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2/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章 02…55。寻前路人人难决断
(全本小说网,。)
第二日李天俊从薛徽言处辞别出来,赶紧奔赴礼部,果然如薛徽言所言,礼部已有公文,要他即可加入使团,明日前来紧急受训,后日跟团启程出使金国。
李天俊无法,赶去拜见正使王伦却被挡了驾,说圣上召见王伦商谈出使细节,又说王伦大人已经知道李天俊加入使团之事,叫他不必再来拜见,只要出行当日按时会合即可。又去工部拜会上官,说是他已归礼部调派,暂时不用来任职。
李天俊无奈,过了中午前往军器局。此时到底有了工部将作监右校署令的职务,军器局的提点位高,懒得出面,弓弩院的院令和弩作、及弩作等作坊的监丞等大小官员,却都出来与李天俊客气了一番。
李天俊留神观察,这些人懒懒散散、精神不振,想是已知道军器局的前途堪忧,正在想办法谋求自己的出路。
拜别官员,张大师和王达等人才得以前来参拜,李天俊连忙止住想要行礼的二人,说就当是工匠之间私下拜访,一切礼仪照旧,两人听了不免一阵唏嘘。
客套完毕,就说起了这袖里箭之事,李天俊问道:“听说王达大师最是熟练,可在十日内制得一件?”
王达连忙答道:“正是。我和张大师在院内精挑细选了二十余人,张大师亲自悉心教导,无奈此物对技艺要求极高,而且弹簧的产率又很低,所以生产数量一直难以提高。”
“弹簧的产率一时不好提升,不过生产袖里箭时,可是一人生产一件?”
“自然是一人生产一件。”
“王大师,你是否可以把生产袖里箭的工艺分成若干步骤,简单的部件就交给水平一般的工匠,复杂精细的则交由水平较高的工匠,最后的组装等最需要功夫的活,则交由王达大师这样的高手来做。这样,不仅人找起来容易,而且制作速度可能也会有所提高!”
张大师坐在一旁,听了却突然睁大了眼睛:“此法甚好啊,这样就不必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王达这样的高级工匠,高级工匠也不必在细枝末节花费功夫,确实可以极大缓解人手不足的困扰。”
“可是作院向来是各兴其事,各自负责一件啊,要知道还要在成品署名备验呢。”王达开口问道。
“这就要依靠张大师和王大哥了。若想细分工序,就要拿出各工序所需的检验标准来。只有各部件都标准化了,才能让袖里箭在一个工件不断流动的作坊中生产出来,我称之为‘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流水线……果然形象。文大人真是别具匠心,相识几个月来,我等不仅见识增加了不少,这思路也开阔了很多。”王达居然情不自禁地恭维起李天俊来。
“但是呢?”李天俊打趣道。
“但是,哦,但是传言四起,说朝廷要再回临安,健康府的军器局裁撤在即,袖里箭的生产可能会随时停止。贤弟这一片苦心恐怕无处可用啊。”
“王大哥,若真是如此,朝廷是不会放张大师的,他板上钉钉得回临安了。却不知王大哥有何打算?”
“我?”王达一脸茫然,“我只怕也只能回临安了吧,不然又去何处安身立命?”
“不然,王达大哥。只怕到时会有人来与你商谈,如果王大哥信得过我,不妨与这些人好好谈谈,说不定大哥可以寻得一个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王达心中甚是犹豫,突然想起一旁在坐的张大师,立刻问道:“老师可是已知此事?”
张大师看着王达说道:“正是。我本打算无论如何都要带你回临安,让你这一技之长得以施展。然而文大人上次前来言讲,欲请你前去一处。我的技艺你都已学成,所欠不过经验,难有大的突破;而文大人所学渊博,你跟着他,工艺上必定能有更大长进。我辈心中日夜所图,不就是掌握天下的机巧吗?不过选择权到底在你手中,你且细细想想,到时若是愿意随我,自是没有问题;如是有其他想法,我也支持。”
王达一时沉吟不语。
李天俊见天色不早,事情也已聊完,当下告辞出来。出来时,又请张大师尽可能多发些弹簧钢的需求申请,并尽可能延长交付时间,也就是多给顺昌府发些物资过去,而不着急要货。张大师都一一应了。
回到驿站,早有驿丞上前,拿出礼部派人送来的出使所需的衣帽等物。李天俊一一签收了,这才坐下,又小吏禀报门外有名叫陈寿昌的士子求见。
[士子?他是正八品的枢密院计议官啊。明白了,这小子肯定是穿着便服来的,又不肯通报官职,这才被此处小吏误认为是士子。]李天俊想了想,特意穿上刚刚收好的整套官服,缓缓应了出去。
“拜见陈计议官大人,下官文余尔有礼了。不知陈大人前来,下官有失远迎。”
“这……”陈寿昌像是吃了一惊,然后无奈回道:“见过文大人,文大人一向可好?”
