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27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127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大步走到座前分宾主坐定,余太初便道:“国公爷,多铎二十万人马扫荡浙东,鲁王已经战败入海,如今清兵大举压向福建,朝廷之中郑太师似乎已有投清之意,朝廷处境艰难,而且太湖义军也被清兵重兵围剿,钱粮俱缺,东南的局势以是危如累卵,所以总舵主让职下前来禀告国公,希望国公能在湖广再次发起大战,将清兵的注意力从江南调到湖广,使太湖义军和福建局势,得以缓解。”

    “浙东败了?”王彦听完,脸色立马一沉,“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怎么败得如此迅速?”

    湖广与浙东相聚甚远,平时传递消息也得十天半个月,现在清军占据赣北,使得道路阻隔,商贾不通,王彦在楚地想要得到东南的消息,自然更加艰难,他只有从福建的朝廷邸报上,才能了解一点蛛丝马迹。

    如此一来,消息传递的时间便更加漫长,当朝廷邸报上前一条信息,还在讲浙东与清军隔江相持,形势大好之时,清兵其实已经渡过了钱塘,大举扫荡浙东矣。

    余太初黯然道:“自去岁攻杭失败之后,鲁王同诸将便失去了进取之心,加之天旱少水,钱塘枯竭,清兵从容过江,而越国公方国安又临阵投敌,浙东局势随之败坏也。”

    浙东之地,民富钱足,有兵马二十万,虽说都是些匆匆拉起的新军,但鲁监国毕竟经营一载,江阴一小城,尚且坚守三月之久,可鲁监国政权坐拥数百里河山,却如风卷残云一般,迅速失败,着实让人可叹。

    王彦得到答案,不禁一阵长叹,今日视察之后的好心情一去不回,神情有些低落的道:“去岁陛下命本督北上湖广,定两路大军会师金陵之策,结果朝廷与郑芝龙交恶,使得郑国姓之兵不敢轻出,两路会猎金陵,遂即变成东守西攻之策,但如今浙东已折,东守西攻之策亦废也。”

    自甲申年来,大明所面临的局势便一直再不停恶化,王彦曾经有几次,都以为大明所面临的局势已经扭转,但结果确是一次比一次恶劣。

    二十万清兵,逼近福建,而隆武朝廷之内,还有郑芝龙掣肘,心怀二志,朝廷的危急,一目了然。

    眼下局势,确实让人有些丧气,余太出听了王彦之语,感受到他内心里的失落,不禁轻语问道:“国公,那出兵之事?”

    “朝廷危急,身为统兵督臣,岂有不救之理?”王彦稍微正定精神,使身上颓废之气,一扫而空,而后肃声说道:“本督会尽快起兵,攻打武昌,将多铎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朝廷得到喘息之机。”

    王夫之见王彦做出决定,亦点头道:“陛下登基已近一载,七省拜伏,使大明不至于散沙一片,若天子有失,则朝廷立马分崩离析,一统之势顿解。国公此次初兵,乃必行之举也!”

    王彦虽然答应出兵,但他的面色却有些沉重,湖广之地才喘息不到两个月,大战一起,对于民生,必然又是一次伤害,不过王彦也知道闽地虽说群山环绕,易守难攻,但内部严重不稳,清兵一旦全力攻打,朝廷立马会有倾覆之险,所以即便湖广艰难,他也不得不救。

    战阵之事,绝大多数人们,都以为拼的是兵力战术,其实粮草经济后勤,才是排在第一位。

    韩信、张良、萧何,此兴汉三人也,然具首功者,非韩、张,实乃萧何也。汉高祖曾数败于项王,皆因萧何经营关中得当,才能留转时局。

    高祖亦言,萧何之功,居众卿之首,为开国第一候也。

    后勤对于战争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对于王彦而言,起兵的关键,也就是在于湖广之地,薄弱的经济,以及刚刚恢复的民生,能否再次经历大战。

    今岁夏粮大收,湖南的一些物资运往广南,也能换取一些钱财,而苏观生主持粤地,也会运送一些钱粮支援湖广,这些钱粮加起来,应该可以让王彦发动一场大战。

    这时余太初见王彦应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遂即道:“国公能发大兵,湖广局势必定紧张,多铎怕国公攻下武昌之后,全力东下,必然不敢全军压向福建,如此朝廷和太湖义军的处境都会得到缓解。不过,天地会还得到一个消息,多铎有意上书多尔衮,欲调动原本用来镇压汉中义军的吴三桂和阿济格,来攻打湖广,国公还需提前做好准备。”

