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赵子涤辞行,坐船赶回临安复命。温济也在安顿之后,立刻开始了工作。他先求见李天俊,了解商部的大体规划,然后跟万俟卨一样,开始通过查账了解商部运行情况。
不同的是,温济显然比万俟卨低调了许多。同样是查账,温济都是主动去各处了解情况,有时需要把几人召集在一起了,言语之间也非常客气。张主簿本来对查账心中有所抵触,几天下来见他行事得体,才放下了戒备。
众人中最高兴的是陈最,要知道温济也是军中出身,因此两人非常聊得来。温济除了在崇明岛,唯一再去的地方就是陈最的海军大营了。温济也对海军军部颇为支持,已经试着给李天俊提了两条增强军备的建议。'肯定是陈最那老儿搞的鬼,自己不来说,借着温济之口来这烦我。'
不过,温济初来乍到,不好直接否决他刚刚提出的建议,李天俊只好含含糊糊地应承了下来。'不行,得让薛叔渊他们去跟这个副使聊聊,让他把注意力放在监督商贸上,而不要稀里糊涂地被陈最当枪使。'
九月二十八,张青让人传过话来:主力已经全部调回北边,南边只有一些打着吕宋名义的商队,并无正在经营的据点。李天俊接到了消息,命人把陈最从****请来,跟他简要说明了一下。老将军立刻决定,以保障航线为名,对东南探明的一些海盗据点进行清理和收编。
孔大车也随后来报,说顺昌已经跟韩世忠商量好了,韩世忠已经开始调集船只和物资,准备好之后就向顺昌府运送猛火油。曹成那也做好了准备,他先领一批铁匠按陈规的设计赶制喷火枪;等韩世忠的猛火油送到后,再抽身出来,带人开展提炼猛火油的工作。
接下来二十来日乃是难得的休整期,李天俊闲着看看朝报,看看白安时训练手下,晚上就规规矩矩地回家跟贾梦琪胡闹。副使温济与众人的相处越来越融洽,商部没有了内部分忧,各项事务也处理得颇为顺畅。陈最已经领兵回来了,顺便还带回来不少俘虏,据说都是东南沿海的海盗。
陈最把其中的精壮挑了出来,编入各营,以充实军力。这些士卒也被称为“配军”,等他们建功之后,才能慢慢恢复正常的身份。陈最原本还想按照当时的习惯,在这些人脸上刻字。
古代,特别是秦朝时,割鼻子、斩胳膊的肉刑非常残酷,秦国秦孝公的大哥嬴驷在商鞅变法时,因罪被牵连,都被割了鼻子。汉文帝时,废除了肉刑,不过黥面刺字,作为一种刑罚长期存在。在宋代,刺字甚至非常流行,比如相传岳飞身上就有“精忠报国”的刺字。
到了宋代,军卒脸上有刺字更是常见。一方面,“刺配充军”也就是强迫罪犯当兵,是宋代的重要兵源之一,这些罪犯在当兵前,都会黥面,也就是在脸上刻画标记。《水浒传》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比如林冲、武松等人都遭遇了这个刑罚。
另一方面,在军卒脸上刺字,也是为了便于管理。那个时候没有照片,没有身份证……军头们为了防止士卒逃逸,往往就会给手下士卒刺字。比如刘锜接管的八字军,其标志就是脸上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八个字。
不过在人的脸上刻字,这事让后世过来的李天俊心中颇为不忍,所以私下忍不住出言极力劝阻。面对李天俊第一次干涉军务,陈最也没什么过激的反应,居然妥协了。但出于管理的需要,刺青还是免不了的,最终改为在右臂刺“镇海”二字。从此以后,陈最领导的海军也被称为“镇海军”。
前往吕宋的牵星图也已经送来了,由孔大车出面代表顺昌商盟交给了商部。其中自然也经过了一些技巧,从表面上看,是顺昌商盟无意间获得的星图。
商部之前就一直在按照通商吕宋的模式作准备,现在有了牵星图,通商吕宋自然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跟博多类似,吕宋也是已知港口,但星图可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和便捷的航路,因此众人也都同意按规定支付费用。
与上次相比,此次商部内部没了任何纷扰,所以召集商家议事时,过程也简单了许多。对于吕宋商路,这些大商也都比较熟悉了,所以众人商定,此次通商仍然不设领头人。
04…71。温副使到任居商部
04…72。张义士三献牵星图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9章 04…73。看船队海外通吕宋
(全本小说网,。)
此次通商,代表商部出面的,仍是宋仲基。商部目前已有大商船三艘,小商船八艘。吕宋那是大主顾,因此这次只留下一艘小商船待命,其他的商船都加入,组成庞大的船队。
