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历史挑战赛 >

第92部分

历史挑战赛-第92部分

小说: 历史挑战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底到了成都府,去拜见胡世将,胡世将也没多说,直接交给他一份公文,说是朝廷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紧急通报。

    李天俊展开一看,王伦已经升签书枢密院事,充交割地界使再次访金了。韩世忠升少师,张俊加少傅,岳飞和吴玠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很容易理解,就是可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管理幕僚的行为,也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培养一批自己的手下了。仪同三司,就是虽然不是司马、司徒、司空这种最高级别的官阶,但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开府仪同三司这几乎是军头们能够获得的最高官衔了。

    另外,胡世将本人升任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升任四川宣抚使,不过利州路这些原本归吴玠管理的地方,仍然归吴玠管辖。也就是说,吴玠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名正言顺地握有四川管理权,而胡世将虽然升了一级,但实际权力却不如以前,毕竟他原来直管四川,现在却要隔着吴玠这个四川宣抚使了。

    “我已经给吴将军去了急信,既然他升任四川宣抚使,这个成都府还是交给他更为合适,我想去东边的重庆府,文大人绝的如何?”

    李天俊放下公文,回道:“恭贺胡大人。胡大人不必如此,以我所见,吴将军一心扑在军务,此次虽然升任四川宣抚使,但必不肯南撤到成都府来细细管理政事。我觉得大人还是在安心在成都府镇守为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99章 04…03。边关将拒休守堡垒

    (全本小说网,。)

    胡世将苦笑道:“利州路苦,吴将军一直在沙场出生入死,厥功至伟,这年纪也大了,也需要到成都府来修养修养身体了。”

    '看来胡世将也对吴玠这几年的奢靡有所不满了。'李天俊却道:“大人,我们打个赌如何?就赌吴将军会不会来成都府。”

    “哦?你有这样的信心?说说吧,要怎么赌?”

    “如果吴将军不来,那就请大人多多考察嘉州的梁端,如有可能,让他治理嘉州一方?”

    “其实这个你跟吴将军说不是更合适?他是四川宣抚使,又开了府,任命嘉州一个知州应该不是问题。”

    “胡大人说笑了,我不是说了么,如果吴将军不肯来成都府,就意味着他不肯插手地方政事,任命利州的官员他大概会关心,但是嘉州的么,只怕他会一股脑推给胡大人这啊。”

    “哈哈,也有道理。那如果你输了呢?”

    “这个……”李天俊倒是有点迟疑了,输了怎么办?胡世将见状说道:“若是你输了,老夫搬往重庆府的费用就由你出了,大家都知道你是个有钱的金主,让你出点血,不算啥。”

    “好。一言为定。不过大人恐怕要失望了。还有一事要烦请胡大人。”

    “但说无妨。”

    “大人知道,我从大散关调来的兵卒马三,原本想着嘉州会有战事,他能立些战功。不过虚恨蛮还算有些头脑,并没有与我发生战事,因此这孩子到底没能上战场。不过他多年在边关历练,处置军务很有模样,训练罪军、修建营寨、安排巡防线路都少不了他。”

    “嘉州的事情,需要一个明事理有手段的能臣管理,也需要一个能治军会打仗的武将辅助,我相请大人也保举马三一职。如果两人能够协力合作,嘉州此后必然安定。”

    “文大人,从刚才我就听着不对,听你这意思,你想离开嘉州?”

    李天俊反问道:“胡大人难道想我一直待在嘉州不成?”

    “那倒没有,那庙小,放不下你这大神,不过到我四川来怎么样?你看上哪了,我来保奏。我自己不行,就拉吴将军一起。”

    “大人想必知道我的想法,宋金必有一战,而我想到战争的前线去。”

    胡世将吸了口气,仔细打量了好一会:“想不到文大人只是书生,却有如此的血性。好,既然你有此愿,我只好忍痛割爱,放你离去了。你暂时也别回嘉州了,我下令让嘉州的那个老通判假知州,梁端平叛有功,假通判,暂领政事,马三假步弓手头领。等跟吴将军商议后,再给他们正职,可好?”

    “如此,如此谢过胡大人了。”

    李天俊出来,回到孔大车处。孔大车原本是辅助李天俊来平叛的,既然嘉州差事基本已经去除,再把这个重要的人物放在成都府就不合适了。李天俊让孔大车回顺昌,改派了其他人负责成都府的事宜。特别让孔大车密告田茗心,可以全力生产香皂。如果有机会,库存的香皂可以都转交给张青带走,由张青寻一处好好保管。

    南宋时,自江南入川,地遥千里,非数月不可达,而自此东去,乃是顺江而下,速度反而很快。若一心着急赶路,天气又作美的话,半月足可成都府经鄂州转至顺昌。如果是军中特急情报,还可以再快些。

    过了几日,胡世将来召李天俊。李天俊预约便服来到胡世将府邸,见他正闭目养神哼唱,心态显然不错。

    “胡大人,不知道何事召唤下官前来?”

