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历史挑战赛 >

第31部分

历史挑战赛-第31部分

小说: 历史挑战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机密要件哪里能轮到我们看?我们日常整理不过普通来信罢了。”

    “那有没有普通来信又转成机密要件,不呈报给你的?”

    “可能有吧。既然决定不给我了,我也就看不到那信了。到底有没有此事,我不知。贤弟何以对编修这么有兴趣?难道不想作诗词,想来跟我写历史不成?”

    “那可没准,等我回来就去投奔胡大哥,胡大哥可一定要收留我啊”

    “带半扇肥羊来,一切好说;没有肥羊,啥也别说!”

    薛徽言见状,也忍不住出来打趣:“好,那我就来做个见证,咱们可一言为定!哈哈哈哈~~~~”

    九月七日,正式启程之日。李天俊等随员早早在城北等候,直到太阳高升,才见王伦携一人从城内过来。心里明白,必是副使朝请郎高公绘。使团人员齐备,当下也不多言,立时向金国进发。

    此时,京杭大运河北段因多年失修已不能再用,宿州和寿州等地又兵乱不止,只能取道泗州渡淮,然后经彭城,过山东西路诸州府,然后取道河北,经大名府、冀州、河间府、莫州、霸州等地到金的中都燕京(即北京)。

    此一路遥遥二千多里,按规定使团一天需行进八十里,粗粗算来,只是行至中都,就需要月余。好在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好节气,出使之人多少能少吃点苦头。在江南等地还可趁舟船,更是出使最为轻松的一段,王伦趁此机会约见了各个随员,那高公绘只在最开始露了一面,随后就到自己的船上隐居不出了。

    不到两日,使团已过淮河,来到泗州境内。此地现在由淮东防区的韩世忠部协防,一直倒也算安宁。王伦又把李天俊单独找来,与他细谈。

    “文大人,首次出使,这一路可还安稳?”

    “谢王大人关心。这一路舟船日夜行进,却又甚为安逸,不知不觉两日行进了二百多里,已经到泗州了。”

    “过了彭城就得走陆路,要开始吃苦了。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架子还撑不撑得住。”

    “王大人正值壮年,何出此言啊?这一路还要仰仗王大人多多庇护。”

    彼此客套完毕,王伦才正色对李天俊说:“李大人可知为何会加入我的使团?”

    李天俊笑了笑,说道:“王大人,我确实听到了些消息,说是金国指定要我去一趟。”

    “你这些也已知晓!?也好,省了我一番口舌。”王伦有点惊讶:“不错,你居然还没逃走,这几日也不见任何异常,胆子不小。”

    “王大人说笑了,我是进了健康府才知道的这些事的。自从礼部接了命令出来,再到加入您这个使团,这一路我老老实实地待着也就罢了;我要是想着逃跑,估计早就把我抓起来,关起来了。与其像个囚犯一样出使,我干嘛不让自己舒坦一些呢?”李天俊停了停,又接着说:“感谢王大人冒险告知此事。”

    “我冒险冒习惯了,哈哈,朝中那些破规定我可不鸟它,大不了以后别找我出使金国。”王伦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倒是你有些麻烦。好在你到底是我使团的随员,这一路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只怕到了金国,你被他们肆意扣住,那才真是棘手。”

    “王大人可知金国为何一定要我过去?”

    “后来听说了一些。说是暖气甚得皇族欢心,他们有意多打造些,所以需要从我朝召些工匠去。这一方面是个好消息,他们轻易不会威胁你的性命,没准还好吃好喝供着;同时也是个坏消息,很可能扣住你不让你回归大宋。”

    “大人,车到山前必有路,事到临头总会有办法的。何况今日出使不比以往,这几年着实与金打了几场硬仗,虽然还无法光复北地,但江南安稳,他们也不敢小瞧我大宋了。来日方长,还不知道谁打谁呢。”

    “文大人,你觉得我们能收复北地吗?”

    “只要朝廷光复之志坚定,官员士卒用命,我相信终有一日可以收复北地,把金人赶回自己的老家去。”

    “好好好,你小子跟其他人不一样。除了我,这里所有的人都是不得已来的,天天想的是一路上如何低调保命,回朝后再以此为资本尽量邀功。面对金人时,他们确确实实连一点志气也没有了。不过文大人,你也要尽量与金人虚与委蛇,不可时时事事强硬,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下官一定谨遵大人教诲。只是大人为何愿意出使金国呢?”

