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俊大急:“怎么能这么说呢。原本我把你留在利州,就是觉得这样对你,对田姐姐不公。我何德何能,能得到两位的青睐。不过既然田姐姐把你要了回来,你也愿意留着,我自然也有齐人之福的私心。留在金地并非你们所愿,这跟良不良配有什么关系?我是过不了自己那道坎,一旦,一旦,一旦那个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你们。”
“大人当真怜爱?”田茗心问道。
“这个自然。”
“那今日……”田茗心一边说,一边主动把小嘴凑了上来。李天俊只觉得浑身血液上涌,竟是再也控制不住,忍不住一把抱住,亲了起来,又慢慢把她放在床上。贾梦琪又喜又悲,眼泪打转,准备披衣出去,田茗心却突然幽幽说道:“妹妹,留下吧。”
……
再醒日头已经大亮。
李天俊起身,发现二女都已离开。自己浑浑噩噩,想了半天也没十足把握是又做了场梦还是真的欢喜了一场。躺了一会,准备起身,觉得自己双腿有些发虚。屋外有人听到了动静,喊了一声:“大人起来了。”
很快,穿戴整齐的田茗心和贾梦琪联袂进来,面色无常地李天俊伺候穿衣洗漱。李天俊疑惑地盯着两人直看,二女也不理他,搞得李天俊心头发毛。终于李天俊想起一招,悄悄对贾梦琪说道:“肚子里可有动静了?”
贾梦琪一愣:“哪有那么快!”
李天俊嘿嘿笑道:“真的,是真的啊。”
田茗心和贾梦琪也绷不住了,纷纷伸手捶打李天俊。李天俊捉住二人,说道:“虽然昨天之事,跟我原来的设想不一致,但我心里其实是高兴的,非常开心。有你们真好!”
“大人,不管今后怎样,大人只要好好怜惜我们就好。”
“一定!一定!等我到通州,商部稳定下来,就娶二位过门,如何?”李天俊连忙表态表决心,顺手对着两女的臀部拍了拍。
“那怎么行,我和田姐姐商议过来,我们都不适合做你的夫人。按照规矩,你得先娶正妻,然后才能正式收了我们。大人可想好哪家的女儿做正妻了?”
李天俊一愣,当即反应道:“什么正妻不正妻的,统统不要。我只要你们两个就很知足了。”
田茗心突然笑了一下,说道:“不对吧,文大人,你那位宗室之女快接回来了,我看不如明媒正娶,娶回来吧。”
一天两更太辛苦了,下周开始一天一更,周六双更。各位见谅。
04…27。巧交易换火枪机弩
04…28。成好事享齐人之福
04…29。收割地老吏自得意
04…30。报血仇将军急用兵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5章 04…29。收割地老吏自得意
(全本小说网,。)
“什么宗室之女?”李天俊一脑门浆糊。田茗心用食指一点李天俊的脑门,“你的风流债你自己倒忘了。去年你不是传来消息,让张青带船去作生意时,到燕京去接一个宗室之女吗?我昨天得了消息,事情已经办好,张青正带着她往回返呢。你怎么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李天俊这才想起来,连忙解释,是金紫光禄大夫宇文虚中请求的,自己也是想着救人而已,其他的真是没有多想。“告诉张青,把人送到韩世忠那,哦不行,韩将军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过于喜欢亲近女子了。还是送到通州,交给陈最,由商部出面交还给宗室好了。也算是商部的第一桩功劳。”
“至于娶她为妻,天地良心,我真是想也未想啊。”李天俊“哭诉”道:“现在就很好了,你们也别想着添什么人了!”
