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历史挑战赛 >

第75部分

历史挑战赛-第75部分

小说: 历史挑战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南地。如何?”

    宇文虚中心中一动,“你是说,要开海运,彼此交易?”

    李天俊知道他在历史上是个一心向往宋朝的大卧底,看看四周无人,因此就大着胆,压低声音说:“一旦开始交易,还望大人多多收拢各地的旧人,青壮越多越好。”

    “你这是要……”宇文虚中说了半句,然后停下,李天俊只觉得庭院内有黑影晃动。那宇文虚中镇定自若地更改了话题,说道:“既然大人对那歌女有意,也罢,老夫忍痛割爱,把她送与大人了。这样,此女先寄在我这,到时候与大人一起回宋可好?”

    李天俊知道前面的低声交谈已经引起了暗探的警觉,心中叹了口气,嘴上赶忙回道:“如此真是多谢宇文大人了。”

    当下无话,打道回府。第二日,李天俊与乌达补来到作坊。李天俊先让这些工匠利用鲁王事先备好的海带和海草制作纯碱,然后按照资料中的步骤,皂化油脂然后挖出清亮的部分,制造香皂。

    吩咐完毕,众工匠纷纷忙碌起来,乌达补和李天俊却在作坊小屋内喝酒聊天。“听说文老弟从宇文大人府中收了一个歌姬?”

    李天俊笑道:“昨夜发生的事情,今日吴寿大哥就知道了,在金国,这消息还真是传得快啊!”

    乌达补好像没听出李天俊语气中的嘲讽之意,反而洋洋得意地说道:“实话给你说,大哥我就是做这个的,这城内宋臣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出我的耳朵和眼睛。”

    “那女子我也听说过,据说模样颇为不凡,出身也不错,原来也有些人跟宇文大人那求,都被他挡了。不过这两年战事平和,对女子感兴趣的人越发多了,你要是不来这一手,宇文大人也扛不住了。”

    “我正为此事烦恼。那女子总算是宗室之人啊,我这个萝卜头的小官,带回去只怕还真有些麻烦。”

    “什么宗室之人,要是八辈子前可能还算个公主,现在么,也就是宇文府中的闲人、歌女,要是放在别家,说不定都是歌妓了。”乌达补满不在乎地说道:“要说也简单,把她贬为婢女,然后由你买走,谁也不会说什么了?哎,对了,上次你买的那个婢女怎么样了?我听说她开始管账了?”

    “是,目前仍在我府中,料理府中事务。”李天俊含糊着回了一句。

    乌达补斜着眼看李天俊,笑道:“行啊,文大人这是来者不拒啊。”李天俊只是笑着,也不说破。

    “吴大哥,如果和议达成,只怕互市就开不下去了。大哥还是要早作谋划。”

    “哦?那你说说,我该去往何处?”

    “山东登州如何?议和后,宋金必将开设正规的互市,我想过了,海运是目前双方能够接受的互市方式,而登州无疑是最佳的地点。”

    “哈哈哈哈,”乌达补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已经在活动了,希望调到登州继续招商。贤弟你呢?你要是继续负责招商局,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啊。”

    “哎,我比不得大哥,到时候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对了,回头我来赎买这女子,如果有什么手续需要大哥帮忙,大哥可一定要给小弟一个面子。”

    “一个弱女子而已,虽说长得漂亮些,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正说着,一个工匠忙着跑了进来,说道:“禀大人,香皂竟制成了!”

    03…67。聚骚客争相诗词对

    03…68。惜佳人只望早归宗

    03…69。拜鲁王方见众国使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3章 03…69。拜鲁王方见众国使

    (全本小说网,。)

    乌达补起身笑道:“什么叫竟成了,文大人什么时候失过手?”说完笑着与李天俊起身,前往作坊内查看。

    此时已是八月二十,李天俊带着工匠们已经按照说明尝试了四日,今日终于得到了三块香皂。原本按照顺昌府的技法,这一下怎么也要得到几十块香皂,只是李天俊故意减少了两处要害步骤的介绍,香皂成品率急剧下降。

    李天俊估算了一下,按照耗费的各种物资,制得一块竟然要二十贯。不过对比现在一块一百贯的售价,仍然是有大利可图。

    李天俊继续带着这些工匠尝试,乌达补则忙着把制皂成功的喜讯报了上去。过了两日,移失不亲自过来,原来是鲁王召见了李天俊。

    李天俊随移失不来到鲁王处,此处竟还有不少奇装异服的人等着,移失不低声说道:“这些是回鹘、高丽、西夏等地使臣的随员,鲁王大人正在与各家来使商谈要务,你快些进去吧。”