    “哈哈,这出使之事已经干了多次了,最是纯熟。刚开始我也害怕的要命,后来被他们扣了几年,私下反而认识了不少朋友。别听朝内那帮书呆子整天说什么金贼蛮夷,这金人跟咱们一样,吃喝拉撒,爱恨情仇,甚至拉帮结派互相争斗,有意思着呢。”

    王伦停了停继续说:“当然,私情归私情,国事不能忘。我愿意出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习惯了,习惯了在杀人不见血的谈判桌上搏杀,前一段让我空闲着,我反而浑身不自在。只是我谈判一直是给金送钱送物,甚至送人,颇为憋屈。这一点文大人比我强多了。”

    “王大人,不是下官有本事,而是弱国无外交啊。”

    王伦听了愣住,半响才回过味来:“你说的太对了,弱国无外交,谈判桌上想收获利益,还得战场给力才行!”

    正说着,突然有小吏过来禀报:“大人,大事不好,伪齐军攻入泗州了!”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5/5)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8章 02…58。伪齐离心改道归德

    (全本小说网,。)

    李天俊和王伦听了,连忙止住谈话,走出观瞧。使团舟船已停住,岸边有二三十士卒在列,正有已小船向王伦所在划来。待到近前,却是一校尉来报:前方有三千伪齐军侵入,围了泗州城,守备刘纲大人正在据城迎敌。事发突然,只来得及派遣一支小队前来告知使团。

    王伦还未答话,那久未露面的高公绘已经站了出来,站在船上,叫手下人冲着冲王伦大喊:“王伦王正道大人,传我家大人的话,不是咱们不去出使,实在是道路不通啊。不如速速退回盱眙军,等敌情明朗了再走!”

    王伦撇了撇嘴,低声道:“看到了吧,身边都是这种没有胆识的货色,还真是无趣。”随后大声喊道:“高大人,不必急于一时,不如高大人暂且在这歇了。伪齐军不习水战,追不到舟船。我且带人前去看看。”

    “王大人,这样实在太危险了,还是先退回去比较稳妥。”

    王伦却不再理他,只把护送的军卒都集中起来。留下几十人在此地继续看护,要他们万一事情不好就迅速趁舟回退。剩下的自己带着,隐去使团的旗帜,要随前来示警的小队一起前往泗州城。

    李天俊留心观瞧,被编入随行队伍的一百多士卒已是怨气冲天,只是一时不敢表现出来。只有前来示警的小队听闻要回去,立刻露出了惊喜的样子。'闻战则喜才是一支强军,使团所带的护卫也不知是从哪调派来的面团军,只是说去战场观察,还没说要死战,就已经不堪了。]

    李天俊立刻跑到王伦身边,耳语了几句。王伦愣了一下,回身看了一圈,又变色笑道:“此去只为探明敌情,随我者回来赏钱两吊,酒一壶!”众人听了,脸上这才有了些许活气。

    王伦突然又大声喝道:“张校尉,从你部选派二十人督军,畏战不前者,立斩!”

    “末将遵命!”前来的校尉高声应道。

    前面是白花花的银子,后面是明晃晃的大刀,众人无法,强打精神随这个爱冒险的团长向前摸去。走了半个时辰,突然前面又出现了几个奔来的士卒。张校尉等人还未反应,使团护卫军已经“敌袭、敌袭”地喊了起来,乱作一团。

    张校尉鄙夷得看着这群人,派几个手下大声喊道:“是自己人,别乱了阵脚!”队内这才稍稍安歇。

    这几个士卒很快来到跟前,通报伪齐军已被击溃,退回宿州了。守将刘纲正在追击敌军,打扫战场,很快就会来护送使团继续前行。

    “这泗州的狗官,又敢乱报军情,出现了几个毛贼就喊着是伪齐大军入侵。哪里有伪齐大军,快带老子去看看,老子定要杀他几个挣挣军功!”护卫队听闻敌人已退,立刻笑颜开逐地吹起牛来。也是啊,走几步路,就可以得两吊钱和一壶酒,这买卖也太值了。

    王伦听了似有怂恿地说:“刚才是哪个说的,听着就长志气,站出来有赏!”张校尉等人怒目而视却不敢言。

    队内一兵卒走出:“回大人,刚才说是小的所言。小的随军多年,这金贼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今天是他们跑得快,跑得慢了定要让他们尝尝小的这手中刀。”

    “好,多好的一个百战老兵啊!”王伦赞了一句,突然变色大喝:“来人,扒下他的衣衫,数他身上的伤口。”

    张校尉手下早过来几人,把他按住,剥下衣衫。“好一个百战老兵,正面一个伤口都没有,背后却有三个。你参加的战斗都用来逃跑了吗?”那人挣扎着还要争辩,王伦却一挥手:“一个伤疤十军棍,打完就让他留在这泗州军前效力,我使团之中没有这样的护卫。”张校尉听闻此言,立时让人找来木棍,呯呯呯打了起来。护卫队人人战战兢兢不敢言。

    眼看军棍打完,王伦冲张校尉一拱手:“告诉你家将军,他是好样的,我王伦佩服。让他专心御敌,我王伦不用他护送。我这就带使团立刻赶赴彭城。放心,我是出使金国的使团,伪齐的兵轻易不敢碰我。”

    “等一下。敢问这位校尉,不知泗州城共有多少守军?”

