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里面砸钱,眼看着就快有收益,可不能让孙可望给他搅黄了。
现在王彦多少理解了多尔衮的不自在,背后被人拿刀杵着腰眼子,还真是寝食难安。
“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现在才说?”王彦听西贼在西盘水西岸屯田,那显然时间不早了。
陈邦彦面漏难色,王彦见此知道肯定有什么内情,脸不禁沉了下来,“说,没什么可顾忌的!”
“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四月间,何督师判断西贼只是试探,加上陈将军已经击退艾能奇,而贵州有许多矿产都在开发,何总督担心吓跑了商号,所以没有及时上报。”陈邦彦只能如实禀告。
王彦听后,心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何腾蛟的作法或许有他的理由,一旦朝廷知晓,必然增兵贵州,造成气氛紧张,商号肯定要跑,但是他觉得何腾蛟这么做,有些欠妥。
王彦有些明白陈邦彦为什么不早说,估计他也觉得何腾蛟这么处理有些不妥,而他顾忌何腾蛟的身份,所以不想在顾元镜等人在场的情况下提起,想单独汇报。
王彦手指在椅子上又敲了几下,“那为何现在上报?”
“七月间,陈将军在西盘水东岸,抓住了满清的使者,据交代,是授了多尔衮之命,联络西贼共同对付我们,何总督担心不只一路使者,怕孙可望意动,所以才上报朝廷。”
前段时间,多尔衮意图联络荷兰,坚定了王彦攻打台湾的决心,现在多尔衮居然想到要联络孙可望,那他有没有联系豪格?
王彦立时警惕起来,他今岁刚在多尔衮背后放了一个朝鲜,多尔衮便立刻反制,也不知道是他们两想到了一块,还是只是偶然,不过不管怎么说,看来王彦是高兴太早了。
何腾蛟能在抓住满清使者后立刻上报,说明他还没有昏头,否则王彦估计又要被他坑惨了。
突然得到这条信息,打乱了王彦的想法,虽然最近北面的探子,也没有什么情况送来,但他不能不警惕。
“贵州那边的路修得怎么样呢?”王彦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陈邦彦并不知晓,王夫之开口说道:“两广总督之前来折子,向户部要了五十万两银子,外加两万精壮难民去修路,据说广西境内的柳州府、庆州府已经修完,贵州境内也修道贵阳之南的都匀府,年底应该能修道贵阳。”
“殿下准备对西贼用兵么?”陈邦彦忽然问道。
王彦摇了摇头,“必须要有所准备啊!万一西贼与满清联手,对我们来说将是个巨大的麻烦。”王彦顿了一下,接着沉声说道:“还有豪格,四川方面也必须主意!”
陈邦彦点了点头,但随即抬头说道:“殿下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西贼进入云南不到两年,虽号称十万,但想必精锐最多不过三万人,而我们在贵州、两广各驻军三万人马,两支神策军也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没必要怕他,况且万一局势不利,江西金声桓、孙守法、王得仁都可以驰援。至于四川的情况确实需要谨慎一些,袁督镇只有三万人马,要防守川东、川南,虽有义军和秦太傅帮助,压力还是太大。”
王彦正在考虑,这时兵部左侍郎张煌言忽然急匆匆的闯进了咨议堂,引得众人侧目。
陈邦彦在此议事,张煌言便在兵部坐镇,王彦见他神色焦急,忙唤他进来。
张煌言进了内堂,微微一躬身,便对王彦说道:“殿下,江北急报,多铎要逃了。”
(感谢老铁们的订阅,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68章 出兵江北
多铎忽然要撤退,使得按部就班的南京朝廷,一下进入紧急忙碌之态。
对于扬州之战明朝这边早有计划,只是在物资方面准备不足,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多铎要逃,那困难在大,明军也要克服,绝对不能让扬州城中五万清军,逃回北方,这样将给明军今后的北伐,带来许多麻烦。
歼灭扬州清军所采用的策略,明朝内部早有决定,总结起来,就是外部阻击,内部围歼,明军将分为三部,一部以淮安张名振为主,负责切断多铎北逃之路,并且阻拦山东、北直的清军南下支援,一路以在安庆、芜湖的李过为主,前插入合肥与扬州之间,斩断两地清军的联系,同时也切断多铎西逃之路,第三部就是退到大运河东岸的刘顺,负责歼灭扬州清军。
这是之前就定下的策略,王彦得知多铎要逃之后,决定抢先动手,快马奔出南京,吩咐各部按计划行事,并没有对计划做出改变。
