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626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626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虽然将沿途发现的部落和牧民都给予消灭,但是消息还是先一步传到了吴克善的王庭。

    王庭坐落在辽河与新开河的交汇处,周围水草肥美,科尔沁的许多贵族都居住于此。

    吴克善从沈阳无功而返之后,担心威望降低,怕各旗不听号令,所以没有将人马还给各旗,依然留在王庭。

    就在明军袭击了左翼前旗时,王庭在半日后,也得到了明军进攻的消息。

    王庭一时大乱,两个时辰后,两万科尔沁的勇士,护着近一万多牧民,向北而去。

    另外还有骑士向四方奔出,通知各个部落,迁徒到黑龙江附近呼伦湖和捕鱼儿海地区暂避兵锋,同明军捉迷藏。

    因为西迁准备不足,又容易被明军算准路线,吴克善只能带着部众向北逃至慌凉的地带。

    幸好现在是春季,天气日渐暖和,向北还可以接受,他们可以赶着羊群,边走边吃,但是明军在科尔沁草原没有补给,用不了一个月,必然粮尽而退。

    中原王朝无法占据草原,很大的原因就是粮食得不到解决。

    假设一个民壮,一天吃一斤米,他一次能运一百斤每天走四十里,那从边关将粮食送到一千里外的草原上,那他去的时候要吃二十五斤,回来在吃二十五斤,就只有一半的粮食能运到军队手中。

    南京到上海才六百里远,一千里还没有深入草原,如果是两千里远,那运输粮食的困难性就更加不可想像了。

    中原王朝占据版图,有两个条件,一是地方有用,二是能够长久控制,如地没用,又难以控制,那王朝是没有欲望占据那一块地的。

    所以明朝想要控制草原,就得想办法从草原获得补给,就需要草原的部落臣服,需要有人来交税。

    吴克善估计的没错,如果明军一个月内找不到他,那明军只能粮尽南归。

    事实上,明军携带的粮食,只够深入草原二十天,便必须南归就食,不过明军夺取了一些战利品,可以延长作战的时间。

    一块牧场就只能养那么多牛羊,所以科尔沁虽然是十多万人的大部落,但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分配牧场之后,几百帐,近千帐的散布在草原上,王庭的帐数多一些,贵族和牧民共计有万人。

    两万蒙古骑兵在吴克善的率领下护卫着牧民,一路向北急行,心急如焚的他甚至没有等附近的蒙古人赶来,只是让人通知一声,便匆匆向被北逃去。

    队伍中一辆马车内,布木布泰与福临共乘一车。

    这时福临心中百味陈杂,他从北京逃到科尔沁,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科尔沁在关外立国,可是结果只能说他的想法太天真。

    吴克善一开始也对他恭敬有加,只是他这个舅舅并不是善茬。

    在发现关外的满人被明朝击败后,吴克善对他的态度便立时冷淡起来,将他丢在一边,还要走了大清皇帝的玉玺,反而自己称了蒙古大汗。

    这块玉玺,据说是大清从林丹汗手中所得,而林丹汗又是北元一代代传下来,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福临在科尔沁的日子并不好过,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许多科尔沁的贵族觉得他当过大清皇帝,肯定带出来不少好东西,便想着法子勒索他,不给便对他进行羞辱。

    好多次都是布木布泰将他护下,劝他忍辱负重,用太祖十三副铠甲起兵,创立一藩基业的故事来激励他不要放弃,让他借着科尔沁的力量,寻机会崛起。

    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让福临十分痛苦,但好在他还有个念想,可未想到还没有一年,他的舅舅吴克善也不行了,也被明朝追得如丧家之犬,他又要跟着开始逃亡,这便让福临有些心灰意冷了。

    想到这里,福临不禁一叹,“母后,看来我大清以无复国的希望,怕是连我的性命也不保了!”说完,福临不禁潸然泪下。

    一旁的布木布泰对这个儿子着实有点失望,没有雄主的样子,不过眼下的情况,她也没有办法,“额娘也没想到,你这个舅舅这么没用,连只有四千人守卫的沈阳都打不下来。皇上你别急,他靠不住我们就再想办法。”

    福临很绝望,“还能有什么办法,科尔沁这次兵败,我们能不能逃脱都是问题,况且·······”

    布木布泰打断他,不想让福临往坏处想,“皇上,哀家一定会保住你的性命!如果科尔沁不能待,哀家就带你去金国。豪格现在是金国之主,我们母子势穷投靠他,对他没有威胁,他为了搏个好名声,一定会收留我们。况且他与明朝为敌,必不会示弱于明,我们投靠他,金国定然不会拒绝,以示与明朝分庭抗礼之心。”

    这两人在马车内正说着,这时队伍后面却忽然一阵骚动,行进在队伍前面的吴克善勒住马缰,回头张望,却只见身后浓烟滚滚,他顿时大惊失色。

    这必然是明军烧了他未来的及拆除的营帐,他没有想到明军来的这么快,脸上满是惊惶。

    在草原上行军,还是谭泰、张存仁这一批降将,要厉害一些,特别是谭泰,当年在后金就与蒙古人打过仗,经验丰富,知道打蒙古就在于一个快字。

    只要咬住了蒙古人,他们就算是马背民族,有牛羊要照看,有老弱妇孺,也走不快。

    “大汗,明朝的马军追上来啦!”吴克善身边,他的弟弟博尔济吉特·察罕惊呼道:“咱们快走吧!”

