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格尔的牧场,准格尔的牛羊,准格尔的女人和孩子,以及数万精锐勇士,全部都毁于一旦。
围在他周围的蒙古人,看见族中勇士被金、清两军屠杀,尸横遍野,也开始失声痛哭,但此时,哭也晚了!
几名蒙古人,架着巴图尔珲,拉着战马,便往山上攀爬。
蒙古人在金军和清军的两头夹击之下,终于全线瓦解。
战场上逐渐归于平静,逃生无望的蒙古军全部缴械卸甲。
十万不可一世的准格尔铁骑,在金清两军的夹击之下,轰然倒塌,灰飞烟灭。
驻立于山坡上的代善,口中呼出一口白气,环首四望,在山坡脚下,是鲜血染红的大地和堆积的尸首。
放眼望去,在数里长的山道上布满了尸体,以及无主嘶鸣的战马,清军士卒正出没其间,收缴战利品,牵走战马,清扫战场。
漫天的欢呼声,从山下响起,经历了大半天的血战之后,清军终于换来了这场大胜。山道上,山坡下,清军士卒奋力的挥舞兵器,放肆的呼号,发泄着悲痛,挥舞着喜悦。
在这欢呼声中,一身金甲的豪格在金军骑兵的簇拥下,出现在代善的视野之中。代善看见盔甲上沾满血迹的金军骑兵,来到山坡下,眼神里不禁有些异样,欢呼的清军看见杀气腾腾的两万多金军,欢呼声便也随之停歇下来。
两方虽然联盟,但实际上各有各的利益,面和心不合。
击败了准格尔,清就成了金国经略西域的对手,不过此时他们还是伙伴,至少要先瓜分了战利品,消化了准格尔,再来想今后的打算。
此战,金清联军一举击败了准格尔主力,斩杀三万余人,俘虏四万,还有三万多人遁入山林,获得战马十八万匹。
一些遁入山林的蒙古人,没有食物,没有马匹,不久又有两万多人从山中出来向两军投降。
代善一面让瓦克达率领一万骑兵,继续追杀,一面与豪格进行商谈,瓜分战利品,分配利益,并且确定势力范围。
这次是金国向清求救,所以清国理应多分,就算代善对北京之变时突然离开豪格大营,摆了豪格一道感到十分愧疚,他也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而损害大清的利益,否则他无法向清廷交代。
在星星峡战役之前,清军扫荡准格尔诸部所获得的牧民和牛羊,金国想都不要想,代善只和豪格谈星星峡一战的战利品分配。
豪格提出俘虏和马匹****分配,因为金国在长城和瓜州苦战了一个多月,损失巨大,而这次夹击,也是金国关键时刻杀到,才击败了准格尔,否则清军未必能够取胜,所以金国要多分一些,但是代善却只同意五五分。
他提出如果大清不出兵,金国连这五成都拿不到,大清没有多要,便已经很厚道了。
其实代善出于情面,已经给豪格让利,要是多尔衮来,多半一成也不愿意分给豪格。他必然认为大清帮助金国解围,没有让金国出军资,金国怎么还好意思来分战利品。
代善坚持五成,豪格只能接受,分得战马九万匹,俘虏先分两万人,后来钻山的蒙古人因为饥饿和寒冷出来投降,他又分得一万,共计三万多俘虏。
在商议战利品的分割之后,金清两国又商定了两国在西北边界。
两国东部以黄河为界限,西部以马鬃山、天山为界,两山之北,是清的势力范围,两山之南,则是金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准格尔部的牧场,成了清的版图,而天山南麓的叶尔羌汗国,则划分到了金国的势力之内。
双方迅速分配了战利品,划分了疆域,接下来就是追杀准格尔,以及围堵从宁夏附近撤退的僧格大军。
代善要求豪格配合他,将准格尔的这支偏师,也歼灭在草原上,彻底消灭准格尔,但豪格表面应下,实际上却已经意兴阑珊。
僧格还有六万铁骑,他的撤退路线还不确定,豪格帮助代善,是给清国解决麻烦。
北京之变时,代善突然变卦,坑了豪格,就使得豪格恨死了代善。
这次金国出那么大的力,代善却不给他多分些俘虏和马匹,豪格对他的恨意,便更甚了。
在金国与准格尔交战时,明军已经出兵青海南部,控制了原本臣服于金的一些部落,金国自己的麻烦还没解决,怎么可能去帮代善。
感谢书友20170210134217813的五百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书友20170210134217813的五百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83章 青海筑城
共治三年末,准格尔突袭金国的直接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共治四年四月间,而间接的影响力,或许会持续几十年。
