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局势,三国鼎立,一国锋锐太盛,是其他两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老十四啊!”代善很满意,“你能放下与豪格的矛盾,以大清江山为重,本王十分欣慰。”代善的赞赏,多尔衮心里并不太高兴,他不喜欢与人分享权力,但现在的局势下,他又必须将代善供起来。
豪格称帝,对于多尔衮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可是现在大清难以面对南明咄咄逼人的压力,他必须交好豪格,来共同对付南明。
这也是他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大清朝不能被南明按在地上一直爆锤,得让豪格分担些压力,让他有机会喘口气,喝口水,然后再战。
“二哥言重了,本王这也是为了大清。”多尔衮负手又站了起来,“本王会去信,催促范文程尽快促使豪格攻取全川,将明朝的注意拉回西南,如此我们便能有喘息的时间。”
当初老奴死后,代善作为老二便有机会继承汗位,但却让给了皇太极,等皇太极死后,他继位的呼声也很高,但他却再一次主动退出,他心中的权势欲望并不太强,他所希望的是满清内部能够团结,保护满人的江山,所以一直充当调解矛盾的角色。
只是这个角色做的好,那叫化解冲突的和事老,要是做的不好,那就是和稀泥的搅屎棍。
经历上次的事变,豪格和多尔衮都不喜欢他,而他虽然知道豪格称帝之后,两方已经没有重归一家的可能,但是他却依然期望看到多尔衮与豪格联合。
“如果豪格能攻川,确实能为我们分担至少三成的压力。”代善有些兴奋,显然对此事很上心,他高兴了一下,忽然脸上又一沉,提醒道:“不过据本王所知,豪格与南朝有一份停战和议,且西安汉臣势力庞大,豪格想要毁约,恐怕也不容易吧!”
多尔滚冷冷一笑,“本王会给他一个毁约的借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4章 长安局势
关中原来沃野千里,秦汉因之已成霸业,可滋养了秦汉,以及大唐之后,关中早已是千沟万壑,同沃野沾不上边,反而成为了需要其他省份输血帮扶之地。
崇祯年间,流寇霍乱陕西,整个关中地方,生产和经济几乎完全破败,幸而这两年来,豪格没有参与到明清争霸中来,他属下又有大批汉族士绅支持,所以很快稳定了三秦大地,恢复了三秦的一丝元气。
豪格依靠汉族士绅,也是无奈之举,跟随他入关中的旗丁只有一万六千多人,家眷也只有七八万人左右,实力实在太弱,他只能依靠汉族士绅。
当初他与多尔衮决裂,可北京毕竟是满人的正统,而他算是发动叛乱的王爷,这种事情在北方民族中很常见,但满人这些年毕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他父汗皇太极主政期间重用了不少汉人,使得很多满人也有了正统思想,让他到了西安之后,政局极度不稳。
他依靠汉族士绅的支持,稳定了政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影响,那便是长安政权中,汉族势力过于强大,使得他的权利受到了汉族士绅的牵制,无法像多尔衮一样,独断专行。
此时,大金国永章皇帝豪格的皇宫内,陈设着许带着异域风情的金银器皿,显示着永章帝的赫赫战功。
这是豪格西征的成果,农民军起家的大顺政权,并不注重保护建筑古迹和书画文物,使得豪格登基之初,宫殿十分寒碜,远远无法与北京相比。
这让豪格耿耿于怀,西征抢夺大笔的财物,便将这些带着西域风情的金银,全部运回了长安,摆放在皇宫之中,撑撑场面。
当然,不少汉臣对于豪格的审美,表示了怀疑和不满,豪格也想附庸风雅,也向往美好,但是文物不比金银,是要时间累积,他虽然从北京带过来一些,但却无法装点整个皇宫,况且豪格本质上还是个粗人,就爱这些黄灿灿的金子,就喜欢这种直接的视觉冲击。
在黄灿灿充满土豪气息的太和殿上,永章帝端坐在大宝上,下面站着两排臣子,同明廷的文武两班分列左右不同,大金的臣子,是满汉分开,左面站着穿满族官服的满族大臣,右面则是穿汉族官袍,带着乌沙的汉族官员。
这时殿中站着一人,正是满清使者范文程,他正摆出一副舌战犬儒的架势,款款而谈。
“今天下三分,南朝兵锋正锐,大金欲争天下,当先挫南朝锋锐,取全蜀之地,以其财富国,以其粮足兵,据有故秦之地。”范文程大声说道,仿佛苏秦张仪附体,“蜀有山川之险,秦有潼关、函谷之固,大金若得全蜀,退可守,进可攻,已然立于不败之地。若是大金不取蜀地,为南朝所得,以关中贫瘠之地,能养大金雄兵呼?恐最后只落得坐困关中,陷于一隅的下场。”
范文程开口闭口说着“大金”,仿佛他是大金臣子一样,不仅拍了豪格马屁,而且很有迷惑性。
“不然!”范文程方说完,大金国礼部尚书孔闻褾便抱着象牙笏出列道:“陛下,臣观清使诸多言论,无非是想唆使我朝破坏和议,攻取全蜀,让我朝与南明厮杀,好让清国抽身而出,其用心可谓险恶。”
金国的汉臣,很大一部分是当初主张汉化的南党官员,多尔衮杀了包括陈名夏在内的数百名南党汉官,他们自然不可能去帮助满清。
豪格与范文程接触过,他基本赞成对明动武的看法,但大金国内部,光他想动武可不行。
如今满八旗不到两万人,新编的汉八旗却有六万,在加上近十万绿营兵,汉人在大金国政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若是不同意,不支持,豪格也无法发兵。
豪格对于此种情况十分不满,也想着编练一部分被征服的蒙古人和西域诸部,来牵制朝中汉人,但汉族士绅也不傻,对此早抱着警惕,若是政权中再来蒙古人和西域人,那他们压迫谁?