“托陈大人的福,下官一向身体很好,不知陈大人一向可安好?”
“好好,文大人,我特意穿了便服来此,咱们是不是就弄这些繁文缛节了?你我以书友相会可好?不请我进屋里坐坐吗?”陈寿昌终于忍不住问道。
“下官谨遵大人训示。”李天俊一本正经地把陈寿昌引入屋内,然后告罪退到里屋换掉官服,这才出来重新见过,当下分宾主落座。
“文兄,一别两月,文兄风采更胜!”陈寿昌依照学士间的礼仪,向李天俊行礼问好。
“陈兄客气,陈兄才是我辈人中龙凤。陈兄在枢密院得以重任,不似我等落萍一样在四处游荡。”李天俊故作怨气满腹地说。
“文兄,想必文兄已经知道,是我举荐文兄出使金国,所以兄这才如何怨恨于我。”陈长寿一脸无奈地说道。
“陈大人误会了,下官可不敢怨恨陈大人。”李天俊语气冷冷地说。
“请文兄听我解释啊。”陈寿昌赶忙说道,“文兄,你可知并不是我主动举荐的你,而是金国来了书信,指定要你往金国一遭?”
李天俊闻言一愣:“陈兄,你说什么?”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3/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6章 02…56。望归途事事易乱心
(全本小说网,。)
李天俊故意装出怨恼陈寿昌的模样,无非想让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城府很深、能成大事之人,不值得处心积虑地追杀。不料陈寿昌居然说自己这趟差事居然是并不是因他而起,而是金国指定的,不由大吃一惊。
“陈兄,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书信?为何朝中其他人都不知道啊?”
陈寿昌仍然一脸苦笑,说道:“说起来,此信并非密信,而是两国往来的普通信件。我是枢密院的计议官,听起来不错,实际每天就是那做杂事,包括呈报和按照上意执笔回复两国的普通来信。”
陈寿昌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我照例拆阅一信,发现竟来自金国左副元帅府,也就是鲁王完颜昌的王府。信中没有他事,只是索要年初进献暖气之人。鲁王在金国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人,即使右副元帅完颜兀术,也位于其下。”
“鲁王来信开口要人,虽然只是他府中所发的平信,也不是我这芝麻小官能挡下的。”陈寿昌接着说,“这朝廷内人人皆知,暖气乃文兄你和曹成二人研制的,你又在朝廷任职,我思来想去只得把你的名字和来信一起报了上去。”
“这就是陈兄举荐小弟出使金国的由来?”李天俊问道。
“正是。这信来自鲁王府,虽只是平信,按例却必须越级直接呈报给主政的枢密使秦大人。秦大人吩咐下来,不得透漏丝毫。所以人人不知鲁王来信要你。但又不知是谁传出的消息,说我力荐你出使金国,我无法,也不敢丝毫辩驳。”陈寿昌苦笑道。
“如此一来,陈兄怕是得担个妒贤嫉能、害我性命的名声。”李天俊也苦笑着说。
“我这一点虚名不值一提。此事虽非我的本意,但确实连累文兄得在生死路上走一遭,我心不安。此次前来,冒着死罪向文兄透漏内情,不求文兄能够谅解,但求自己内心平静而已。”
“这帮人只是轻轻借力金国的一封书信,却能毁掉你清誉,害我身处险地,还能让我二人彼此相恨,这些人当真打得一把好算盘。”李天俊恨恨地说道,然后站起来拱手行礼,“陈兄,刚才是我错怪你了。请陈兄原谅。”
“文兄,快别如此,你这样更让我无地自容了。”陈寿昌赶忙扶起李天俊。两人又是感慨一番,大有同病相怜之意,相约去酒楼吃喝一番。临别前,陈寿昌无比关切地问道:“文兄出使金国,一定要多多保重自己。”李天俊点头应允。
送走陈寿昌,天色已晚,李天俊回到驿站屋内静想。从掌握的历史来看,薛徽言的话自是真心的,只是他未必知道金国来信一事,有可能产生了误判;陈寿昌所说合情合理,有可能是事有巧合无奈而为,也有可能是故作姿态,想通过李天俊搏回自己的名声。
最重要还是因为李天俊自身缺少在这官场上察言观色,明争暗斗的本事,只要历史上缺少对陈寿昌的记录,李天俊就不敢信他,最多把他从内心邪恶之徒重新变更为无关路人。
如果真是完颜昌指定要人,自己此一去只怕不易脱身归来啊!更为头疼的是,此事与陈规提前主政顺昌府一样,都已与历史大不同。
李天俊一直以来小心翼翼,生怕因过早干扰,而失去预知历史的优势,但现在看来,只要身在其中,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历史的变动,利用历史为自己谋求的越多,历史的变动就越快。
叹了口气,李天俊重新下定决心:来吧,我一个掌握历史走向的现代人,还怕了不成?