护航方面,海军扩编后,底气也足了很多。李天俊和陈最商议后,索性由大军舰三艘、小军舰三艘组成了前所未有的护航舰队。如果只是为了护航,确实有牛刀小用的嫌疑,但陈最的主要目的还是操练人马,熟悉舰船。启…东港则留下了一艘小军舰和一部分士卒留守。
现在海军的编制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军舰数量偏少。要是按照陈最的想法,三艘大军舰,最好配有六到八艘小军舰。不过就算商部有钱,造船的时间周期却躲不过,所以只好耐着性子慢慢来。
转眼间已是十月二十,庞大的商队正式启航,前往吕宋贸易通商。热热闹闹的商部,一下子清静了下来。温济仍然跟大家闺秀似的,窝在商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天俊一边急切地等待着张青的消息,一边关注着朝局的动向。
朝内,原本的陕西宣谕使,权刑部侍郎周聿已经回到临安,改任户部侍郎;秘术少监郑刚中权吏部侍郎,而尚书礼部侍郎吴表臣,权吏部尚书。
郑刚中是高宗在绍兴二年选中的“探花”,刚开始时,因为秦桧的推荐进入了中央任职。郑刚中公私分明,反对屈己议和。当胡铨因上书要求立斩秦桧而面临险境时,郑刚中不顾权贵出面营救,从而跟秦桧正式决裂。不过与其他官员不同,他由于深得高宗的赏识,官职从宗正少卿,到秘书少卿,再到吏部侍郎,一直在上升。从阴谋论上看,也可以把他看作高宗用于制约秦桧的伏笔。
另一个是熟人——权吏部侍郎张焘,按照历史的进城,被升为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到四川赴任了。
李天俊跟张焘有过几次公事和私下的接触,所以也可算作熟人了。看到这个任命后,李天俊特意给他写了封信,把嘉州,特别是当年虚恨叛乱的情况细细介绍了一番,拜托他帮忙照看梁端等人。
另一个引起李天俊兴趣的任命是:太常少卿苏携,也升了官——权刑部侍郎,具体负责审理万俟卨一案。李天俊看着这个任命,心中不由一动:没想到,朝廷居然把这个老先生请出来审理万俟卨了!
苏携也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老爹苏颂是北宋的宰相,同时也是北宋的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和药物学家。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就是苏颂带人兴建的。
水运仪象台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个天文台是水力驱动的,可谓实现了宋代时期的自动化。
那个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就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而苏颂则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李天俊在给朝中重臣“拍马屁”的时候,几次有意去苏携家求教一些天文学或机械方面的问题,比如牵星板和牵星图就没少派人去请教。而苏携因家世中有科学家的基因,对李天俊的那些新奇物件也非常感兴趣,因而对当世的“科技先锋”李天俊也一直有好感。
朝廷把今年已经74周岁的古稀老人请出来审理万俟卨,就是看中他资格够老,又没有了野心,关键时刻不怕跟人撕破脸皮。里面也颇有安抚李天俊的意思。不过这老儿明年就可能面临大限了,着实可惜。
张青还没等到,曹成却以顺昌府商使的名义先来了。曹成对当官之事并不上心,不过也已经是正八品的宣节校尉。这次他带着陈规那制好的喷火枪,以送货为由而来。
首先,按照顺昌府跟淮东军区的协议,他得把其中一部分喷火枪送到淮东军区的“司令部”——镇江府,然后再把商部在顺昌府购买的那一部分喷火枪送到商部海军大营。曹成特意前来,也有趁着这个机会,看看李天俊新收的一亩三分地的意思。
曹成一到通州,先来找李天俊。李天俊见了他心中也是高兴。平日里不太在外人前露面的贾梦琪也跑了出来,一口一个“曹大哥”地叫着,然后又忙着张罗着去准备茶水点心。
宋仲基在前往吕宋的船队里,白安时正好跑出去招兵去了,一时之间估计是聚不成了。李天俊就把孔大车叫了来,这三个顺昌府出来的“老”人,就在商部把酒言欢了。当然了,孔大车过来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曹成携带的喷火枪和弹药中,有一部分是准备私下交给李天俊的,也就是要悄悄放到孔大车掌管的那几个秘密仓库中。因此,三人见了面,就开始“鬼鬼祟祟”地低声商量。