    “泗州城小,被围时城内能战之卒一千有余。”

    “击败三倍于己的敌人,真不愧是韩世忠将军的部队,下官佩服。”

    “惭愧惭愧,我们只是二线部队,韩将军的主力都在楚州,可惜上次武选没选上。”那校尉却不好意思起来。

    回程路上,王伦问李天俊“文大人,你问守军数量有何用意?”

    “王大人,你不觉得奇怪吗?这次侵袭泗州是一支孤军,听起来很像是未经战阵的新军,以前与伪齐作战,可常有一千敌三千的战果?”

    “那怎么可能,以前兵力差不多时也只是略占优势而已。哦,不过京西常打胜仗。”

    “说到京西,我六七月间在岳飞将军那时,也碰到了伪齐一支孤军侵入随州的事情,而且也是新军。大人不觉得伪齐有点奇怪吗?”

    “是挺奇怪的,完全毫无章法,好像小孩子忙着乱表现一样。”

    “王大人说得好,什么情况才会这样呢?”

    两人说到这,互相看着对方,然后一起说道:“伪齐不稳。”

    王伦大笑,道:“伪齐去年新败,金国定然已经对其不满。伪齐刘豫现在胡乱派军攻我宋地,其实质不过是为了在金人面前显示忠心和实力,以求自保。只是他这么乱来,失败只会更多,地位也只会更加不稳。”

    李天俊接着说道:“这泗州和随州还不同。淮西军八月叛变,现在来的仍是新军,说明郦琼的部队仍不被信任。如此看来,伪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啊。”

    “有矛盾更好,有矛盾更好!我就怕跟铁板一样的对手谈判。”王伦笑眯眯地对李天俊说,“文大人,有没有兴趣跟我去改道去归德府一趟。我们去摸摸伪齐的底,给他添把柴,加把火,如何啊?”

    “哈哈,何乐而不为也?”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今日加更1/3)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章 02…59。索国书刘豫方寸乱

    (全本小说网,。)

    副使高公绘一听要改道,初时极力反对。但王伦以山东西路盗贼四起,正在截杀宋金使臣为由,就把他轻易吓住了,当下同意使团改道向西,奔归德府而去。

    李天俊则心里窃喜,原本历史上记载王伦是四月前后出行,走的就是先到归德府再到燕京这一路线。原本以为历史已经被彻底扰乱,不料这个时空只是把伪齐侵泗州的事情提前了一个月,就把王伦的出使轨迹掰回“正途”了。

    使团不敢走仍然处于失控状态的宿州,而是乘船沿水路先向北出了泗州,来到敌方的邳州,验过通关文牒,继续逆流而上过了彭城,去往虞城。

    李天俊这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王伦出行走的是此条路线。原来建炎二年(1128年),北宋的东京留守杜充怯战,不敢与金军交锋,下令开决滑州的黄河大堤,使得滑州、曹州等大片河南地区变为河北,黄河也分为两股入淮改入东海,其中一股就贯通了归德府、徐州和邳州一线。

    虽然先走顺德再奔燕京,与直奔燕京比起来绕行了三百余里,但健康府到归德府一段近九百里全程水路,人员舒适且可日夜兼行,速度反而要比东线走陆路快上不少。在京杭大运河无法使用的情况下,这条路线确实性价比最佳。

    九月下旬,王伦已经带着李天俊等到了虞城,离归德府不过几十里了。伪齐皇帝刘豫已派员在虞城迎接。此时,虽然大宋朝廷极度痛恨刘豫,但无奈国力不彰,在金的胁迫下,只得称伪齐为大齐,刘豫为齐主。与大齐偶有来往,宋朝官员见他向来只行礼不跪拜,倒是出奇的硬气。

    刘豫特意在伪齐的‘行宫’内为使团设宴接风洗尘。不仅正副使,所有随员都安置了座位,就连最不济的使团护卫军也每人分发了不少大钱和酒食。

    宴前莺歌燕舞,杯中酒香扑鼻,案上羊肥牛瘦,倒也着实吃了个痛快。一番客气之后,刘豫问王伦:“不知宋使此次奉宋主之命,出使天国大金,不知意欲何为?”

    “齐主何出此言?既然派使,自然是两国交好,共建和谐之事。”王伦不断用模糊的言语糊弄。

    “两国交好实乃上策啊,去岁宋齐两国因琐事产生了些误会,不幸刀兵相见,现在确实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古人云,和为贵,我们两国早该化干戈为玉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