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居然是胡大人出来说了话,胡大人怎么说?”
“他说:敢去汴梁城跪拜世子的,再回来议论他人!看不出啊,一个老老实实的枢密院编修,言语竟然如此犀利。对了,还有你那个好友薛徽言,他虽然没有主动说什么,屡次大讨论可都是他暗中策划的,显然也是为你费心不少。”
“明白了。也是说现在至少有一半人骂我,认为我品行不端,贪利而且贪图名声,是吗?”
“是啊,所以说你麻烦不小!”
“我的王伦大人,这哪里是麻烦不小,而是麻烦小了很多才对。想想去年,我为金使送暖气,又求一千两银子的赏钱,那时朝内几乎是人人都痛骂我,现在只剩下一半了,这岂不是好事?”
王伦笑骂道:“都这样了,你小子还能美啊!”
转过天来,李天俊把王伦远远地送出城,再回来时已近傍晚,陈规已经带着人到东边的濠州巡查岸防去了。
李天俊想了想,先叫来孔大车和王二牛,又请曹成发了队兵,连夜把旧店的食盐搬到了船上,准备悄悄运到随州去。李天俊前几日已经给杨再兴写了信,请他帮忙接应,想办法把食盐悄悄运到鄂州。
刚要行船,突然有一人从黑暗中转了出来,立在渡口。李天俊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朝廷派来的张主簿。李天俊不知道张主簿是敌是友,当下呆着不敢动。
张主簿自言自语道:“运走了也好,这东西放在此处始终是个祸害。念在当时为了救人,暂且放过一次,此后绝无下例。”李天俊从田茗心口中打探过,这位出身张家的老主簿,曾因暴力无良的盐贩家破人亡,所以至今对走私食盐之事颇为敏感。前几天要不是因为田茗心悄悄向他解释了运盐的苦衷,只怕当时就要在渡口让李天俊下不来台了。
念及此处,李天俊向主簿深深一礼:“事出无奈,多谢主簿成全。”
那主簿叹了口气,说道:“以后可能也没啥机会与大人共事了。”李天俊心里一动,问道:“朝廷要换人?”
“来此多月,一事未奏,虽没有明旨,但只怕调令很快就要来了。”
[跟我所料差不多,这主簿果然是朝廷安插在我这眼线,只是这人还真是老实,这半年居然一个小报告都没打?]
李天俊想了想说道:“我前几日私运了不少醋,偷偷卖给了商家;负责治理颍水河,却总不在任上,有失职之罪;陈规大人想在拍卖场拍卖房屋,与制不符!对了,还有前几日,王伦大人悄悄跑到我们这,我和陈规大人刻意奉承,私下送了他不少奇珍异宝。这些都写上!”
主簿一愣:“大人,你这是要……”
“如果你还想留在这个招商局,不妨立刻上奏。你不上奏上面不放心,我们也不安心。我和陈大人不会只因为这点小事有麻烦,我还真不希望换其他人,您留在这至少能分担招商局的事情,而且不会捕风捉影地乱说。对了,还有,别忘了说我和陈大人面上虽好,但私底下好像有间隙。”
说完,李天俊乘船连夜向南,先过沫河口,然后沿淮河向西,没过几日就赶到了随州。随州、信阳军两处的南岸岸防已修完,杨再兴正在与陈规手下的书吏验收交接。为了拖延时间等李天俊过来,杨再兴没少鸡蛋里挑骨头。
李天俊一来,就抬下两只刚刚闷死的醉羊,来犒劳众人。又领着杨再兴到船上搬运一包包的油毡布,说是在雨季前特意赶制出来,供军中使用的。油毡布这事人人皆知,所以众人也不疑有他。
李天俊赶来后,验收工作立刻轻松了很多。杨再兴不再刻意针对,只寻了几处小疏漏,其他都照样全收了。这些书吏终于松了口气,心中暗叹这位文大人,虽然不干活,但确实会办事,原本很棘手的事情,他一来,全都轻轻松松搞定了。所以对李天俊也客气起来。
杨再兴把李天俊引到帐中,两人单独交谈。
“贤弟,你可真厉害!前些日子,刚刚暗示李若虚大人可能被调离,没过多久就来了调令。现在说你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为兄恐怕都要点头称是了。”
李天俊客气了两句,杨再兴继续说道:“有一人想要见你!”说完,冲外喊了一声,一人掀开帐帘走了进来,原来是赵云将军。
“文大人,总算又见到你了。前些日子事情紧急,没有好好拜谢,还望大人海涵。”说完深深一拜。
李天俊赶忙起身搀起:“赵将军不必如此,我其实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过我却知道,梁将军到了胡清那,必不会再有什么危险。”
“什么事都瞒不过文大人。只是不知我梁大哥何时能回来。”
“哈哈,赵将军若信得过我,七八月前后胡清将军就会带着梁将军回来!”