在长达小半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战败的准格尔残部西迁。
因为豪格配合不太得力,金军主力进入青海,稳住清海的局势,并意图将明军赶出青海,而放弃了对僧格的追踪,使得僧格近六万骑兵,穿过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躲过了代善的堵截,一路袭击了数个臣服于清的部落,抢夺了一些牛羊和人口,追上了西迁的准格尔残部。
年迈的巴图尔珲汗,在遭受大败之后,病死在西迁的路上,僧格兵力最强,继承了准格尔的汗位。
明共治四年三月底,准格尔残部在额尔齐斯河畔,休整半月,僧格继承汗位之后,继续西进。
他们在秋明附近击破了数百哥萨克的阻拦,前往伏尔加河畔与游牧于此的瓦剌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汇合。
雄霸漠西的准格尔部,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南面明朝趁着金、清的注意力都在西北之时,进行了许多动作。
在西面,明军尝试进入乌斯藏,可是乌斯藏行督指挥使司和宣慰司的人以大明从未在乌斯藏驻军而劝阻,受几大活佛控制的军队,开始集结在沿途阻拦明军进藏。
明朝方面准备并不充分,只是一次试探,见乌斯藏反应比较激烈,陈友龙便领兵退了回来。
进入乌斯藏失败,王得仁进入青海南部,却十分顺利。
金国的兵力都调往了北方对付准格尔蒙古,青海空虚,明军趁虚而入,很快就控制了青海东南部的许多部落。
本来青海东南部游牧的大小部落,总计只有一万帐左右,但是因为准格尔南征,许多北面的部落南迁至此,使得明军一下控制了两万帐左右,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何腾蛟得到消息,立刻上书,要求朝廷重设朵甘都司,伸手向朝廷要钱,讨要物资。
明军骑兵很少,虽然趁着金国无暇顾及青海,占据了青海南部,但是金国随时可能反扑,而如果没有城池依托,明军很难守住青海东南部的广大区域。
王得仁到此之后,伤势痊愈的李定国,领着三万多民夫,也跋山涉水的进入青海,抢筑甘德、达日两座城池,防备金军的反扑。
如果这两座城池建成,那明军就可以凭借城池,再配合少量的骑兵,控制青海南部,并且以此为根基,向北推进,进而控制整个青海,对金国实现包围。
不过计划虽好,实行起来却并不容易,筑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道路难行,运送物资不便,明朝想要将这件事情干成,花费必然巨大。
朝廷上,王彦对此自然是大力支持,这关系到明朝战马的来源,并且能为明朝提供精锐的骑兵,花在多钱,都是值得的,不过朝廷里也有反对的声音,不少人认为消耗太大,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有大臣认为,干脆不要北伐,就这样南北对持也挺好。
相对于南方,北方比较贫穷,有些人觉得朝廷北伐,一是会加重南方的赋税,二是打下来之后,北方需要恢复,必然要南方的省份输血,甚至将人口迁徒到北方。
这些南方人都不太愿意看到,有些人便一算账,发现北伐,还不如转进南洋,多打几个像占城一样的地方。
王彦对于这种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的想法非常的反感,北方如果留下两个大国,现在明朝实力强劲,或许会太平几年,一旦明朝内部出现问题,北方两国必然会南下侵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好在朝中绝大多数人,目光都还比较长远,在青海筑城的计划,得以被朝廷通过。
金国虽然赢了抗击准格尔的战争,可是却失去了青海的东南部,损失了万帐臣服于金的牧民。
相比于金国,清也面临着明朝方面的攻击,但是情况却好很多。
两淮方面,明朝派遣中军都督戴之藩前往淮安坐镇,明军集结十五万人,摆在淮河一线。
本来,明朝方面只是顿兵施压,可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觉得机会难得,可以尝试进攻徐州,为今后大举北伐,积累经验。
去岁十一月底,得到朝廷批准之后,五军都督府的几大都督齐聚淮安,帮助戴之藩出谋划策。
明军出动十万大军,分两路,沿着运河两岸扑向徐州,淮北、山东大震,沿途州县俱降。
清廷山东总督马光辉,吓得赶紧将淮河一线的五万大军收回徐州城,他一边固守,一边向多尔衮求援。
