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第7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刘国缙这一次真的是意外,老刘头的人品不必多说了,有名的卑污之徒,与和记的关系是有过合作,但也早就冷淡下来,结果这一次王发祥等人把废牌打出了好的结果,刘老头也成功的重新攀上了和记,相对而言,到山东的风险可是比大同大的多了,虽然要在保定住一阵子暂避风头,掩人耳目,不过比带着家人自己到山东居住要保险安全的多。
刘国缙赞了一句,又是由衷的道:“张大人雄才大略啊,这一次断然搅动京城风云,反掌为云,覆掌为雨,令人佩服。”
听到这样的夸赞,两个和记的高层面面相觑,半响过后,才都一起微笑起来。
……
屋中的萨满咿呀咿呀的唱跳了半天,最终总算把仪式结束了。
前方是汗王宫的正殿,也就是原本的辽东经略衙门的大堂,相对女真人来说真是巍峨尚皇,现在成了努儿哈赤见人办事的正殿。
从正殿往北走二十余步是一个套园,正门天井游廊俱全,正中三间北屋,对面三间南屋,修葺的相当富丽堂皇,袁应泰抚辽时这跨院是其居住之所,北屋住人,南屋见人办事,也是随员们居住的地方。
努儿哈赤搬进来之后,把这套院改成了堂子,用来祭祀祖先,在正中的屋子里每隔几天就杀一头猪,萨满在这里进行祭祀仪式。
每次祭祀完了,这水煮的猪肉就分给诸贝勒阿哥吃,这肉又叫福肉,除了亲贵们能享用之外,就是分给老汗的侍卫们。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盘腿坐在一处,他们从腰间抽出随身携带的银质小刀,开始在硕大的充满着热气和香味的肉块上割肉下来,这肉是白水煮的,当然没有任何调料,只是纯粹的肉香,在早年,女真人生活在抚顺关外时物资相当匮乏,就算是贵族也不可能整年享受到肉食,这种肥腻的猪肉很对人们的胃口,缺乏肉食和营养的八旗子弟们可以一次吃一大碗,现在入关久了,虽然总体大局还很困难,贵人们的生活总是远远好过当年在赫图阿拉的时候,这福肉吃起来很腻味,不少小阿哥都感觉难以下咽了。
在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对面是代善和阿敏,代善永远都是那副没睡醒的表情,两眼似睁非睁,自从失了老汗欢心,明白自己被忌惮而排除在继承人名单之外以后,代善惯常的表情就是如此这般模样了。
阿敏则是一直在微笑,他的父亲被杀之后,阿敏的笑容反而增添了不少。
四个大贝勒之下是各个小贝勒,阿哥们,远处是都堂总兵议政大臣们,为首的就是何和礼,随着努儿哈赤打天下的五大臣只剩下这一个了,额亦都死时,努儿哈赤特别伤心,近来何和礼身体很差,经常咳血,所有人都说他命不长久,皇太极看到老汗时不时的拿眼看何和礼,显然也是替这个老伙计担心。
不管怎样,老汗这样的枭雄人物有残暴无情的一面,威胁到自己地位时,亲儿子一样关起来杀掉,亲弟弟也照杀不误,身边的养马人偷了自己衣袍就杀掉其全家,看门的护卫失职,毫不犹豫的下令斩首。
但同时这人也是感情丰富,他对几个小儿子疼爱有加,比这个时代一般的父亲更显得感情丰富,他对一些同族的人也会关照有加,甚至会干涉族内夫妻打架的小事,对这些事一样如军国大事一样认真思索和评价,然后下达汗令来处置。对几个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弟兄,努儿哈赤也是有着真感情,何和礼重病之后,老汗常放悲声,感叹随自己创业的五总兵大臣,难道一个也没有可能活着替他自己送葬?