贾梦琪亲自端着茶水进来时,看到撅着屁股,伸着脑袋凑在一起说话的三人,不由扑哧一笑,说周围的下人都被她赶走了,就她一个人在这伺候。三人这才讪笑着,坐直了身子,开始了正常的聊天。
李天俊自然免不了要多问几句田茗心和顺昌府的近况,曹成说一切都还好,就是老想着要自己亲自到通州来抓商盟在此地的建设。陈规的大营已经私下扩编到二千多人了,周边府城还组织了四五千的保丁。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正规军二千多,还有四五千民兵组织。
顺昌府的城墙正在加固,护城河前些日子也在修理,挖深。不过由于已经进入冬季了,修河的事情已经慢慢进入尾声了。炼猛火油的工作现在由曹成选出的几个徒弟在具体操作。还有干馏厂,也把大部分经营权转交了,但核心技术由曹成的几个徒弟在负责。
温度计作为提炼猛火油和干馏木材的核心部件,仍然牢牢控制在曹成手中。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温度计也只不过做出了几个,仅供各处生产使用。
04…73。看船队海外通吕宋
04…74。叹曹成远航迷牵星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0章 04…74。叹曹成远航迷牵星
(全本小说网,。)
“顺昌府的硝石厂如何了?生产可还顺利?我前些日子请陈大人再送一些硝石到利州去,是否已经送去了?”李天俊问。
“那硝石厂可是陈大人的心肝宝贝,只要他有时间,总会不管不顾地去厂子里视察一番。自从陈大人任安抚副使后,硝石厂的生产原料更加充足,产量也随之增加了不少。不过生产的硝石大多又被火药厂消耗光了。这些时日,陈大人可是积攒了不少火药。”
曹成继续说道:“七月里你帮利州方面索要的那一批硝石,陈规大人私下心疼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派人送去了。现在还没有回信,但想必在九月间就已经送到了。”
“猛火油呢?提炼可还顺利?”
“有一段时间顺昌府内的猛火油头提炼光了,所以暂停了一段时间。前些日子从淮东又得了两船猛火油,所以抓紧提炼了一批。来前我看过府城的仓库,汽油和柴油的油桶已经堆满了两间屋。煤油前后生产了好几十桶,田主管都按照之前的协议,交给王家了。”
“对了,王家前些日子还提出要求,希望顺昌府再生产一批玻璃灯罩出来,看来松风光明盏他们已经囤积了不少,准备正式动手贩卖了。”
“哦。”李天俊对松风光明盏,也就是煤油灯这个事情已经淡忘了很多。田茗心之前的抱怨还是有道理的,自从离开顺昌府,当了撒手掌柜,他确实对商盟自身的发展忽略了很多,大多数时候就是伸手要钱要物资。不过没办法,商盟只是自己达成目的的工具,作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啊。
吃完饭,孔大车自去处理那一批“秘密”物资,李天俊则亲自带着曹成去启…东港见留守的校尉。陈最已经早就被“史无前例的庞大护航船队”吸引走了,此时恐怕正领着手下儿郎,在大海上拼命操练呢。
那校尉见李天俊亲自带人过来,也不敢怠慢,急忙找人来与曹成交接。李天俊也不着急,一边喝茶一边等曹成交接公事。正在等着,白安时突然跑了来,原来他今日恰好回商部,听说曹成到了,现在李天俊正领着在海军这边,所以立刻赶了过来与众人会合。
办理完毕,三人回到商部,曹成又说起牵星板之事,还是希望能到海上实际看看功效。李天俊想了一下:“大哥,原本我可以让那校尉带着你去海上转转,不过要想看到牵星板的功效,这距离必须很远。而军港内就一艘留守的军舰,走得太远不太合适。”
曹成面有失望之色,李天俊又立刻说道:“大哥,这样吧,我现在马上修书一封给陈大人。大哥辛苦多年,也从没休息过。这次就请陈大人放你一两个月的假,我找其他人,咱们兄弟去海上游历一番,见见异域风土人情,可好?”
白安时一愣,随即明白这是要找张青,刚想张嘴,曹成却喜不自胜地说话了:“好啊!游历不游历倒也无所谓,只要能看到牵星板的功效,就好了!”
十月二十三,张青终于到了通州,他已经按照之前的策划,做好了准备。李天俊这时也不再刻意避嫌,让张青与白安时、曹成、孔大车等人正式见了面。白安时还好,之前虽然没有正面介绍过,但毕竟一起出过海;孔大车因为仓储物资的关系,也隐隐猜到了张青的存在,此次算是猜想被证实。
只有“老实巴交”的曹成被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