    “哦,文大人啊,来屋里坐。”胡世将把李天俊带进书房,有人上来送上茶水,又急忙退下。胡世将才将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吴玠的加急回复到了,正如李天俊所预料的那样,吴玠仍然领兵据守仙人关一带,大后方则托请胡世将管理。另外,吴玠在信中对胡世将说了,他不管是李天俊还是其他人,对这种到西北军中挖人的行为他很恼火。不过马三愿意的话,他也不反对。另外李天俊必须想办法十倍补充损失的人员。

    “我们这位吴将军对文大人着实不错的。他可是个铁公鸡,西北军无论人员物资,都是只进不出。现在文大人一开口,吴将军虽然表面上措辞严厉,不过实际上乃是允诺了此事。不知道你看中的那个马三意下如何?”

    “这,我私下跟马三谈过,他刚开始也是不乐意,不过在嘉州呆了些日子,见人人都敬他,心思也有所活动。只要吴玠开了口,想必他不会不同意的。不过挖一人还十人,却有点难。到哪去找十个士卒还吴将军呢?”

    胡世将轻轻拍了拍桌案:“你那不是有一队罪军吗?这些人杀不得,但毕竟作恶不少,就这样留在嘉州也是个问题。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去戍边如何?反正现在都知道宋金两国已经议和,即使到了利州,无非是受苦几年,并无性命之忧,想必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大人所说极是。我这就给嘉州写信,让马三火速带罪军来成都府,还请大人派员把罪军解往利州。啊,嘉州现在的那支步兵队,这些日子没少跟罪军打交道,烦请他们往利州一趟如何?”

    “也好!”胡世将点头应允。李天俊见状,急忙告辞而出。回府却接到下人来报,说是有封信从利州送来。

    李天俊一愣,借来看过,是吴玠的书办奉命写给李天俊的私信。信中说,一派人联系李世辅家在江南的那个旁支,如果没有意外,将会护送到江南;有意把贾梦琪送往淮西大户之家,如果李天俊没有其他安排,就准备这样执行了;另外田茗心已经同意,从金州运往吐蕃的熟铁,西北军要占三成。

    '比想象得还好些,我还以为他至少要弄去一半。'李天俊叹了口气,回信一一表示同意。然后又让人给嘉州传信,让马三作好准备,等公文一到,立刻来成都府交接军籍。另外,请老通判和梁端提前做好思想工作,毕竟要把罪军都带到利州前线去戍边,既不能让罪军军卒的思想发生剧烈波动,也不能让包括离恨蛮在内的各寨产生“屠杀”的误会。

    二月十日,胡世将再次召见李天俊:“文大人,对你的保举已经下来了!”

    04…03。边关将拒休守堡垒

    04…04。转运使奉命回江南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00章 04…04。 转运使奉命回江南

    (全本小说网,。)

    原本胡世将年初上奏,把嘉州的平乱事件都说了一遍,夸李天俊有胆识、方略,不到一月就平定了嘉州之乱。原本还想继续上折子,把他留在蜀中,不过李天俊婉拒了,胡世将也就没再强求。

    朝廷公文发来,给李天俊记了一大功,升徽猷阁待制、副五品朝请大夫,免知嘉州事,任通州、平江府、嘉兴府三地沿海转运使。另外,他奏请的重开与虚恨部的互市一事也被应允了。

    看完公文,胡世将又转来一封私信,是胡家在朝内的人写的。

    原来胡世将的保奏竟在朝内引起了一番波澜,无论是主战、主和还是投降派,原本各方这段时间都在忙着跟金使作斗争,暂时把文余尔忽略了。突然传来了关于嘉州的消息,众人才想起这个前次副使来。

    这一下,秦桧是相当的不太高兴,原来把李天俊派到边疆地区,就是想着把他冷处理了,让他离开权力阶层的视线。没想到李天俊一去嘉州,就搞出了这么个大动静。

    不过其他人很高兴啊,皇帝高宗就很高兴,新年议和刚刚达成,就又传来了嘉州叛乱平息的好消息,实乃是吉得不能再吉的吉兆。薛徽言等与李天俊关系交好的官员们也很高兴,文官系统的战友们已被贬了一大批了,好容易有一个被贬偏偏又作一番成绩来的,自然要想办法迎回朝内。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与李天俊私下关系密切的军头大佬们更是高兴,甚至纷纷表态,要求把李天俊调往自己的辖区任要职。