小贝勒和小阿哥们当然还是阿济格三兄弟距离老汗最近,多铎正吵闹着说福肉不好吃,老汗也并不恼,换了别人怕是要被拉下去打板子,努儿哈赤扭不过多铎,下令叫人送一只烧鹅来给十五阿哥……
================
多谢奶酪和诸位朋友的支持。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
莽古尔泰大口吃着福肉,和皇太极一样对油腻的肥肉并没有多少抵触,毕竟少年时也是苦过来的,而且他近来心情很好……守备耀州的那个牛录可是正蓝旗下的,歼敌八百,获甲胄七百套,良马八百匹,斩杀明军一副将,一参将,守备都司千总若干名,以少敌多大获全胜,也是叫八旗上下看穿了明军的根脚……仍然是如以前那般孱弱无能,所谓的阁臣大学士镇辽,练兵四十营,结果也就是这么回事,并没有多少出色之处。
此次祭堂子大典,从亲贵到大臣几乎能来的全来了,连何和礼也是从镇守的海州冒着半途病逝的风险跑了过来,可见这一次会议的重要之处。
努儿哈赤安抚了多铎之后,令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退后一些,他看向众人,从代善到多铎,阿敏到济尔哈郎,这些都是他的儿子甚至是孙子辈了,比如岳托,萨哈廉,旧日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辈已经全部凋零,没有一个剩下与他共享富贵。
他从二十多岁起兵,一直到现在已经年近七旬,六十多岁的老人在这个时代原本就少见了,何况是出身于深山野林的蛮夷部落,生活和医疗条件都相当的恶劣,能活到努儿哈赤这个年纪的原本就是凤毛麟角,何况还是一直处于征战厮杀之中。
不管性格多么坚强,又打熬出怎样的好身体,努儿哈赤现在还是须眉皆白的老人了,他的辫子只剩下短短一撮,已经几近全白,眉毛和胡须也是都成了白须,曾经高大挺直的身形已经变得佝偻了,盘腿坐在地上时,腰身都是躬的厉害。
参加这一次祭祀后会议的人足有过百,最少也是有副将的官职,此时的女真官职还没有经过皇太极的改制,除了八旗有旗主贝勒和固山额真外,还有议事大臣,断事官,还有总兵到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官职,与大明的辽镇一样,只是又与女真官职混杂着,看起来错踪复杂,十分繁芜。
到了皇太极时代,将总兵到千总的官职全部改为女真官职,也是把混乱的官制理顺了不少。
努儿哈赤目视诸人,说道:“守备三叉河的总兵穆哈连派人回报,近来蛮子的将领多在河边巡哨,所领皆骑兵家丁,比那些营兵要能打的多,巡哨之时经常与我军隔河对峙,互相对骂,穆哈连遵我之令,不敢随意过河挑畔交战。又有守备在广宁一带的侍卫博尔金送回信说,蒙古人近来异动频繁,科尔沁和翁牛特等部都渐渐不服从我派过去的官员的话,他们对我们的粮道也很觊觎,去年冬到今春,蒙古人也遭遇了灾害,他们的部落缺少吃食用度,所以从上到下脾气都变得暴躁了。”
努儿哈赤环视左右,语气变得高亢起来:“从去年我们就决定,今年要把除林丹汗之外的蒙古各部收服,现在我们已经打败喀尔喀五部,兵锋一直指向林丹汗部,如果我们继续对蒙古用兵,那些反复的人就会再次臣服,并且收拾了外围之后,明年可以想着与林丹汗决战,打败察哈尔人,我们的兵锋可以一直指到明国的蓟镇和宣大,那就成了幅员万里的大国,以蒙古人为羽翼,我们就真的可以与大明争雄了。再有一处,就是今年放弃攻打蒙古,兵锋转向辽西,柳河之战,尽窥明军虚实,其四十营战兵并不堪战,虽然甲胄坚固兵器精良,其战力似乎还不及萨尔浒和辽阳,沈阳之战的时候。该如何决择,你们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老汗说完,将目光投入代善。
代善并不激动,仍然一副似睡非睡的半醒不醒的模样。
努儿哈赤也不管他,看向阿敏和莽古尔泰等人。
阿敏也不说话,莽古尔泰将小刀一放,大声道:“父汗说打哪里就打哪里,我大金兵打哪里都会赢!”
这话说的提气,有几个小阿哥一起叫起好来,多铎叫的最起劲。
老成些的都是微笑,因为莽古尔泰的话说了等于没说。
努儿哈赤最期待皇太极说话,但明显的这个四贝勒最近也有些消沉。太子河一战,说是遇到优势明军主动后撤,但后来根据多尔衮和诸多前方将士的回报,双方兵力相差并不太多,而皇太极身边有诸多的白甲和护兵,加上所领兵马也是各牛录的精锐,居然不战而退,不管那些明军在当时的表现是多么强悍,这件事对皇太极的形象和声誉又有影响……加上此前与和记合作的事也使八旗上下多有抱怨,很多人都在说代善主持的屠杀汉人之事进行的晚了,如果早点下定决心屠杀,辽东这边这几年根本不需要购买这么多粮食,凭白丢了多少白银和珍贵的物品出去。他们倒是忘了,买来的粮又没有分给普通的辽民,而是八旗上下分了,归附汉军都很少分到,都是拿银子去购买,只有粮荒最严重时努儿哈赤允许女真八旗按丁口领粮,除此之外,各个贝勒台吉们用和记的粮食大发其财,把八旗上下的银两多半赚回了亲贵们的口袋,努儿哈赤基本上断绝了商道之后,这些人不说感谢和记给他们带来的商机,反而大加抱怨和记存心不良,连带着也是抱怨到皇太极头上……他们当然不敢抱怨当初做决定的老汗,其实也就是把失去商机之后的不满情绪,趁机归结到皇太极身上而已。
眼看寂寂无声,努儿哈赤语气沉重的道:“当初,我身处困境,就象离开水的鱼,呼吸都很困难,困在沙石之上,苟延残喘。后来,终于有了这份基业。想想古代,金国阿骨打起兵伐辽,征宋,征蒙古,最后没有完成,他的弟弟吴乞买继承了他的遗志。蒙古成吉思汗未竟的事业,也是由他的子孙们来完成,儿子们啊,为父我兴兵创业,为的是你们,究竟该怎么做,我的大业要怎么继续下去,你们该如有承担的男子一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啊。”
代善被逼不过,躬了下身,说道:“儿子认为应该继续征伐蒙古。”
努儿哈赤道:“为什么呢?”