“你的意思是,就这么拖着,也不打算给我和贾妹妹个名分了?”田茗心故意捉狭道。李天俊只觉得跟两人斗嘴实在是吃亏得厉害,当即也不再吭声。默默整理完衣物,突然左右各亲了一口,然后道貌岸然地走了出去。
也来不及吃早饭了,索性把白安时叫来,早些开午饭。仍然只有田茗心出来商议,问这一路要不要带上贾梦琪。李天俊想了想说道:“我这次只是个次副使,上面还有正使和副使,我带着怕不好吧。”田茗心想了下,也同意了。
李天俊留下一封信,让田茗心想办法尽快交给张青。午时,李天俊带着人在北门码头登船,沿颍水一路向北,过陈州、郾城,到了重镇许州,然后改道惠民河,沿着东北方向,奔着汴梁城而去。颍水河已经疏通好了,而且现在已经交还给了宋廷,所以一路同行更为顺畅。
三四天后,不到三月十五,李天俊赶到了汴梁。此时陈规已经早派了人来汴梁报信,因此码头有人接住,又立刻送到了东京留守府,也就是王伦的官邸。
王伦跟李天俊自金地一别,也有多月未见。此时相见,热情非常,非要做主宴请李天俊,还特意叫上了东京副留守郭仲荀,以示重视。不过也正是由于郭仲荀在,李天俊跟王伦也不好称兄道弟,只好端起架子,依照官场的规矩相交。
酒过三巡,李天俊仔细观瞧这位常年不得志的外交家。毫无疑问,现在是王伦最辉煌的时刻。不管多少人反对,常年为之奔走宋金议和终于达成了。王伦自己也成了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的东京留守,主政一方的日子就在眼前。简直是春风得意之时。
知道历史走向的李天俊忍不住委婉劝道:“王大人,郭大人,咱们好不容易收复了旧地,是不是该整顿军备,严加防范?我这次过来,各地的军备都松懈得很,听说很多城池甚至把伪齐时期设置的军寨、防御设施都给拆了。”
郭仲荀听闻,“哼”了一声说道:“别提了,我早先就跟朝廷提过,要多派些并过来,结果就来了千把人。也就是左承事郎陈最出了个好主意,让我们就近招募弓箭手,这才又招了千人。现在训练都还没练好呢。”
“哎~,郭大人何必着急呢?宋金议和,金国既然肯交还旧地,又何必急着招兵买马呢?每一个士卒都要消耗不少钱粮,现在旧地已经不堪重负了,我看扩军之事放放也好。而且我已经得了消息,说朝廷不打算在河南派大军卫戍,以显示我大宋和议之诚。”
“王大人,咱们收回来又不驻军,万一金国有变,岂不是麻烦?”李天俊忍不住点醒王伦,郭仲荀听了也不住点头附和。
王伦却好像变了个人,执意说金国有诚意,必不会轻易败盟。各城有千余人能弹压盗贼就行了,增兵驻防反而可能会伤了两国的和气。最后说道:“此事争论多了怕伤了你我兄弟的感情,不说也罢。文大人,我前日得了公文,朝廷派了几位大人来朝拜祖陵,真是再应该不过。不知士大人、张大人以及文大人都有什么要求啊?不妨告知,我即可让人去办。”
李天俊见状,知道此时的王伦已经无法劝服了,就安心把来前张焘所交代的事情说了一遍,无非是馆驿舒服一点,要去祖陵的那条路修得平整一些。这都是些琐事,王伦叫来一个书记官,一一记下,又安排人去处理。
王伦还是很念旧情的,特意嘱咐把李天俊留在府邸休息。晚上独自一人,李天俊不免有些伤心:王伦之前是个多么机敏的人,没想到也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哎,可惜了。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等士祇和张焘过来,没有其他事情,所以就昏昏沉沉睡到了第二天大亮。
刚刚起来,有人来报,说王伦召见。李天俊急忙赶到,只见王伦正在厅中喝茶。李天俊正准备过去行礼,王伦一挥手:“行了,老弟,这没有旁人,咱们哥俩就别装了。”
李天俊讪讪笑着坐下,王伦继续说道:“是不是奇怪我为何突然变了?为何不肯加强河南的卫戍?”
“不瞒老大哥,确实有些疑虑。”
王伦长叹一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哪里是我要放弃河南的卫戍,而是朝廷传来了密旨,不允许我加强卫戍。”
原来韩肖胄作为报谢使,陪着张通古到河南时,王伦正在跟金国交割土地,各州府军民见回归了,不待朝廷下令,就已经兴致勃勃地自发组织起来加强地方防守。张通古却说,宋廷应该感念大金的恩情,在河南置戍显然有不信任大金的嫌疑,不利于和。所以高宗就下了密令,要求王伦私下解散卫戍武装。
“顾虑朝内诸臣的反对,这个命令还未公开。一旦交割完毕,土地到手,肯定会传令河南诸地。特别是沿着黄河与金接壤的一带州府,更是审查的重点。你老哥我也是坐在位置上,没办法啊。”
李天俊这才明白。'误会了,还以为这老哥为了保住议和成果,不惜自废武功呢。'“小弟误会老大哥了,多有惭愧!”