满清入关,反抗最为激烈的,就是汉族士绅和地方豪强,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希望大金的国策是满人与他们一起去压迫西面的蒙古人和西域诸部,而不是让满人联合蒙古来对付他们。
豪格想对明朝动兵,也不全是因为范文程的几句话,如今贵为一国之主,他考虑问题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便是他要担心自己的皇位稳不稳固。
他决定出兵,除了是从局势考虑,更多还是从他的皇位是否稳定来考虑。
他虽然推行汉化政策,但他毕竟不是汉人,所以对于能否坐稳皇位并不自信,特别是大金政权中不少汉臣与南明朝廷还保持着暧昧的联系,让他感到惶恐,所以他觉得很有必要来与南明打上一仗,使得双方走向对立,杀一杀大金内部联明的风气,再者一旦开战,必然需要增加军队,那他就可以借势编练一支蒙古人和西域诸部组成的八旗,来制衡朝中汉人。
皇帝就是如此,一旦登上大宝,就是孤家寡人,要与天下为敌,谁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他必须要将隐患,控制在他能掌控的范围内,严防朝中一家独大,必须形成制衡。
此时豪格对于孔闻褾的反对十分不满,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伸手对范文程道:“孔爱卿之言,清使可有话说。”
范文程微微笑一笑,行礼道:“自然要说,我朝却有让大金分担压力之意,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顿了顿,然后转过身看向孔闻褾,讥笑道,“孔尚书似乎没有找到重点,关键问题不是我朝,而是眼下局势,大金该怎么做?如果此时不取全蜀,难道等到南朝势大难制之后,献地而降吗?”
从大势而言,范文程说的确实有道理,金与明朝必然不能这样和平下去。
孔闻褾被他说得,后退了一步,一旁兵部尚书韩昭宣,却立时上前道:“范大人好口才,但我大金与清国乃敌对之国,范大人如此为我大金考虑,却让本阁心生疑虑,贵国是不是想将我大金当枪使。”
韩昭宣说完,给豪格行了一礼,然后接着说道:“陛下,局势变化,我朝确实应该调整国策,但却不应该如此草率。其一,清国虽连连战败,但实力尚存,兵力强于我朝,我们此时出来招惹南朝,让清有喘息之机,实疲我朝,而强清也。其二,我朝异于清者,乃陛下奉行中国文化,贸然毁约,辱没我朝名声,就算要毁,也得寻个由头。其三,我朝国策乃是西扩,之前陛下以与叶尔羌汗国交手,正应该乘势扫灭其国,以壮大我朝实力,打通商路,重新经营西域,岂可半途而废。臣以为,若此时取蜀,必然使得我朝陷于与南明争斗之中,无从发展实力,不如先灭叶尔羌汗国,壮大我朝实力,然后再发兵取蜀。”
韩昭宣的思路很明确,就大势而言,他并非不支持对南明动武,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满清实力依然很强,超过金国,金国应该让清与明再厮杀一阵,他们目前还是要闷声发大财,壮大自身实力为主,等选准了时机,然后再介入战争。
他的意见,立时引起了重多汉臣的支持,太和殿内一片附和。
(感谢书友04512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5章 突然刺杀
朝会散去,豪格离开太和殿,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为大金国来想,韩昭宣等人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很符合整个大金国的利益,但是有时候符合国家的利益,却不一定符合皇帝的利益。
从豪格的感受而言,皇帝不能自主决定国事,那便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受到了汉臣的掣肘,让他心中十分不快,十分恼火。
皇帝就要乾坤独断,就要独掌大权,大金内部庞大的汉族势力,已经让豪格感到不安,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对南明的战争,来加强他的集权。