    吴克善不发一言,忙挥马快走,但是军队快走容易,牧民却快不起来。

    牛羊就是蒙古人的粮食,丢掉这些牛羊,骑兵就算跑了,他们也只能饿死,而且牧民还驮着帐篷等物,没有这些东西,蒙古人怎么在寒冷的北方生存?

    一行人没走多远,后面忽然便传来蹄声滚滚,一大片人马出现在他们身后几里处。

    吴克善见明军眼看便要追上,心中一凛,回头怒道:“该死!南蛮子此番还真要赶尽杀绝不成!”

    后面明军蹄声如雷,奔驰在前面的明军看见远处无数人影,拥着车辆和成片的牛羊而行,心中一个个都一阵狂喜。

    “冲啊!”谭泰、秦尚行、赵慎宽等将,纷纷把出刀来,向前一指,明军骑兵便呼啸着,排成密集的阵型,如一层层的长墙,向蒙古人冲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64章 墙式冲锋

    眼见着身后的明军骑兵冲杀过来,蒙古人无法逃脱。

    吴克善虽心里不愿意,但是只能勒住马缰,停下来迎敌,否则整个科尔沁就会全部完蛋。

    “噌”的一下,吴克善猛然拔出弯刀,看了看身后的蒙古勇士,没有废话,只是朗声道:“为了大蒙古!”

    众多蒙古勇士闻语,明白大汗的意思,也纷纷举起了弯刀,但是却未说话,只是凝目望着吴克善。

    后者目光缓缓扫视,看到一张张稚嫩和苍老的面庞,心中百感交集,他将刀往冲来的明军一指,嘴中便是一声大喝,“迎敌!”

    说完,他就一拔马缰,向队伍后面奔去,蒙古勇士们也知道现在只能一拼,要是让明人夺了他们的牛羊,他们会饿死在北地的荒原中。

    呜呜呜~的号角声吹响,在科尔沁草原上,上演了一副壮丽的战争画面。

    明军马军如同洪水,向蒙古人冲刷而来,马上就要将草原上逃命的科尔沁人淹没,而这时随着号角声,科尔沁的男人们,纷纷跨上战马,向着与队伍迁徒的反方向汇集,对明军发动迎头冲锋。

    在两边护卫着牧民和牛羊的蒙古汉子,纷纷调转马头,举起弯刀,放声怒吼,“长生天在上!保佑草原的儿女!”

    随着吴克善往回奔,迎击明军,他身后的蒙古人越来越多,等脱离牧民和羊群时,在他的汗旗之后,已经有两万科尔沁的勇士。

    蒙古的妇孺们,赶着车辆,回头张望,看见男人们纷纷转身迎敌,将与强大的明朝人决战,为她们争取逃脱的时间,不禁泪眼朦胧。

    不过这种事情,草原上时有发生,蒙古的女人,坚强无比,她们急挥马鞭,赶着车辆,不能让汉子们的付出白费。

    车上坐着脸上长满褶皱的老妇人,则将年幼的孩子,搂入怀中,抱紧了他们的头。

    脱离了牧民之后,吴克善勒住马缰,身后的蒙古骑兵,立刻在汗旗后面汇集,片刻间就出现了一个前少后多的锋矢阵形。

    此时明军如墙而进,每面墙的骑兵,紧紧挨在一起,同排骑兵间只隔三尺的距离,也就是说,这次对冲没有交错而过,想要破墙,就必须杀掉迎面撞来的明军,否则就会被明军撞飞。

    而这样的墙,不只一道,一共有二十道墙,每到墙之间相隔大概十步的距离。

    “死战!”眼看着明军就到眼前,相距不过两里,吴克善将刀一指,身后的蒙古勇士纷纷举起兵器,跟随着怒吼起来,“死战!”

