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9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9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回过神来,见刘顺拖着他往后拽,突然挣脱他的好意,兴奋的对他说道:“快!帮我将鸟统手集合起来!”

    闻言刘顺却不明白,在这样危机的时刻,王彦要招集那近战能力差劲的鸟统手何用,不由漏出满脸疑惑。

    城下,和托等人注视着城上大战。

    清兵攻城将近一个时辰,绿营的伤亡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余人,让一向视汉人生死如草芥的他也不禁一阵肉疼,不过好在守军新卒太多,随着清军登城,清兵伤亡反而少了许多。

    看着不断攀爬上城的清兵,已经开始控制一段段城墙,他知道守军崩溃就在眼前,要不了多久,他便能征服青州。

    一次冲锋,便可拿下六千余人守卫的青州,他和托的战绩,又将添上隆重的一笔啊!

    赵应元不过尔尔,青州也不过是他的囊中之物,和托心中顿时生出一丝骄狂。

    城上,赵应元不停的挥刀砍杀着身前清兵,可登城的清军却不见减少,反而他和亲卫被逼的节节后退,这让他感到一阵绝望,心里甚至有了一丝想要弃城逃走的想法。

    连主将都失去了对胜利的希望,更不用说普通士卒,整个青州守军全凭一口血气苦苦支撑,这时只要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守军将彻底崩溃。

    “嘭~嘭~嘭~”

    在这危急时刻,城上突然响起一排排鸟统声响。

    鸟统手不善近战,随着清军登城,他们发挥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是以他们多退到刀盾兵和长枪手的后面,得以被保存下来。

    王彦带着刘顺和几名亲卫在城上一阵冲杀,很快便聚集了三十多名统手,而他脑中的画面也使他的思路不断完善。

    三段式射击,早在大明开国之初就以存在,沐英用此平定云南,而王彦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与此基本吻合,可他却不知具体该如何操作,只能简单的将集合在身边的统手分为三队,一边轰击清军,一边摸索战法。

    鸟统与弓箭相比,在于他威力巨大,战场上常见一人身上插着数支羽箭,却依然提刀握枪的与人战作一团,可人若是中上一统,却是基本玩完。

    鸟统的缺点是每放一统,就要重新填放弹药,耗费时间,无法形成连续火力压制敌军,可三段击之法却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实操作起来不难,关键是点子,王彦身边的统手只听他稍微讲解,便都明白过来。

    城墙上狭窄,根本无法闪避,统手们一队齐射就瞬间撂倒七八名清兵,这让厮杀的赵军和清兵都微微一愣。

    “嘭~嘭~嘭~”

    连续的统声响起,一股占据一段城墙的清兵顿时便被赶下城去,王彦连忙指挥收拢过来的赵军恢复防守,阻止清兵再次登城。

    鸟统手建功,使得赵军气势为之一振,岌岌可危的城防居然慢慢稳定下来。

    鸟统手在刀盾兵和长枪手的护卫下,不断在城上推进,虽说不时有鸟统炸膛,造成统手伤亡,可立马便有新聚拢的统手补上,登城的清军居然被清理大半。

    同赵军一样,清军同样激战了一个时辰,能一直压着赵军打,那时因为他们登上城墙,有打垮赵军的希望,可是现在出现的鸟统手,却使得原本占据优势他们,慢慢落入下风,此消彼长之下,士气顿时一泻千里。

    绿营兵与真满洲不同,他们善于打顺风仗,却没有决一死战的信念,若有利可图,自然悍勇异常,若遇上硬战,则多是出工不出力,保存自己小命为先。

    看着不断倒下的同伴,那被鸟统轰得稀烂的尸体,众多清兵不由得胆寒,赵应元敏锐的察觉到这一变化,顿时精神一振,领着赵军一边疾呼,一边乘势猛压过来。

    城下,和托看见登城清军不断减少,骄狂的脸上不由得一寒,一旁的王国栋见此心中恐惧,原本以为部下能轻松攻取青州为他长脸,现在却要考虑若是攻城失败,将如何承受和托的怒火,一时间他不禁冷汗直流。

    “哗啦~”

    一阵喧哗,攻城的清兵突然如潮水般退下,士气已泄,这第一轮猛攻,就这样异想不到的败下阵来。

    城墙上,赵军将清兵打退,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之声,士卒们不顾疲惫,舞动手中刀枪,疯狂的宣泄着心中的恐惧与喜悦,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本将要崩溃的他们,既然将清兵赶下城墙。

    经过这场血战,此时的赵军已经不是当初的赵军,通过血的洗礼,他们蜕变成了一支敢战之师,而王彦也随着这场胜利,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威望。

