扔进垃圾桶时,他好像留意到了什么,连忙又重新拿起了图案,仔细看了几遍,突然联想到什么的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意识到可能将会有某些事情发生。
在贝尔瑙,菲尔斯腾瓦尔德和舒尔岑多夫之间,居然有大量的装甲单位掩体。这些深埋在丘陵和山脉之下的秘密掩体数量之多,完全超乎了亨利的想象。
这些在东德解散之前都是秘密的存在,直到解放之后许多秘密又被重新的发掘出来。联邦政府早已忘记这些废弃的掩体,但是东德人却极有可能重新利用了起来。
亨利居然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想起这些公开的秘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德意志民主共和军的装甲部队居然能够如此迅速的在地图上“消失”,开赴什未林和德累斯顿。其实绝大多数的装甲部队根本没就没有离开过柏林周围地区,他们一直在积攒着力量准备反攻。
想到这里,亨利感觉如芒在背。经过苏联的“维和部队”的支援后,说不定柏林周边的装甲部队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初进攻时的数量,甚至可能真正的构建起一支真正的“钢铁洪流”。只是联邦国防军和美国对此都一无所知而已。再加上苏联驻扎在德国境内的空军数量,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东德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可怕的猜想。
但也解释得通为什么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