    此时金国国力强盛,辽宋周边的藩属纷纷改换门厅,常年派使使金。无论金朝新出了什么新制度、立个皇后、还是建个宫殿,都要祝贺一番。今年,金国为了有效治理国土,推出了一项革命性的新制“天眷新制”,周围各国更是纷纷赶来祝贺。从后世的角度看“天眷新制”实际上,就是金朝官方找不到其他更有效的治理方略,只能正式地全面汉化。

    把宋使与这些藩属的来使放在一起原本是不合适的。不过话再说话来,在场的都是来使,但级别可不一样,李天俊只是宋的次副使,而其他国都是正使,相当于三把手与别人的一把手对等,从这个角度上看,倒也说得过去。

    “这就是此次为我朝进献香皂制法的宋使,文余尔大人。”李天俊刚走进去,鲁王就开口介绍道。屋里都是各国的使臣,大家彼此会两三国的语言,能够简单交流,但是要想全部人都明白,就只好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宋朝的官话。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即使金国军力强盛,也不得不遵循这个规则。不过金国好像也不在乎这些小细节。

    李天俊跟鲁王施礼见过,先呈上准备好的礼物——一路小心呵护的那六个玻璃杯。鲁王见了大为京西,要诸大使来参看。李天俊解释说,此物乃是自己的船队在外洋与西域奇人交换而得的。众人不由都赞叹一番,高丽使几次作势欲细问,但碍于鲁王在前,口不敢言。

    随后,李天俊又呈上制得的香皂,鲁王兴致勃勃,命人端来净手盆,让众使尝试。那几位见鲁王如此认真,也不好驳他的面子,纷纷尝试了一番,大家都觉得很好用。

    “这香皂果然不错。”高丽使用完后,首先开口道:“用过后清洁干爽。恭贺大王得了香皂的制法。”其余的大使也纷纷附声称赞,所有的好处都放到了鲁王身上,贡献出秘法的李天俊则彻底被冷落在一旁。

    “众位看看,如果我朝与你们交易,这香皂可算价格几何?”鲁王一边笑纳众人的奉承,一边冷静地问道。众大臣互相看看,明白这才是鲁王的真实目的,只是搞不清鲁王的底线,一时不敢说话。

    鲁王见事情有点冷场,特意问李天俊道:“文大人,在宋地香皂价格几何啊?李天俊见问,想了想说道,“总要百二十贯的。”这些大使都是人精,一听就明白过来了,立刻应道:“是是是,总要百二十贯的。”

    鲁王完颜昌听了哈哈大笑,又略微交谈了一阵。李天俊隐隐听出,好像在与各国商议,要对蒙古部落进行压制。

    此时蒙古部落仍然处于分裂状态,整体军力不如金,但始终对金不服。三年前的冬天,也就是1135年冬,蒙古多部怨恨金国没有兑现承诺的灭宋的好处,有叛意。金熙宗派现在的太师,主和派的领袖完颜宗磐,率大军突袭蒙古诸部。

    在辽宋身上所向披靡,往往能以少打多的金国精锐骑兵,进了蒙古高原,遇到同样精通骑战的蒙古铁骑,战绩就很一般了。虽然靠着人多势众,加上出其不意,最终也获得了胜利,但是金军损失不小。

    为什么伪齐在1136年约金攻宋时,金不愿出兵?这次征讨蒙古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完颜宗磐会倾向于与宋议和?蒙古的威胁可能是他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蒙古明面上屈服了,但蒙古诸部臣附之心已失,各地小规模冲突不断。看来金国高层已经决定,一旦与宋的议和达成,就要掉头北上,彻底解决北边蒙古这个边患问题了。

    交谈一会,众人告辞出去,李天俊却被留了下来。“文副使,多日不见,你身体看着不错,官也是越做越大了。”待四周无人,意外收了六个玻璃杯的鲁王,难得地跟李天俊客气了一下。

    李天俊连忙站起,垂首说道:“谢王爷关心。以后还要多多仰仗王爷的照拂。”

    鲁王摆摆手不置可否:“现在制香皂,产量如何?”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和计算,李天俊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数字,听问当下回道:“耗费一千斤海带海草,大约可制的香皂三块,加上制皂所需的油脂等,大约是六七十贯物资,可得香皂三块。”

    鲁王拧着眉头道:“我怎么记得顺昌府一月收二千斤海草,至少可制得香皂十余块?”

    李天俊吓了一跳,没想到鲁王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还好数字勉强能对上,当下解释道:“这是因为工匠们还不是特别纯熟,如果再过些日子,经验多了,产量还会提升,制作四五块也是可以的。只是再多,就不太可能了。”

    鲁王点点头:“也罢。依你来看,我方与其他各国达成香皂交易可好?”