    最终还是韩世忠胜出了,一方面是皇帝有意安抚这个近期来,因议和屡被训斥的大将军,另一方面,李天俊这两年的经商能力最让人印象深刻,把他调到沿海,更有利发挥他的优势。

    尽管高宗定下了升官调回的基调,不过由于秦桧从中作梗,枢密院最终给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差事:淮西东路的通州和两浙西路平江府、嘉兴府正好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北两岸,倒是发展海运的好地方,但是这三处地方涉及两个大省区,而且李天俊又不是一方的主政官员,无论做点什么都要面临两个大省区和三个府州领导的审核,这其实就是糊弄着给了个虚职。因为无论李天俊想做什么,还不够在官员间扯皮的。

    胡世将看李天俊看完了内幕,叹道:“原本想留你在蜀中重用,你不愿意,现在弄成了这个样子,怕也不是你所愿,不过我此时也是无能为力。文大人暂且去试试,老夫和吴将军商议好,有机会再把你调回。”

    李天俊表面倒是挺平静:“大人,俗话说事在人为,又说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说尽人事听天命,淮东毕竟靠着前线,大宋也曾与金发生过海战,这沿海转运使的差事试试也无妨!”其实心中暗爽:主管海运的差事,求之不得啊!

    “嗯,既然文大人有如此决心,那我的劝解反倒多余了。如此,文大人把嘉州之事交接一下,准备妥当了,我为文大人送行。”

    李天俊谢过退回府邸。他留了一封长信给梁端和老通判,主要把自己关于如何发展嘉州产业,如何联络吐蕃的马尔康部等设想说了一遍,至于发展农业、如何笼络各寨,如何安抚民众等政务,梁端和老通判比他厉害多了,根本不需要李天俊来指手画脚。

    不过最后,李天俊仍然着重提醒两人,一定要密切关注虚恨部,尽量通过互市、通婚等手段,同化虚恨部。这个虚恨蛮王历阶是被自己用“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强力打压下去的,尽管斩杀田二三,会让他在较长时间里失去一个熟悉宋人的重要参谋。但,虚恨部仍然是个不稳定因素,处理不好可能还会生变。

    还有,田二三作乱时,曾与城中的大户勾结,但是勾结之人田二三至死都没有交代,这桩悬案也需要梁端好好琢磨。具体如何操作,李天俊已经来不及管了。写完信,急着叫来驿卒,让他帮忙把信发往嘉州。

    忙完后,已是晚饭时间。正好有人来报,说马三从嘉州赶来了。李天俊立刻见了他,邀他一起在房内用饭。

    李天俊把准备安排马三在嘉州担任驻军军官的事情说了一遍,马三有些迟疑,李天俊又把吴玠的态度说了一遍,马三想了想,才答应下来。第二天,马三见过胡世将,去领正式的任命。

    不料下午马三又急着来与李天俊辞行,原来他要先陪着去利州一趟。军务紧急,竟然要在李天俊离开前走了。李天俊安抚了他好一番,又写了两封长信让他帮忙带走。

    有一封是给吴玠的,信中李天俊嘱咐吴玠一定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六七月间一定不要过于操劳。'没法,历史上吴玠就是累死在仙人关第一线的。'信中还提醒,交割地界后,朝廷可能会很快下明令禁止戍防,所以应该尽可能在这之前完成在陕西的军事部署。另外,李世辅应该已经西夏得到了重用,应该想办法与他联络。

    另一封信则是让吴玠想办法转交给李世辅的,信中把吴玠未能接应他的缘由、帮他照看家族女童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希望能化解因年前的事件,可能给这两位大将造成的间隙。

    洗完信后,李天俊叫来白安时等人,与马三痛快地畅饮一番,算是为马三送了行,又让白安时拿出几支袖里箭的箭弩,让带给大散关守将,同时还有一些财物,让他购买些酒肉送给散关的兄弟。

    因为嘉州造纸厂的事情,所以成都府这个分店就从临时机构变成常驻机构了。不过现在经营的事务和人员一般都由田茗心费心操劳,因此李天俊走前,不过是过去跟分店人轻轻打了个招呼,安慰了几句。

    二月十三,李天俊来跟胡世将辞行。胡世将特意抽出时间,带着几个亲近的官员,与李天俊畅饮了一番,算作辞行宴。随后又从军中调派了一只快船,负责把李天俊送往重镇镇江,然后再去临安府。

    坐船顺江东去,到了水流湍急之地,李天俊立在船上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作响,正应了李太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南,我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