    两万蒙古骑兵,立刻开始前冲,战马从慢跑,慢慢加速,最后到达极致。

    明军骑兵见此,也纷纷提速,第一排的骑兵,身上穿着胸甲,脸上戴着鬼面,战马的头部,也有甲片包裹。

    骑兵的身躯随战马起伏,融为一体,前排的骑兵马头并进,锋利的马槊、三眼铳也在同一条线上。

    谭泰等明将,见蒙古骑兵加快了速度,他冷笑一声,不觉双腿夹紧马腹,挥鞭提速。

    蒙古人列成矢阵,纵马疾奔,向明军迎击而来。这种阵型,能将蒙古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恰似一枚锋利的箭头,将明军冲散。

    其实蒙古人都是轻骑兵,他们更加擅长骑射袭扰,在广阔的草原上游斗,并不适合正面对冲。

    只是此时,他们如果不正面挡住明军骑兵,那明军骑兵跟本不会和他们缠斗,而是会直接扑向蒙古的牛羊和牧民。

    明军在草原上运送粮食比较难,蒙古人失去牛羊,便连运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饿死。

    吴克善别无选择,只能以劣势装备的蒙古轻骑,去与装备精良的明军骑兵对冲。

    “杀光他们!”谭泰见蒙古骑兵迎上来,又见牧民赶着车辆和羊群北去,不禁急吼一声。

    两方骑兵,速度飞快,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笔直地冲向了对方。

    万蹄践踏大地,溅起片片尘土,马军地动山摇的冲击,犹如山洪一般,震动整个科尔沁草原。

    自成祖皇帝北击蒙古之后,明朝再也没有动用如此之多的骑兵,深入蒙古草原。

    “砰砰砰”的铳声响起,一片密集的弹丸,借着火药的威力射出,迎面而来的蒙古骑兵顿时人仰马翻,而明军也在蒙古人的箭矢之下,纷纷坠马。

    不过,明军装备精良,许多箭矢射在身上,但多被弹开,蒙古人的箭矢,不能破开明军的胸甲,只能对一些不重要的部位造成伤害,明军的弹丸却将蒙古打倒一片。

    这一交手,明军就占据了上风,但将士们还未来得及高兴,两军就已经撞在了一起。

    由于明军的阵型太过紧密,战马之间的缝隙太小,双方一碰撞,立时便见士卒被撞击抛飞。

    两道钢铁洪流激烈的碰撞,长矛刺穿,钝器挥打,人的惨叫和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团团雪花绽放,几乎令人崩溃。

    蒙古人的弯刀,在对上明军的胸甲时,劣势显而易见,矢阵的锋头立时就像射到了铁板,不过好在他们还是凿穿了第一道墙,只是在他们冲破的瞬间,第二道墙的明军骑兵,却抬起了他们的马槊。

    一名蒙古百夫长,挥刀砍死一名明军骑兵,方透墙而出,刀还高举着没有收回,第二道墙的骑兵却挺着马槊刺来,他想躲避,但这名明军骑兵的旁边,也是如他一样的挺起马槊的骑兵。

    明军骑兵排列紧密,他仿佛骑马撞上了飞速突进的枪林一样,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一槊捅离战马,重重摔在地上,瞬间就被明军骑兵踩成肉泥。

    蒙古骑兵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勇武和骑射能力,但明军不同,明军在骑术和骑射上都比不上蒙古人,可是明军却有严明的纪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明军骑兵如墙推进,蒙古人连破五道墙,但是整个矢阵中,冲当箭头的蒙古骑兵,却全部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原来的冲锋,因为骑兵直接的间隙大,双方可以交错而过,战马从缝隙间穿过,一次对冲过程中,不需要和遇见的没一个对手交手,但明军排列成墙,前头的蒙古人每撞上一堵,都需要击败一名明军,而一个蒙古勇士,不可能连续击败五名明军,可能在未接触时就被明军的火铳打飞了。

    在骑兵中的吴克善,只见明军像泥石流一样,蒙古骑兵撞进去多少,就被吞没多少,内心无比惊恐。

    他不知道,这是其实是一场,接近近代化的骑兵,与传统骑兵的对决。

    在当初王彦视察马场时,张存仁等人就提出了突出明军优势,强调大军的纪律性,重视团体的能力,后来再明军内部的比斗中,秦尚行和赵慎宽的骑兵,都败给张存仁训练的骑兵,明军便开始采取新的训练方式,注重骑兵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加强底层军官的作用,而不在特别强调个人的勇武和骑射能力。

    吴克善见到蒙古骑兵,就像一枚利箭射到铁板,折了箭头,那后面的木杆自然无法捅穿铁板,这么继续撞上去,恐怕一个回合,科尔沁的勇士就得大败。

    “传令,撤!”

    号角声冲天而起,蒙古骑兵立刻拉住马缰,使得马改变方向,凭借精湛的骑术,向两边散去,但冲在前面的蒙古人却来不及改变方向,明军就像墙一样碾压上来,将撞上的骑兵消灭,片刻间便冲破了蒙古人的阻拦。

    而此时,科尔沁的牧民尚未走远,那里有件大功在等着谭泰,他未理会向两边算去的蒙古骑兵,将刀一指,便领着骑兵猛扑向蒙古的牧民。

    明军骑兵就像是一群饿狼,扑向毫无反抗能力的羊群,而吴克善与散到两翼的蒙古人,就像是保护羊群的牧羊犬,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狼群冲向羊群,想要保护羊群,却又不敢上前阻止,只能在两边犬吠,想要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