“哎~这事暂且不说了。你可知,前些日子北边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事与贤弟你,也有很大关系啊。”
一天两更太辛苦了,下周开始一天一更,周六双更。各位见谅。
04…29。收割地老吏自得意
04…30。报血仇将军急用兵
04…31。招抚使作势招降将
04…32。李将军诚献李家囚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6章 04…30。报血仇将军急用兵
(全本小说网,。)
原来在金国归还宋地的关口,西夏国突然出兵,攻击大同府西边的府州。府州是折家的大本营,原来的大当家折可求去年九月被完颜杲毒酒杀死,折家不敢反抗,但显然对军民的影响不小。
何况此次领兵的西夏将领不同往日,乃是刚刚投奔西夏的,战力无双的李世辅。西夏的开国皇帝是李元昊,金国世代传递,当时的国王乃是夏崇宗李乾顺。李乾顺继位时,有个老太后梁太后一直专权。当时西夏的宗主国是辽国,辽国见“小弟”国内实在不堪,所派出使臣毒死了梁太后,李乾顺才得以执掌大权。
李乾顺年轻时也领军跟北宋打了几仗,但都失败了,只得割地结盟。其中,西夏在折家的府州一带就曾吃了大亏,所以西夏文官武将始终对府州折家怀有恨意。
李世辅投奔西夏后,就立刻被委以重任,把他封为西夏的鄜、延、岐、雍等地的经略安抚使。李世辅报仇心切,不断要求领兵进攻金国,乾顺有意试探,就安排他去平定西夏的边患。李世辅当真英雄,只要了三千精兵,日夜奔驰,突袭边疆的一个名为“青面夜叉”的地方部落,占领部落全地,而且把部落首领也给抓了回去。
此战后,李世辅获得了西夏国国主的信任,乾顺甚至有意把公主许配给他,他却以父丧在身婉拒了。西夏越发敬重他的为人,把西夏的主力部队——铁鹞子军的一部交给了他统率。
此时,完颜杲正在领军从西北撤军到云中,也就是大同府附近。报仇心切的李世辅有意率军****,西夏人有意报复府州折家,双方一拍即合,李世辅领着西夏军攻下了府州。
不过李世辅很快就后悔了,折家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毕竟有功,抵挡了西北少数民族数百年。此次被李世辅攻下,西夏人立刻挖了折家的祖坟,说是挫骨扬灰也不为过。
李世辅感觉不对劲,就故意慢了脚步。这时金国也大为震动,左都元帅完颜昌亲自领大军赶到大同府驻扎支援,双方的战势暂且平稳下来了。
“老弟,我知道李世辅投奔西夏是你出的主意,他去了西夏也确实得到了西夏的军力,攻击了金国。但是这带着党项人攻击中原的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我看一时还真说不清楚。”
李天俊听了,也无奈地笑笑:“为了打击金国,引入西夏军,这到底是有功于社稷,还是民族的罪人,我也说不清楚。当前也看不了那么远,只要是能打击金国国力的,都应该利用上。此后大不了再跟西夏一战也就是了。”
“你倒是想得通。我们了解到此事后,已经八百里……算了,此处的驿站还没有完全恢复,八百里肯定是达不到了,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了。算一算,朝廷要是着急的话,这回信也该有了。”
“王老哥的意思是……把李世辅召回来?”
“怎么?不对吗?他这么厉害的将军,你我也都知道他一心向着我大宋,召回来正好为我所用啊!贤弟你有不同的想法?”
'是啊,历史上李世辅就是被召回了临安。朝廷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关键是金军败盟时,他手下就一点兵,根本没发挥出什么作用。这种情况下,把他召回临安,不过是把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变成了供人欣赏的吉祥物而已。'
“我倒是觉得,他留在西夏,哪怕不进攻,只是驻守原地,也比召回来好。他在西夏能牵扯更多的金军军力,不是吗?”
“嗯……”王伦沉吟了一下:“你别说,之前还真没这么想过。如果宋金还要大战,从全局上看,确实不应该急着召回来。”
李天俊心中一动,对舒舒服服半瘫在躺椅中的王伦说道:“王大哥,既然你也赞同宋金还会一战,大哥带着这里,负责联通两国,不怕到时候会有危险吗?”
“我跟你说过吧,我一直都是这样在刀口上舔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朝中的事还得有人做啊。”王伦说完闭上眼睛:“你别说,今天的太阳还真不错,晒着浑身暖和!”说着说着,竟然好似睡着了。
李天俊叹了口气。'王伦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为了替大宋争利,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知道再说无益,李天俊告辞退下。
三月十八,王伦又把李天俊请了去,原来朝廷的新文书到了。一个是士祇和张焘已经按照李天俊给的路线,启程赶来汴梁了;另一个是,免除李天俊次副使的差事,命他担任京畿招抚使,即可负责安抚京畿等府州,招降流落在外的将领。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朝廷也知道了他与李世辅的渊源,希望他去搞定。
按照原本的历史,招抚李世辅这件事,是由楼炤搞定的。楼炤也确实能干,他在军情混乱的情况下,找到了李世辅的熟人,并且还真把李世辅给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