    “什么?吴三桂和阿济格要入楚?”王彦闻语,心里不由得一惊。

    阿济格部乃是从北京一路追杀顺军,最后将李自成逼死的存在,而吴三桂手下兵马,则是大明朝曾经最为精锐的存在。

    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最少有三万众,在加上步卒,起码有五六万人马,而阿济格所统领的兵马,八旗加上绿营,恐怕也有五六万之众,那入楚的清兵恐怕又要超过十万。

    一旁的王夫之,闻语脸色也大变起来,显然他与余太初之前的谈话中,还没提及到这一点。

    余太初见两人神情,忙道:“多铎的奏折要发往北京,多尔衮是否会派遣吴三桂、阿济格入楚,天地会目前也不清楚。数万兵马调动,并非易事,国公也不必太过担心~”

    这时王彦的神情已经严肃无比,“天地会送来的这份情报十分有用,看来这一战,本督不打也得打了~”

    湖广之地,有兵马二十万,王彦与何腾蛟各握有十万人马,就精锐程度而言,王彦之军要甩何腾蛟几条大街,但何腾蛟手下也不是全部都是草包废物,马进忠、郝摇旗两部人马,还是可以一战。

    此时王彦十万人马,分散在湖广各地,其中还有三万多人驻守在新墙河,防备何腾蛟,以他手上兵马,要独自对抗入楚的清兵,显然已经没有可能。

    (感谢殊战之伤,最后的轻语的打赏,书友群160522963)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62章 王士衡布局荆楚

    襄阳城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因为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处两岸的襄阳与樊城,隔江相望。

    襄阳城西北面是绵延的秦岭,东北面横着一条淮河,正北面的狭长地带,是从河南进入鄂地的必经之处,而襄阳城便座落在,这条狭长地带的出口上,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堪称天下雄城。

    东汉末年,曹魏便数次从南阳南下,争伐荆襄,而关云长亦数伐樊城。等到南宋时,宋元之间更是进行了一场长达六年的襄阳之战。

    王彦在洞庭湖口击败勒克德浑后,加上原本预备运往湖广的粮草被陈子龙所劫,湖广的清军需要全力保下武昌重镇,防止王彦东下,所以将湖广的清兵以及物资,都向武昌收缩,便使得襄阳等地极为空虚,加之襄阳之前就是顺军经营之地,所以高一功部以极小的代价,便占据了襄阳城。

    这时在汉水上,一艘艘战船,正在纤夫的拉扯下,摇摇晃晃的逆流而上,在河的两岸,大量盖着油布的大车,在民夫和骡马的拉动下,徐徐北进。

    一队队士卒,跟在骑马的将校之后,唱着战歌,赶往襄阳。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汉江两岸,军歌漫天,戚公所做的《凯歌》,被这些支援襄阳的将士,唱的甚为雄壮。

    襄阳与樊城隔江相望,此时在两城之间,数千士卒与上万民夫,正在宽阔的汉江上搭设浮两座浮桥,使得汉水之南的襄阳,能够随时支援北岸的樊城。

    忠至军统制高一功,与副将刘体纯,以及一种将领站立在襄阳城头,眺望江面上忙碌的士卒和民夫。

    高一功看了看远处,不禁赞叹道:“当初我等被阿济格一路追击,宛如丧家之犬,被逼的几乎陷入绝境,现在却要在襄阳城与其正面相抗,真是世事无常啊~”

    “国公这次征发民夫十万,日夜往襄阳运送物资粮草,整个楚地的物资,将近有一半都被送到襄阳,光是粮草就足够全城一年之用,对我等可是寄予厚望也~”刘体纯感叹道。

    “襄阳之地,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高一功肃然点了头,而后扫视身边诸将道:“楚国公将这次湖广大战的胜败,全压在我等能否守住襄阳之上,对我等的信任无以复加,我等必须知恩图报。有襄阳在,阿济格和吴三桂便进不了荆楚。楚国公,便能从容拔掉武昌,然后回师迎战阿济格。国公让我等坚守两月,但我希望尔等都给本将做好坚守一年的准备,明白吗?”

    诸多将校闻语,脸上一阵肃然,齐齐抱拳应诺:“死守襄阳,与城共亡!”

    在楚、豫、江南三地交界之地的霍英山区,筑有大大小小近三百处山寨,以前他们是当地乡绅与大家族,为了抵抗流寇之用,现在却成了三省之地,最大的抗清基地。

    这些山寨少者数百人,大者拥有乡兵数千,看称一大势力,而他们之中,有名寨四十八,号为“蕲黄四十八寨”。

    蕲黄之地,民风彪悍,宋金之际抗过金,宋元之际抗过元,元末之时,也是最早反抗蒙元的地方之一。

    先在到了明清之际,蕲黄人反抗外族的传统依然保留下来,早在弘光朝刚一覆灭,黄冈县白云寨主易道三、大岐寨主王光淑,便联络了附近四十多个山寨,劫掠清军粮饷,抵抗剃发令的推行。