杨再兴和赵云一愣:“如何能知道的如此清楚?”
李天俊笑道:“说穿了也很简单。我已提前得了消息,金使五六月份就要来了,正式的议和即将开始达。算算时间,七八月份消息传到北地,这消息一到,金军各地防备必会松懈。而且议和前跑回来算是主动依附,议和后就是被金国打包奉送了,我想胡清将军和梁将军肯定也等不及了。”
听完此话,两人才相顾一笑,直道:“原来如此。”
杨再兴很快领着人,押着物资回去了,这批油毡布将以军用物资的名义押往鄂州。此外,李天俊还托杨再兴给王达捎去了一份图纸,让他尽可能优先生产。
鄂州的仓库是岳将军的总库,悄悄放三千斤盐进去,很难发现。这批盐将以定额物资的名义,分批进入王达的那个分铺。不过薛弼已经打了招呼,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给王达的分铺那么多食盐,但此时军中也需要食盐,所有这批盐中有一千斤会划到岳家军名下。[算了,就当是交的走私保护费吧。]
李天俊呆了两天,盯着把疏漏之处一一修好,又与复查之人办好了交割手续,这才乘船向东。到了光州,就碰到同样巡查的陈规船队。陈规一见李天俊,立刻拉住他说道:“祸事!这次只怕不妙!”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庆推荐1/3)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7章 03…33。巡江岸王庶听禀报
(全本小说网,。)
李天俊连忙询问,原来有公文传来,陈规的老对头,王庶老爷子领了“沿江及淮南等处措置边防”的差事,简单地说,就是巡视岸防来了。李天俊笑道:“从未见陈大人如此惊慌过,看来是怕王庶大人怕得紧啊。他来就来吧,咱们好好修就是了。”
“你小子懂什么?如果只有我在这修,本是不怕的。就是因为多了你,我才担心啊。”
“我?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又什么可怕的?”
“嘿嘿”陈规冷笑道:“你忘了我跟你说的,这老儿油盐不进,平生两大爱好:一痛恨奸商,二一心抗金。我只要小心做事,他倒不会刻意找我的麻烦,至于文大人你……”
“呃,听陈大人这么一说,我好像是不太对这位老爷子的脾气啊!”
“何止是不太对脾气,你简直是为他新官上任准备的一盘好菜啊!不行,我得想想办法,你是我的副使,你倒霉我也脱不了干系。”陈规摇摇头说道:“仗着收服了很多流民,这岸防之事无论速度和质量都不错,他应该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对了,你放在旧店中的那些私货处理了没?”
“啊,我放点东西你们怎么都知道,我刚刚送到京西去了,其他的无伤大雅。”
“那就好,那就好。这样,我们立刻上报,就说修岸防过程中,经多月考察确认,在颍上发现了石炭矿!这件事肯定瞒不住了,不如自己上报,不说得到表彰,至少能抵消掉一些想不到的篓子。”
“放心吧,王伦大人上次过来不是说了吗?金使马上就要过来了,王庶大人这么大的官,没工夫注意我们的,只要没明显的把柄就好。”
李天俊显然过于乐观了些,两人巡查完光州、安丰军,到达濠州时,突然接到了公文,说王庶已经到了庐州,让两人速去报告一年来淮河岸防治理之事。两人无奈,只好改陆路,急急向庐州赶去。
不到两日功夫急急赶到到了庐州,却被晾在一旁,又等了一日,才在大堂见到了王庶。此人五十多岁,身形偏瘦,骨架却大,皮肤黝黑,不像是个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下首坐着的,正是小白脸刘锜。
行完礼,陈规一改常态,规规矩矩地禀报起了这段时间来,在各州府修岸防的事由,人、事、物、财,各种细节均说得条理分明,在淮西主政刘锜将军的支持下,已经提前完工了。又特意说道,副使文余尔大人善于与京西驻军交好,岸防得到了京西防区的大力支持,云云。
王庶听完,接着问道:“可还有他事?”