只是因为作战毕竟涉及五忠军两镇,还有鲁王之兵,不说与浙系人马的配合,就说五忠军内部也有派系之争,相互之间都不服气,在指挥上容易形成混乱,所以王彦点将陈邦彦以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的身份督师江北,在以兵部左侍郎张煌言为监军,都御史钱谦益为招抚大臣,负责江北战役。
扬州离南京这么近,王彦本来是想亲自指挥的,但是考虑各种问题,他还是不敢亲离南京,况且今后战事多得很,他很难做到亲力亲为,事事参与,楚党中除了他之外,应该还要有能震住局面的人,就算他遭了暗算,他在政治上,依然有接班人,能稳定大局。
其实王彦已经开始培养顾炎武、夏完淳等人。
多铎想要逃走,也并不容易,扬州的清军,主要是绿营兵,他大军还没准备好,消息就被泄露,然后传到了南京。
这是江南一战后的持续影响,也是王彦要把多铎留在扬州的原因,在江北决战无论民心,还是地形都对明军有利。
多泽还在准备撤退,明军这边抢先突袭,江北巡抚张名振遣大将阮进领一万人马,乘战船进入洪泽湖,突袭了泗州,切断多铎经过天长、过泗州退到淮河以北的道路。
这条路也正是当年多铎南下之路,多铎得到消息,只能暂时留在扬州。
他手上人马,绿营步军居多,旗丁稀少,明军已经得知他要撤退,刘顺八万人马就在大运河东岸,他一走,明军必然渡河追杀,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他领几千骑兵回去,明军自然不能奈何他,可带不走四万多绿营兵,那他回去,也就没了意义。
在历次失败后,不仅是旗丁,满清连可用的绿营也不多了。
王彦从各个渠道获取了相同信息,多铎目前在扬州加固城防,集中兵力,似乎准备依靠扬州和明军对抗,以待时节变化。
时间到了八月底,三个月之后江南将要迎来最冷的时节。
如果天气像去岁一样,淮河冰冻,那扬州战役必然失败,王彦也有了压力,让陈邦彦火速前往扬州督师,一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扬州之战。
虽然王彦给他的时间很急,但是陈邦彦到了江北后,却没有急着打扬州,而是不急不躁的先清除扬州之西,清军控制下的州府,将扬州外围全部扫除。
这个责任落在了西面负责牵制合肥守军的李过身上,忠至镇将安庆等处防务移交江西明军,便从芜湖渡过长江,北上扫荡和州府、滁州府同泗州连成一片,将扬州与合肥的联系彻底断开。
其实在南京之战后,江北不少州府,都已经向南京投降,但是因为打下南京之后,明军需要喘息,若是这些江北州县归附,必然要和江北的清军冲突,明军便要派军支援,所以为了休整,这些江北要归附的州县,都被南京朝廷按了下来,让他们稍安勿躁,等候时机。
江北战役一打响,被任命为招抚大臣的钱谦益,便在江北诸多州县活动,他是江南士绅领袖,影响力很强,所以王彦才派他主持招抚。
淮南的几个州县,他一个个的跑了一遍,同知州交谈,安抚知县,又与当地豪族秘密接触,李过领兵过了长江,几乎未经一战,便控制了两府之地,就算是清官不愿意投降的,当地豪族也半夜将城门一开,放大军一涌而入。
明军蓄谋已久,北面张名镇三万人马,控制淮安、泗州两地,封锁北面,李过三万人马,占据和州、滁州,封锁西面,东面刘顺八万人马,战船五百多艘,准备重新渡过大运河,围攻扬州。
扬州之所以能成为江北重镇,便是因为他地处要地,有大运河之利。
之前明军在扬州城下筑造的大营,已经被拆除,明军要重围扬州,首先要在扬州城下,重新修筑大营。
在扬州外围,被清扫完毕,明军的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调运过来之后,督师陈邦彦让刘顺尽快渡过大运河,将营盘从新立起来。
在扬州城中的多铎,意图将战事拖延到冬季,江北不像湖广有那么多山,只要进入冬季,江水溪流冻住,清军铁骑就可以任意驰聘,明军根本挡住他们,只要北方骑兵南下支援,他便可以从容退到淮河之北。
因此多铎并不想让东岸明军顺利渡过大运河,所以让参将梁化凤领五千人马,全力阻挠明军过河扎营。
扬州城上有炮,明军自然不能在火炮射程内渡河,刘顺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船只二百余艘,选择扬州之南的一片丘陵地带过河,这是防止扬州城内的清骑突袭。
刘顺站在大船上,注视前面一片低矮的丘陵,上面长满南方特有的阔叶树,树叶已经发黄,开始片片飘落。
明军几条大船靠近河岸,船板放下,一队队士卒从船上下来,刚刚站好队形,矮丘的树林中,忽然传出一阵梆子声,还夹杂着几声铳响,树林中腾起几朵白烟,明军立时被密集的箭矢和铅弹射中。
数百下船列队的明军措不及防,纷纷中箭扑倒,惨叫声在岸边骤然响起。
树林中,忽然爆发出漫天的杀声,冲出数千清军,杀向停靠在岸边的明军船只。
“叮叮~”的鸣金声响起,明军千户立时大喊,“快撤!立刻撤退!”