    城下,数名清兵将校跪在和托身前,一个个锤头丧气,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将军,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我保证这次一定能攻下城池!”一旁的王国栋见和托阴沉着脸,怕他拿自己手下泄愤,连忙说道。

    和托知道清军本就准备不足,火炮攻城器械都没到齐,他本想凭借清军威势,一举荡平青州,可却败下阵来。

    这时他看了王国栋一眼,却不言语,他跟随多尔衮多年,深明战阵之事,就是汉人兵书也多有涉猎,自然知道今天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反而有损大军士气。

    经过刚才一战,绿营兵已经不堪大用,而和托又舍不得真满洲勇士的性命,自然不可能再打,当下只得阴沉着脸,冷冷的道出“回营”二字,便调转马头,往大营而去。

    很快城外清军便撤回大营,原本喧嚣的战场一下子变得寂静,只留下满地的鲜血和尸体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冷风吹过,城上的守军也从胜利的喜悦中恢复过来,老卒们疲惫的身体顿时一阵虚脱,便同横七竖八的尸体,躺着或靠在一起。

    看着满地鲜血,断肢,翻起的皮肉下阴森的白骨,以及流出来的内脏,新卒们在紧张和激情过后,脸色惨白,一股恶心之感充上脑门,翻腾的胃里,污浊之物,一口口的涌现出来。

    是夜,青州府衙内。

    白天的战场已经被清理出来,王彦与赵应元等人便端坐在堂上,听着手下人等的汇报。

    此一战,清兵伤亡两千余人,而作为守方的赵军居然同样战死两千余人,这让原本打退清军,心里颇为振奋的赵应元脸色一变。

    这样的结果,他不知道还能不能算得上是一场胜利,才一战而已,守军已经骤减三成,而与人员伤亡相比,器械的损耗同样触目惊心,羽箭已经不足五万支,鸟统炸膛二十余杆,火药也是奇缺,若是在打上一两场,赵军将陷于无兵可战,无器可用的境地。

    城外,清军帅帐里,同样总结着今天一战。

    通过一场血战,赵军已经得到将近四千历经战阵的勇士,要想打下青州,付出的伤亡已经不可估量。

    真满洲兵少,死一个都是很大的损失,绿营兵又丧失了士气,和托已经不在急于破城,是以众人很快达成共识,火炮和其它器械没到之前,不会再强攻城池。

    这时商量完毕,和托便让一众清军将领退了下去,然而却将李士元留了下。

    李士元乃是聪明之人,只是微微一想,就已经知道了和托的意图,今天大军受挫,想必他见强攻不行,便动了招降的心思。

    只是李士元有些不明白,和托不是说多尔衮不想让赵应元活着吗?难道他敢违背多尔衮的意志,还是??

    (作者需要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多多评论和推荐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章 赵应元,欲降清庭

    第一天的血战过后,青州内外再次平静下来。

    清军没有继续攻城,得到喘息的赵应元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下一次进攻,极有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

    昨日一战,清军战死两千,可赵军损失更为惨重,这样猛烈的攻击,和托和他手下的清军,只要再保持三天,赵军的血就会流干。

    和托为什么停手,这对赵应元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虽然王彦从城内青壮中又挑选了两千余人补入赵军,可器械的损失却无法补齐,赵应元对守卫青州已经丧失了信心。

    赵应元前半生郁郁不得志,后半生则四处流串,犹如丧家之犬,好不容易在今年时来运转,随着李闯攻破京畿,他身份从流寇转正为与大明朝挣正统的大顺官军,可惜还没来得及享受转变的红利,又惊闻天下突变,满清入关,而他的授封之地也因此陷于敌手。

    从坐镇一方的大员,又变回流串于鲁豫之间的草寇,几个月之间,四面皆敌,粮草全无,他险些陷入绝境。

    可就在这时,他又得了山东大城青州,本以为可以因此建立一番功业,从此封妻荫子,享尽富贵荣华,可转眼间又陷于清军重围,沦为笼中困兽,坐等被屠。

    几个月间,他便几经起伏,一次次希望过后,总是巨大的失望,不信天命的他,也不禁在想他的失败,或许真就是上天的安排,这对于不惑之年的他,打击可想而知。

    王彦给他献的对策,都需要时间,而城外的清军显然不会一直坐等下去,赵应元和他的赵军,最后结局就只在这几日之间,即将面临的结果,使他一阵颓然。

    几次起伏,几次失败,似乎已经耗尽了赵应元的雄心,也让人看清他的本质,不过是一志大才疏之辈罢了。

    今日,日上三竿,赵应元才从新纳的小妾身上起来,而后也不关心青州的防务,独自喝起酒来。

    可就在他将迷离大醉之际,韩昭宣却闯了进来,见其这般模样,心里不由得更加有底,他不顾赵应元的怒目,反而笑道:“将军这是在坐而等死么?”