    李天俊心中明白,这是怕宋与他抢生意,开口说道:“仍是一本万利。宋人自幼有喜好清洁的癖好,怕是自供不暇,无力北拓。大王所产,有望南侵,也未可知啊。”也就是说,宋朝的产能也不足,自己用都不够,不会过来跟你捣乱的,而且说不能你还能在宋地找到很多客户。

    鲁王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顿时放下心来,说道:“文大人,不如你留在我处,调教工匠,让宋廷再派他员去归地视察,可好?”

    李天俊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又想扣留自己,于是又把只有待在宋地才能把新技术传输过来,要看到更长远的利益等老话说了一遍。完颜昌见李天俊坚辞,而且也不愿在宋金和议的当口多事,当下也不再提。

    李天俊告辞而出,临行前,鲁王完颜昌说道:“已经定了,三后你且随左监军完颜杲往归地视察。”

    03…69。拜鲁王方见众国使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

    03…71。云中设酒酒杀大将

    03…72。同州摆宴宴请监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4章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

    (全本小说网,。)

    完颜杲也称撒里喝,本部常年在云中府,也就是陕西大同一带,负责整个大西北的防务。今年由于金廷改制加上归还宋地,事情重大,所以一直呆在前线京兆府,也就是陕西西安,今年夏天才赶回京城。

    现在议和已定,陕西、甘肃等地都需要归还宋廷,他就需要赶回驻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由他带李天俊去各地考察,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李天俊得了信,第二日便去求见完颜杲。不料完颜杲连拜帖都没收,只派人告知了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就像打发手下士卒一样,把李天俊打发走了。

    李天俊无奈,想了想,又去求见前几日见过的翰林待制吴激,吴激倒是见了他,对他也颇有好感。李天俊以在鲁王府相见为由,先轻轻问了问西夏、回鹘等国的情形,又趁机说道吴激出使高丽一事。吴激却说出使高丽之事,还得从韩昉韩公美说起。

    韩昉是燕京土著,也就是北京的本地人,不过当时燕京不在北宋治下,而属辽,所以韩昉虽是汉族,却是辽人。韩昉是辽天祚帝天庆二年的状元郎,当年三十岁。在辽任职期间,他就当过高丽国信使,有出使高丽的经验。

    不久之后,金连续灭辽灭北宋,韩昉只好降了金。当时高丽虽然与金早就通好,但高丽曾经是金的父母国,从父母国突然变成藩属,这个转变太大,因此高丽国朝内非议不断,迟迟不肯进誓表,金国多次遣使要约,均无功而返。

    金天会四年,也就是十二年前,韩昉再次出使,高丽以侍奉辽、宋也没有递交誓表为由拒绝,韩昉一方面从礼法上进行辩驳,自尧舜到周,天子巡游各地的礼法就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何必纠缠于此;一方面又陈述金军陈兵国境的现实。就这样以情理和利害说服了高丽,高丽进了誓表。此后,每当高丽派使者到金朝,必到韩昉处去问安。

    至于吴激自身,他是在天会十四年,也就是1136年,作为使臣去为高丽王贺寿的。李天俊听了,连忙问他高丽王及高丽国内的情形。吴激有些奇怪,但仍然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此时高丽王名讳是王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高丽仁宗。此人天性柔和、意志不坚,在韩昉出访的那一年,朝内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外戚李资谦差点夺了仁宗的王位,经过反复的争斗,历时两年最终仁宗胜出。高丽因动荡国力大伤,这十年过去了,才勉强恢复了点元气。

    “听闻高丽国人皆不会水,所以周边的海岛竟是从来不取,不知是否当真如此?”李天俊故意胡说八道。

    吴激听了若有所思,答道:“这是哪里的玩笑话。虽然每次都是直达对方都城,海岛没去过。不过闲聊时也曾与人谈起,周边的几个岛主要是用来流放罪犯的。不过高丽王好像对那些岛真没有什么欲望。在我看来,只要不说自己要取代高丽王,那么就是自立一藩属国,高丽王也懒得搭理。”

    说完,两人彼此会意地一笑。吴激继续说道:“高丽的美女倒是有很多,大人若是有兴趣,我去请高丽使前来一聚,如何啊?”

    李天俊连连摇手,直说:“使不得,使不得。”说完告辞要走,吴激送出,突然低声说了一句:“据说那些岛屿甚是荒凉,要多备些粮草才好。”

    李天俊一愣,不能小瞧了古人啊,自己多问了几句,意图就被他猜了个七七八八。只是史书上几乎不写高丽国的事情,所以又不得不问。李天俊笑笑,知道这些宋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