没下船的明军顾不上岸上的同袍,立时抽了船板,用长杆将战船撑离岸边。
船只刚离开几丈距离,清军就冲到了岸边,一部分将岸上的明军全部砍死,一部分向船只射箭,响起一片欢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69章 放火烧林
清军冲到河边,冲着仓皇离开的明朝战船,连连射箭,无数箭矢飞出,钉在船舷上,箭尾震动,发出“叮当当”的声响,更多箭矢则落入了水中,溅起朵朵波浪。
虽说没对船上明军造成什么伤害,但清兵却乐此不疲,不少持刀的也挥舞着兵器,从树林中冲到岸边欢呼起来,就像打了个大胜战。
看着清军兴奋的模样,看见前哨明军登岸吃了大亏,刘顺顿时大怒,喝了道:“直娘贼,给我开炮!”
大运河就那么宽,站在对岸肉眼就可以观察对岸,刘顺虽然避开了扬州城,但是他想登陆,船队一出发,就被梁化凤发现,估计明军肯定选着片丘陵登陆,然后搭设浮桥,主力过河。
负责率先过河侦查,建立摊头的一个千户队,被杀了二百多人,战果不算大,但清军却异常高兴。
梁化凤穿着黑色官袍,头戴碗帽红顶子,按着战刀走出树林,想着他这样一闹,明军肯定又要从新选择过河之处,清军有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他心中高兴,正要发笑,明军船头火炮,却齐齐开火。
“轰!轰!轰!”明朝主力船队泊在河心,原本准备先头部队建立摊头阵地后,立刻登岸,船身都调转过来,是船头对着西岸,所以只能船头开火。
河面上炮声隆隆,硝烟生腾,两百条船只有一半配了火炮,但近百门大小火炮,集火轰击,在岸边呼嚎的清兵,立时****倒一片,剩下的则扶着斗笠,仓皇的往树林里窜。
站在船头的刘顺见清军欢呼没几声,就被突如其来的火炮,打得抱头鼠窜,不禁哈哈大笑,“直娘贼,怎么不嚎呢?”
他笑了一阵,忽然面色一沉,又肃声说道:“传令,给本镇擂鼓进攻!”
主帅坐船上,船楼上插着一杆大纛旗,上书“大明保国公、忠武镇都督刘”,下面四个大鼓立刻锤响。
船舷边伸出的几十条船桨,整齐的滑动,荡起波纹,战船飞速向岸边冲去。
之前,刘顺一时大意,让多铎破了两座大营,让他颜面扫地,忠武镇上下也很没面子。
事情传开后,顺系那边也有些流言,说刘国公和忠武在五镇之中实力最差,之所以能与其它几镇并肩,全都是因为刘国公与大王的关系,其实没啥本事。
王彦是特别照顾忠武、忠勇两镇,顺系多少有些不服气,戴之藩战功累累,顺系不好说他,跳不出毛病,便都把目光盯到刘顺身上了。
朝廷爵位进行改革后,老牌贵族们的爵位叫流爵,每代递减,还有一种世代世袭的,就是以前的世爵,当然获得世爵的难度要比以前难上许多,非立大功不能得。
这也是给新势力一个希望,让他们更有动力,其实也就是一个新旧权贵交替的过程。
据说上次破了阿济格,戴之藩就差点就要封郡王,结果戴之藩并不接受,前后拒绝了几次,最后改封世袭伯爵。这个世袭伯爵虽比他的爵位小了两节,但未必没有郡王的爵位值钱,戴之藩是公爵,他后代爵位递减至之后,嫡系子孙任然可以世代为伯,而不是向流爵一样几代后就成了平民,所以这个爵位非常珍贵。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王彦其实不愿意再设这种世爵,因为这样容易使得子孙没了追求,最后成为像宗室一样的寄生虫。
每代递减爵位,能使得子孙有危机感,为了保证爵位不减,保证祖先和家族荣耀,便有个立功建业之心,能保持一个长期具有活力和上进好战的勋贵集团,但人性如此,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觉悟和想法,所以世爵还是要设,否则无法笼络人心。
这一战,刘顺和忠武都是憋足了气,虽然有清军阻击,但士卒们依然选择继续登陆,一定要渡过大运河,不能让清军将士气找回来。
“轰隆!”一名士卒点燃引线,船头火炮猛然一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