    赵应元早就吩咐,今日任何人都不见,现在韩昭宣不仅闯进来了,还提及他伤心之事,他顿时大怒,一把掀翻桌上酒菜,拿起一旁长刀,指着韩昭宣怒目而视道:“汝是在耻笑本将吗?汝觉得本将刀不利乎?”

    韩昭宣本想来一出苏秦说齐的把戏,不想赵应元根本不配合,反而要杀他,顿时便吓坏了,知道自己玩现了,他连忙解释道:“在下绝不敢耻笑将军!在下是来救将军性命的啊!”

    “救吾性命?”赵应元虽然喝了不少酒,头脑却十分清醒,他知道韩昭宣不会无聊到自己找死,于是将刀往桌前一拍道。“今日,汝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吾便让汝尝尝吾之宝刀,是何滋味!”

    赵应元性情虽然凶狠,但是平日对待士人和文官态度都还不错,只是如今局势令他绝望,因此才变得暴怒起来。

    “在下岂敢欺骗将军!”韩昭宣见那长刀,身上不禁打了个冷颤,他不敢再卖什么关子,连忙解释道。“在下为将军带来一位客人,他可以为将军解惑,救青州于水火!”

    “哦?”赵应元虽有些疑惑,但此时他已经冷静下来,因而还是决定见上一见。“人在何处,可带来看看,若说得有理,本将便不再计较汝今日孟浪之罪,若说的没理,那休要怪本将无情!”

    “那人就在衙外,在下这就将他引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影被韩昭宣带进屋来,愕然便是本该身处城外清营的汉奸李士元。

    “在下大清朝青州守备李士元,见过赵将军!”

    李士元进来后,开门见山,直接自报来路,这让赵应元一阵惊讶。

    在赵应元想来,他与清庭似乎没有什么可谈,他杀死清庭的山东招抚大臣,清庭必然恨他入骨。

    若是他手中势力强劲,那清庭到还有可能不计前嫌的和他谈谈,可如今局势,青州已是清军囊中之物,他也是板上鱼肉,直接弄死得了,还谈什么谈嘛。

    “不知李大人此来为何?”当下赵应元一伸手,示意李士元与韩昭宣坐下,而后疑惑的问道。

    李士元气定神闲的坐下,挥手轻轻拂去身上灰尘,而后看着赵应元微微笑道:“特来救将军性命!”

    韩昭宣这样说,赵应元只当他大言不惭,是个笑话,可李士元这样说,那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赵应元顿时严肃起来,说出了心中想法。“李大人是想让吾归降清朝?”

    “然也!”李士元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只要赵军将归降大清,不仅可以保存手下人马,加官进爵亦不在话下!”

    清庭不仅不严惩,反而还有封赏,这赵应元已然心动,可又觉得太不真实,不惑之年的他经历丰富,不会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因而谨慎道。“吾杀王鳌永,又破坏了大清朝在山东的基业,自觉与清军仇怨甚深,大清为什么招抚吾呢?”

    “将军过虑了!”李士元敏锐的从赵应元言语中察觉到他的心态,他不说满清,不说满洲,而是大清和大清朝,显然已经动心,他当下便笑道。“吾大清朝兵威之盛,所向披靡,但毕是异族统华夏,以小族御大族,竟兵力有限,今后想要一统天下,少不得汉族兵源,而昨日一战,将军已经证明了赵军的实力,对于强军,大清自然需要拉拢!”

    “至于王鳌永之事,将军也不必担心!”李士元微微停顿,道出昨晚便于和托商量好的说辞。“青州之事,摄政王知道的并不详细,吾可让巡抚大人再上奏本,言王鳌永虐民被诛,悪首已然伏法,今将军以全城复归大清,必然得朝廷重赏,如姜瓖般封候都不在话下!”

    “李大人此言当真?”封候对于赵应元的诱惑非常大,若真如李士元所言,他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更进一步得到封赏,投清无疑是他心中最好的选择,比坐困青州的风险低太多。

    “哈哈~自然当真!”李士元接着道。“若将军不信,今夜在下愿在府城北门城楼上设宴,双方各带甲士前往,和托将军愿与您钻刀歃血对天起誓,约定归降之事。”

    有清军主将,真满洲和托出面作保,赵应元已经不疑有它,当下双方便约定晚上之事,李士元便于韩昭宣退出了房间。

    人走后,赵应元心中颇为兴奋,颓废之气一扫而空,为了归降顺利,他秘密接触心腹,又解了王彦兵权,便召集众人言明降清之事。

    青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