豪格回到御书房,留下济尔哈朗、鳌拜、索尼等人,进行商议。
这时豪格坐在胡床上,让太监给几人备了座椅。
金国建立的过程,以及内部结构,决定了豪格暂时无法成为强势的帝王,所以在礼节上,更倾向于汉制,臣子并不需要时刻跪地口称奴才。
众人坐定后,便听索尼起身行礼道:“皇上,朝中大臣多不赞同出兵,取蜀的事情是不是缓一缓。”
满人旗丁不到两万人,想要开战,自然需要获得六万汉八旗,以及近十万绿营的支持,现在汉臣反对,索尼自然觉得没得打了。
豪格阴沉着脸,“此事不能再拖,取蜀势在必行,况且成都平原无险可守,要是南明先变卦,突袭成都,朕将悔之晚矣。”
其实金国政权中,许多满人对于朝政由汉人把持也有所不满,他们在清廷中不受重用,未获得什么利益,所以才支持豪格,但现在他们虽然掌权,但却要与汉族士绅分享权利,许多时候还争不过汉臣,他们心中便有些失落起来。
大金在南明并非没有密探,南明的情况,以及现行的国策,他们都有一定了解。此时南明的使者,就在长安奔走,要见豪格一面,想要两方继续通好,南明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大金忽然倒向清国,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偷袭成都。
豪格想借着对南明的战事,来加强他的权利,并且编练蒙古和回部,济尔哈朗也是知道的,但其实他并不太赞成这么做,他觉得这样太危险,可是豪格明显心意已决,他也并不敢多劝。
因为对豪格来说,他可能也是一个巨大威胁,只是因为现在朝廷中汉人势大,他才不那么显眼。
“臣听说,明军以在南阳方面部署了重兵,威胁河洛,有进取中原之意。”济尔哈朗顺着豪格的意思说道:“若是我朝继续纵容南明发展,坐实清国败亡,恐怕南明今后还真势大难制,让我朝自食苦果!”
大金朝廷内部,汉臣势力强大,作为皇帝豪格不能明面上与汉族士绅对立,那么济尔哈朗的作用和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豪格赞许的看了济尔哈朗一眼,“朝中汉臣抱守仁义之道,认为朕不该撕毁协议,或是认为一旦发兵取川,便会与南明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消耗实力。其实大金儿郎养锐二载,又携西征大胜之势,朕相信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全川,然后派兵把守险要,明军便会知难而退,接受事实。”
“皇上圣明!”几人齐齐给豪格行了一礼,可鳌拜却说道:“可是那些汉臣不支持,朝廷也无法绕开他们同南明开战啊!”
金兵控制成都平原,明军控制的地区以山地围住,别说满人旗丁不到两万,就算全派出去,在川东、川南的大山中,也没有用武之地。
金国眼下的政治格局,使得身为皇帝的豪格,无法做到乾坤独断,许多国策都需要汉族官员的允许。
豪格从胡床上站了起来,座着的几人见此,也立时站了起来,只见他负手来回疾走,忽然又停止脚步问道:“诸位卿家可有什么迫使汉臣支持取蜀的计策。”
济尔哈朗心思转的很快,“皇上,臣却有一策!”
长安城的驿站外,有一座酒楼,名叫关西楼,在长安颇有名气,酒楼有三层,占地十亩,据说有大金国某位高官的背景,所以长安城中没什么人敢惹,生意十分兴隆。
这家酒楼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天地会在长安的情报点,专门收集关中的各种情报,交好金国高层汉员。
这时在酒楼三曾临街的包房内,王彦派到长安向金国示好的御史金堡,正站在窗边,身后是酒楼的掌柜,叫孙守成,四十多岁,是孙守法的一个远亲,因为是秦人的关系,熟悉关中情况,所以被派到长安,出任香主已经有两年。
“大人,卑职通过关系,同各个渠道收到消息,范文程确实到了西安,并且
已经在金国朝廷上,唆使豪格进攻四川,不过被韩尚书等人给否决了。”
金堡听了,眉头皱了下,金国本来与明朝通好,这两年来,使者往来不绝,可现在他奉命来西安见豪格,走了韩昭宣、孔文褾等人的关系,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