第二日一早,李天俊依令来礼部,礼部派了专人,为初次出使的随员介绍外交礼仪。李天俊问了身边几人,却都是大夏、大理、吐蕃等国使团的随员,去金国的实实在在只有自己一人。[看来这古时候的培训还是太不专业了,居然不知道根据各国国情分别加以培训。]
一旁有好心人告知,去金国最是危险,但凡有点门路的都走各种关系尽可能不去,朝廷怕新人到了金国惹出事端,选人时通常也只选不得不去的老人。几年间,偶尔有个把新人,却仗着九死一生的前程,往往放肆不来礼部参加培训,礼部通常也不予以追究。这段时间以来,像李天俊这样,作为新人出使金国,还规规矩矩来参加礼部培训的,实属罕见。李天俊这才恍然大悟:娘的,又被这帮小吏坑了。
无视周围传来的异样或者同情的眼光,李天俊装出刻苦学习的样子,努力记忆着出使的注意事项。相对于立国多年的大夏、大理,金国的外交礼仪最随意,使团随员大体上跟着正使做就行了。只有一点,出使别国时,即使随员也要时刻保持大国的气节,但在金国见了官别管大小都要拜,要有求必应,实在办不了找正使商量想办法满足……
上午一结束,李天俊立刻收拾好随身物品,昂着头,从从容容地从培训大院的门口溜走了。那把门的小吏还想吆喝他,却被旁人一拉,低声道:“别惹,去金国的。”那小吏立刻收声。[好啊,这待遇快赶上监狱里的死囚犯了。]
回到驿馆,闲来无事,索性蒙头大睡。正在恍恍惚惚之间,被驿馆小吏推醒,说是薛大人派人来请。李天俊连忙换了衣衫,随来人行走,来到一酒楼之上。进了雅间,看到薛徽言正与一三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畅谈。此人身形虽然瘦小,神采却十足,坐在那里看似儒雅又透着一股子硬气劲。
李天俊赶忙上前问好,原来所请之人是薛徽言的老友,枢密院编修胡铨胡邦衡。三人落座,薛徽言笑着对胡铨说:“胡兄,这才是给你送羊腿之人。”
原来羊腿难得,薛徽言特意把一半羊腿给自己的老友送了去。胡铨昨日吃了甚美,今日一定要来给李天俊送行。
“多谢文大人的羊腿啊,想了好久不可得啊。”胡铨一脸满足地说。
“胡大人客气了,我这全是无心之举啊。大人要是真喜欢,我从金国出使回来,一定设法给您带些来。”
“文老弟此时竟能有如此心境,薛老弟,你这次真是交对人了,我稍微年长些,以后也叫我胡大哥吧。”胡铨又故意打趣道:“文老弟,吃人家嘴短,以后有事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忙。不过,我只是个编修,你要些文章诗词还能帮忙找找,想要一千两银子我可帮不了啊!”说完,三人不禁哈哈大笑。
稍待平静,李天俊看着胡铨说道:“胡大哥,小弟确有一事,不知大哥是否能帮忙啊?”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4/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7章 02…57。宋使北上敌侵泗州
(全本小说网,。)
闻听李天俊之言,两人一愣。胡铨面似有不悦,拿起酒杯轻饮了一下,才说道:“不知文大人有什么难处?”
李天俊微微一笑,说道:“只是对编修一职好奇罢了,想请大人给为下官解惑。人都说,编修编撰历史,那各国的往来书信都是重要的依据,这些书信也要收拢到大人那吗?”
胡铨见是此问,面色慢慢缓和下来了,说道:“不是说了吗,别什么大人了。文老弟想的不错,各国书信处理完毕后,要交给编修归档整理,作为修史的依据。”
“那大哥岂不是掌握着我大宋与各国邦交的机密?有么有能说的吗?小弟甚是好奇。”
“你怎么跟他一样,小孩似的,整日里对些不能说的事物好奇?不瞒二位老弟,虽说编修要以史实为依据,但实际上我们官小位卑,很多机密要件哪里能轮到我们看?我们日常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