    这时在通商蕲黄最大的白云塞的山路上,一位身着大明四品官袍的中年男子,领着一队人马,推着十多量独轮小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缓慢前行。

    六月间一轮烈日高挂当空,山到两旁的树林里,知了的叫声不绝于耳,使人感到一阵烦躁。

    行走之中,吴晋锡不禁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感叹道:“王寨主,你们这蕲黄之地的山寨,道路都这般难行么?地形如此险要,这清兵恐怕也不易攻打吧~”

    一旁引路的大岐寨主王光淑闻语,微微一笑,“山寨本就是为了保卫乡民平安,自然则险而建,不过清兵也有清兵的办法,去岁年底,清将徐勇大肆攻伐诸寨,在下便差点被逼自刎,不过好在楚国公在楚地接连大胜,使得清兵不得不放弃山寨,调到前线对付国公爷,才让在下保住了一条性命~”

    吴晋锡听了,脸上一喜,“国公爷非常之人,几呼以一己之力,便使得湖广局势这地逆转,真能臣也。”

    “是啊~楚国公这次攻拔武昌城,我蕲黄四十八寨义不容辞也!”王光淑点了点头,忽然他又指着前方说道:“吴大人,你看山寨到了~”

    吴晋锡闻语,心中立马一喜,抬头看到,果然看见前面山,一座绵延数里的山寨,建立在山腰之间,犹如巨蟒盘山,险峻异常。

    不久之后,吴晋锡和身后队伍,终于来到山寨,而在塞门之外,早有大批人马等候迎接,王光淑一一为吴晋锡介绍,寨中文职有王鼎、周损、曹胤昌,武职李有实、陈于藻各路寨主易道三、胡玉良、常近楼、刘奉宇、陈元、萧新宇,还有一身赤红衮龙袍的荆王朱常巢。

    吴晋锡一一见礼,而后开门见山,拱手作礼道:“今日诸位能来迎吴某人,吴某感激不尽,同时也为楚国公感谢诸位仗义相助,这里是白银十万两,乃是楚国公的一点心意,直要打下武昌,国公保证还有奉赏。”

    寨中一众人闻语,看也不看车上之银,便齐齐抱拳,豪气干云的回道:“国公相招,我等岂敢不至耶?”

    吴晋锡见此,口中无他言,唯有长揖一礼,以示心中之感。

    荆楚之战,关系大明之生死,王彦不敢丝毫怠慢,吴晋锡出使蕲黄四十八寨,严起恒则押着粮草前往汉忠,而王夫之则被派往赣州,堵胤锡则再次前往岳州与何腾蛟谈判。

    (作者制作了一幅局势图,发在书友群了,你们不来看看吗?书友群160522963)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63章 驱狼吞虎

    长沙城郊,波光粼粼的水田里,不少妇人带着小童,正在稻田中,插下一株株绿油油的小禾苗。

    她们弯着腰,在夏日如火的骄阳下,挥汗如雨的劳作。

    这时王彦领着一群官员,从田间走过,看着大片的稻田中,还只是空白一片,并没有种上禾苗,心里不禁一叹,“赵府台,这次战事紧急,本督原本准备夏种之后,再兴兵伐清,但吴三桂南来,却让本督不得不提前征发民夫备战。耕战之事,乃国家之根本,这次大战一起,地方上的劳力,定然不足,但农耕之事,亦是国家之本也!这夏种之事,赵府台还需想法,帮助百姓完成,以确保秋粮的收成不受损失。”

    长沙知府赵文开闻语,脸上面露难色,“启禀国公,职下已经动员了老人和妇人尽数参与到夏种之中,但是人力还是显得不足,以职下估计,今天秋粮,至少会减产三成。”

    王彦闻语,脸色不禁一沉,“赵府台,百姓之中,有田多,有田少,官府可以鼓励百姓互助,对于助人者,可适当减免其田赋,以示鼓励,另外官府还要准备一些农具,免费租给百姓使用,尽量减少损失。”

    赵文开听完,神情一动,忙作揖道:“国公之言,下官立马让人去办!”

    王彦闻语点点头道:“嗯~赵府台,本督与你做个约定,今年秋粮,便以往年八成为界,往下每低一成,你经略不善之罪便加上一分,往上每高一成,本督给你的奖赏也会多上一分,如何?”

    赵文开闻语,脸色不禁一阵肃然,遂即拱手道:“敢不应命!”

    王彦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便带着众人回到长沙城。

    随着战事临近,长沙城外的大军已经分批开拔,前往预定之地集结,热闹的长沙城外,已经冷清下来。

    几万兵马北上,长沙城内因为数万大军,带起来经济,也一下冷却下来。

    要说以前的长沙人,最怕当兵的丘八,来了绝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