代善道:“我们这两年来一直在征讨蒙古各部,前前后后我们攻打的部落有十几个了,在辽阳和沈阳的蒙古人已经有二十多个台吉和三四千部民了,他们也为我们执矛射箭,攻打我们的敌人,编入左右翼的蒙古人也有近五千人,现在归于我们麾下的蒙古骑兵有近万人,如果我们持续攻击他们,在未来这些部落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将士。虽然,蒙古人打仗并不行,但那是因为缺乏军法约束和好的兵器和战甲,只要我们能解决这些问题,蒙古人的战力要比明军强的多,足可为臂助。两年的功夫不能浪费,唯今之计只能继续伐蒙古,最少将那些降而复叛的部落再次征服,使沿江和下游的部落们为我们所用,到那时再言征明不迟。”
努儿哈赤微微点头,看向自己成长诸子中最重视的皇太极,说道:“四贝勒以为如何呢?”
皇太极心中略觉酸楚,现在父子在一起已经是君臣奏对的格局了,老汗对自己有较多的疑忌,主要还是担心自己会针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兄弟三人吧。回想自己少年时,老汗也是对自己宠爱有加,后金这边取名也是以蒙古风格为准,很多阿哥的名字就是蒙古意思,皇太极的名字其实就是黄台吉,和俺答汗的长子同名,也说明了当时努儿哈赤对这个儿子的宠爱和寄予的厚望,皇太极也从未辜负过父汗的宠爱,十几岁就挟弓上了战场,屡次立下战功,对征伐叶赫部的战事中更是功劳显著。
这两年来,由于老汗对多铎三兄弟的宠爱,对这些成年的儿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警觉和防范,这令皇太极感觉伤心。
另一层则是努儿哈赤现在也后悔引入商道了,虽然粮道还是没有断绝……去年冬到今春的粮荒特别严重,和记的粮食大约是一个月进来三万石左右,这些粮努儿哈赤已经全部由公中分发到各牛录,当然只能给各牛录的披甲兵,女真全族有近二十万口人,加上几万蒙古人和归附的生女直,林中百姓,要供养的人数相当的多,努儿哈赤也只能免费发放一部份给女真披甲的家庭,然后放一部份到市面上,尽量平抑一下粮价,更多的人只能任由其生死不论。并非努儿哈赤不想买更多的粮食,但和记的粮价也是随着粮荒的加重而提价,杂项贸易停止之后,和记的粮价也就不再那么脉脉温情,而是到了叫努儿哈赤心惊肉跳和相当愤怒的程度了。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令努儿哈赤相当的愤怒和不安,对和记掐断大量的粮食供给也是颇感无奈,对自己掌握的白银大量涌出更是心惊肉跳,无奈之下,后金方只能把掌握的人参东珠一类的资源再次放开,拿出来与和记贸易换粮,虽然知道和记能再多赚一倍,也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权宜之举。
为了维持粮道,当然也是为了威慑蒙古和防范锦州一线的明军,在十三山不得不长期有几千兵马驻守,这又是额外的开销,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个时候,后金的国力是相当孱弱的,派几千人维持粮食和包围十三山,在原本孱弱的国力上又等于插了一把刀,是一把叫后金不停流血的利刃。如果说大明是虚弱的巨人,后金原本该是一个狡黠而凶残的矮子,身体结实而充满干劲,结果在有源源不断的粮道输血之后,这个小矮子反而变得虚弱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忧虑
努儿哈赤不能完全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他完全明白自己的虚弱。屠杀汉人,削减贸易额度,都是尽可能的在自救。
虽然老奴心中明白眼下这一切和皇太极无关,但心中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芥蒂,就象一个人吃了亏,总喜欢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一样,强者也不能免俗。
皇太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躬身道:“汗阿玛,儿子也觉得应该先击蒙古。”
“理由呢?”
“根据抚顺额附的回报,明国朝廷弹劾孙承宗的奏折并不多,也没有引发大的波澜,孙承宗并没有不安于位,在前一阵严令辽西诸将守河口,总兵巴都里,穆哈连都有回报,我大金军在此前奉有汗阿玛的严令,不得随意过河邀战,以防失败挫了我八旗威名,明军近来大举增兵巡河,我军哨骑压力也是倍增,这都说明明军上下