于此同时,南阳方面的孙守法,也开始佯攻河南。
满清之前连连战败,造成了汉族军阀的崛起,像山西的姜襄,徐州的马光辉,以及镇守河南的孔有得和尚可喜,都是掌握大批兵马的军阀。
这次满清西征准格尔,便抽调了属于孔有德的汉军正红旗,属于尚可喜的汉军镶蓝旗,其中便有一丝借机消耗两人实力的意思。
毕竟两人在河南拥兵十万,一座就是四五年,没有挪过地方,满州贵族心里自然会有些猜忌。
河南清军最精锐的两个旗被调走,孔有德见南阳的明军有异动,也立刻报给了北京。
多尔衮只能将留下的三万骑兵,一分为二,一万派往河南,两万派往徐州。
戴之藩领着十万明军,沿着运河进攻,起初非常顺利,一路杀到徐州城下,本来只想试试的明军,见这么容易就打到了徐州,不打难免可惜,便假戏真做,围定了攻打。
一时间,徐州城下炮火连天,明军火器犀利,只打得徐州摇摇欲坠,可就在这时,两万清骑绕过徐州,直接扑向明军粮道,烧了明军的运粮船,原本占据主动的明军,立刻就陷入了被动之中。
明军靠运河运粮,可是距离数百里,清军骑兵来去如风,而且人数众多,明军根本没法保持粮道的通畅。
进攻徐州的十万明军立刻危险起来,戴之藩只能沿着运河往回撤,徐州城内的马光辉立刻率领军队追杀,再加上骑兵突袭,十万明军损失一万多人,才被张名振领水师,刘体纯领两万人,给接回淮河之南。
明军在淮北的行动,等于是以失败告终。
朝鲜方面,尼堪率领一万清军死守汉城,攻城的朝鲜军实力尚缺,围城两月,没有将汉城打下来。
不久之后,传来清军已经结束漠西战事的情报,谢迁担心清军大举入朝,所以提前撤围。
没有打下汉城,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不过明军也并非没有收获,伪朝鲜在西面五道的机构和军队,基本被联军摧毁。
汉城之围虽解,但是清军在朝鲜的影响力,便也只剩下汉城周边而已。
如果满清不在朝鲜投入一些资源,增强驻朝清军的力量,联军想要将清军赶出朝鲜,也就在这一两年之间。
明朝牵制满清的行动,并不十分成功,没有向对付金国一样,占个大便宜。
这让明朝开始总结牵制行动失败的原因,很多人立刻便指出了明朝太缺骑兵。
···
感谢大家的支持,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
感谢大家的支持,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84章 日本和吕宋
多尔衮趁着明朝与金国争斗之际,重新稳定了北方的局势,地方得到恢复,军队经过近两年的休整,实力也有所增强,使得明朝的牵制行动并不成功。
明朝虽然没能趁着清军精骑西征的机会,在满清身上讨上什么便宜,但是却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进攻徐州虽然失败,可这确实明军主力在甲申国难之后,第一次跨过淮河,到北方作战,可以说此次的失败,为明朝下一次北进,积累了不少经验。
共治四年,1653年,准格尔与北方两国交战,带来的直接影响,慢慢消失,三方又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来。
在控制漠西之后,满清的实力大增,多尔衮再次雄心勃勃起来,明清之间的又一次大碰撞,在所难免。
明朝方面,四月底,钱秉镫等人随着日本前来中国的商船,在宁波上岸,终于带回了与德川幕府签订的《明日通商条约》,帮助明朝商人打开了日本的市场。
条约规定,明朝商人可以在日本进行贸易,帮助明朝商人获得了在日本自由通商的权力,以及协定关税的权力,还有上野金矿的开采权。
条约签订,使得明朝国内立时振奋,原本以及准备缩减生产规模的各个作坊,又开始重新生产,宁波、杭州、上海等出海口的港湾内,停满了准备前往日本的商船。
明朝商船使往日本,日本人也开始到中国来。
唐船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岛津家第一代藩的九男岛津久雄领着二百余人的队伍,首先来到中国。
他们在宁波上岸,见港口内遍布的海船,每一艘都是日本安宅船的几倍,心中震惊不已。
之后,他们又以采购棉布为由,参观了松江最大的棉布作坊,而占地百亩,近万台织机同时工作的场面,让岛津久雄“始惊次醉终狂”。
紧随着萨摩藩,本州岛最西端的长州藩,四国岛南部的土佐藩,也先后派遣人员,前往中国查看。
这些人在宁波上岸,一路所过的城市,人口都有数十万,繁华无比,另人赞叹。
这批来到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