“哦对了,整饬岸防的时候,在颍上县取土,居然发现此处有石炭。刚开始不太敢确认,经过这段时间的挖掘,已经确定此处产石炭,只是矿区大小还不知道,这事我已经写了折子,前几日呈给刘将军了。”
刘锜应道:“前几日已经收了,我已经快马呈报给朝廷了。”王庶这才点点头,说道:“陈规大人,这次你办事总算用心,退到一旁吧。”
陈规呼地松了口气,退在一边。李天俊也想随他退开,不料却被王庶止住:“文大人,我接了奏折,说你私自治理颍水不上心,私自出境与金人勾结,另外还有走私货物之嫌。”
[哦?看来张主簿真的按我所说上报了!]李天俊急忙躬身回道:“大人明鉴。治理颍水我确实只坐镇了十几日,但这不是各处差事都要奔忙没办法吗?”
“我是治淮副使,又是招商使。我是这么想到,治淮关系国家安危,这是重中之重,而颍水和招商局不过是与金人的临时商道,于国无大碍。所以我的精力在淮河用的多了些。但是颍水河我并无耽搁啊,现在河道已经恢复,南北航道走五六千斤的货船没有问题。”
李天俊停了停,接着说道:“至于私自到金国,这也是为了办好招商使的差事。之前金送过来大多是肥羊,我就想着能不能从他们搞点军马,哪怕驽马之类的物资都行,结果失败了,他们只肯让我带些醋回来试试。这种物资没有先例,我没法动用公款,只好自己私下买来,回来试一试。不过,这些醋卖出后,确实还未补交税款。”
王庶听完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朝廷已经明令禁止过淮招降纳叛,你却私下赎人回来,该当何罪?”
“这是上次随王伦大人出使后留下的习惯,到了北地,见那些人生活得可怜,就忍不住想带些人回来。我这不是招降纳叛,这些人在那边都是奴隶,金人都不把他们当人了。只可惜我能力不足,只能带回数量有限的人。”
“那叩拜世子赵子涤又是怎么回事?”
“哎,山河破碎,皇家威严不在,宗室子弟流落各处。我此次拜了世子,却又不是拜他,我拜的是国家尊严,拜的是皇家气度。但说句心里话,我看不起这位世子,太没有血性了!”
“大胆,藐视宗室,你可知是何罪?”刘锜在一旁突然开口叫道。刘锜原本嗓门大,这刻意的一叫,把王庶也吓了一哆嗦。
王庶正了正衣冠,对李天军说道:“你没有身处他那个环境,又怎知他的无奈。看你年幼无知,这次就算了,以后这种话万万不可再说!”
退在一旁的陈规听到此处,原以为李天俊肯定要吃大亏,正要想办法出来圆一圆场,不想王庶这种顽固的老小子,居然也会主动放过了他,当时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心中有皇家,做事就有底限,即便是从商,也不会坑国坑民。”王庶扭头对刘锜说道:“这位文大人也算不容易了。”刘锜连连点头。
“只是……”王庶用手一指李天俊:“回去后,立刻把税款加两成给我补齐!以后为国从商更要规矩,此事不得再犯!”
“是是是,下官回去就补。”李天俊心中暗乐:没想到拜世子之事居然顺了王庶的心思,也对啊,他是彻底的中央集权派,把皇家看得无比重要,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好印证了皇家的威严犹存。
眼看李天俊就要退到陈规身边了,王庶突然抬头看了一眼,说道:“谁让你退下了,过来,我还有事问你!”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庆推荐2/3)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8章 03…34。终得空曹成制煤油
(全本小说网,。)
听到王庶发问,李天俊只得在陈规悲悯的目光中,重新走到中间,垂手而立。
“你上次也随王伦出使了一趟,你且说说,这议和之事如何啊?”
[哈!我就是不怕这种问题,你们的观点我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啊。]“禀尚书大人,议和之事不可信又不可不信。不可信者,此事来得颇为巧合,而且金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崩盘。”
当下李天俊把出使、废齐等事情说了一遍。王庶听了,这才叹道:“原来曲折如此之多,我倒是小瞧了王伦大人。那不可不信之说呢?”
“王大人,此时和议与宋金都有好处。经济上,多年征战后,都需要休养生息;军事上,金骑兵强我水军强,双方暂时相互奈何不得;最重要,朝堂之上恰好都是主和派占据上风。因此不得不和。”
“你的意思是,这次和得有些勉强?”
“下官正是这个意思。此和议必成,但变数很大,只怕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出变数。因此抓紧时间,以和备战最为重要。”
“以和备战,以和备战,虽然不是正理,但我没看错,你到底还没被金人的伎俩完全蒙蔽。此地无事,你们暂且退下吧。”
陈规和李天俊这才告辞退出。陈规问李天俊:“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王庶是一心抗金,你怎么还说和议有望成功?”李天俊笑道:“他心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